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

搜索文档
香农芯创(300475) - 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问答记录表
2025-04-28 19:50
库存情况 - 最新一季度财报存货余额10.20亿元,其中电子元器件分销产品9.54亿元,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务0.36亿元,洗衣机减速离合器业务0.30亿元,一季度库存预计二季度基本实现销售 [1] 营收利润情况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9.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3.33%,归母净利润1672.8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66%,增长幅度低于营收,主要因业务毛利率下降,今年一季度毛利率1.98%,较去年同期减少3.31个百分点 [1][2]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主要系新增股权激励费用9376.09万元,持有股权公允价值变动亏损5833.77万元以及计提资产减值1.5亿元 [3] 产品研发情况 - 自研的企业级SSD和RDIMM产品陆续通过批量用户验证,性能获认可,公司将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2] 业务影响因素 - 公司主要收入源于代理韩国SK海力士存储芯片,基本不受中美关税政策影响 [2] 业务前景与规划 - 2024年新增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务,围绕国内一线自主算力生态提供国产化、定制化eSSD/DRAM产品,前景良好,有望成新利润增长点 [2] - 公司所处行业为周期性行业,对未来二三季度产品价格持谨慎乐观态度,预计毛利率将提升 [3] - 公司致力于成为半导体产业链组织者和赋能者,形成“分销 + 产品”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围绕国内一线自主算力生态提供国产化、定制化eSSD/DRAM产品 [3] - 公司已覆盖国内主流客户,未来将集中资源做精做深,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为全年营收奠定较好基础 [4] 股份相关情况 - 方海波通过协议转让受让公司股份,相关事项详见2024年1月18日、3月13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公告 [4]
三星,豪赌下一代DRAM
半导体芯闻· 2025-04-28 18:15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 编译自 sedaily ,谢谢 。 三星电子已确定了三年内量产垂直通道晶体管(VCT)DRAM(即所谓的下一代存储器)的路线 图。竞争对手公司SK海力士这被解读为蕴含着提前一代成功实现量产、挽回"超级差距"地位的意 志。 据业内人士27日透露,三星电子半导体(DS)部门管理层已经敲定了这一路线图,并已开始认真 开展该产品的量产工作。 VCT DRAM是指存储元件中控制电流流动的晶体管垂直排列的产品。它被认为是一个"游戏规则改 变者",通过放置比现有平放方法更多的晶体管,可以实现高容量。但这种方法比现有工艺要困难 和复杂得多。突破技术壁垒并不容易,因为它不仅需要制造存储器件的前期工艺,还需要现有 DRAM工艺中未曾用到的先进封装工艺。 三星电子目前正在量产10㎚(纳米,十亿分之一米)级第五代DRAM,并计划今年量产第六代。 在确定明年开发第 7 代 DRAM 的计划后,该公司对第 8 代 (1e) DRAM 和全新方法 VCT DRAM 进行了权衡,最终决定采用 VCT DRAM 方法。据悉,SK海力士已制定了第七代→1nm级第一代 (0a)→垂直DRAM( ...
天山电子: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增长 精耕主营业务拓展新兴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18:0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达3 95亿元 同比增长31 52% 净利润3594 44万元 同比增长42 24% [1]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4 77亿元 同比增长16 54% 净利润1 5亿元 同比增长39 99% [1] - 2024年度权益分派预案拟每10股转增4股派4元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5569 68万元 [1]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在乘用车及两轮摩托车车载电子产品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关订单快速增长 [2] - 工业控制及自动化 智能家居等应用领域产品销售显著增长 [2] - 持续加大显示 触控和复杂模组整合产品及非显薄膜按键产品与车载电子等新产品的技术研发投入 [2] - 通过释放产能 优化产品结构及材料成本 深化推进降本提效专项工作 [2] 战略布局 - 聚焦"光电触显一体化模组建设项目" 解决智能家居 车载电子等领域产能瓶颈 [3] - 锚定半导体 