Workflow
港股上市
icon
搜索文档
鸣鸣很忙更新招股书,2025年上半年GMV411亿元,稳居行业第一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18:57
公司财务与运营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公司实现零售额(GMV)411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281.2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调整净利润为10.34亿元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期末现金余额超过23.94亿元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28.27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 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3.95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 公司存货周转天数仅为11.7天 [2] 公司市场地位与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门店总数达16783家 [2]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认证 公司已成为行业首家门店突破2万家的企业 [2] - 公司继续稳居行业首位 [2]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于10月28日向港交所提交更新后的上市申请材料 [2] - 此次更新招股书属于港股上市流程中的常规动作 [2] - 公司作为消费领域的热门企业 其赴港上市备受期待 [2]
鸣鸣很忙更新招股书,营收利润双增,稳居中国休闲食品饮料连锁零售第一
格隆汇· 2025-10-28 18:39
公司财务与运营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零售额(GMV)411亿元人民币,上半年收入281.2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净利润10.34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门店总数达16783家,并于2025年9月成为行业首家门店突破2万家的企业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期末现金余额超23.94亿元人民币,流动资产净值28.27亿元人民币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13.95亿元人民币,存货周转天数仅11.7天 [1] 市场地位与商业模式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休闲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通过"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双品牌融合进行集团化运营 [1] -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公司跻身2024年中国连锁行业前10,为前10中唯一的量贩零食企业 [1] - 公司整合经营与管理体系,以提升供应链与运营效率 [1] 上市进展与市场预期 - 公司向港交所提交更新后的上市申请材料,此次更新属于港股上市流程中的常规动作 [1][2] - 随着香港IPO市场回暖,公司作为消费领域的热门企业,其赴港上市备受期待 [2] - 公司凭借领先的规模、稳健的经营质量和持续增长势头受到市场关注 [2]
鸣鸣很忙更新招股书 营收利润双增 稳居中国休闲食品饮料连锁零售第一
智通财经网· 2025-10-28 18:33
公司财务与运营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零售额(GMV)411亿元人民币,收入281.2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净利润10.34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门店总数已达16783家,覆盖全国28个省份、1327个县和所有线级城市 [1] - 2025年9月,公司成为行业首家突破2万店的企业 [1] - 2024年公司GMV为555亿元人民币,门店数为14394家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期末现金余额超23.94亿元人民币,流动资产净值增至28.27亿元人民币 [4] - 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13.95亿元人民币,存货周转天数仅11.7天 [4] 市场地位与行业认可 - 2024年公司休闲食品饮料产品零售额位居行业首位 [1] - 公司跻身2024年中国连锁行业前10,是其中唯一来自量贩零食赛道的企业 [4]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休闲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 [4] 战略与运营模式 - 公司通过"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双品牌深度融合,整合经营体系与统一组织架构,实现无缝协同与标准化运营 [4] - 公司以集团化运营全面提升供应链与运营效率 [4] 行业背景与上市进展 - 香港IPO市场逐步回暖,2025年上半年共集资1071亿港元,同比上升七倍,并已超越2024年全年集资额,跃居全球首位 [4] - 目前逾300家企业正在排队香港上市 [4] - 公司于2025年4月28日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并于10月28日提交更新后的上市申请材料 [1][5] - 随着中国休闲食品饮料连锁零售行业步入高质量增长新阶段,公司有望成为长期引领者 [5]
