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设备国产化
icon
搜索文档
以科技之力 守护荒漠中的能源“动脉”
新华网· 2025-07-01 17:12
西气东输四线甘宁段投产 - 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中卫)甘宁段成功投产,管道全长1162公里,穿越戈壁荒漠等复杂地质和生态脆弱区域 [1] - 国家管网集团通过科技手段攻克恶劣自然环境下的建设难题,强化国家能源战略通道稳定性 [1] 高科技装备应用 - 智能巡护系统、抢险特种车辆(如工程抢险车、全地形叉装车等)组成完整应急救援矩阵,突破地形限制实现快速抢修 [3] - 四足机器人可负重40公斤以20公里/小时速度穿越复杂地形,并搭载气体检测模块进行现场处置 [5] - 人形机器人配备3D激光雷达和12自由度关节,实现0.1毫米精度操作,模块化机械臂支持高危作业人机分离 [5] 智慧管道建设 - 智能巡护系统结合智慧管道综合管理平台,实现风险感知、数据分析、自动报警和应急决策的闭环管理 [7] - 山地高原场景应用边坡雷达、便携式盘车设备、高原氧舱等装备,提升抢修效率并保障人员健康 [7] - "空天地一体化"防控体系整合智能监控、无人机等技术,构建立体化巡检和异常处置网络 [9] 甘肃公司运营数据 - 甘肃公司管理52条油气管道总里程11841公里,库容286万立方米,年输送天然气1100亿立方米、原油3500万吨、成品油2700万吨 [9] - 公司推进数字化转型,完成关键设备国产化升级,建成智能站场实现远程诊断和智能化管理 [9] 国家管网集团战略定位 - 作为西气东输系统运营者,公司通过科技赋能保障能源动脉安全稳定,服务民生需求并支撑西部大开发及"一带一路"建设 [10]
【IPO一线】中科仪北交所IPO获受理 募资8.522亿元投建高端半导体设备等项目
巨潮资讯· 2025-07-01 13:53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仪),主营业务为干式真空泵和真空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 [1]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半导体制造设备核心部件提供商及真空科学仪器设备供应商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光伏电池等泛半导体产品制造,以及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研领域 [1] 技术优势与市场地位 - 在干式真空泵领域打破欧美及日本企业的长期垄断,产品满足14nm先进逻辑芯片以及128层及以上3D NAND等存储器工艺的生产需要 [1] - 是集成电路领域出货量最大的国产干式真空泵制造企业,唯一在集成电路先进制程实现批量应用的国产企业 [2] - 产品已在中国各领先晶圆制造企业实现大批量应用,包括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集团等国内主流晶圆制造企业 [1] - 产品已通过台积电、大连Intel、SK海力士的测试验证并实现小批量出货 [1] - 在真空科学仪器设备领域,公司承担了11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2]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98亿元、8.52亿元、10.82亿元 [2]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4.98亿元、6亿元、1.93亿元 [2] IPO募资计划 - 拟募资8.52亿元 [2] - 募投项目包括: - 干式真空泵产业化建设项目:形成年产20,040台干式真空泵的生产能力 [3] - 高端半导体设备扩产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扩产H系列干式真空泵及少量涡旋泵 [3] - 新一代干式真空泵及大抽速干式螺杆泵研发项目:研发超高速节能泵、超高温泵等新产品 [4] 产能扩张计划 - 干式真空泵产业化建设项目将实现物流移动50%自动化,加工产线90%以上的自动化及智能化 [3] - 高端半导体设备扩产项目将生产H系列干式真空泵,主要用于刻蚀、PVD、CVD等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3] 研发方向 - 新一代干式真空泵及大抽速干式螺杆泵研发项目将针对半导体领域研发超高速节能泵、超高温泵等产品 [4] - 同时面向泛半导体、工业真空、仪器制造、科学研究等市场开发大抽速干式螺杆真空泵及罗茨螺杆真空泵机组 [4] - 项目将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对产品研发及相关业务进行一体化管理 [4]
芯片为何大涨?大基金三期即将重点投向设备与EDA!