电子信息产业链高价值环节 通过产业基金投资新存科技和天链芯半导体 推进垂直整合战略 [3] -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聚焦汽车电子 物联网 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基础技术研究 积极布局新型显示产业 [3] - 构建激励与回购的双轮驱动激励工具 强化核心团队绑定 [3] 未来发展方向 - 重点突破车载显示 智能家居 工业物联等新兴场景 拓展增量市场 [4] - 加快在东南亚新兴市场的渗透 [4] - 构建涵盖智能家居 车载电子 工业控制及自动化等应用场景的立体化产品矩阵 [4] - 推进"定制化研发+全球化交付"双引擎驱动 提升专业显示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4]
德明利(001309):2024年营收yoy+169%,2025年开拓企业级存储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28 11: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报营收 47.73 亿元同比+168.74%,归母净利润 3.51 亿元同比+1302.30%,2024 年业绩符合预期 [7] - 2024Q4 营收 11.76 亿元同比+47%、环比-17%,毛利率 1.29%环比降近 13pct,归母净利润-0.7 亿元,该季度亏损因存储成本上涨、毛利率下降及费用损失提升 [7] - 德明利完成四大产品线布局,2024 年营收高增 168.74%,固态硬盘和嵌入式存储类产品收入增长显著 [7] - 德明利自研 9 颗主控芯片,正研发新芯片及模组,2023 - 24 年研发投入和人员增加,2025 年募资投向相关项目 [7] - 德明利从消费级开拓企业级存储,自有品牌多且已导入知名客户,2025 年企业级产品通过多家客户验证并小规模销售 [7] - 智能制造生产基地自供相关环节,2024 年完成企业级存储产品测试线建设 [7] - 考虑存储价格弱复苏,下调 2025 - 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 2027 年预测,可比公司 2025 平均 PE 较德明利高 57%,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2023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17.76 亿、47.73 亿、83.25 亿、93.26 亿、113.27 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49.2%、168.7%、74.4%、12.0%、21.5% [3] - 2023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25 亿、3.51 亿、7.25 亿、8.48 亿、10.45 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 63.0%、1302.3%、106.8%、17.0%、23.3% [3] - 2023 - 2027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0.22、2.38、4.48、5.24、6.46 元/股,毛利率分别为 16.7%、17.8%、15.9%、16.4%、16.2%,ROE 分别为 2.2%、14.1%、22.6%、20.9%、20.5% [3] - 2023 - 2027 年市盈率分别为 829、59、29、24、20 [3] 市场数据 - 2025 年 04 月 25 日收盘价 128.10 元,一年内最高/最低 163.58/61.99 元,市净率 13.3,息率 0.10,流通 A 股市值 112.26 亿元 [4] - 2024 年 12 月 31 日每股净资产 15.33 元,资产负债率 62.22%,总股本/流通 A 股 1.62 亿/0.88 亿股 [4] 财务摘要 - 2023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17.76 亿、47.73 亿、83.25 亿、93.26 亿、113.27 亿元 [9] - 各年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等有相应数据及变化 [9] - 2023 - 2027 年净利润分别为 0.26 亿、3.51 亿、7.25 亿、8.48 亿、10.45 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 0.25 亿、3.51 亿、7.25 亿、8.48 亿、10.45 亿元 [9]
定义存储新标杆!江波龙重磅发布车规级LPDDR4x与全芯定制版车规级eMMC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8 10:55