胜宏科技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加2.6倍? ?“牛散”郭超成为前十大流通股东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23:13
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50.86亿元,同比增长78.95% [1] - 第三季度归属股东净利润11.02亿元,同比增长260.52% [1]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41.17亿元,同比增长83.4% [1] - 前三季度归属净利润32.45亿元,同比增长324.38% [1] - 基本每股收益3.78元 [1] 产能扩张与资本开支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近13倍 [2]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1.26倍 [2] - 通过新加坡子公司向泰国孙公司增资2.5亿美元用于建设厂房和购买设备 [2] 融资与资本运作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18.76亿元,用于越南及泰国项目 [2][3] - 每股发行价格为248.02元,向10名对象发行766.07万股 [2][3] - 泰国高多层印制线路板项目募投资金调减至4.76亿元 [3] - 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 [3] 股东结构变动 - 公司股价自7月以来累计涨幅超过1.53倍 [4] - 陆股通、实业公司及多家指数基金着手减持 [4] - “牛散”郭超及飒露紫550毛毛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进成为前十大流通股东 [4]
2025奇瑞赴港上市洞察报告:港股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资本平台
搜狐财经· 2025-10-27 10:00
港股作为中国企业全球化资本平台的核心趋势 - 香港资本市场正成为中国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的核心跳板,奇瑞汽车2025年9月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是这一趋势的例证 [1] - 从新能源巨头宁德时代到家电龙头美的集团,越来越多行业领军者选择以港股为纽带,打通“全球融资-海外拓展”的闭环 [1] - 港股作为中国主权框架下的全球金融中心,既能承接内地政策支持,又能对接全球资本,帮助企业规避地缘风险、突破贸易壁垒 [7] 政策优化降低港股上市门槛 - 2023年港交所推出《主板上市规则》第18C章,将特专科技已商业化企业的市值门槛从60亿港元下调至40亿港元,未商业化企业从100亿港元降至80亿港元 [2] - 2023年证监会发布《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将境外上市备案流程简化至30天,并放宽未盈利科技企业及人民币募资限制 [2] - 2024年起港交所推出“快速审批通道”,将聆讯周期缩短30%,并支持“闪电配售”机制,企业无需额外审批即可高效增发 [2] - 证监会与港交所联合建立监管协同机制,市值超100亿港元的合规A股公司,提交申请后仅需一轮问询,30个营业日内完成监管评估,审核周期压缩至约60个工作日 [2] 奇瑞汽车的国际化积淀与上市计划 - 奇瑞汽车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其国际化历经“产品走出去”、“设厂走进去”到“品牌走上去”三个阶段 [3] - 2024年奇瑞全球销量达229.5万辆,营收突破2699亿元,净利润143.34亿元,核心财务指标连续三年复合增长率超50% [3][19] - 2024年奇瑞海外市场收入达1008.97亿元,占总营收的37.4%,销售网络覆盖全球超100个国家,拥有2958个销售网点 [3][22] - 奇瑞拟在港公开发行不超过7亿股普通股,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研发以及巴西、伊朗等海外工厂建设 [3] 港股市场活力与投资者热情 - 2025年上半年恒生指数累计上涨20%,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18.68%,在全球重要指数中名列前茅 [4][28] - 2025年上半年42只新上市股票中62%首日收涨,映恩生物首日涨幅高达116.7%,新股破发率降至30%的五年新低 [4][28] - 2025年港股平均认购倍数超600倍,布鲁可、蜜雪冰城、沪上阿姨的超额认购倍数分别达到6000倍、5258倍、3616倍 [4][28] - 2025年上半年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超2300亿港元,香港推进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强化离岸人民币枢纽地位 [4] 多行业龙头赴港上市案例与全球化布局 - 截至2025年6月,已有赤峰黄金、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三花智控等7家A股龙头登陆港股,覆盖七大领域 [5] - 宁德时代募资353.31亿港元,90%用于匈牙利工厂建设,目标打造72GWh产能的欧洲生产基地 [5] - 钧达股份将75%募资投入阿曼5GW光伏电池基地,以“中东跳板”辐射欧亚市场 [5] - 三花智控通过资金布局墨西哥、波兰、泰国工厂,构建“北美-欧洲-东南亚”的全球供应链网络 [5] - 海天味业计划在印尼、欧洲建立生产基地,将海外原材料采购比例提升至50%以上 [5] 赴港上市企业的全球化成效 - 吉宏股份借助募资推进欧洲、拉美电商本地化,亚洲跨境电商贡献80%营收 [6] - 钧达股份2025年一季度海外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23.85%跃升至58%,海外业务成为增长主引擎 [6] - 三花智控股价回升至发行价,反映市场对其全球供应链布局的认可 [6] - 美的集团2025年一季度海外电商销售同比增长超50%,营收与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0.6%、38.0% [7] - 顺丰控股2025年一季度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9%,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已开通20条国际货运航线 [7] - 龙蟠科技通过港股平台与LGES合作,在印尼建设磷酸铁锂生产基地,获得近百亿元长期订单 [7]
