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富
icon
搜索文档
大型公募争相布局财富管理子公司
中国证券报· 2025-06-11 04:51
基金公司财富管理子公司布局 - 易方达基金财富管理子公司获批,注册地为广州市,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业务范围为证券投资基金销售[1] - 华夏基金、嘉实基金、中欧基金等多家大型基金公司已设立财富管理子公司,银华基金、南方基金等正在申报流程中[1][3] - 汇添富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于2024年6月获批,业务范围同样为证券投资基金销售[3] 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 - 2022年《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基金公司设立投资顾问、金融产品销售子公司以提升综合财富管理能力[2] - 财富管理子公司可整合投顾或私行业务,强化基金营销渠道,完善从产品创设到销售的产业链布局[2][4] - 基金公司通过子公司向财富管理公司转型,探索买方生态顾问服务模式,提供数智化投顾解决方案[2][4] 市场现状与竞争格局 - 嘉实财富、华夏财富、中欧财富进入全市场基金代销百强,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分别为90亿元、84亿元、71亿元[3] - 银华财富初期以销售公募基金为主,后续计划扩展至私募资管产品代销[3] - 财富管理子公司成为大型基金公司必争之地,业务方向与基金销售直接相关[2][3] 核心优势与发展方向 - 子公司可依托母公司投研体系及投顾牌照,提供投资组合建议,弥补渠道短板[4] - 业务范围可扩展至私募证券基金、股权基金及保险产品,实现利润增长[4] - 基金公司优势包括更懂市场、投资专业性、龙头公司的资本实力与长期布局耐心[4][5] 行业转型与投资者服务 - 财富管理子公司需从买方视角设计产品,提升投资者收益水平与获得感[5] - 线上模式与互金业务协同发展,投顾业务逐步过渡至子公司实现多元化经营[3][4]
TVB男神天团有人都成隐形富豪了,怎么还靠“擦边”赚钱?
凤凰网财经· 2025-06-10 22:37
核心观点 - TVB男神天团通过直播和跨界投资展现多元化的财富积累路径,不同个体在演艺事业外的商业布局差异显著[2][3][20] 财富自由型艺人 - 郭晋安持有5处物业总值8660万人民币,2007年509万购入的房产15年后以1737万售出,获利2.4倍[5] - 郭晋安与姐姐共同创办的草姬集团2024年上市,业务涵盖保健美容、房地产、科技等,个人财富从9000万港元飙涨至5亿港元[5][6] - 吴卓羲拥有40块劳力士收藏品,其中Rolex Daytona升值至30多万港元,另持有7辆汽车[10] - 吴卓羲2013年900万港元购入的房产升值至1700万港元,3年内还清贷款的投资房产持续收租升值,总身家超1亿港元[11] 跨界投资案例 - 高钧贤投资5万港元开设汽修厂,曾因投资居酒屋、服装店亏损,现转向内地迷你咖啡店连锁模式[12][15] - 王浩信加盟内地天浩盛世娱乐公司,2018年3306万港元购入西贡豪宅,采用"以租养房"策略优化资产[17] 另类生活方式 - 林晓峰坚持极简消费,代步车总价不足20万港元,被目击在二手店批量采购服装[19] - 尽管通过《披荆斩棘的哥哥》翻红,仍保持低调生活方式,未参与本次直播活动[19][20]
日薪八万还在哭穷,月薪三千的人笑了
36氪· 2025-06-10 21:34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可当电影电视艺术源于日赚八万还嫌苦的内娱明星们的真实生活时,那些充满自我感动的镜头语言所能留给普通观众的,便只剩戏里戏外的全方 位失语了。 文 | 笺语 编辑 | 陆一鸣 来源| 新周刊(ID:new-weekly) 封面来源 | 《一起来看流星雨》剧照 最近 , 千万粉丝的网红 何秋亊 因为 演唱会 抄袭争议 频频 登上热搜。 6 月 3 日晚上,在 直播回应 争议言论 时, 他口不择言 地 爆粗 直怼粉丝的行为 反 而 起到 了 火上浇油 的效果 , " 我每天光发福袋 、 发红包都至少要发三四万 、 四五万 (人民币) 。你要能做到我这个地步,你也可以好吗? " 借短视频崛起的 网红 新贵都 如此财大气粗 、 夸富斗侈, 演艺 明星 作为"老钱" 只会更不接地气。 上个月,在电影《猎金游戏》首映礼上,暌违大银幕已 久 的 演员 黄奕 的一番言论引发了 不小的风波。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周刊 ,作者笺语 新周刊 . 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月薪三千的普通人显然 共情不了这种 日薪八万的委屈感 , 评论区 瞬间炸 窝 。 有人 感慨明星赚钱之轻易 , 黄奕扮演的秋瑾 在当时收获了一众好评 ...