上海车展与汽车存储技术 - 2025上海车展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展示创新技术的平台 [1] - 江波龙以"自在存储 驾控随芯"为主题首次亮相 展示全矩阵自研车规存储产品及PTM全栈定制服务 [3] - 存储技术成为智能汽车的核心要素 支撑智能驾驶数据存储和车联网娱乐系统 [3] 江波龙车规存储产品发布 - 推出多款创新车规存储产品 包括车规级eMMC全芯定制版、UFS、LPDDR4x及SPI NAND Flash 均符合AEC-Q100可靠性标准 [3] - 车规级eMMC全芯定制版支持高速模式 最高容量128GB 工作温度覆盖-40℃~105℃ 适配中轻量级智能化汽车场景 [8] - 车规级LPDDR4x容量覆盖2GB至8GB 速率达4266Mbps 带宽利用率提升30% 低功耗技术将VDDQ电压降至0.6V [11] 江波龙的市场布局与技术优势 - 公司自2019年进入车规存储领域 2020年率先推出车规级eMMC产品 2024年实现市场份额跨越式增长 [6] - 已与超20家主机厂、50余家Tier 1汽车客户达成合作 通过20余家主芯片平台兼容性测试 [6] - 技术层面 LPDDR4x集成ODT及DQS技术 有效抑制高速信号反射噪声并优化读写时序 确保复杂电磁环境下数据传输稳定 [11] 未来产品规划与行业影响 - 江波龙已初步搭建完整车规级产品矩阵 包括UFS、SPI NAND Flash等 未来将推出LPDDR5、NOR Flash、UFS4.1等新品 [12] - 公司通过持续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 为智能汽车产业提供更完善的存储解决方案 树立行业技术新标杆 [12]
长电科技(600584):2024年年报点评:先进封装技术+产能全球化布局,变局中积蓄向上动能
长江证券· 2025-04-27 20: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经济复苏及国际形势变化延续,公司以产品结构优化和全球化布局保持良好增长,下游结构持续优化,子公司多元布局加速公司经营结构完善,技术进步奠定发展基础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9.62亿元,同比+21.24%,实现归母净利润16.10亿元,同比+9.44%,2024Q4实现营业收入109.84亿元,同比+18.99%,环比+15.72%,实现归母净利润5.33亿元,同比+7.28%,环比+16.66% [2][4][10] - 2024Q4毛利率达13.34%,环比+1.12pct,净利率达4.93%,环比+0.14pct [10] - 2024Q4存货为37.92亿元,环比Q3下滑近20%,存货周转天数降至40.23,环比-18.33%,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下降至49.95,环比-8.50% [10] - 2024Q4公司资本支出达15.02亿元,同比+116.21%、环比+23.17% [10] 下游市场结构 - 2024年营业收入按市场应用领域划分,通讯电子/消费电子/运算电子/汽车电子/工业及医疗电子占比分别为44.8%/24.1%/16.2%/7.9%/7.0%,运算电子占比相较2023年提升2pct,除工业领域外,各下游应用市场收入均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运算电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8.1%,汽车业务同比增长20.5% [10] 子公司情况 - 核心子公司星科金朋、长电韩国、长电先进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达121.85、158.15、16.88亿元,同比分别+7.39%、+28.93%、+35.36%,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8.93、3.07、3.25亿元,同比分别+120.89%、22.21%、257.14%,长电先进、星科金朋净利率达19.25%、15.54% [10] 技术研发 - 公司在高算力、AI端侧等重要领域拥有行业领先的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及测试和资源优势,2024年整体研发支出达17.18亿元,同比+19.33%,2025年将继续加大投入先进封测研发 [10]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5962|40157|45237|5177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10|2225|2752|3173| |EPS(元)|0.90|1.24|1.54|1.77|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3.26|3.42|4.48|4.66| |市盈率|45.40|26.35|21.31|18.48| |市净率|2.65|1.98|1.83|1.69| |总资产收益率|3.3%|4.0%|4.7%|5.1%| |净资产收益率|5.8%|7.5%|8.6%|9.1%| |净利率|4.5%|5.5%|6.1%|6.1%| |资产负债率|45.4%|43.8%|43.7%|43.0%| |总资产周转率|0.74|0.73|0.78|0.83|[15]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申请配置数据持久化方法专利,解决现有技术中配置管理需重启服务的问题
金融界· 2025-04-26 09:16
公司专利技术 - 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配置数据持久化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的专利,公开号CN119861959A,申请日期为2024年12月 [1] - 专利属于数据存储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修改配置后需重启服务的问题 [1] - 技术方案包括构建ConfigMap对象、挂载至MinIO S3 Gateway容器、通过K8S API同步更新配置、动态监控并存储更新内容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北京市,主营业务为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2] - 注册资本达292620 9589万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39家企业,参与招投标2286次 [2] 知识产权布局 - 拥有商标信息142条,专利信息1840条 [2] - 持有行政许可166个 [2]