搜狐财经· 2025-06-30 10:45
大基金三期投资策略 - 中国即将启动规模最大的半导体基金"大基金三期",首批重大投资将在未来数月进行 [1] - 投资策略调整,重心集中于光刻机与芯片设计软件(EDA)两大关键短板领域 [1] - 半导体设备ETF(561980)盘中一度涨超2%,受此消息提振明显 [1] 光刻机领域现状与机遇 - 全球高端光刻机市场由ASML垄断,EUV光刻机已完全禁运中国 [4] - 国产光刻机整机、光学系统等领域国产化率非常低 [4] - 上海微电子目前仅能量产90nm光刻机,28nm仍在攻关 [4] - 大基金将通过长期资本支持整合光刻系统供应链,推动整机集成与验证 [4] EDA软件领域现状与机遇 - 全球EDA市场由三家美国巨头垄断77%以上份额 [5] - 国产EDA软件国产化率同样很低 [5] - 大基金将通过支持头部企业并购整合,加速全流程平台开发 [5] - 可能绑定中芯国际等晶圆厂,推动国产EDA的验证与应用 [5]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前景 - 当前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不足25%(扣除光刻机情况下) [5] - 大基金三期有望推动国产化率在未来五年提升至40%以上 [5] - 板块有望催生出千亿市值龙头企业 [5] - 投向晶圆厂的资金将部分转化为设备采购需求 [5] 半导体设备ETF投资价值 - 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跟踪中证半导指数 [5] - 56%权重配置设备龙头(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等前两大重仓股占比超25%) [5] - 20%覆盖核心材料(沪硅产业、安集科技) [5] - 15%投资集成电路设计 [5] - 完美契合大基金三期投资主线 [5] - 中证半导指数自6月18日以来累计上涨5.18% [7]
【私募调研记录】淡水泉调研瑞迈特、精智达
证券之星· 2025-06-30 08:04
瑞迈特公司调研要点 - 公司成立于2001年,专注于OSA、COPD患者的全周期、多场景治疗解决方案,是国内家用无创呼吸机及通气面罩龙头企业 [1] - 核心零部件已基本实现国产化替代,供应链安全可控 [1] - 现有两个生产工厂分别位于东莞和天津武清,可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产能 [1] - 更名"瑞迈特"后实现企业名、证券简称与核心品牌的三位一体,增强品牌势能和资本动能 [1] - 一季度国内业务表现良好,得益于资深消费品营销专家加盟,调整渠道和销售政策 [1] - 作为出海企业拥有全球市场进入能力、知识产权布局和海外本土化运营能力,已进入美国、德国、英国等多个国家的医保市场 [1] 精智达公司调研要点 - 产品包括DRM老化测试修复设备、MEMS探针卡、存储器通用测试验证机、新型显示器件检测设备等 [2] - 正在研发满足先进封装测试要求的升级版CP测试机、高速FT测试机,并已获得客户认可 [2] - 计划拓展MEMS探针卡产品线,研发分选机、探针台等测试设备,并成立了南京精智达技术有限公司 [2] - 正开发针对KGSD、HBM等2.5D和3D封装技术的测试技术和设备 [2] - 设定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60%,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500% [2] 淡水泉机构简介 - 成立于2007年,是中国领先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之一 [3] - 专注于与中国相关的投资机会,同时开展国内私募证券投资、海外对冲基金和QFII/机构专户业务 [3] - 客户群体包括全球范围内的政府养老金、主权基金、大学捐赠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客户及高净值个人客户 [3] - 以北京为总部,在上海、深圳、香港、新加坡和美国设有办公室 [3]
又要融资31亿,前次募投项目两度延期,长川科技董事长还被警示
搜狐财经· 2025-06-28 19:07
公司业绩表现 - 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盈利3 60亿元至4 20亿元,同比增长67 54%至95 46% [1]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6 42亿元,同比增长105 15%,归母净利润4 58亿元,同比增长915 14% [5] - 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623 82%至1 11亿元,主要源于市场需求旺盛和成本费用有效控制 [6] 业务与技术 - 公司是中国集成电路测试设备领域领军企业,专注于集成电路专用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核心业务覆盖测试机、分选机、探针台、AOI光学检测设备及自动化设备五大类产品 [4] - 产品已进入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等国内头部封测厂,以及日月光、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等国际巨头供应链 [10] 研发投入与国产化 - 2016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从0 25亿元飙升至9 67亿元,累计增长近40倍,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高达28 14% [10] - 拥有超1000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超350项 [10] - 2024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仅为13 6%,中高端设备国产化率更低 [7] - 38 4亿元总投资的半导体设备研发项目将聚焦测试机和AOI设备的迭代开发,实施周期5年 [7] 募投项目与监管问题 - 2021年定增中2 60亿元用于"探针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已两度延期,从2023年延期至2025年底 [10] - "探针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2024年实际效益为-822 83万元,2025年一季度为-218 30万元 [11] - 2024年12月浙江证监局对公司出具警示函,涉及2022年提前确认收入、募集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销售内控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11]