支持企业对接国际资本市场,华中地区港股IPO培训会举行
证券时报网· 2025-10-26 21:47
会议背景与市场动态 - 证券时报社与长江证券联合主办“破浪香江 智汇华中——华中地区港股IPO培训会”在武汉举行 获得湖北省上市工作指导中心等机构支持 近百名来自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代表参会 [1] - 湖北省上市工作指导中心介绍 湖北作为中部崛起重要支点 现已储备近1400家上市后备企业 2024年已有元光科技等3家企业登陆港股 岚图汽车等多家企业正在审核中 [1] - 证券时报社副社长高玉梅表示 当前港股市场活跃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为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提供宝贵机遇 [1] - 长江证券党委副书记李俊喜介绍 2025年前三季度港股已有66只新股上市 募资规模超2024年全年两倍 [1] 政府支持与上市服务 - 湖北省上市工作指导中心将深入实施“黄鹤凌云计划” 为企业赴港上市提供全流程支持 [1] - 证券时报作为权威财经媒体 将持续发挥桥梁作用 助力企业对接国际资本市场 [1] - 长江证券依托全业务链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通过长江保荐与长证国际 为企业提供从前期规划到后期资本运作的港股上市全流程支持 [1] 上市路径与财务实务 - 长证国际融资公司总经理邓思宁与高级经理伍岳 解析不同上市路径下的财务要求、审核流程与常见问题 建议企业尽早规划架构、夯实内控 [2] - 建议企业善用“科企专线(TECH)”以提升上市效率 [2] - 天元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李竟弘系统梳理香港主板上市的多元路径 剖析上市范围界定、关联交易、上市前投资、制裁风险等关键法律问题 [2] 价值挖掘与投资者沟通 - 长江保荐资本市场部总经理何涛舟提出“行业价值、壁垒价值、成长价值”三维度挖掘模型 强调承销商应在路演前、中、后全程协助企业精准传递投资逻辑 [2] - 承销商应协助企业引入基石投资者 实现“价值发现”与“价值传递”的双向赋能 [2] 合规风险与媒体关系 - 天元律师事务所李竟弘结合近期案例 对收购合规及物业证照瑕疵等关键法律问题提出具体应对策略 [2] - 怀新投资赵小成指出 IPO期间企业常面临来自内地、香港及国际媒体的多维审视 应建立完善的舆情监测与应对体系 [2] - 企业应主动构建核心媒体关系网络 并通过分阶段、有节奏的沟通策略提升市场认可度 [2] 税务考量与优化 - 德勤中国税务及商务咨询合伙人朱雷解析企业香港上市过程中的关键税务考量 包括架构设计的税务优化、股东与高管持股安排等 [3] - 德勤提出对研发费用、关联交易等典型税务风险的防范与合规建议 [3]
万辰集团(300972):收入维持高增 净利率水平超预期
新浪财经· 2025-10-23 14:38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365.62亿元,同比增长77.4%,归母净利润8.55亿元,同比增长917.0%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39.8亿元,同比增长44.2%,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增长361.2%,净利率水平超预期 [1] - 公司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亿元、14.8亿元、21.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7.0倍、22.4倍、15.7倍 [1] 业务分部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零食量贩业务实现收入138.1亿元,同比增长44.6%,是收入增长的主要贡献来源 [2] - 2025年第三季度食用菌业务实现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15.9% [2] - 公司第二季度末门店数量达15,365家,第三季度门店网络持续扩张,门店经营效率及品牌势能均有提升 [2] 盈利能力与运营效率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达12.1%,同比提升1.82个百分点,受益于规模效应 [3]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2.65%,同比下降1.51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2.73%,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显示经营效率提升 [3] - 零食量贩业务加回股份支付费用后净利润达7.36亿元,净利率达5.3%,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7个百分点 [3] 战略发展与行业展望 - 公司筹划发行港股股票,有望提升整体经营实力和海外布局潜力 [3] - 行业逐步进入跨年零食消费旺季,门店销售有望提升 [3] - 公司店型向省钱超市模式进化,品类从零食水饮向熟食、日化、冻品等方向拓展,旨在提升消费者粘性并打开拓店空间 [3]
