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

搜索文档
大肉签首日暴涨92%!7月创新药新股被疯抢!港股IPO火爆
格隆汇APP· 2025-07-31 18:21
港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前7个月港股IPO募资额达1273 59亿港元 已超2024年全年水平 [1] - 52只新股上市 其中34家首日收涨 破发率28 8% 显著低于往年 7月首日破发率进一步降至22 2% [3] - 创新药板块表现突出 维立志博-B 药捷安康-B等新股受热捧 首日涨幅分别达91 71%和78 71% [4][7][8] 大型IPO与募资表现 - 宁德时代以410 06亿港元募资额领跑 恒瑞医药 三花智控 海天味业募资均超100亿港元 [12][13] - 5月为募资高峰 6月上市数量最多(15家) 7月募资184亿港元仍高于前4个月水平 [9] - 中签率创新低 维立志博-B散户认购倍数达3494 8倍 一手中签率仅0 27% 需申购4万股才能稳获一手 [6][7] A+H股上市热潮 - 超80家A股公司处于赴港上市不同阶段 包括三一重工 牧原股份等行业龙头 [1][14] - 2025年已有168家境内企业提交赴港备案 数量远超往年 政策优化(如科技企业通道)提升上市便利性 [15][16] - 港交所允许保密申报和同股不同权架构 吸引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 [16] 行业与个股亮点 - 创新药公司包揽新股涨幅前三 映恩生物-B首日涨116 7% 创新药ETF年内涨幅近98% [8][9] - 热门新股中 维立志博-B 药捷安康-B 周六福中签率均低于1% 显示市场高热度 [7] - 蓝思科技 蜜雪集团等消费及科技公司首日涨幅超40% 显示多元板块机会 [4][9]
大肉签首日暴涨92%!7月创新药新股被疯抢,港股IPO持续火爆
格隆汇APP· 2025-07-31 18:07
新股表现 - 大肉签首日暴涨92% [1] - 7月创新药新股被疯抢 [1] 港股IPO市场 - 港股IPO持续火爆 [1]
一周港股IPO:歌尔微电子等9家递表,中慧元通通过聆讯
财经网· 2025-07-29 01:10
港股市场动态 - 上周共有9家公司递表,1家公司通过聆讯,1家公司招股,1只新股上市 [1] 递表公司概况 歌尔微电子 - 专注于声学传感器的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五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2.2%),中国第一(市场份额43%) [2]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1.21亿元、30.01亿元、45.36亿元,同期利润3.26亿元、2.89亿元、3.09亿元 [2] 天域半导体 - 中国最早专注于碳化硅外延片技术开发的企业,2024年中国市场收入及销量均排名第一(市场份额30.6%和32.5%) [3]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37亿元、11.71亿元、5.2亿元,2024年亏损5亿元 [3] 大行科工 - 中国领先折叠自行车企业,2024年零售量和零售额市场份额分别为26.3%和36.5% [4]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54亿元、3亿元、4.51亿元,利润3143.4万元、3485万元、5229.9万元 [4] 聚智科技 - 母婴电子产品制造商,"HelloBaby"品牌婴儿监护器2024年销量近140万件 [5][6]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90亿元、3.48亿元、4.62亿元,利润3482.2万元、6336.6万元、9469.3万元 [6] 中慧元通 - 生物制药企业,核心产品为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和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 [7][12] - 2023-2025Q1收入5216.8万元、2.6亿元、41万元,净亏损4.25亿元、2.59亿元、8732万元 [7][12] 乐摩吧 - 中国领先智能按摩服务供应商,2022-2024年市场份额分别为33.9%、37.3%、42.9% [7][8]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30亿元、5.87亿元、7.98亿元,利润648.1万元、8734.0万元、8580.7万元 [8] 金岩高新 - 