又要融资31亿,前次募投项目两度延期,长川科技董事长还被警示
IPO日报· 2025-06-28 18:42
再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31.32亿元,为上市以来最大规模再融资 [1] - 募集资金中21.92亿元将投入半导体设备研发项目,9.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 业绩表现 - 预计上半年实现盈利3.60亿元至4.20亿元,同比增长67.54%至95.46% [2] - 2024年营业收入36.42亿元,同比增长105.15%,归母净利润4.58亿元,同比增长915.14% [7] - 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2623.82%,主要因市场需求旺盛及成本费用控制 [9] 业务与技术 - 公司是中国集成电路测试设备领域领军企业,产品覆盖测试机、分选机、探针台、AOI光学检测设备及自动化设备五大类 [6][7] - 2024年研发投入9.67亿元,占营业收入28.14%,研发人员2059名,占员工总数54.18% [13] - 累计获得超1000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超350项,产品进入国内外头部封测厂及芯片厂商供应链 [13] 募投项目进展 - 本次38.4亿元半导体设备研发项目聚焦测试机和AOI设备迭代开发,实施周期5年,旨在提升国产化率 [10][11] - 2021年募投的"探针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两度延期至2025年底,实际效益未达预期(2024年-822.83万元,2025年一季度-218.30万元) [13][14] 行业背景 - 2024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仅13.6%,中高端设备国产化率更低 [10] - 公司指出本土企业与国外竞争对手存在较大差距,需通过研发投入缩小差距 [10][11] 监管问题 - 2024年12月浙江证监局对公司出具警示函,涉及2022年提前确认收入、募集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销售内控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14]
科创芯片ETF(589100)涨超1.9%,半导体设备国产化与电子行业需求增长获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5 16:11
科创芯片ETF表现 - 科创芯片ETF(589100)今日涨幅超过1 9% [1] - 该ETF跟踪科创芯片指数 该指数由中证指数公司编制 聚焦科创板芯片产业相关上市公司 [1] - 指数样本涵盖半导体材料 设备 设计 制造 封装测试等领域 具有高成长性和技术壁垒 [1] 半导体行业动态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与电子行业需求增长受到市场关注 [1] - 高端电子纱及电子布供需紧张 部分高端产品如Low-Dk和Low-CTE需求缺口明显 [1] - 电子纱市场价格稳定 部分高端产品价格涨后暂稳 后期仍有望提价 [1] 玻纤行业现状 - 海外产能关停导致高端电子纱及电子布供需紧张 [1] - 国内无碱粗纱市场价格平稳运行 [1] - 风电纱及热塑纱因风电及汽车客户抢出货而延续结构性高景气 [1] 电子材料需求 - 低空无人机和出口需求大增推动碳纤维中高端品类供需延续紧平衡 [1] - 人形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制造等板块有望提振碳纤维材料需求 [1]
茂莱光学拟5.81亿投建两光学项目 多元化布局首季净利增288.7%
长江商报· 2025-06-19 07:46
募资扩产计划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5.81亿元,用于超精密光学生产加工项目(4.17亿元)、技术研发中心及补充流动资金(4125万元)[1][2] - 生产加工项目预计达产后年销售收入6亿元,税后内部收益率16.51%,投资回收期8.3年[2] - 项目将提升超精密光学器件及物镜镜头的批量化生产能力,助力拓展半导体设备国产化市场[2][3] 行业背景与机遇 - 2023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光刻设备占比超20%,I-line/KrF制程光刻机需求增速显著[3] - 国内光刻机核心零部件替换需求庞大,公司技术优势有望抢占半导体超精密光学市场份额[3] 财务表现 - 2025年Q1营收1.42亿元(同比+28.23%),净利润1664.1万元(同比+288.73%),毛利率50.49%(同比+1.01pct)[1][5] - 2024年营收5.03亿元(同比+9.78%)但净利润3552万元(同比-23.98%),主因生命科学/AR领域需求波动及研发投入增加[4] 技术研发实力 -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1.92亿元(2022年5439.8万元→2024年7027.8万元),掌握精密光学镀膜、超光滑抛光等核心技术[5] - 产品覆盖深紫外至远红外全谱段,应用于半导体、生命科学、AR/VR等六大领域[1][4] 市场竞争力 - 公司为国内早期专注精密光学企业,具备"光机电算"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4][5] - 2022-2024年毛利率维持在48.48%-51.89%,高技术门槛支撑盈利水平[5]
恒运昌科创板IPO获受理 拟募资15.5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15 19:30
