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搜索文档
中国公司全球化周报|阿里通义7大模型霸榜全球开源前十/滴滴App海外中文打车服务已上线12个国家
36氪· 2025-10-05 21:45
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 - 阿里通义7款模型入选全球前十开源模型榜单,其全模态大模型Qwen3-Omni登顶,该模型可处理文本、图片、语音和视频,音视频能力狂揽32项开源最佳性能SOTA [3] - 阿里通义共开源300多个模型,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衍生模型超17万个,位居全球第一 [3] - 自动驾驶公司文远知行在阿联酋哈伊马角启动Robotaxi和Robobus试运营,商业化运营预计于2026年初启动 [5] - 千里科技目标在未来18个月与合作伙伴在全球10座城市实现规模化Robotaxi运营,计划在单一城市部署超过1000辆Robotaxi [5] 新能源汽车与产业链 - 比亚迪9月销量达396,270辆,其中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量达70,851辆,同比增长107% [4] - 小米SU7 Ultra高端纯电动汽车首次在日本亮相,未来在日本将采取在智能手机门店同步销售EV的策略 [3] - 亿纬锂能与TSL Assembly达成战略合作,计划于2026–2030年期间在中东欧地区部署总规模达1GWh的储能系统项目 [6][7] 企业全球化与市场拓展 - 滴滴App的海外中文打车服务新上线澳大利亚、新西兰、埃及,目前已覆盖全球12个国家超1000个城市 [4] - 吉利集团旗下时空道宇成功发射“一箭12星”,在轨卫星增至64颗,实现除南北极外全球地表实时通信覆盖,其星座业务已部署中东、非洲、东南亚、拉美等市场,与20多个国家运营商达成合作 [4] - 口腔护理品牌参半在全球的经销商数量已接近千家,实现了包括超市、便利店、OTC、酒店等多元化场景的全球覆盖 [8] - 超170家中国企业参加2025东京电玩展,腾讯控股公开了与卡普空共同开发的《怪物猎人》系列最新作品 [10] 投融资动态 - 未名拾光获数千万元人民币B+轮融资,资金将用于AI技术平台建设、拓展生物材料应用场景及加速业务全球化布局 [8] - 百型智能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其AI外贸员工服务客户已累计近千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八成 [8] - 天境生物完成近6亿元人民币C2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推动产品三期临床试验与上市申报,加速创新药管线国际化 [9] - 辐联科技完成7700万美元融资,资金将用于全球放射性药物管线研发及比利时生产设施建设 [9]
全球企业网——中秋贺词
搜狐财经· 2025-10-05 20:17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核心业务是搭建资源对接桥梁,助力跨国企业和中小商家拓展全球市场 [9] - 公司通过云端协同和线下合作等方式,提供高效沟通与协作平台 [9] - 公司定位为凝聚共识、共促发展的企业家园,致力于链接价值、赋能增长 [9] 行业覆盖范围 - 业务覆盖全球商贸多个行业,包括电脑、工业、家电、家具、女装、女鞋、汽车、食品等 [5] - 美妆行业也是其覆盖的领域之一 [7] 公司愿景与战略 - 未来战略是继续打破地域壁垒,深化资源整合,让合作更具温度 [9] - 公司愿景是在全球化浪潮中与伙伴同行,在全球经济中共绘发展蓝图 [9]
中美关税战打了6个月,美国牛肉在华市场份额被澳大利亚抢走
搜狐财经· 2025-10-05 13:08
美国牛肉对华出口暴跌 - 9月美国牛肉对华出口额从每月平均1.2亿美元骤降至800万美元 降幅超过90% [1] - 自7月起出口开始下降 7月出口额仅810万美元 8月略回升至950万美元 但仍远低于历史水平 [3] - 数百家美国牛肉企业的对华出口注册资格于2025年3月到期后未获续期 导致货物滞留港口无法入关 造成直接损失 [10][11] 澳大利亚牛肉填补市场空白 - 澳大利亚牛肉对华出口在7月突破2.2亿美元 超过美国同期出口额的两倍 [7] - 过去几个月澳大利亚牛肉对华出口增长3亿美元 完美填补了美国留下的市场空缺 [16] - 澳大利亚增加从达尔文 布里斯班和悉尼等港口的出口频次 并在服贸会上签署15项协议以巩固中国市场 [12] 贸易政策的市场反噬效应 - 美国发起的关税战对自身造成巨大伤害 市场在供应商退出时迅速寻求替代者 [4][8] - 中国有足够的市场能力更换供应商 美国盟国不会因政治原因放弃自身经济利益 [24] - 美国大豆出口出现空前危机 2025年对华大豆出口订单为零 为二十年来首次 [19] 供应链重构的行业趋势 - 中国进口总额未受显著影响 但供应商结构发生变化 供应链重构已成不可逆趋势 [19][26] - 消费者对牛肉产地不敏感 更关心产品能否按时到货 促使超市将产地标签从美国改为澳大利亚 [6] - 全球化背景下 任何试图通过贸易战获利的做法最终将伤害自身 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削弱 [18][26]
美帝到处“打架”,自己家都要搞散架了?