特斯拉20250423
2025-04-24 09:55
纪要涉及的公司 特斯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财务与业务前景** - 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已发布,未来业务前景乐观,虽预计今年有意外障碍,但2026年中旬开始自主权繁荣,6月在奥斯汀提供完全自主驾驶乘车服务,自主驾驶服务起飞后财务指标将指数级增长[2] - 第一季度车辆交付量下降,因工厂升级停产和市场破坏行为,新产品上市致价格小幅上涨,汽车业务利润率环比下降,或因交付量减少使固定成本吸收能力下降[13] - 能源存储业务本季度创历史最高毛利水平,虽部署量环比下降但重要性凸显,Powerwall 3产品客户反馈好,因供给限制服务和其他利润率略有下降[14] 2. **供应链管理** - 通过本地化供应链降低成本和风险,已实现美国、欧洲和中国市场供应链本地化,受关税影响小,应对关税能力强于竞争对手[4][5] - 区域化零部件供应,北美高销量车型本地化内容超85%,上海生产车型超95%,还努力实现电池区域化供应,确保供应链韧性和生产稳定,低容量车型几乎免受关税影响[33] - 多源采购组件,关键部件锂和正极材料在自有工厂生产,独立于外部供应链,电池单元软件自主开发以降低成本[35] 3. **自动驾驶发展** - 计划2025年6月在奥斯汀推出完全自主驾驶乘车服务,实现无人监督自主性,成功后将显著提升公司价值,可能超其他五家公司总和[1][6] - Model S、Model 3和Model Y等车型具备自动驾驶功能,致力于通用自主性解决方案,设计了自己的AI系统,预计2025年底工厂有数千台Optimus机器人投入使用,不到5年实现年产100万台目标[7] - 预计2025年6月在奥斯汀提供付费完全自主驾驶服务,年底扩展到美国其他城市,2026年中旬左右出现大规模自动驾驶汽车,下半年有数百万辆[19] 4. **能源业务突破** - 大型电池包提升总能源输出,公用事业公司大规模购买,预计固定能源储存业务扩大至太瓦级别[1][9] 5. **车型相关情况** - 第一季度完成Model Y新版本切换和工厂升级致停产,但旧款Model Y售罄[10] - 仍计划2025年推出新车型,产能爬坡可能慢于预期,但不阻碍按时间线生产,新车型将降低使用成本[25] 6. **技术与生产优化** - 拆包方法取得进展,为低成本生产和超高水平自动化改变制造过程,结合复合材料部件改进安全性能,准备四分之一纳米技术并计划大规模测试,整合拆包流程到现有生产线[29] - 新一代工厂设计和运营目标是每5秒或更短时间完成一个生产周期,目前上海工厂生产周期33秒最快,架构变革后有望提升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3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埃隆·马斯克观点** - 认为在政府部门效率办公室工作重要,美国财政赤字问题关键,道奇队解决浪费和欺诈有进展,会继续遏制欺诈,总统任期结束后将更多精力投入特斯拉[3] - 主张可预测关税结构,支持自由贸易和降低关税,认为应根据具体情况应对他国关税政策以避免系统崩溃[45] - 认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特斯拉和SpaceX领先,担心排名2 - 10的是中国公司,但坚信第一名是特斯拉,在无人机制造方面中国占全球供应链近100%份额,美国依赖严重[46] 2. **自动驾驶相关细节** - 自动驾驶出租车发布和扩张最大风险是模型验证和长尾问题处理,需建立复杂模拟和大量车辆测试[18] - 自动驾驶系统需针对不同地区制定本地化参数,通过数字神经网络和摄像头系统适应复杂情况[20] - 在中国市场,少量中国特定数据下模型能适应当地驾驶习惯,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技术兴趣和信心高[21] - 受监督学习模式的FSD预计2025年底前进行几次个人使用测试,目标是自主驾驶比手动驾驶更安全[24] - FSD软件处于优化阶段,目前需一定人为干预,团队在解决公共法案干预、计算机停机、功能缺失等问题[41] 3. **其他业务情况** - 特斯拉在德克萨斯州有大规模建设项目,预计本季度末和接下来几个月启动,明年生产进度在计划内[22] - 奥斯汀Giga工厂规模是五角大楼的三倍,包括地面花园[23] - 自动驾驶技术在工厂内应用,汽车能从生产线末端自主驾驶到指定区域,2025年晚些时候第一辆Model Y将自主驾驶到客户处[28] - Optimus处于开发阶段,2025年计划生产几台,年底预计数千台,因部件复杂精确预测生产速率难,受中国永磁体出口许可影响,年底有望克服供应链问题[39] - 机器人出租车初期规模可能10 - 20辆,之后会迅速扩张[44] - FSD目前99美元定价便宜,希望逐步放松道路注意力要求,让用户能做更多事[44] - 进入印度市场谨慎,因车辆需缴纳70%关税和30%奢侈品税,当地有庞大中产阶级是目标市场[44] - 采用直接光子计数技术解决摄像头在阳光、眩光、雾霾和灰尘等环境下的问题[45]
这么多利好A股怎么高开低走呢?