深度解读2024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数智化赋能互联网丨银行与保险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10 18:31
随着我国手机上网用户和在线支付用户规模分别突破1 0亿大关,互 联网保险的消费者已经成为我国保险市场的中坚力量。他们是什么 样子的?选择哪些保险?有哪些需求和偏好?中国保险行业,尤其 是互联网保险行业将因此发生哪些改变?5月2 8日发布的《2 0 2 4年 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给了我们 答案。 《报告》由元保集团(以下简称"元保")携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融研究 中心(以下简称"清华五道口保险中心")联合编撰,中国保险学会担任学术指导单位。 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周延礼 在《报告》中指出,近年来,在推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 系构建的过程中,保险业承担着风险转移、资源配置和民生保障三重职能,其中互联网保险凭借 技术驱动与服务模式变革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保险学会党委书记、会长董波 对《报告》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报告》深入剖析了互联网 消费者的特性,全面探讨了其需求、痛点与购买行为,还对行业趋势展开了细致的研究,通过这 些分析,报告精准地洞察消费者需求,为推动互联网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从容应对新一轮产业 革新提供了来自消费者需求层面的建议和参考。 ...
房价下跌:一场非对称的财富洗牌
搜狐财经· 2025-06-10 18:14
富人的资产结构: 房产占比超70%,多为郊区刚需房 平均杠杆率65%,月供占收入比45% 典型案例:郑州工薪族购婚房贷款150万,房价下跌30%后资产净值为负 | 指标 | 高净值人群 | 中低收入群体 | | --- | --- | --- | | 房产持有套数 | 2.8套 | 1.2套 | | 房产流动性 | 核心区资产占比75% | 远郊资产占比82% | | 抗风险能力 | 6个月缓冲期 | 1.5个月缓冲期 | 1. 资产端的非对称缩水 2. 债务危机的差异化爆发 3. 财富再分配效应 上海豪宅价格每降10%,千万级业主损失相当于普通家庭20年收入 深圳刚需盘下跌30%,家庭净资产可能归零 高净值人群:可通过资产置换、经营贷续命 工薪阶层:断供风险激增,郑州2023年法拍房数量同比涨320% 北京二手豪宅市场:降价10%吸引全款买家,现金持有者抄底 三四线城市:银行收缩房贷,刚需购房门槛不降反升 穷人的资产结构: 房产占比约30%-40%,配置股票、私募等多元资产 平均杠杆率25%,持有核心地段抗跌资产 典型案例:北京某企业家持有5套房产,总价值1.2亿,贷款仅2000万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 ...