海大集团(002311):2025年三季报暨港股上市预案点评:饲料量利齐升,看好海外业务分拆上市
长江证券· 2025-10-22 21:41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维持该评级 [9]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海大集团饲料业务量利齐升,并看好其海外业务分拆上市的前景 [1][2][6] 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61亿元,同比增长13%,归母净利润41.4亿元,同比增长14% [6] - 单三季度实现营收373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0.3% [6] - 单三季度饲料板块归母净利润约13.7亿元,同比增长34% [14] - 单三季度饲料销量约860万吨,同比增长21%,其中水产料、禽料、猪料销量同比分别增长约23%、10%、40% [2][14] - 单三季度饲料吨利达160元/吨,同比增长10%,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及海外业务占比提升 [2][14] - 单三季度生猪出栏约150万头,头均盈利40元,贡献归母净利润约6000万元,盈利同环比下降主要受猪价下行及外购仔猪成本抬升影响 [14] 港股分拆上市预案 - 海大集团拟将控股子公司海大控股分拆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分拆前将把境外饲料、种苗和动保相关子公司股权重组至海大控股旗下 [6] - 上市日起5年内,海大集团持有海大控股的股权比例不低于75% [6] - 分拆上市旨在提升公司国际影响力和全球市场竞争力,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境外业务发展 [2][14] - 海大控股业绩增长迅速,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0.68亿元、90.97亿元和117.04亿元,2023、2024年同比增速均为29%;净利润分别为2.94亿元、5.31亿元和7.55亿元,2023、2024年同比分别增长81%和42% [14] - 海外饲料市场容量广阔,2024年近11亿吨,其中非洲、南美洲、东南亚地区2019-2024年饲料产量复合增速分别为4.8%、4.1%、2.7% [14] 业务展望与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亿元、58亿元,其中主业(饲料+动保种苗)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亿元、46亿元,同比增长19%、21% [14] - 预计2025年、2026年主业对应估值分别为22倍、19倍市盈率(考虑生猪养殖板块100亿元市值) [14] - 海外饲料业务有望持续较快增长,国内水产饲料容量预计2026年保持稳定,畜禽料需求在生猪存栏相对高位支撑下预计保持稳定 [14] - 猪价磨底有望加速行业整合,公司猪料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14] 公司基础数据 - 当前股价为57.41元(2025年10月20日收盘价),总股本为166,375万股,每股净资产为15.19元 [10]
分红超210亿却背债百亿?海澜之家冲刺港股,库存百亿现金吃紧
证券时报· 2025-10-21 06:53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增长呈现“微增”与“下滑”交替的波动态势,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115.66亿元,同比微增1.73% [1][6][7] - 公司净利润自2018年达到34.56亿元峰值后整体呈震荡下滑态势,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5.88亿元,同比下降3.1% [1][7] - 作为公司营收支柱的主品牌“海澜之家系列”收入持续下滑,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83.95亿元,同比下降5.86%,2024年该系列收入同比下滑7.22%至152.7亿元 [1][14] - 公司业绩增长动力主要依赖团购定制系列与其他品牌,2025年上半年两者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3.7%和65.57%,但合计营收不足30亿元,对整体业绩拉动有限 [14] - 男装行业整体承压,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13家男装上市公司中仅4家实现营收增长,多家企业出现“增收不增利”或营收下滑的情况 [8] 存货状况 - 公司存货问题突出,2025年上半年存货账面价值达102.55亿元,占净资产的57.83% [1][16] - 存货周转效率持续下滑,存货周转天数从2020年的263天攀升至2024年的330天,2025年上半年为323天 [1][16][19] - 存货库龄结构恶化,2024年超百亿存货中,1年以上的存货达46.9亿元,其中2年以上的有5.15亿元 [16][19] - 公司独特的商业模式下,2025年上半年超百亿存货中有71亿元为可退货商品,2024年底近120亿元存货中82.71亿元为可退货商品 [18] - 部分服装品类出现“越增产越积压”循环,2024年鞋子生产量暴增187.89%,库存激增143.28%,夹克衫、羽绒服生产量提升40%以上,库存增加30%以上 [19] 财务状况与现金流 - 公司货币资金在2024年骤降42.91%,从年初的119.01亿元锐减至年末的67.94亿元,经营现金流净额大幅萎缩55.7%至23.17亿元 [1][21] - 短期偿债压力凸显,2025年上半年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合计达102.4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应付款项为80.13亿元,已超过同期78.89亿元的货币资金储备 [1][22][23] - 公司维持高比例现金分红,2022年至2024年三年累计现金分红达65.16亿元,分红比例高达269.04%,上市以来累计分红总额达214亿元 [1][24] - 控股股东周建平家族通过直接与间接持股合计持有公司45.75%的股份,成为高分红策略的最大受益者 [25][26] 商业模式与战略转型 - 公司采用“上游占款、下游加盟”的类金融、轻资产模式,上游延期支付供应商货款,下游依靠加盟商资金拓展门店 [17][27] - 该模式面临挑战,下游加盟店数量持续收缩,主品牌海澜之家系列加盟店从2019年末的5241家峰值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191家,减少超1000家 [28][29] - 公司积极推进向“全家人的衣柜”转型,通过多品牌、全品类战略布局男装、女装、童装、运动装等领域,并收购斯搏兹51%股权以拓展运动品牌零售业务 [11][12] - 公司费用结构呈现“重销售、轻研发”特点,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为24.72亿元,占营收比例达21.37%,研发费用仅1.06亿元,占比不足1% [1][30] - 公司加速全球布局,海外营收从2022年的2.1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55亿元,但占总营收比例仍不足2% [32] 港股上市展望 - 公司启动港交所上市筹备工作,旨在加快海外业务发展、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并打造多元化资本运作平台 [2] - 高股息公司颇受香港投资者青睐,公司上市以来68.34%的分红率或成为其冲击港股的有利因素 [2] - 公司面临的基本面问题,如主品牌疲软、存货高企、现金流紧绷及研发投入不足等,可能影响其港股估值及投资者长期认可度 [31][32]
分红超210亿却背债百亿?85后清华少帅掌舵,江阴男装龙头冲刺港股,库存百亿现金吃紧
券商中国· 2025-10-20 23:28
港股上市计划 - 公司于9月9日公告启动港交所上市筹备工作,旨在加快海外业务发展、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并打造多元化资本运作平台 [3][4] - 公司自2014年A股借壳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总额达214亿元,分红率高达68.34%,以期高股息策略吸引香港投资者 [4][31]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增长陷入停滞,呈现“一年涨,一年跌”的交替波动态势,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115.66亿元,同比微增1.73% [1][11] - 公司净利润自2018年达到34.56亿元峰值后整体呈震荡下滑趋势,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5.88亿元,同比下降3.1% [1][11][12] - 核心主品牌“海澜之家系列”收入持续下滑,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83.95亿元,同比下降5.86%,2024年该系列收入同比下滑7.22%至152.7亿元 [1][16] 存货状况 - 公司存货问题突出,2025年上半年存货账面价值达102.55亿元,占净资产的57.83%,存货周转天数为323天 [2][24][26] - 在超百亿存货中,可退货商品占比高,2025年上半年为71亿元,2024年底为82.71亿元,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低,仅占营收的2.3% [24][26] - 存货库龄结构恶化,2024年库龄1年以上的存货达46.9亿元,其中2年以上的存货为5.15亿元 [27] 现金流与债务压力 - 公司资金链紧张,2024年货币资金骤降42.91%至67.9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萎缩55.7%至23.17亿元 [2][28] - 短期偿债压力巨大,2025年上半年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合计102.4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应付款项达80.13亿元,已超过同期78.89亿元的货币资金 [29] 商业模式与战略转型 - 公司采用“上游占款、下游加盟”的类金融轻资产模式,上游延期支付供应商货款,下游依靠加盟商资金拓展门店 [2][25][39] - 下游加盟店数量持续收缩,主品牌海澜之家系列加盟店从2019年末的5241家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191家,加盟店主营业务收入在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4.81% [44][47] - 公司向“全家人衣柜”转型,通过收购和孵化拓展多品牌矩阵,但新业务(团购定制与其他品牌)收入体量小且成本增速高,2025年上半年其他品牌成本增幅达103.92% [14][16][17] 费用结构 - 公司销售费用高企,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为24.72亿元,占营收比例达21.37%,2020年至2024年销售费用率从13.38%飙升至23.1% [2][48] - 研发投入严重不足,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仅为1.06亿元,占营收比例不足1%,远低于同规模竞争对手 [2][48] 股东回报与公司治理 - 公司在现金流紧张背景下仍维持高分红,2022年至2024年三年累计现金分红达65.16亿元,分红比例高达269.04% [30][32] - 控股股东周建平家族合计持有公司45.75%的股份,是高分红的直接受益者,上市以来通过分红已获现金约97.9亿元 [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