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

搜索文档
小鹏汽车-w(09868):25Q2毛利率创历史新高,经营质量持续优化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21 16:59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98.43港元 [1][2][10] 核心观点 - 25Q2毛利率达17.3%创历史新高 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1.8个百分点 [10] - 25Q2净亏损4.8亿元 同比及环比均实现收窄 [10] - 25Q2交付量10.3万辆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242% 环比增10% [10] - 大众合作范围延伸至燃油和插电混动车型平台 有望持续增厚服务业务收入 [10] - "一车双能"新车周期开启 支持L4车型计划2026年量产 [10] 财务表现 - 25Q2营收182.7亿元 同比增125% 环比增16% [10] - 汽车销售毛利率14.3% 同比提升8.0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3.9个百分点 [10] - 单车收入16.4万元 环比提升1.1万元 [10]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909/1303/1527亿元 [10]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10/33/68亿元 [10] 业务进展 - 产品矩阵持续完善:2025款G6/G9、2025款X9、Mona M03 Max、G7、全新P7密集推出 [10] - 25Q4将发布鲲鹏超级电动车型 落地"一车双能"战略 [10] - 小鹏人形机器人计划2026年下半年量产 [10] - 25Q3预计交付量11.3-11.8万辆 同比增143%-154% [10] - 25Q3预计总收入196-210亿元 同比增94%-108% [10] 估值比较 - 给予2025年1.9倍PS估值 低于特斯拉(10.34倍)和理想汽车(1.09倍) [10][11] - 当前市值1534亿港元 股本19.07亿股 [7]
3700点喧嚣之外,内资为何如此青睐港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10:47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涨幅远高于上证指数 截至8月18日[1] - 恒生科技指数跑赢创业板指数[1] - 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港股超过9400亿港元 创历史新高并远超去年全年水平[1] 资金流向与配置 - 机构资金持续加仓港股 尤其青睐科技板块[1] - 全球资金再平衡趋势从美元资产转向非美市场 中国资产成为重要选择[1] - 港股作为全球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桥头堡[1] 港股估值与投资逻辑 - 港股经历多年深度调整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1] - 当前估值修复通道中显现突出性价比[1] - 新经济产业(AI/创新药/新能源车)在港股具有独特优势和稀缺性[1] 细分赛道投资标的 - 科技互联网领域对应恒生互联网ETF(513330)[1] - 消费龙头领域对应港股消费ETF(513230)[1] - 医药龙头领域对应恒生医药ETF(159892)[1]
湖南天雁股价小幅调整 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即将举行
金融界· 2025-08-21 03:36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0日收盘,湖南天雁股价报13.17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13% [1] - 当日成交量为548802手,成交金额达7.25亿元 [1] 公司业务 - 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涡轮增压器、发动机零部件等 [1] - 属于汽车零部件板块,涉及尾气治理、新能源车等概念 [1] 公司公告 - 将于2025年8月28日上午举行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1] 资金流向 - 8月2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447.66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8.44亿元 [1]
锡南科技股价上涨1.33% 压壳类产品聚焦汽车领域
金融界· 2025-08-21 00:54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0日15时,锡南科技股价报30.40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33% [1] - 当日成交量为30594手,成交金额达0.92亿元,换手率为9.11% [1] - 当前股价位于五日线之上,呈现温和放量态势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60.22万元 [1] -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1807.90万元 [1]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 [1] - 压壳类产品均应用于汽车领域,显示出公司在汽车产业链中的业务定位 [1] - 公司属于汽车零部件板块,同时具有专精特新、新能源车等概念属性 [1]
功率半导体市场调研
2025-08-20 22:49