公司IPO计划 - 深圳市恒运昌真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获受理,拟募资15.5亿元 [2] - 募资用途包括沈阳半导体射频电源系统产业化建设项目、半导体与真空装备核心零部件智能化生产运营基地项目、研发与前沿技术创新中心项目等 [5]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专注于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等离子体激发装置等产品的研发生产 [2] - 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是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国产化最难关卡之一,2023年中国大陆该领域国产化率不足7% [2] - 公司已推出CSL、Bestda、Aspen三代产品系列,其中Aspen系列可支撑14纳米先进制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 公司产品已量产交付拓荆科技、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等国内头部半导体设备商 [3] 市场地位与竞争格局 - 2023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市场规模为58.4亿元 [4] - 市场目前由海外巨头MKS和AE高度垄断 [4] - 公司2023年在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国产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厂商中市场份额位列第一 [4]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58亿元、3.25亿元和5.41亿元 [5]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638.97万元、8053.58万元和1.43亿元 [5]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实现百万级收入的自研产品共30款,千万级收入的自研产品共19款 [3]
精测电子(300567):显示业务逐步修复,半导体业务先进制程加速成长
国信证券· 2025-06-08 23: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业绩短期承压,2025年一季度利润端环比改善,显示与半导体业务毛利率逐步改善 [1] - 半导体业务先进制程应用推进,在手订单充足,显示业务稳健复苏,新兴应用打开增长空间 [2] - 看好半导体量检测设备国产化空间和公司产品技术与客户拓展领先优势,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2.07/3.26/4.61亿元,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3] 各部分总结 公司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显示、半导体及新能源检测系统研发、生产与销售,形成多领域协同发展业务格局 [7] - 研发团队覆盖多领域,研发部门员工超总数50%,核心成员经验丰富,在半导体领域是领军企业之一 [16] 业务情况 半导体业务 - 2024年营收7.68亿元,同比增长94.65%,2025年一季度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63.71% [1][8] - 截至2025年一季度在手订单16.68亿元,占总在手订单59%,14nm明场缺陷检测设备交付,部分主力产品完成7nm交付验收,更先进制程产品在验证 [2]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约13.44/20.16/26.21亿元,对应毛利率47.25%/47.75%/47.95% [32] 显示业务 - 2024年受宏观经济影响收入同比下降8.98%,2025年一季度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42.46%,毛利率回升,在手订单约7.64亿元 [11] - 产品布局覆盖传统与新型显示器件制程,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在Module制程检测居前列,Cell制程检测收入增长并全覆盖,Array制程涉足 [11]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约17.50/18.37/19.29亿元,对应毛利率保持基本稳定44.86%/44.36%/43.86% [31] 新能源业务 - 2024年收入1.67亿元,同比下降30.71%,在手订单约4.12亿元,受行业增速放缓和供需失衡影响 [14] - 主要产品为锂电池生产及检测设备,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1.75/1.67/1.5亿元 [32] 财务情况 营收与利润 - 2020 - 2024年收入CAGR约为5.4%,2025年一季度营收6.89亿元,同比增长64.92% [22] - 2024年显示与新能源业务致利润承压,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增长336.06% [25]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7.31亿元,同比增长10.78%,占营业收入28.48% [17] - 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加11.4%,半导体检测领域投入0.76亿元,同比增长32.31%,占50.3%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32.69/40.20/47.00亿元,同比+29%/23%/17%,综合毛利率为44.93%/45.31% /45.55% [33]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7/3.26/4.61亿元,对应增速+312%/57.5%/41.6% [37] 情景分析 - 悲观情形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09/1.11/2.16亿元 [38] - 乐观情形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09/5.49/7.19亿元 [38] 行业情况 - 2023年全球半导体检测和量测设备市场规模达128.3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约13%,中国大陆市场规模43.60亿美元,2019 - 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61%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