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端到端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 Momenta 曹旭东:超越智驾的摩尔定律
晚点LatePost· 2024-07-09 20:36
公司发展历程 - 2016年由曹旭东创立,初期定位为数据驱动+量产自动驾驶的非主流路线[7] - 2018年成为中国首个自动驾驶独角兽,但2019-2020年融资停滞[5] - 2021年获得10亿美元融资,占历史总融资额3/4,投资方包括上汽、丰田等巨头[6] - 2024年上半年中国道路上有近10万辆车搭载其自动驾驶软件,客户包括上汽、比亚迪等[4] - 计划赴美上市,可能成为中国自动驾驶第一股[5] 技术路线与产品 - 采用"一个飞轮两条腿"战略:数据飞轮驱动+量产自动驾驶与全无人驾驶并行[41] - 2020年开始预研深度学习决策模块,2022年量产高速NOA时选择深度学习方案[11][33] - 2023年底将视觉模型和决策模型合并为端到端大模型,成为中国首批量产端到端方案的公司[37] - 目前端到端无图NOA已在上汽智己、比亚迪腾势等车型落地[13] - 城市NOA方案2024年性能提升10倍,实现"有路就能开"[18] 行业竞争格局 - 高阶智驾供应商中仅华为和Momenta实现交付,自研车企仅蔚小理[4] - 认为未来全球仅存3-4家智驾Tier1,格局可能是7:2:1的市场分配[25][26] - 主要竞争对手华为在部分城市表现相当,但泛化能力较弱[21] - 特斯拉FSD进入中国将推动行业洗牌,形成"良币驱逐劣币"效应[22][23] 运营与交付能力 - 以1300人团队同时交付数十个车型,人效高于4000人规模的华为[15] - 交付效率持续提升:首个车型400人1.5年,现新车型仅需几人半年[47] - 建立M-Framework、M-Adapter、M-Box三大工具实现多平台快速适配[51][53] - 坚持"主线产品"策略避免技术路线分叉,通过工具化降低交付成本[49][56] 商业模式与规划 - 硬件BOM成本从2万降至7000-1万,目标未来降至4000-5000[27] - 2024年下半年计划将方案下探至15万元车型[30] - 新增高通芯片合作,拓展油车和混动市场[31] - 目标服务全球1000万辆车/年,对应约20%市场份额[25] 技术理念 - 提出"智驾摩尔定律":软件体验每两年提升10-100倍,硬件成本降一半[16][27] - 端到端技术难点在于提升下限,通过功能场景树+数据产线+评测体系解决[34][36] - 采用"低成本短周期试错"方法验证技术假设[38] - 认为完全无人驾驶需要海量量产车数据,1000辆测试车无法解决长尾问题[41]
晚点独家丨宁德时代组织调整,曾毓群直管制造与采购;蔚来重组智能驾驶研发部,成立 “大模型” 团队
晚点LatePost· 2024-06-19 19:42
宁德时代组织架构调整 - 宁德时代将原有6大区重组为国内和海外两大区,由安国平、华夏分别担任负责人并直接向董事长曾毓群汇报[3] - 原联席总裁冯春艳调整为运营体系、采购中心和PMC的Sponsor角色,决策权高于业务负责人[3] - 采购中心由原总经理黄斌接任部长,直接向曾毓群汇报,冯春艳作为Sponsor参与重要决策[3] - 调整目的是适应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变化的供需关系,加强一把手对生产制造的直接管理[6][7] - 海外业务重要性提升,管理层明确表示调整是为支持全球化战略[7] 宁德时代全球化进展 - 德国工厂已投产,匈牙利工厂计划2025年投产,与斯特兰蒂斯在西班牙合资建厂[8] - 北美采用技术授权模式与福特、特斯拉合作建厂,正与通用汽车洽谈类似合作[8] - 技术授权模式下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但不持有工厂资产,该模式吸引更多国际车企合作[8] - 欧洲市占率达40%超越LG新能源,客户包括奔驰、宝马、大众等主流车企[8] - 全球市占率38%(+2pct),中国市占率46%(+3pct)[8] 蔚来智能驾驶架构重组 - 智能驾驶研发部将感知与规控团队合并为大模型团队,集成团队重组为交付团队[8] - 新架构由原感知负责人彭超领导,研发副总裁任少卿提出放弃传统"感知-决策-规控"范式[8] - 团队规模约1500人,相比华为7000人、比亚迪4000人更为精简[9] - 明确转向端到端大模型技术路线,旨在加速高阶智能驾驶功能落地[8][9] 行业智能驾驶技术趋势 - 特斯拉FSD v12推动端到端大模型成为行业共识,中国车企加速跟进该技术[9] - 端到端技术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实现全流程控制,能更好处理长尾案例并降低普及成本[9] - 城区NOA成为主要竞争领域,需实现自主超车、变道等复杂场景处理[9] - 蔚来NOP+已覆盖726城26万用户,华为ADS 2.0支持全国路段,小鹏NGP覆盖300+城市[10][11] - 华为计划8月量产ADS 3.0,理想预计年底推出自研端到端方案,长城/比亚迪等通过供应商合作推进[12] 蔚来运营数据 - 2024年1-5月累计交付新车66217辆,同比增长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