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研发投入
icon
搜索文档
比亚迪狂砸437亿搞研发,远超特斯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20:0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A股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在2025年前三季度达到1.16万亿元,同比增长3.88%,研发规模连续三年超万亿,标志着企业向创新驱动发展的坚定转型 [1] - 超万亿的研发投入正为中国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跃迁夯实地基,研发投入被视为企业未来的竞争种子和产业升级的资金底座 [1] - 政策红利、产业升级紧迫性和全球竞争共同驱动企业将研发视为生存线,研发投入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3] 整体研发投入与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3.46万亿元,净利润4.7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和5.50% [3] - A股市场有超过2780家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其中超过1200家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幅超过15% [3] - 研发投入的稳定增长驱动业绩改善,高技术制造服务业研发投入2296亿元,同比增长9%,驱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和19% [9] 各板块研发投入强度 - A股全市场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为2.16% [4] - 科创板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高达11.22%,远超其他板块,其中研发强度中位数为12.4%,科创成长层的研发强度中位数达到44.3% [4] - 创业板和北交所研发投入强度分别为4.54%和4.42%,高于市场整体水平 [4] - 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研发强度为5.21%,其中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10% [4] 科创板公司表现 - 科创板588家公司(除4家延迟披露)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1万亿元,同比增长6.6% [5] - 科创成长层33家未盈利企业营收同比增长35.1%,净利润同比减亏45.4%,在增收缩亏的同时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5] - 科创板迎来关键技术突破,今年以来沪市公司共推动26款1类新药获批,例如禾元生物的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和国盾量子的单光子探测器 [5] 龙头企业研发投入 - 2025年前三季度,有168家公司研发投入超十亿元,其中13家企业研发投入超过百亿元 [6] - 比亚迪研发费用以437.48亿元断层第一,远超第二名中国建筑的239.79亿元 [7][8] - 比亚迪营收达5662.66亿元,同比增长13%,研发费用同比大增31%至437.48亿元,远超其233.3亿元的净利润 [8] - 比亚迪研发投入较特斯拉高出109亿元,其累计研发投入已超2200亿元 [9] - 其他研发投入超百亿的民营企业包括中兴通讯(178.1亿元,占营收约18%)、宁德时代(150.68亿元,同比增长15.26%)和美的集团(129.44亿元,同比增长13.53%) [9] 行业表现与市值变化 - 前三季度,19个门类行业中17个行业实现盈利,9个行业营收正增长,10个行业净利润正增长,7个行业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10] - 存储芯片、全固态电池、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领域增长显著,相关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增幅分别超过10%和20% [10] - 电子行业总市值已超越银行业成为第一大行业,通信和计算机行业市值较年初增长超9000亿元 [10]
比亚迪发布三季报,研发费用438亿元远超同期净利润
长沙晚报· 2025-11-03 17:59
财务业绩 - 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949.9亿元,净利润78.2亿元,环比增长23%,毛利率环比上升1.6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公司营收达5662.7亿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为233.3亿元 [1] - 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437.5亿元,同比增长31%,研发投入超过同期净利润 [1] 研发投入与技术成果 - 公司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较特斯拉高109亿元,累计研发投入已超2200亿元 [1] - 公司今年推出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超级e平台兆瓦闪充、灵鸢车载无人机系统等颠覆性技术 [1] 销售表现与市场地位 - 1至9月公司全球累计销量达326万辆,同比增长18.64%,完成全年460万辆销量目标的70.87%,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 [3] - 智能化车型成为销量主力,自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推出以来,其搭载车型累计销量已突破170万辆 [3] 海外市场拓展 - 1至9月公司海外销量达70.16万辆,同比激增132%,已超过2024年全年海外销量总和,产品覆盖全球117个国家和地区 [3] - 公司在巴西工厂下线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并在东京车展为日本市场首发K-EV BYD RACCO,并引入首款插电式混动车型海狮06DM-i [3] 行业前景与机构观点 - 国际投行预计公司今明两年销量将分别达到467万辆和539万辆 [3] - 公司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包括高端品牌增长、插混技术优势、完整产品矩阵和强劲的海外销量 [3]