中国最大精铸用莫来石材料生产商,2024年市场份额19.1% [9]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90亿元、2.05亿元、2.67亿元,利润2442.3万元、4361.7万元、5260.2万元 [9] 胜软科技 - 中国智慧油气解决方案市场前五大独立解决方案提供商,2023年排名第三 [10]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91亿元、5.02亿元、5.25亿元,利润3760万元、5370万元、5930万元 [10] AIWB - 美国得克萨斯州领先智能物业建筑解决方案提供商 [11]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03亿美元、1.21亿美元、1.05亿美元,2024年盈利1257.5万美元 [11] 通过聆讯公司 - 中慧元通通过港交所聆讯,更新招股书 [12] 招股及上市情况 - 维立志博-B(09887.HK)招股获3494.78倍认购,创港股18A生物医药类认购纪录 [13] - 维立志博-B上市首日收盘价67.10港元,涨幅91.71% [14] 港股市场资讯 - 深交所将发布国证港股半导体芯片指数、国证港股通资源指数和国证港股通人工智能指数 [15][16] - 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8200.28亿港元,超2024年全年8079亿港元 [17] - 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跌至123.4点,创2020年6月以来新低 [18]
新股消息 | 圣桐特医拟港股IPO 中国证监会要求说明历次股权变动是否合法合规
智通财经网· 2025-07-28 14:15
公司上市进展 - 中国证监会要求圣桐特医补充说明历次股权变动是否合法合规以及拟参与"全流通"股东所持股份是否存在质押、冻结等权利瑕疵 [1] - 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历史融资协议对2024年业绩考核股份奖励的具体约定及实际控制人张亮指定圣元香港认购奖励股份的合规性 [1] - 需核查近12个月内新增股东圣元香港是否存在入股对价异常的情况 [1] - 要求就公司设立及历次股权变动是否合法合规出具结论性意见 [1] 股权激励与业务合规 - 需评估发行上市后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是否合法合规及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1] - 要求说明公司及下属公司经营范围包含保健食品销售的具体情况、实际业务开展情况及是否取得必要资质许可 [1] - 需核查经营范围及实际业务是否涉及限制或禁止外商投资领域 [1] 财务与分红情况 - 要求说明近三年分红内部决策情况以及税费缴纳、外汇管理等监管程序履行情况 [2] - 需结合公司负债等情况说明实施分红的合理性 [2] 行业地位与市场份额 - 圣桐特医是中国领先的特医食品提供商之一 专注于特医食品产品的开发、生产及销售 [3] - 以2024年零售额计 公司在中国特医食品市场中稳居本土品牌榜首 并在所有品牌中排名第四 市场份额为6 3% [3] - 在中国婴儿特医食品市场中稳居本土品牌榜首 并在所有品牌中排名第三 市场份额为9 5% [3]
大行科工再递表港股:分红6000万,没钱扩产能和缴社保?
南方都市报· 2025-07-28 14:04
时隔约半年,大行科工再度向IPO发起冲刺。 近日,港股IPO版块披露了大行科工最新提交的招股书。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这家折叠自行车"龙 头"年内第二次递表。根据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的大行科工上市备案通知书,大行科工拟发行不超过 910万股境外普通股。 今年1月,大行科工首度向港交所递表时,其"大手笔"的分红就曾引发外界关注。不过,此次大行科工 递交的招股书中显示,今年4月,大行科工再度大手笔分红,报告期内已累计达6000万元,其中大部分 流向公司创始人、实控人、持股近90% 的控股股东韩德玮。而与此同时,除自有工厂产能始终无法得 到补充外,大行科工还自曝从2022年至今欠缴员工社保640万元。 根据招股书,大行科工仅在广东省惠州市建立了工厂,但招股书显示该工厂产能利用率近年来已突破 100%,2025年前4个月,该工厂产能利用率已达到114.1%。 | | | |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 | | 截至4月30日止四例月 | | | --- | --- | --- | --- | --- | --- | --- | --- | | 2022年 | | 2023年 | | 2024年 | | 2025年 | ...