生态跃迁——2025中国金融产品年度报告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6-10 17:27
报告概览 - 华宝证券连续第十四年发布《2025中国金融产品年度报告》,主题为"生态跃迁"[1][2] - 报告强调财富与资管行业正经历从产品导向到服务导向的转型,需全行业协同重构生态[2] - 研究服务价值在于搭建认知阶梯,帮助从业者捕捉关键市场信号[2] 第一部分:2024年财富生态洞察 - 探讨存款替代产品收益率趋势、净值型固收产品接受度障碍及胖东来对财富管理的启示[3] - 分析基金与理财投资者的选择逻辑、指数化投资对竞争格局的影响[3] - 研究养老金规划差异化方案、私募策略转型路径及结构化产品定制化趋势[3] 第二部分:金融产品跨市场回顾与展望 银行理财 - 净值化转型20年回顾,超低波产品占据主导地位[4] - 2025年建议采取"固稳开新"策略平衡风险与创新[4] 公募基金 - 市场进入薄利时代,规模扩张与策略协同成为关键[4] - 未来需以稳定资产为防御,战略导向资产为进攻[4] ETF市场 - 2024年规模与份额双创新高,高效透明特性促爆发增长[4] - 政策推动下产品创新向深度与广度双向拓展[4] 私募基金 - 主流策略收益风险同源,市场环境决定策略表现[5] - 行业呈现头部集中趋势,需把握财富服务新机遇[5] 第三部分:生态跃迁与行业新格局 - 构建跨市场产品风险收益图谱,解决同质化带来的认知负荷[6] - 基金策略指数推动投资科学化,借鉴海外成熟经验构建矩阵[6] - 大模型技术重构理财服务范式,拓展家户服务能力边界[6] - "五篇大文章"催生行业质变,指引生态重构方向[6]
什么?房屋还能这样用
金融时报· 2025-06-10 12:56
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突破 - 上海于2025年5月27日由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的通知》,6月9日上海信托、爱建信托同步落地不动产信托登记案例 [1] - 案例聚焦民生领域,将不动产信托运用场景拓展至家庭财富定向传承、银发老人特殊需求等普惠金融领域 [1] - 标志着我国不动产信托服务民生需求的独特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 [1] 具体案例实施情况 - 上海信托案例为"房产+现金"混合财产家庭服务信托,包含商办公寓及现金资产,通过长期租赁获取现金流用于母亲养老金补充及子女未来传承 [2] - 资产隔离功能确保信托财产独立于委托人其他资产,实现养老保障、子女支持、财产保护、房产管理等复合需求 [2] - 爱建信托案例服务独居老人,以唯一住房设立信托,租金补贴退休金并实现房产定向传承给侄子 [2] 不动产信托功能价值 - 实现资产风险隔离、提供全周期资产管理服务、精准满足养老及传承需求的三重功能 [3] - 北京上海案例显示服务对象覆盖中青年与高龄人群,房产类型包括商办和居住房屋,体现多场景覆盖特点 [3] - 创新实践为社会提供规范传承范例,有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拓展至助残等民生领域 [3] 行业发展导向 - 信托业发展需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为指导思想,聚焦财产性收入增长和人民性金融服务 [4] - 应强化问题导向,从群众立场解决行业发展问题,体现金融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4]
巨大变化出现!未来几年要好好存钱
大胡子说房· 2025-06-10 12:29
经济现象分析 - 物价上涨速度未跟上货币供应增速 5月CPI环比下降0 2% PPI环比下降0 4% 同比下降3 3% [1] - 广义货币供应量从2020年200万亿增至当前300万亿 4-5年增加100万亿 [1] - 货币宽松环境下未出现通胀 反而呈现通缩特征 [3][4] 通缩持续原因 - 中美关税战打破"东大生产-美国消费"模式 导致商品过剩和价格下行 [7][9][12][13] - 消费刺激政策仅提前释放未来需求 未创造新增需求 补贴购车等举措对无储蓄群体无效 [16][17][18][20] - 财富分配不均 少数富人持有大量财富但消费有限 中低收入群体消费力不足 [23][24][25] 投资方向建议 富人消费市场 - 茅台等传统奢侈品价格下跌 泡泡玛特labubu玩偶炒至数万元 老铺黄金定位奢侈品利润同比涨2 5倍 上市一年涨11倍 [31][33][36] - 富人存在消费需求升级机会 新式消费领域存在商业潜力 [28][30][36] 全球化布局 - 宁德时代等企业通过港股IPO为出海做准备 [38] - 可复制80-90年代外资模式 向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输出产能获取超额收益 [40][41][42] 资产配置策略 - 通缩环境下货币实际购买力上升 需配置生息资产 [43][44] - 需优化存款策略应对利率下行 具体方法将通过直播形式详解 [45]