A股三季报研发大比拼:科创板强度断层领先 比亚迪437亿居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17:40
总体研发投入概况 - 2025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合计达1.16万亿元,同比增长3.88%,研发规模连续3年超万亿 [1][2] - 报告期内,有超过2780家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其中超过1200家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幅超过15% [3] - A股全市场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为2.16% [3] 板块研发强度分析 - 科创板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高达11.22%,远超其他板块,其研发强度中位数为12.4% [3][4] - 科创成长层的研发强度中位数达到44.3%,例如首药控股-U研发费用为1.55亿元,但总营收仅200万元 [4] - 创业板和北交所的研发投入强度分别为4.54%和4.42%,高于市场整体水平 [3] - 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研发强度为5.21%,其中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10% [3] 科创板业绩与成果 - 除4家多地上市红筹公司外,其余588家科创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1万亿元,同比增长6.6% [4] - 科创成长层中,33家已披露三季报的未盈利企业营收同比增长35.1%,净利润同比减亏45.4% [4] - 得益于高研发投入,科创板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例如禾元生物获批全球首个“稻米造血”1类创新药,国盾量子实现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量产 [5] 龙头企业研发投入 - 2025年前三季度,有168家公司研发投入超十亿元,其中13家企业研发投入超过百亿元 [7] - 比亚迪研发费用以437.48亿元断层第一,远超第二名中国建筑的239.79亿元 [8] - 比亚迪营收达5662.66亿元,同比增长13%,研发费用同比大增31%至437.48亿元,超过其同期233.3亿元的净利润 [9] - 比亚迪的研发投入较特斯拉高出109亿元,累计研发投入已超2200亿元 [9] - 其他研发投入超百亿的民营企业包括中兴通讯(178.14亿元,占营收17.72%)、宁德时代(150.68亿元)和美的集团(129.44亿元) [8][10][11] 行业表现与市场变化 - 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3.46万亿元,净利润4.7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和5.50% [2] - 上交所高技术制造服务业研发投入2296亿元,同比增长9%,驱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和19% [11] - 19个门类行业中,17个行业实现盈利,9个行业营收正增长,存储芯片、全固态电池、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领域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增幅分别超过10%和20% [12] - 电子行业总市值已超越银行业成为第一大行业,通信和计算机行业市值较年初增长超9000亿元 [13]
顺络电子:公司非常重视研发,历年均大比例投入研发费用
证券日报网· 2025-11-03 17:13
证券日报网讯顺络电子(002138)11月3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公司非常重视研 发,历年均大比例投入研发费用,自上市至今,业务规模持续成长,年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约24%,研 发费用支出情况也基本随业绩增长而同比例增加。通过不断强调研发优势战略,目前已经形成一整套的 研发体系,从材料研发、设备研发、工艺研发、人才储备和培养、行业前瞻性研究等方向开展和落实。 ...
为IPO研发投入“拧水分”,交易所释放新信号!
证券时报· 2025-11-02 23:17
IPO审核监管新动态。 有券商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确有部分IPO企业为做高"研发投入",在研发人员数量、薪酬金额、研发费用、 研发内控、研发材料等方面进行"操作"。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亦注意到,今年以来沪深交易所已对部分IPO 企业及相关中介机构开出罚单,涉及虚增研发人员数量、薪酬核算不合规、研发内控失效、研发费用"擦线"过 关等问题。 根据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从投行人士处获悉,深交所在最新一期的《发行上市审核动态》中披露两单IPO现 场督导案例,反映出"研发投入"合规性问题及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 比如有的IPO企业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定制化研发过程中所形成的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归属于客户,但发行人 将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均计入研发费用,而未计入营业成本。此外,少量全时研发人员存在从事非研发 活动的情形,但未将这部分工时对应的薪酬从研发费用中剔除。也有的IPO企业研发活动的内控制度未有效执 行,比如未按照自身制定的内控管理制度规定撰写研发日报、记录实验情况及研发会议纪要。 对此,深交所表示,创业板IPO企业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地核算研发投入,避免一味做高研发投入。同 时,深交所对保荐机构提出要求,认为应 ...