功率半导体行业与市场动态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功率半导体行业 包括传统MOS IGBT 碳化硅等产品领域[1] * 涉及的公司包括国际原厂如英飞凌 依法半导体 ST 安森美 罗姆 BOSBE 宏声美等[1][8][11][14] * 涉及的国内公司包括斯达 比亚迪 中车 时代电气 三安光电 天岳 新节能 三星(上海)等[1][11][13][15][23] 核心市场趋势与价格动态 * 功率半导体行业在2025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开始好转 整体业务稳中有升 同比增幅约为10%至20% 增长主要体现在销售金额而非价格[2] * 功率半导体价格预计持续下降 原因包括国内同行竞争加剧以及原厂为争取份额主动降价[3] * 供需关系发生变化 从供小于求转为供应过剩 许多原厂产能充足 且第一季度财报不理想 公司进行高层更换和裁员 需要业绩支撑 价格策略可能持续到年底[4] * 2025年上半年ST 高压MOS等产品平均降幅10%-20% 下半年预计维持类似水平 总体平均降幅约15%[5] * 碳化硅竞争最激烈 预计降幅达20% 传统MOS和IGBT降幅约10%[1][5] * 进口品牌调整价格策略 缩小与国产品牌价差 客户可接受的进口品牌溢价降至10%-30%[6] * 若进口品牌继续降价 国内厂商或将跟进[6] 国内外厂商竞争格局 * 国产功率半导体产品已能满足很多使用需求 在终端客户中逐渐获得认可 部分客户按比例分配使用进口和国产品牌 使国产产品占据一定市场份额[7] * 为维持竞争力 国产产品也在不断调整价格以应对进口品牌的降价策略[7] * 国际原厂如依法 英飞凌等毛利率通常较高 一般在60%以上 尽管整体降幅在15%至30%之间 仍能保持一定利润[8] * 国际原厂通过优化原材料和生产工艺降低成本 例如实行"in China for China"策略 在国内建立供应链 ST与三安光电 英飞凌等公司在本土进行生产以降低成本[1][8] * 国内企业由于本土生产或代工 运营成本相对较低 其产品价格与国外企业差距缩小至10-12个百分点[9] * 随着国内企业逐步进入高端市场(如IGBT和碳化硅领域) 其毛利率有望接近国外水平 在高端应用领域 国内公司如果运营良好 其毛利水平与海外公司的差距将不大[9] 产品与应用领域动态 * 2025年上半年IGBT和碳化硅单管市场竞争激烈 主要集中在单管MOS领域[10] * 新能源车架构向800伏 900伏发展 推动高端车型采用模块技术 碳化硅模块在汽车电子领域应用广泛 如电机主控和汽车悬架[1][10][11] * 碳化硅模块主流车型应用:特斯拉 比亚迪使用易法半导体 小鹏 大众 现代使用英飞凌 蔚来 奔驰使用安森美 通用 雷诺采用Bosch 比亚迪自产部分用于自身车型[11] * 国内公司介入高压电器架构中的碳化硅模块主控领域 如三安光电与ST合资生产 比亚迪自产 三星(上海)及斯达逐步介入市场[12] * 三星和斯达都是国产半导体公司 三星主要提供半导体产品 斯达负责与车企合作提供汽车电子悬架等模块[13] 供应链与技术创新 * 国内碳化硅晶圆生产尚不成熟 主要依赖进口 国内厂商如天岳可提供衬底 但大部分国内品牌厂商仍需从BOSBE 宏声美和罗姆等国外公司购买晶圆[14] * 碳化硅单管市场主要竞争者包括斯达 比亚迪 中车 时代电气等 这些公司在车规认证方面具有优势[15] * 未来碳化硅衬底成本有望显著降低 目前使用六寸衬底成本较高 预计2026年开始推出八寸碳化硅衬底 成本将降低约60% 使碳化硅与传统的硅MOS成本接近 逐步替代传统产品[16] 新兴需求与增长驱动 * AI行业对功率器件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尤其是AI服务器电源 由于AI服务器功耗大对能耗要求高 对碳化硅和MOS器件需求量非常大 一台AI服务器可能需要100到200个相关器件[17] * 2025年电子行业增速最快的领域是AI相关领域 包括AI服务器电源 汽车行业也表现出显著增量[18] * 2025年AI数据中心需求非常强劲 服务器在整体营收中占比约为10%到15% 相比汽车工业和家电等行业增长尤为显著 呈现爆发式增长[19] * 服务器市场是2025年最大的爆发点 增速非常快 除传统大型服务器厂商如浪潮外 许多消费型公司如手机和PC公司也逐渐转型进入服务器相关领域 通过外购电源产品推动行业发展[20] * 服务器电源属于高端需求 对功耗要求极高 电源效率需达到97%以上 传统MOS和IGBT器件能耗较高 因此碳化硅器件需求增加 其单价较高使得整体金额显著增加[21][22] * 国内厂商如斯达 新节能 三星等都积极参与服务器电源市场 虽然规格要求不及汽车行业 但仍有许多国内企业进入该领域[23] * 数据中心根据其功率和容量配置电源 处理速度越高对电源输入要求越高 包括交流转直流 不同直流电压转换等多个环节都需要使用功率器件[24] * 2025年半导体库存基本消耗完毕 各大半导体厂商围绕AI作为增长点展开竞争 预计未来几年都会持续增长 整体增量非常大[25] * 在AI相关应用中 客户对成本并没有太高要求 但原厂价格策略较激进 愿意放低价格以获取设计入选机会和份额[26] * 2025年下半年可能会继续降价以应对产能过剩问题 但总体来看今年仍能实现增长[27]
零跑汽车(09863):2025 年中期业绩点评:25H1交付量与毛利率创历史新高,净利润转正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20 11:12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85.78港元(按1港元=0.9106人民币换算)[6][10] 核心财务表现 - **营收增长**:2025H1实现营收242.5亿元,同比+174.0%;25Q2营收142.3亿元,同比+165.5%,环比+42.0%[10] - **净利润转正**:25H1净利润0.3亿元(首次半年度盈利),25Q2净利润1.6亿元(同环比均转正)[10] - **毛利率提升**:25H1毛利率14.1%(同比+13.0pct),25Q2毛利率13.6%(同比+10.8pct)[10] - **交付量**:25H1累计交付22.2万辆(同比+155.7%),25Q2交付13.4万辆(同比+151.7%,环比+53.2%)[10] 业务亮点 - **单车指标**:25Q2单车收入10.6万元(同比+0.6万元),单车净利0.1万元(同比+2.4万元)[10] - **海外拓展**:25H1出口20,375台(新势力第一),B10车型7月启运欧洲,C10 OTS在马来西亚下线,计划2026年建成欧洲制造基地[10] - **新车周期**:新车B01上市驱动销量,产品全球化布局加速[2][10] 财务预测 - **营收预测**:2025/26/27年营收上调至653/1098/1545亿元(原预测未披露)[10] - **净利润预测**:2025/26/27年归母净利润13/48/76亿元[10] - **估值方法**:PS法1.6倍(参考可比公司平均PS 3.54倍),对应目标价85.78港元[10][11] 市场表现 - **股价表现**:52周区间19.54-73.35港元,当前市值98,066百万港元(股本1,337百万股)[7] - **相对指数**:2024/8-2025/8股价涨幅206%,显著跑赢恒生指数[9] 行业对比 - **可比公司PS**:特斯拉10.69倍(2025E),理想1.10倍,蔚来0.85倍,小鹏1.54倍[11] - **零跑PS**:1.6倍(低于行业平均3.54倍),显示估值提升空间[10][11]