生态跃迁——2025中国金融产品年度报告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6-09 20:05
报告概览 - 华宝证券连续第十四年发布《2025中国金融产品年度报告》,主题为"生态跃迁",强调财富与资管行业需通过协同进化实现深层次转型 [1][2] - 报告延续2024年提出的"财富与资管行业服务化转型"方向,观察到行业已迈出实质性步伐 [2] - 研究定位为买方视角,旨在通过系统性分析搭建认知阶梯,帮助从业者捕捉关键市场信号 [2][3] 第一部分:2024年财富生态洞察 - **存款替代产品**:探讨收益率下行趋势及影响因素 [3] - **净值型固收产品**:分析客户接受度障碍及解决方案 [3] - **财富管理机构**:借鉴胖东来模式优化客户服务体验 [3] - **基金与理财选择**:揭示投资者决策背后的行为逻辑 [3] - **指数化投资**:工具化浪潮正在重塑金融产品竞争格局 [3] - **养老金规划**:针对不同人群设计差异化方案 [3] - **私募行业**:新规下传统策略失效,探索转型路径 [3] - **结构化产品**:从标准化向定制化设计演进 [3] - **低利率环境**:挖掘新兴金融产品机会 [3] 第二部分:跨市场产品回顾与展望 银行理财 - 净值化转型20年历程回顾,超低波动产品成为市场主导 [4] - 2025年策略建议"固守稳健+开拓创新"双线并行 [4] 公募基金 - 市场进入薄利时代,规模扩张与盈利压力并存 [4] - 未来需以稳定资产为防御,战略导向资产为进攻,优化配置结构 [4] ETF - 2024年规模与份额双创新高,政策推动产品深度广度双向发展 [4] - 高效透明特性使其具备持续增长爆款潜质 [4] 信托市场 - 新三分类标准下重构产品图谱,标品信托需平衡规模与业绩 [4] - 发挥灵活服务优势强化财富管理功能 [4] 私募基金 - 市场环境变化导致策略表现分化,头部机构效应加剧 [5] - 2025年需以资产配置为核心把握财富服务机遇 [5] 第三部分:生态跃迁路径 - **买方思维转型**:通过跨市场产品比较建立风险收益全景图谱 [6] - **基金策略指数**:推动规则化、透明化投资,借鉴海外成熟经验构建矩阵 [6] - **AI技术应用**:大模型将重构理财服务范式,拓展家户服务能力 [6] - **行业重构方向**:围绕五篇大文章实现生态质变,从业者需重新定位角色 [6]
首份《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调研报告》:家庭养老金融准备步入“积累”期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09 19:13
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现状 - 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平均得分为48.56分,表明家庭养老金融健康处于积累期,存在"重当下、轻未来"倾向 [14] - 受访家庭资产配置失衡,房产占比超70%,金融资产不足5%,主要依赖低风险、稳定收益的传统养老金融工具 [15] - 30-50岁"夹心层"面临子女教育(67.7%)和父母赡养(14.7%)双重压力,养老准备不足,凸显向"社会养老+家庭养老"转型的紧迫性 [15] 养老模式与家庭结构 - 居家养老仍是主流模式,核心家庭中46.34%偏好居家养老,扩展家庭中这一比例达49.56% [15] - 多元化家庭结构下,70、80后群体面临经济、心理和社会支持等多维度养老挑战 [16] 行业建议与发展方向 - 建议建立全生命周期财富管理理念,推进二、三支柱扩面扩容,加速丰富金融产品供给 [16] - 需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提升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加强养老金融知识普及 [16] - 大都会人寿在康养生态领域深度布局,联合发布首份《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调研报告》 [5][10] 专家观点与论坛成果 -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专家指出中国是全球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需探索家庭金融健康发展路径 [3][7] - 多位嘉宾从资产负债结构、养老金融韧性等角度探讨提升家庭养老金融健康的多元解决方案 [7][8] - 报告基于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26835份样本,为全球老龄化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