翼菲科技:股权转让价格差异巨大,公司至今仍未摆脱亏损|IPO观察
搜狐财经· 2025-07-24 18:29
近期,浙江翼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翼菲科技")提交了招股说明书,拟港股IPO上市。 笔者注意到,翼菲科技在港股IPO受理前夕,多位股东选择套现,而作为受让方的玉环国投与玉环投资,两者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本质上一致,而就在如此背 景之下,两者获得获得翼菲科技股权的成本却相差了近一倍。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在2025年5月28日,翼菲科技先后进行了增资以及股权转让事件,其中投 资者的增资的价格区间为每股62元-66元,而股权转让价格区间为每股为14.95元到33.65元不等,跨度极大,并且与同期增资认购的价格相比,存在显著差 距。 笔者注意到,翼菲科技提交港股IPO申请的申报稿于2025年6月30日被港交所受理,而在申报稿受理前夕,公司股权出现了多次变更,其中每股股权价格的 差异令人深感疑惑。2025年3月,玉环投资以1.4亿元的价格认购了翼菲科技350万股股份,折合每股40元;仅一个月后,即2025年4月,王娇娇、上海东数、 泉州晟联、上海峰瑞及前海蓝点将合计持有翼菲科技的533.61万股份转让给了玉环国投,转让价格为1.1亿元,折合翼菲科技每股20.61元。 需要说明的是,玉环投资最终是由玉环市财政局控制,玉 ...
解码港股上市!深跨协成功举办2025港股IPO沙龙
搜狐财经· 2025-07-24 01:04
2025年7月17日下午,由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主办,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上海市汇业(中山)律师事务所协办的"2025港股IPO沙龙——2025年港交 所上市浪潮:质量引领未来"在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12楼成功举办。活动邀请了知名券商高管、香港及内地律师、注册会计师,与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企 业家、高管、投资人与专业服务机构代表,共同解读香港资本市场IPO最新趋势、政策红利与合规要点,帮助企业抓住机遇,高效对接资本。 开场环节由深跨协境外上市委员会副主任朱俊名致辞。他首先概述了深跨协服务跨境电商、助力企业全球发展的宗旨和历程,然后介绍了深跨协将通过系 列专题沙龙深化资源对接,帮助企业高效登陆资本市场。 市场趋势精准洞察 备案要点深度解读 ESG影响前瞻透析 PAL 合伙人、注册会计师郑璟烨带来题为《从合规到竞争力:ESG 如何影响香港资本市场 IPO 格局》的分享。他指出,港交所持续升级ESG披露规则, 18C章等新政将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绿色科技企业纳入重点支持;高ESG评分可显著降低融资成本、提升估值,并减少新股破发的可能性。从2025年起, 大型发行人将强制按照香港新气候准则进行披露。同时,募资用途明确投向 ...
昔日“生长激素之王”跌落神坛,长春高新赴港上市能否破局?