尚太科技(001301):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坚韧
民生证券· 2025-11-02 20:49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三季报业绩整体符合预期,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5.06亿元,同比增长52.09%,实现归母净利润7.11亿元,同比增长23.08% [1] - 公司营收利润预计将保持双增,新产能释放保障未来成长 [3] - 公司研发投入提升显著,聚焦下一代负极材料技术,为高能量密度电池需求提前布局 [2] - 公司产能扩张加速,深化全球化布局,国内外三大核心项目形成协同发力格局 [2] 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21.18亿元,同比增长38.73%,环比增长20.32%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长4.87%,环比下降3.37% [1]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7.33%,同比下降7.3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7.81个百分点 [1]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为10.95%,同比下降3.5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69个百分点 [1] - 2025年第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5.29%,同比下降1.09个百分点 [1] 研发与产能布局 - 2025年三季度末研发费用达1.56亿元,较上年同期1.12亿元增长38.35% [2] - 研发投入主要用于新型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产品、工艺研究及硅碳负极材料产品开发 [2] - 山西昔阳县“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四期已于8月启动建设,预计建成后该基地年总规模达40万吨 [2] - 公司在马来西亚设立全资孙公司,并于9月签署“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合同 [2]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年营收77.44亿元,同比增长48.1%,归母净利润10.10亿元,同比增长20.5% [3][5] - 预计公司2026年营收105.38亿元,同比增长36.1%,归母净利润14.56亿元,同比增长44.1% [3][5] - 预计公司2027年营收132.95亿元,同比增长26.2%,归母净利润19.42亿元,同比增长33.4% [3][5] - 以2025年10月31日收盘价计算,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6倍、18倍、13倍 [3][5]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22.08%、22.43%、23.21% [8]
每周股票复盘:普门科技(688389)Q3净利降51.52%
搜狐财经· 2025-11-02 09:15
股价与市值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收盘价13.81元,较上周下跌0.14%,本周最高价13.97元,最低价13.53元 [1] - 公司当前总市值59.17亿元,在医疗器械板块市值排名61/126,在A股整体市值排名2914/5163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股东户数为1.19万户,较6月30日减少500户,减幅4.05% [2] - 户均持股数量由3.47万股增至3.61万股,户均持股市值为49.93万元 [2] 整体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主营收入7.63亿元,同比下降10.96%,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下降36.66% [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2.56亿元,同比下降4.0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146.48万元,同比下降51.52% [3] - 公司负债率20.77%,财务费用-2200.29万元,毛利率63.29% [3] 盈利能力指标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63.29%,同比下降3.82个百分点,净利率20.82%,同比下降9.07个百分点 [4] - 原材料自产自研及规模效应等措施被用于稳定毛利率,如糖化产品关键原料已100%自研 [5] 研发投入与产品进展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1.70亿元,占营收比重22.23%,同比上升4.10个百分点 [4] - 中速发光产品eCL8600、eCL8800系列自6月上市后发货符合预期,终端验证表现良好 [4] - eCL9600、eCL9900等高速发光检测产品焕新上市,检测速度达400T/H至1200T/H [5] - 多项电化学发光试剂获IVDR CE认证,电子支气管镜获国内II类注册证 [5] 国际业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国际业务收入2.94亿元,占营收39%,同比增长16.41% [4] - 其中国际体外诊断收入2.70亿元,同比增长14%,国际治疗与康复收入0.24亿元,同比增长51% [4] - 半导体激光脱毛仪获美国FDA认证,为进入北美市场奠定基础 [4] 国内业务与新产品 - 国内IVD业务受政策及高基数影响承压,但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H100Plus在多家三甲医院装机 [4] - 公司发光产品已完成低速、中速、高速及流水线全系列布局,eCL9000系列等已在多家三甲医院装机 [4] - 糖化业务在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明显 [4] 消费者健康业务 - 消费者健康业务由子公司深圳普门生物科技独立运营,收入占比低但增长显著 [5] - 产品聚焦居家医美与居家康复,包括光子治疗仪、智能健发帽、红外治疗仪等,市场反响良好 [5]
奥翔药业(603229):Q3收入同比下滑 高研发投入影响利润表现