Datayes· 2025-04-23 18:39
A股复盘 | 缅癌 / 2025.04.23 肿么回事,兄弟姐妹萌,当我早上看到贝森特、懂王的一系列操作,我心想今天 稳了!!冲锋! 结果,我的A股啊!怎么就高开低走了?沪指最后怎么绿了? 从媒体报道时间来看,先是贝森特在一场私人会议上表态,说中美局势会缓和。 贝森特说,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145%的关税,中国对美国商品征收125%的关 税,这种现状是不可持续的,并称"不久的将来"将出现降级,将让市场"松一口 气"。 紧接着,白宫新闻秘书表示,特朗普正在为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奠定基础,与中 国的关系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随后特朗普亲自对记者说, 他在与北京的谈判中会"非常友好",并表示一旦达成 协议,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为零。 啧啧啧,感觉跟之前彭博的报道相一致,中方要看到尊重人的态度才能进行下一 步 懂王只能收起那副嘴脸,来了这么一计! 受此消息影响,今天出海产业链、消费电子链都回暖了!要说涨得最好的还是机 器人! 大约有两个消息吧,一个是马斯克,虽然一季度业绩数据糟糕,但是马斯克还是 继续画饼,到今年年底,将有数千台Optimus机器人在特斯拉工厂工作;有信心 预测到2029年 ...
台积电,赢麻了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2 08:49
核心观点 - 2024年AI芯片需求爆发推动半导体行业结构性转型,台积电凭借技术领先、产能扩张和全球战略布局巩固行业领导地位 [2] - 公司全年营收达900亿美元(+30%),净利365亿美元(+35.9%),毛利率56.1%创历史新高,7nm以下先进制程营收占比提升至69% [3] - 技术研发投入占营收7.1%,在2nm及更先进节点取得突破,同时通过3D封装技术延伸摩尔定律极限 [12][13] - 全球产能布局形成"台湾中心+多点扩张"模式,美国N4厂/日本特殊制程厂相继投产,德国车用芯片厂启动建设 [11]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合并营收900亿美元(同比+30%),税后净利365亿美元(同比+35.9%),毛利率56.1%和营业利益率45.7%均创新高 [3] - IDM 2.0市场份额从28%提升至34%,晶圆出货量达1,290万片12英寸当量(同比+7.5%) [3] - 北美市场贡献70%营收,高效能运算产品占比51%成为最大收入来源,智能手机占35% [3] - 7nm及以下先进制程营收占比从58%提升至69%,3nm制程单独贡献18%晶圆销售额 [3][7] 技术平台布局 逻辑制程 - 3nm平台形成N3E/N3P/N3X产品矩阵,N3X专为AI/服务器设计预计2025年量产 [7] - 4nm节点推出N4C精简版提升晶体管密度,5nm强化版(N5P)持续服务智能终端市场 [7] - 低功耗平台N6e/N12e优化物联网设备能效,22ULL技术支撑蓝牙/Wi-Fi芯片制造 [7] 特殊制程 - 车用领域推出N3A平台(基于N3E)和N5A车规制程,射频技术N4C RF支持5G毫米波需求 [8] - 嵌入式存储器N12e RRAM平衡成本与可靠性,COUPE光子堆叠平台实现三维光互连 [8] - 拓展GaN功率器件、OLED驱动等新兴技术,覆盖AR/VR和智能电源应用 [9] 全球制造能力 - 台湾四座GIGAFAB年产能达1,274万片12英寸晶圆,覆盖0.13μm至3nm全节点 [11] - 美国亚利桑那N4厂良率对标台湾基地,日本熊本特殊制程厂实现优异良率 [11] - 德国德勒斯登车用芯片厂启动建设,智能制造系统延伸至后段封装环节 [11] - SMP超级制造平台统一良率管控,AI/ML技术提升故障预测与制程调整效率 [11] 研发与前沿技术 - 2nm平台完成定义进入良率提升阶段,A16采用晶背供电+纳米片架构,A14兼顾HPC/移动需求 [12] - High NA EUV光刻技术取得突破,优化线宽均匀性至1nm以下节点 [12] - 3DFabric封装平台包含SoIC/CoWoS/InFO等技术,5nm芯片堆叠已量产,3nm方案2025年投产 [13] - 探索碳纳米管晶体管(CNFET)和二维材料MoS₂通道器件,展示p型SnO和n型IWO氧化物晶体管 [16] 战略定位 - 坚持纯代工模式,五大技术平台覆盖HPC/智能手机/物联网/车用/消费电子全领域 [3][4] - 通过开放创新平台和TSMC大同盟强化生态合作,不涉足自有品牌芯片 [14] - 研发投入聚焦逻辑微缩、材料创新和系统集成三大方向,布局5-10年技术储备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