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短剧
icon
搜索文档
ETF午评 | A股三大指数放量上涨,沪指创10年新高,AI硬件狂飙,创业板人工智能ETF涨6.43%,金融科技ETF涨5.93%
搜狐财经· 2025-08-18 12:00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午盘放量涨1.18%,创10年新高 [1] - 指大涨3.63%,突破去年"10·8"高点 [1] - 北证50创下历史新高 [1] - 沪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额17467亿元,较上日放量4196亿元 [1] - 全市场超4400只个股上涨 [1] 行业板块 - 液冷服务器、覆铜板、CPO等AI硬件端再掀历史新高潮 [1] - 金融科技概念连续爆发 [1] - 稀土、短剧概念强劲补涨 [1] ETF表现 - AI硬件板块ETF涨幅显著: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涨6.43%、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大成涨6.4%、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涨6.36%、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涨6.2% [5] - 影视概念股补涨:银华基金影视ETF涨6.36%、国泰基金影视ETF涨5.89% [5] - 金融科技板块ETF继续爆发:华宝基金金融科技ETF涨5.93% [5] - 科创成长ETF回吐高溢价,下跌4.18% [5] - 超长期限国债ETF收跌:30年国债ETF博时跌1.2%、30年国债ETF跌1.16% [5] - 贵金属板块调整:黄金股票ETF跌0.98%、黄金股票ETF基金跌0.95%、黄金股ETF跌0.95% [5]
A股早盘高开高走放量上攻,沪指创10年来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8-18 11:44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股指8月18日集体跳空高开,沪指站上3700点并创十年来新高,上证综指涨1.18%报3740.5点,科创50指数涨3.11%报1135.54点,深证成指涨2.25%报11896.38点,创业板指涨3.63%报2626.29点 [1] - 两市及北交所共4492家上涨,816家下跌,平盘111家,早盘成交17220亿元,187只股票涨幅超9%,3只跌幅超9% [2] - 申万所有板块均上涨,科技股为上涨主力,通信、计算机和电子板块联袂上攻,南亚新材、天承科技、影石创新、腾景科技、中兴通讯等大批个股涨停或涨超10% [2] 行业动态 - 金融科技概念连续爆发,覆铜板、CPO等AI硬件端创新高,稀土、短剧概念强劲补涨 [1] - 券商股盘初下挫后迅速拉起,带动非银金融表现强势,长城证券涨停,湘财股份、西部证券等涨超6%,天风证券、东方财富、电投产融等涨超4% [2] - 社会服务涨幅居前,西藏旅游、凯撒旅业等涨停,安邦护卫、豆神教育、中公教育等涨超4% [2] 机构观点 - 兴证策略指出当前市场为"健康牛",国家战略方向指引叠加政策与资金托底、新动能显现,带动市场信心活化和增量资金入市,权益基金新发有望继续改善,资产端与负债端正反馈或形成新一轮"机构牛" [3] -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本轮慢牛始于6月23日,结构性景气是主要推力,内外部不确定性限制短期资金快速涌入,投资者情绪上升较快需注意过热风险,建议以红利板块为底仓,新赛道进攻注重轮动 [3]
漫剧崛起,正复制短剧的爆赚路径?
虎嗅· 2025-08-14 17:54
行业增长前景与规模 - 漫剧结合AI技术覆盖影视剧、动漫、VR用户 成为未来三年最强劲增长风口 [1] - 当前漫剧单日消耗达400万元 预计明年单日消耗提升至2000万元 年消耗规模达几十亿元 [1] - 行业窗口期仅剩2年左右 后期入场难度将类似当前真人短剧市场 [1] 市场竞争格局 - 从业主体分为两类:漫画基因公司(擅长内容)与短剧基因公司(擅长发行与技术) 竞争核心在于补全内容或技术短板并实现规模化变现 [2] - 杭州、西安、郑州等地聚集大量短剧产业链从业者转型漫剧 [3] - 头部案例包括互动影视《破峰》单日消耗402万元 [4] 酱油公司自制漫剧全网充值破百万元且团队超300人 目标月产60-100部 [5] 九州文化推出百万稿费剧本共创计划 [6] 转型动因与行业痛点 - 真人短剧面临成本攀升(单剧成本100万元起步 主演日薪达4-5万元)、审查严格、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8] - 付费投流市场萎缩导致男频编剧与投流手失业 亟需新变现渠道 [10] - 漫剧成为行业新风口 具备低成本(剧本成本仅1-2万元)、审查宽松、内容多样性高等优势 [19] 用户特征与内容定位 - 核心用户为漫画群体而非短剧群体 需通过内容升维满足用户需求 [24][26] - 男性用户偏好高信息密度题材(如玄幻、仙侠、脑洞) 女频内容预计后续跟进 [31] - 用户年龄层覆盖35-50岁群体 存在成人向内容供给缺口 [21][23] 商业模式与变现能力 - 复用短剧变现渠道 覆盖抖音、快手、B站、视频号等国内外平台 [37][42] - 爆款作品虹吸效应显著:头部漫剧单日分账万播收入达7000元 第二名至第三名约200元 [18] - 单集成本介于5000元至2万元 优质内容需投入10万元/集 [42] - ROI表现优于短剧(短剧ROI普遍低于1.1) [41] 技术应用与产能提升 - AI工具(如Vidu、即梦、巨日禄)实现批量生产 10人团队10天可完成一部剧 [41][43] - 二维内容为主流 3D技术尚存提升空间 [33][48] - 技术驱动产能飞跃:头部团队月产超100部 平台级公司月产可达上千部 [41] 内容来源与IP开发 - 剧本来源包括原创、融梗、IP改编 网文平台(番茄小说、起点中文网等)构成内容库 [27][30] - 爆款IP改编数据亮眼:如《金蚕往事》首集收藏22万 《规则怪谈:我的家人不正常》首集收藏7.7万 [38] - 未来有望延伸至周边衍生品开发 对标迪士尼IP变现模式 [47] 战略布局与行业趋势 - 平台流量扶持(如抖音私域支持)助推破圈 [20][21] - 企业通过收购账号、扩招团队(如杜甫团队目标月产50部)抢占窗口期 [37][54] - 长期目标切入影视剧赛道 通过3D技术实现真人质感 拓展用户群体 [23][47]
券商再掀AIGC调研潮 自动驾驶、电子板块亦受捧
新华网· 2025-08-12 13:47
AIGC技术热潮 - OpenAI推出GPT-4 Turbo推动AIGC板块热度攀升 [2] - 中文在线发布AI大模型"中文逍遥" 支持网文创作和短剧剧本生成 年内股价大涨179% [2] - 石基信息探索AIGC在酒店行业应用场景 包括语言交互报表系统 但短期重点仍为云化及国际化转型 [3] - 西部证券认为OpenAI升级降低开发者门槛 并通过商业化平台激励AI应用繁荣 关注游戏、教育、营销及影视领域赋能 [3] 智能驾驶发展 - 华为联合奇瑞推出智界S7 与长安发布阿维塔12 问界新M7系列50天累计订单8.6万辆 未上市M9预订超2.5万辆 [4] - 德赛西威高算力域控制器IPU04在理想汽车、路特斯等车型量产 轻量级IPU02获多个项目定点即将量产 [4] - 开源证券认为2024年将迎智能驾驶大时代 车载算力升级需求提升 带动半导体、线控制动及软件产业链机会 [4][5] 电子行业调研焦点 - 江波龙被51家券商调研 前三季度收入逆势增47% 预计四季度毛利率恢复常态 年内股价涨幅74% [6] - 京东方A、安集科技、晶升股份及宏微科技均获不少于20家券商集中调研 [6] 食品饮料企业关注点 - 天味食品、涪陵榨菜及安琪酵母获不少于25家券商调研 天味食品主营火锅调料 年内股价跌24% 机构关注毛利率变化及渠道扩展 [6] 机械设备领域表现 - 步科股份11月股价涨17.5% 年内累计涨幅122% 主营工业自动化设备控制部件 无框力矩电机对标国际龙头 应用于协作机器人领域 [7] - 奥来德、宏华数科获较高券商关注度 [7]
字节短剧,带崩暑期档,电影院绷不住了
36氪· 2025-08-11 20:44
电影行业趋势 - 2023年暑期档票房达206.19亿元,创历史新高[3] - 2024年暑期档票房暴跌至116.43亿元,同比下滑43.5%[4] - 2025年暑期档截至8月10日票房仅85亿元,预计最终难超116亿元[4] 短剧市场崛起 - 2024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4亿元,首次超越电影总票房(425.02亿元)[6] - 横店2024年接待超600个竖屏微短剧剧组,被称为"竖店"[6] - 短剧用户渗透率快速提升,办公室和家庭场景讨论度显著增加[1][11] 字节跳动生态布局 - 红果短剧2025年6月月活用户达2.1亿,同比增长179%,超越优酷(2.06亿)[7] - 采用"免费+广告"模式替代付费模式,降低用户门槛[25][27] - 构建完整生态链:番茄小说提供IP、抖音负责流量分发、红果进行内容变现[29][30][31] 内容消费模式变革 - 短剧采用算法驱动模式,15-30秒设置剧情反转点[14] - 传统电影需用户专门安排时间并支付高票价(平均票价37.5元),短剧利用碎片化时间免费观看[16][18] - 用户行为从遮掩观看转为公开讨论,形成"我是土狗,我喜欢"的文化认同[11][12] 制作方盈利模式转变 - 传统付费短剧投流成本占比超80%,盈利风险高[21][24] - 红果短剧2025年4月单月分账总额突破5亿元,90余部作品月分账超100万元[31] - 制作方无需承担投流风险,专注内容生产即可获得分账收益[31] 行业竞争格局重构 - 短剧对电影形成"降维打击",不在同一维度竞争[13] - 长视频平台会员增长乏力,广告收入下滑[31] - 仅现象级作品(如《哪吒》50亿元票房)或春节档可能暂时挽回影院颓势[5][18]
「史上最卷」暑期档,没有爆款剧?