海达股份股价上涨1.02% 盘中快速反弹超2%
金融界· 2025-08-20 02:21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9日收盘,海达股份报10.93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11元,涨幅1.02% [1] - 当日开盘价为10.83元,最高触及11.15元,最低下探10.62元 [1] - 8月19日13时02分,海达股份盘中快速反弹,5分钟内涨幅超过2%,股价最高触及11元 [1] 交易数据 - 当日成交量为201978手,成交金额达2.20亿元 [1] - 盘中快速反弹时段成交金额达1.0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343.04万元,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612.19万元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橡胶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轨道交通、建筑等领域 [1] - 公司产品涉及新能源车、大飞机等概念 [1]
千里科技股价上涨1.02% 盘中快速反弹超2%
金融界· 2025-08-20 01:48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9日收盘,千里科技股价报10.90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11元,涨幅1.02% [1] - 当日开盘价为10.79元,最高触及10.96元,最低下探10.61元 [1] - 成交量为570617手,成交金额达6.18亿元 [1] - 早盘在9点36分时5分钟内涨幅超过2%,股价最高触及10.92元,期间成交金额达8214.89万元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92.34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主力资金净流入2822.31万元 [1] 公司业务 - 公司属于汽车整车板块 [1] - 主营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智能网联技术开发 [1] - 注册地位于重庆,涉及换电概念、新能源车等业务方向 [1]
翰博高新股价上涨20% 每笔成交量环比增长228.8%
金融界· 2025-08-20 00:46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9日15时,翰博高新股价报19.32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22元 [1] - 当日开盘价为16.42元,最高价触及19.32元,最低价为16.39元 [1] - 成交量为89148手,成交额达1.67亿元 [1] 交易活跃度 - 每笔成交量为1219股,环比增长228.8%,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5204.05万元,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4558.29万元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涉及光电显示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等行业 [1] - 所属板块包括光学光电子、安徽板块、AIPC、MiniLED及新能源车等 [1]
零跑汽车(09863):二季度利润再次转正,上调全年销量指引
浦银国际· 2025-08-19 19:26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重申零跑汽车(9863 HK)"买入"评级,目标价上调至83港元,潜在升幅22%[2][4] - 当前股价68.15港元,总市值911.14亿港元,近3月日均成交额4.72亿港元[4] - 采用分部加总估值法,给予汽车销售/服务收入1.6x/2.0x市销率,对应2025年目标市销率1.6x[14] 核心业绩亮点 - 2025Q2收入142.3亿元,同比+166%,环比+42%,毛利率13.6%同比提升10.8个百分点[12] - 营业利润6137万元首次转正,净利润1630万元,净利率1.1%[12] - 上调2025年销量目标至58-65万辆(原指引未披露),预期全年毛利率14%-15%,利润5-10亿元[8] 财务预测调整 - 2025E营收上调7%至644.1亿元,2026E营收上调6%至869.5亿元,主要因销量预期提升[13] - 2025E毛利润预测上调18%至92.7亿元,2026E上调22%至130.3亿元,反映毛利率改善[13] - 2025E净利润预测从7700万元大幅上调至6.34亿元,2026E从6.01亿元上调至17.3亿元[13] 增长驱动因素 - 产品矩阵扩张:改款C系列、新B系列支撑2025年销量,2026年A/D系列将贡献增量[8] - 海外市场:与Stellantis合作推动产能建设,配合欧洲需求高速增长[8] - 技术突破:新能源车零部件业务长期发展空间广阔,当前市销率1.1x存在重估空间[8] 行业比较 - 在浦银国际覆盖的新能源汽车板块中,零跑目标价涨幅22%优于蔚来(-15%)和小鹏(+19%)[28] - 相较同业,零跑2025E毛利率14.4%接近理想(15.1%),但低于比亚迪(18.3%)[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