搜狐财经· 2025-10-04 09:21
文︱陆弃 你看地图,华盛顿忙着在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到处掀风起浪;你看数据,家门口工厂在关门、信用卡 和车贷逾期在爬升,连人们在谷歌上搜索"抵押贷款援助"的频率都回到金融危机时的水准。外交和经济 同时打仗,这种操作在纸上看是大国手腕,放到现实里就是自家房顶着火还忙着放烟花。 财政红灯已经亮了一会儿。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数字显示,联邦财政状况吃紧,2025财年赤字接近两 万亿美元的级别,债务曲线在喊痛。这个账单不是理论,而是要在市场上、在家庭预算里兑现。 更直接的例子摆在眼前:苹果和它的代工厂正在把大量面向美国市场的iPhone产能转移到印度,目标是 在未来几年内把对美出货的核心产线逐步从中国搬走。换句话说,印度已经从"可选项"变成"关键制造 基地",美国若把印度逼急了,先是影响美企供应链,后果可能是全球产业链重新洗牌,受伤的不会是 新德里,而是那些高喊"让美国再次伟大"却又离不开全球市场的企业。 华盛顿某些圈子正玩一种危险的游戏:用指责和关税去压制所谓"不友好"的经济体,把"谁敢不听话就 惩罚"当作外交工具。最近关于对印度、对中国提出高额关税的讨论,不但刺激了当地民意中的逆反情 绪,还点燃了"抵制美货"的呼声 ...
吉宏股份升8% 双主业驱动业绩高增 前三季度纯利同比预增超55%
智通财经· 2025-10-03 11:45
公司业绩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人民币2.09亿元至2.22亿元,同比增长55%至65% [1] - 期内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1] 业务驱动因素 - 跨境社交电商业务继续深化品牌建设及区域拓展,发挥行业专长及技术能力,营收规模与利润较大幅度增长 [1] - 纸制快消品包装业务受益于与快消品细分领域行业龙头企业长期战略合作,通过集团化精细管理,运营和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1] 跨境电商业务 - 跨境电商业务通过AI算法实现精准客群定位,形成区别于传统电商平台的"货找人"模式 [1] - 全球化布局和自有品牌孵化助力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1] 包装业务 - 包装业务基于核心设计和研发能力,逐渐向产业链下游及部分优质高潜力海外市场进行拓展 [1] - 包装业务已与国内外多个快消品细分领域龙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1] 行业与公司前景 - 基于"AI+自有品牌+全球化",跨境电商和包装双主业有望实现高质量成长 [1] - 在数智化、全球化驱动下,公司双主业有望加快高质量成长步伐 [1]
特朗普关税再升级,辉瑞获豁免优惠,美联储三把手重大发声
搜狐财经· 2025-10-03 04:45
关税政策公告与影响 - 特朗普团队于2025年9月30日突然敲定新一波关税,涉及重型卡车、厨房橱柜、家具、专利药等产品,税率分别为25%、50%、30%和100% [1] - 关税政策从公告到落地仅四天,未设缓冲期,企业应对时间极短 [1] - 受关税影响的国家包括墨西哥、加拿大、日本、德国、芬兰等美国传统盟友 [1] - 专利药100%的关税将冲击爱尔兰、德国、瑞士、印度的药企,印度2023/2024财年医药出口总额为278.5亿美元,其中31.35%流向美国,美国市场47%的仿制药来自印度 [1] 特定行业与公司动态 - 辉瑞公司获得三年关税缓冲期,此特殊待遇导致其股价在公告当天大幅上涨 [2] - 电影行业被首次点名可能面临100%关税,但具体征收方法和时间表尚未明确,该想法最初于去年5月提出已引发好莱坞震动 [4] - 进口软木、橱柜、软包木制品被列入新关税清单,税率在10%至25%之间,于10月14日生效,并计划于明年1月1日再次加码,直接影响加拿大、越南和中国的相关厂商 [4] - 美国家具厂老板认为关税短期内可能使本土产品涨价,但长期因原材料依赖进口,成本最终将由美国消费者承担 [6] 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 - 美联储于9月18日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4.25%的区间 [6] - 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于9月30日表示劳动力市场出现疲软迹象,主张“适度降息”以支持经济,同时关注2%的通胀目标和就业市场稳定 [6] - 市场预期10月再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6.7% [10] - 美联储内部存在政策分歧,新任理事米兰主张降息50个基点并投下反对票,而鲍曼则持续支持降息以保障就业 [8] 市场反应与经济影响 - 关税政策与降息政策形成拉扯,降息旨在为经济松绑,而加税可能给物价带来上行压力 [8] - 美国家庭面临高通胀压力,牛奶、鸡蛋、家具等日常消费品价格全线上涨 [10] - 关税政策打击了全球供应链协作网络,欧洲企业已开始重新评估对美出口计划 [12] - 有观点认为,尽管当前政策风头强劲,但年底前关税、降息、就业和通胀等因素均可能出现变数 [12]
全球粤商力撑,广东投资风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1 23:05