新浪证券· 2025-07-23 15:49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34.66亿元、净利润25.84亿元,同比分别下滑7.55%和43.01%,为近十年来首次业绩"双降" [1]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再跌44.95%,股价自2021年高点已连跌五年 [1] 核心业务冲击 - 金赛药业生长激素贡献超八成利润,但2024年浙江市场水针剂价格从每支1000元骤降至300元(降幅70%),导致金赛净利润暴跌40.67%至26.78亿元 [2] - 公司转向长效水针剂避险,但面临特宝生物、诺和诺德、安科生物等竞争对手入局 [2] 多元化战略问题 - 百克生物受GSK竞品冲击,2024年营收净利双腰斩,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仅106万元(同比暴跌98%) [3] - 地产业务剥离失败,2023年24.2亿元剥离计划因可转债发行失败告终 [3] - 华康药业净利增38.8%,但一季度利润仅0.12亿元,难以支撑整体业绩 [3] 运营策略矛盾 - 2024年销售人员暴增58%至4995人,销售费用攀升至44.39亿元 [4] - 同期研发投入26.9亿元但流失65名研发人员,呈现"重销售轻研发"态势 [4] 战略转型尝试 - 公司计划通过港股IPO与海外市场突围,2024年海外收入仅1.3亿元 [5] - 业内质疑缺乏重磅产品支撑的国际化合作可行性 [5]
中资券商逐鹿港股IPO投行业务优势凸显
中国证券报· 2025-07-23 05:05
港股IPO市场表现 - 2025年港股IPO融资规模回归全球首位 中资券商成为核心推动力量 [1] - 上半年港股主板上市企业达51家 同比增长27.50% 募集金额1254.07亿港元 同比大幅上涨591.94% [1] - 中金公司 中信证券 华泰证券 招商证券四家中资券商合计市场份额达42.72% [2] 中资券商竞争优势 - 中资券商在客户洞察与维护 协同网络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已与A股客户构建长期陪伴式合作关系 [2] - 依托"境内-香港"一体化团队 能无缝衔接A+H全链条统筹方案 提升H股上市及再融资效率 [2] - 中资投行扎根中国市场 能更精准衔接企业核心优势与资本市场需求 打造本土化投资故事 [3] 头部券商市场表现 - 中金公司以18单保荐项目位列第一 市场份额16.36% 参与宁德时代 海天味业等大型IPO项目 [2] - 中信证券以11单保荐项目位列第二 市场份额10.00% [2] - 华泰证券以10单保荐项目位列第三 市场份额9.09% [2] 未来发展战略 - 中信建投证券将持续推进境内外一体化 聚焦TMT 大消费 先进制造 生物科技等热门赛道 [3] - 中信证券坚持香港 亚太 欧美"三步走"战略 加速推进国际化发展 [4] - 广发证券将加强重点赛道资源积累 深化境内外一体化布局 推进投行数智化转型 [4]
赴港上市潮起,半导体企业为何扎堆奔赴港股?
搜狐财经· 2025-07-22 23:30
港股半导体IPO热潮 - 2025年以来已有超过10家半导体企业提交港股IPO申请,覆盖芯片设计、材料、设备、封装测试等细分领域,包括杰华特、华大北斗、紫光股份等头部企业 [1][2][4] - 澜起科技作为全球仅有的3家内存接口芯片供应商之一,计划港股募资用于互连类芯片研发及AI基础设施领域技术升级,其A股市值达954亿元人民币 [3] - 芯迈半导体在全球OLED显示PMIC市场出货量排名第一,股东包括小米集团、宁德时代等,但近三年营收连续下滑(16.88亿→15.74亿元),累计亏损13.75亿元 [3][6] 港股市场吸引力分析 - 港股流动性改善且估值提升,2025年上半年半导体企业平均首发市盈率31.71倍(A股为51.55倍),但部分企业通过港股实现更高估值 [5][6] - 港交所2023年新增18C章节允许未盈利高科技企业上市,审核效率高(如宁德时代港股上市仅耗时128天),财务指标包容性更强 [5] - 国际资本占比达70%的投资者结构有助于企业品牌国际化,并为海外并购提供便利,例如兆易创新计划通过H股募资开展跨境并购 [7][8] 企业战略动机 - 韦尔股份等A股企业通过港股上市加速国际化战略,杰华特选择港股主要为了拓展海外市场及利用融资便利性 [7] - 双资本平台模式(A+H)成为趋势,紫光股份通过港股覆盖18国业务,实现全球产业链资源整合 [8] - 港股无涨跌幅限制且机构主导,优质公司流动性强但标的分化明显,科技属性弱的企业可能面临流动性不足 [9][10] 行业数据表现 - 2022-2024年芯迈半导体毛利率持续下滑(37.4%→29.4%),反映行业竞争加剧 [6] - 2025年A股与H股价差缩小,部分H股估值已反超A股,价差问题随国际资金流入缓解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