36氪· 2025-08-11 10:47
2024年暑期档剧集市场表现 - 整体表现不及预期 未出现全民爆款剧集 [5][19][34] - 古装偶像剧《书卷一梦》尝试反套路设定《桃花映江山》依赖演员颜值《昭雪录》16次登云合热播榜日冠但未能形成现象级热度 [5][7][14] - 悬疑剧《以法之名》评分从89降至69《扫毒风暴》仅获77分 明星阵容未能带动热度 [12][16] - 男频赛道《庆余年2》热度峰值34389 集均点播10287 但《赴山海》延期《凡人修仙传》效果未达预期 [17][56] 历史暑期档爆剧特征 - 2018年《延禧攻略》带来1200万新会员 使爱奇艺当季会员收入同比增长78% 广告收益达25亿元 [21][44] - 2019年《陈情令》超前点播收入156亿元 音乐专辑销售额3223万元 [23][38] - 爆剧典型特征包括全民认知度提升演员商业价值 形成多维度变现模式 [27][29][48] 平台商业模式与变现能力 - 会员分级体系实现差异化收费 SVIP可抢先观看 超前点播单集定价6元 [36][38] - 衍生变现包括周边产品、演唱会、音乐专辑及电商联名 2021年《山河令》打榜活动带来潜在2400万元会员收入 [39][41][43] - 广告植入品牌通过中插形式进入热播剧 单品牌投放规模达999万元级别 [46][48] 短剧市场崛起对长剧的冲击 - 短剧《念念有词》5天播放量破10亿 两周破20亿 红果平台TOP500短剧累计热度达10279亿 [62][64] - 制作周期短、成本低、节奏紧凑 单集时长1分钟以内 可快速响应市场趋势 [65][83][85] - 采用竖屏形式降低观剧门槛 无需多重会员 可三倍速播放 出现"竖店版"明星演员 [81][83] 内容生产与行业挑战 - 长剧采用工业化制作流程:IP采购+流量演员+前4集高密度剧情+社交媒体投放 [50][52][54] - 题材同质化严重 仙侠、悬疑、男频赛道重复套路导致观众审美疲劳 [57][58][59] - 制作周期长达数年 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偏好 反而不如短剧灵活 [83][85][88]
华谊兄弟:短剧方面 公司正式创建短剧厂牌“华谊兄弟火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12:55
短剧业务布局 - 公司已正式创建短剧厂牌"华谊兄弟火剧" [3] - 公司与触摸合作的《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弟弟》已于2025年1月21日上线 [3] - 与阅文集团合作的三部短剧《凤吟九霄》《抱歉我拿的是女主剧本》《天选之子的我在地下城当救世主》分别于2025年1月22日、1月23日、2月8日上线 [3] - 与点众科技合作的《娘娘绝色》已于2025年3月28日上线 [3] - 与中文在线合作的《诛心劫》已于2025年4月28日上线 [3] 项目储备情况 - 原创项目《归来妻子的谎言》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3] - 改编自"和平精英手游"的《和平精英之菜鸟精英》、唐家三少的《大龟甲师》、原创项目《狂澜》将进入筹备阶段 [3] 技术发展方向 - 公司同步开展AI影视作品的开发与制作 [3] - 未来将有更多优秀作品发布 [3]
拿下2亿用户,张一鸣又出爆款
搜狐财经· 2025-07-18 21:22
红果短剧平台表现 - 红果短剧月活跃用户数达1.992亿,与优酷1.998亿差距仅55万,接近优酷十余年积累的用户规模 [2] - 从2024年12月1.58亿月活增长至2025年5月1.99亿,增速显著 [2] - 单月播放量超70亿,爆款剧集上线一周吸金千万,日充值峰值逼近小型手游 [2] 增长驱动因素 - 流量端:依托抖音生态,通过推荐算法精准推送,利用1.19亿重合用户快速导流 [3] - 变现模式:全剧免费观看,依靠广告分账,2024年6月分账破1亿元,9月破2亿元,11月破3亿元 [3] - 内容创新:通过"果燃计划"发布精品短剧片单,推动短剧从流量快消品向可持续文化消费品转型 [3] - 制作成本低:短剧制作仅需10万元即可启动,周期短、可试错、快速上线验证效果 [3] 商业模式对比 - 红果短剧采用"流量+广告+爆款内容"组合拳,与传统平台依赖会员费+版权买断模式形成差异 [4] - 平台将短剧作为入口、主菜和盈利方式,形成"快节奏、可看、可变现"的完整内容逻辑 [4] - 短剧天然适配信息流推荐逻辑,进入门槛低、情节密度高、叙事节奏快,适合无目的滑动行为 [5] 行业趋势与资本关注 - 短剧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600亿元,2027年有望迈入千亿级别 [6] - 红果已建立内容供应链、广告客户和用户黏性三方面护城河,市占率最高、分账效率最优 [6] - 短剧成为"流量-广告-电商"闭环的新战场,品牌通过定制剧情植入推动电商销量转化 [5] 字节跳动的战略布局 - 红果短剧成为字节跳动继短视频后的第二张"王炸牌",依托抖音全域流量和AI驱动的内容生产 [8] - 平台通过AI加速剧本生产,预判流量偏好,提前配比资源,实现短剧批量生产和快速验证 [9] - 短剧工厂模式可复制至海外市场,TikTok已试水短剧分发,目标打造"更灵活的Netflix" [9] 未来挑战与应对 - 行业面临内容审核、版权管理、用户审美疲劳及同质化问题 [10] - 红果需建立稳定、可控、可规模化复制的内容供给体系,字节上线"版权交易中心"锁定优质资源 [10] - 平台需持续输出高质量爆款内容,维持广告主投入和用户粘性 [10]
绩优基金掘金新赛道,小众主题基金异军突起
环球网· 2025-07-17 11:11
基金持仓动向 - 业绩突出的基金聚焦创新药、新消费、人工智能等热门赛道 [1] - 机器人、短剧、深海科技、可控核聚变等小众主题基金崭露头角 [1] - 长城医药产业基金年度回报率达102.52% [1] -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式基金二季度大幅调仓新进多只AI相关个股 [1] - 长城港股通价值精选混合重仓小米集团、泡泡玛特等港股互联网和新消费龙头 今年以来回报率超39% [1] 基金调仓策略 - 同泰产业升级混合二季度股票仓位从三成猛增至九成 全面转向机器人领域 基金规模回升至1.4亿元以上 [2] - 同泰慧利混合十大重仓股全部换血 押宝短剧和游戏概念 [2] 小众主题基金表现 - 永赢制造升级聚焦可控核聚变产业链 关注试验堆和工程堆建设机会 [4] - 永赢启源深耕深海科技 布局军工、材料、通信等相关领域 [4] - 小众主题基金被视为卫星仓配置工具 [4]
永赢消费龙头智选混合发起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112.06万元 净值增长率14.04%
搜狐财经· 2025-07-17 10:53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基金利润112.06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968元 [2] - 二季度基金净值增长率为14.04%,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889.86万元 [2] - 截至7月16日,单位净值为0.797元,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0.43% [2]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6.84%,同类排名6/139;近半年增长率为15.11%,同类排名24/139;近一年增长率为20.43%,同类排名40/139 [3] 基金经理及产品 - 基金经理包恺管理2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其中永赢消费鑫选6个月持有混合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21.25% [2] - 基金属于偏股混合型,长期投资消费股票,成立以来平均股票仓位82.51%,最高仓位92.84%(2023年三季度末),最低20.65%(2022年末) [2][15] 投资策略与持仓 - 基金管理人重点关注传媒方向:游戏板块(暑期旺季数据环比向上)、AI应用(插件形态活跃用户提升)、短剧(国内挤压长视频平台,海外收入高速增长) [2]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十大重仓股为恺英网络、完美世界、上海电影、果麦文化、电魂网络、吉比特、金山软件、力盛体育、巨人网络、荣信文化 [18] 风险指标 - 成立以来夏普比率为-0.1025(截至6月27日),最大回撤41.83%,单季度最大回撤19.17%(2023年二季度)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