大会概况与投资签约 - 2025世界粤商大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粤商代表参会,包括众多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企业 [1] - 大会现场签约项目24个,总投资额达444.58亿元,涵盖人工智能、半导体、网络与通信等重点产业领域 [1][12] 广东经济与产业基础 - 广东省是民营经济大省,截至8月末,全省登记在册民营经济组织1925.17万户,同比增长6.47%,占全省经营主体总量的96.45% [5] - 广东省已形成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8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 [6] - 今年1—8月,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智能手机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6] - 广东区域创新能力已连续9年位列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首次登顶全球创新榜首 [6] 企业创新与科技突围 - TCL创始人李东生指出,大湾区集聚7.6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位居全国首位,期待在AI大模型工业应用、半导体显示等关键领域协同攻关 [5] - 粤商在多个前沿领域发力,例如腾讯混元模型登顶开源热榜、华为三折叠屏手机宣告高端芯片突破、小马智行等公司推进智能驾驶 [7] - 拓斯达科技成为首家登陆创业板的机器人骨干企业,并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 [5] 营商环境与制造业优势 - 广东密集出台如《广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政策,从市场准入、融资支持、营商环境等方面为民营经济注入动力 [7] - 广东拥有成熟的供应链和丰富的产业集群,被创业者评价为“工厂门口就是市场”,为科技公司提供了广阔的验证场景 [5][7][8] 全球化布局与出海战略 - 粤商积极拓展全球市场,例如拓斯达上半年海外销售同比增长48%,格力电器自主品牌出口占比70% [10][11] - TCL今年上半年整体营收1728亿元,增长12%;海外营收817亿元,增长15%,同期出口增长6% [11] - 企业出海战略从产品输出转向能力输出和生态落地,例如海大集团在东南亚与养殖户共建共生伙伴关系 [11] 粤商精神与未来展望 - 粤商以“敢为人先、务实创新”闻名,喜欢“饮头啖汤”,敢于攻克核心技术领域的“硬骨头” [10][11] - 粤港澳大湾区被预计在未來十年内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和科创中心,为粤商提供重大时代机遇 [12] - 广东省工商联主席陈志列表示,要“再造一个新广东”,欢迎来自未来产业、战新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企业到广东投资 [3][7]
专访牛津亚太首席经济学家卢姿蕙:科创将长期支撑中国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1 07:11
亚洲经济整体韧性 - 亚洲经济在全球不确定性背景下显现韧性,多国经济表现亮眼[1] - 亚太区域合作的深化可部分对冲美国保护主义政策的负面冲击,缓解全球波动压力[1] - 预测到2030年,尽管全球贸易环境充满挑战,亚洲的经济表现仍将优于全球其他地区[7] 出口与“提前下单”效应 - 亚洲出口表现部分得益于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提前下单”效应,西方消费者为规避未来高关税而提前采购亚洲商品[1][3] - “提前下单”现象支撑了许多亚洲制造商和出口商,但预计其影响将逐渐消退,需求可能减弱,经济增长可能出现轻微放缓直至今年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3] 政府政策与区域合作 - 各国政府的支持性政策将陆续落地,有望缓冲今年下半年可能出现的部分经济放缓[1][3] - 区域合作势头增强,例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若成员履行贸易承诺,各经济体可能获得约占GDP 2%的额外收益,足以抵消部分美国关税上升的冲击[5] - 区域化和双多边贸易将进一步增强,更依赖区域间供应链以抵御全球经贸波动[5] 科技创新与生产率提升 - 提升生产率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与创新,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持续突破有望为中国经济保持长期增长动能[1] - 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基础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推动制造业升级将对长期增长产生深远积极影响[1] - 政府高度关注并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府资源将投入这些方向以增强经济生产力[2] - 中国和韩国等因在科技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将继续受益于技术创新,成为未来增长的核心动力[7] 不同经济体的增长前景与机遇 - 东盟国家和印度在未来几个季度有望维持相对健康的增长势头[3] - 不同经济体的关税制度差异将创造不同机会,例如印尼因关税低于越南而使制造业更具竞争力,比较优势现象将显现,不同经济体可能在不同产品上实现专业化[4] - 中国向价值链上游发展,转向高附加值产品,为东盟和印度的低附加值产品制造业和出口商提供了填补空缺的机会[5] 美联储政策与资本市场影响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加上市场预期美国可避免衰退,对亚洲地区投资者是积极信号[5] - 美联储鸽派降息有效缩小亚洲地区与美国利差,利好推动资本流入亚洲,对地区股市上涨起到积极作用[6] - 预计美元在今年剩余时间乃至明年可能适度走弱,令其他货币对美元升值,支持投资者情绪进一步上升[6]