新浪财经· 2025-11-01 08:3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6亿元,同比下降6.40%,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下降9.59%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64亿元,同比下降17.01%,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下降23.33% [2] - 第三季度毛利率为53.32%,同比微增0.03个百分点,但净利率为22.97%,同比下降1.89个百分点 [2] 季度业绩驱动因素 - 第三季度收入下滑主因毛利率相对较低的心脑血管类产品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承压及销售收入下滑 [2] - 第三季度研发费用达2,528.08万元,同比增长7.11%,研发费用率提升至15.41%,同比增加3.57个百分点 [2] - 第三季度管理费用率及财务费用率分别环比增长4.27和5.47个百分点,导致净利率环比下降5.65个百分点 [2] 研发战略与投入 - 公司坚持大研发战略,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8,161.88万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7.49%,研发费用率为12.64% [3] - 研发团队扩充至近500人,新成立制剂研究院和合成生物技术研究院,并引进生物国千人才团队 [3] - 研发方向聚焦于利用合成生物技术与AI技术赋能API发展,并开发多肽药物、RNA药物等新领域 [3] 未来业务增长点 - 与STADA合作的第一个制剂产品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已于2024年12月获比利时上市许可,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始贡献销售收入 [3] - 公司积极布局创新药业务,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1.1类新药布罗佐喷钠尚待进入Ⅲ期临床 [3] - 预测公司2025/26/27年收入分别为8.32/9.78/12.1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1/3.94/3.82亿元 [4]
清溢光电Q3净利润5171万元 同比大增63.9%
巨潮资讯· 2025-10-31 23:04
(文/罗叶馨梅)10月30日,清溢光电(688138)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业绩增长强劲,实现营业收入3.06亿元,同比上升 15.2%;归母净利润为517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63.9% 。 3 4月2 t 30 请 陷 于 11:39 4 078 Production 00 the state station Barbar t any and and the state 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第三季度的扣非归母净利润表现更为亮眼,录得4738万元,同比大涨75.3% 。这表明公司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正在显著增强。 得益于第三季度的优异表现,公司前三季度累计业绩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28亿元,同比上升12.3%;累计归母净利润为1.44亿 元,同比上升19.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亿元,同比上升20.9% 。 清溢光电主要从事光电领域的研发与生产 。公司在保持业绩增长的同时,也持续投入研发,第三季度研发投入2014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58% 。 业内分析认为,清溢光电在第三季度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动力,加上12亿募集资金的到位,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了充足 ...
沪市上市公司完成2025年三季报披露 经营业绩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
中国新闻网· 2025-10-31 21:44
沪市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沪市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7.58万亿元,同比微增,实现净利润3.79万亿元,同比增长4.5%,扣非后净利润3.65万亿元,同比增长5.5% [1] - 第三季度业绩显著加速,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4%和14.6%,较第二季度增速高出10.8和14.3个百分点,环比分别增长16.9%和19.2% [1] - 业绩增长带动分红常态化,累计501家次公司推出中报、三季报分红方案,现金分红总额超6000亿元,同比增长3.3% [1] 科创板公司发展 - 588家科创板公司(除4家多地上市红筹公司外)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1万亿元,同比增长6.6%,自开板以来连续增长,研发强度中位数达12.4% [2] - 科创成长层33家未盈利企业发展势头强劲,营收同比增长35.1%,净利润同比减亏45.4%,研发强度中位数达到44.3% [2] - 科创板改革后IPO受理加速,新增受理18家企业IPO申请,其中4家为未盈利企业,摩尔线程从受理到注册生效仅用时4个月 [3] 民营企业与实体企业 - 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5%和10.0%,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速达17.2%,增速环比提升4.9个百分点 [2] - 实体企业造血能力增强,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2.37万亿元,同比增长14.6%,经营现金流与净利润比值增长至1.5倍,民营实体企业经营现金流增速较整体高出10.2个百分点 [2] 并购重组与再融资活跃度 - “科创板八条”发布后新增产业并购近150单,本年度新增近90单,累计披露交易金额近480亿元,其中46单为重大资产重组或发行证券 [3] - 11家科创板公司申请适用“轻资产、高研发”进行再融资,拟募集金额近290亿元,超过补流比例部分均用于研发项目 [3] - “并购六条”发布后重组活跃度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沪市新增资产重组单数达602家次,其中重大资产重组新增76家次,同比增长117%,合计交易金额超4000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