牛津亚太首席经济学家卢姿蕙:科创将长期支撑中国增长
搜狐财经· 2025-10-01 07:09
亚洲经济韧性 - 亚洲经济在全球不确定性背景下展现韧性,多国经济表现亮眼[1] - 美国关税政策引发“提前下单”效应,西方消费者为规避未来高关税而提前采购亚洲商品,支撑了亚洲出口表现[1][3] - 亚太区域合作的深化可部分对冲美国保护主义政策的负面冲击,缓解全球波动带来的压力[1] 科技创新驱动长期增长 - 提升生产率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与创新,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持续突破有望保持长期增长动能[1] - 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基础约占GDP四分之一,推动制造业升级将对长期增长产生深远积极影响[1] - 政府高度关注并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府资源将投入以增强经济生产力[2] 区域贸易与合作 - 区域化趋势增强,亚洲经济体建立自由贸易协定的势头明显增强,例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5] - 研究指出,若RCEP成员履行贸易承诺,各经济体可能获得约占GDP 2%的额外收益,足以抵消部分美国关税冲击[5] - 中国向价值链上游发展,为东盟和印度的低附加值产品制造业提供填补空缺的机会[5] - 不同经济体的关税差异将创造不同机会,例如印尼关税低于越南使其制造业更具竞争力,比较优势现象将显现[4] 货币政策与资本流动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并维持宽松政策,缩小亚洲地区与美国利差,利好推动资本流入亚洲[6] - 美联储降息对亚洲地区股市上涨起到积极作用,预计美元适度走弱将支持其他货币升值及投资者情绪上升[6] - 市场已对降息有所预期,加上美国大概率避免衰退,对亚洲地区投资者是积极信号[6] 未来增长动力与展望 - 各国政府正出台更多支持性措施,有望缓冲今年下半年可能出现的部分经济放缓[3] - 尽管外部贸易环境艰难,但亚洲内部在科技领域领先的经济体如中国和韩国将继续受益于技术创新[7] - 预测到2030年,亚洲的经济表现仍将优于全球其他地区[7]
全球粤商力撑 广东投资风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1 07:04
大会签约与投资 - 2025世界粤商大会现场签约项目24个,总投资额达444.58亿元 [1] - 签约项目涵盖人工智能、半导体、网络与通信等重点产业领域 [1][9] 广东经济与产业基础 - 广东省登记在册民营经济组织1925.17万户,同比增长6.47%,占全省经营主体总量的96.45% [3] - 广东省已形成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8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 [4] - 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9年位列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首次登顶全球创新榜首 [4] - 今年1—8月,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智能手机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4] 企业创新与技术突破 - 大湾区集聚7.6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位居全国首位 [3] - 腾讯混元模型登顶开源热榜,华为三折叠屏手机宣告高端芯片突破 [5] - 帕西尼、众擎、逐际动力获得投资者融资,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发展智能驾驶,小鹏汇天、亿航智能布局低空交通 [5] 企业全球化布局 - TCL今年上半年整体营收1728亿元,增长12%,海外营收817亿元,增长15%,同期出口增长6% [7] - 拓斯达上半年海外销售同比增长48% [6] - 格力电器自主品牌出口占比70% [7] 营商环境与政策支持 - 《广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政策文件密集出台,从市场准入、融资支持、营商环境等方面为民营经济注入动力 [5] - 广东拥有成熟供应链和丰富产业集群,为科技公司提供广阔的验证场景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