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
搜索文档
集成电路ETF(159546)涨超1.7%,半导体行业增长周期或已开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11:28
全球半导体销售表现 - 2025年8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21.7% [1] - 亚太地区半导体销售额增长43.1%,中国增长12.4% [1] - 内存和逻辑芯片销售额显著增长 [1] 半导体产品价格动态 - DRAM主流芯片价格涨幅达5.40% [1] - 512Gb TLC晶圆价格上升5.44% [1] - 台积电2nm单片晶圆报价约3万美元,较3nm制程上涨10%-20% [1] 半导体行业趋势与驱动力 - 半导体零部件是支撑下游产业指数增长的关键 [1] - 先进设备与制程扩产带来需求量增,工艺推进带来价值量全面提升 [1] - 行业进入全新增长周期,先进制程产能维持满载 [1] OLED面板市场展望 - 2025年OLED面板收入预计小幅下降 [1] - 2026年OLED面板收入有望强劲反弹 [1] - 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将推动OLED面板出货量增长 [1] 集成电路指数概况 - 集成电路ETF(159546)跟踪集成电路指数(932087) [1] - 指数选取涉及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相关设备材料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 [1] - 指数聚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具有高成长性和较高波动性特征 [1]
张江高科涨2.07%,成交额25.2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25亿元
新浪证券· 2025-10-13 10:28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13日盘中股价上涨2.07%至50.41元/股,成交金额25.25亿元,换手率3.32%,总市值780.6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5亿元,特大单买卖金额分别为2.87亿元和4.27亿元,大单买卖金额分别为6.22亿元和6.07亿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89.14%,近60日涨幅达96.13%,近5个交易日下跌3.24% [1] - 今年以来已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23日 [1]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实现营业收入17.04亿元,同比增长39.05%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3.69亿元,同比增长38.64%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7.40万户,较上期减少5.42%,人均流通股增至8902股,增幅5.7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4753.62万股,较上期增加1766.12万股 [3] - 多家ETF基金增持,包括南方中证500ETF、南方中证房地产ETF、中证上海国企ETF,房地产ETF为新进第十大股东 [3] - 诺安优化配置混合A持股减少67.91万股,华安上证180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3] 公司基本信息与分红历史 - 公司主营业务为受让地块内的土地开发与土地使用权经营及商业化高科技项目投资与经营,主营业务收入100%来自房产分部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房地产-房地产开发-产业地产,概念板块包括园区开发、沪自贸区、光刻机、集成电路等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8.1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63亿元 [3]
燕东微跌3.77%,成交额1.1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659.3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3 10:0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3日盘中股价下跌3.77%至28.87元/股,成交额1.11亿元,换手率0.67%,总市值412.2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659.35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9.68%和26.13%,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60.97%和68.50%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43.99%,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5.02%、30.63%和53.32% [2] - 最近一次于10月9日登上龙虎榜,当日净买入额为-6258.07万元,买入和卖出总额分别占总成交额的16.74%和19.52%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9亿元,同比增长6.85%,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43.17%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产品与方案47.18%,制造与服务43.91%,其他及补充业务合计8.9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4796.42万元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70万户,较上期减少2.43%,人均流通股增加2.49%至34345股 [3] 业务概况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为分立器件及模拟集成电路、特种集成电路及器件的设计、生产和销售,并提供半导体开放式晶圆制造与封装测试服务 [2] - 行业分类为电子-半导体-分立器件,概念板块包括大基金概念、IGBT概念、融资融券、集成电路、传感器等 [2] - 公司成立于1987年10月6日,于2022年12月16日上市 [2] 机构持仓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588200)位列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569.99万股,较上期增加54.25万股 [4]
从运载火箭到集成电路,四川基金频频出手重要产业化项目
搜狐财经· 2025-10-11 20:55
四川省市两级基金投资动态 - 近期四川省市两级基金在运载火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要产业化项目投资方面动作频频[1] 瑞迪威战略投资 - 四川制造业协同发展基金于10月10日战略投资成都瑞迪威科技有限公司[3][4] - 瑞迪威是专注于毫米波SoC芯片和有源相控阵微系统的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填补了国内高端射频前端与微系统领域的关键环节空白[4] - 投资将用于加速毫米波SoC芯片及高集成度"瓦片式"有源相控阵微系统的规模化量产与迭代升级,提升四川电子信息产业链韧性[4] 星河动力融资 - 北京星河动力航天于9月28日完成D轮融资,融资总额24亿元,为我国商业航天领域金额第二高的单笔融资,也是国内民营火箭公司金额最高的单笔融资[6] - 投资方包括四川产业振兴基金投资集团旗下四川制造业协同基金和四川区域协同基金、四川成果转化基金等[6] - 融资资金将用于加快"智神星"系列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和"谷神星二号"中型固体运载火箭的研制及相关能力建设[6] 星际荣耀融资与项目进展 - 星际荣耀于9月18日完成D+轮融资首批资金7亿元人民币交割,由成都先进资本领投[7] - 公司将推进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生产基地在成都双流区的建设,并加速双曲线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研制[7] - 其运载火箭总装总测复用工厂项目(一期)于10月9日在海南文昌竣工,总建筑面积达2.88万平方米,预计四季度迎来首枚火箭进场[7] 至讯创新与纽瑞特医疗投资 - 成都科创投集团领投基金于9月29日投资至讯创新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资金将用于推进MLC NAND量产及在成都建设全国第二总部及存储芯片基地[9] - 成都科创投集团已投企业成都纽瑞特医疗于10月11日完成约8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该公司是中国核素研发与生产的先行者[9]
连亏三年国民技术拟赴港IPO,证监会四大事项追问合规性
财经网· 2025-10-11 18:11
公司境外上市进展 - 公司收到证监会关于境外上市的备案反馈意见 需就四大事项补充说明并出具法律意见 [1] - 四大事项包括公司设立及历次股权变动的合规性 境外子公司再投资报告手续进展 境内子公司是否存在不得境外发行上市的情形 以及业务是否涉及外资准入限制领域 [1] - 公司于今年6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拟在香港主板上市 由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 [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一家平台型集成电路设计公司 形成集成电路与新能源材料双主业协同布局 [2]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全球平台型MCU市场的中国企业排名前五 在全球32位平台型MCU市场的中国企业排名前三 [2]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内置商业密码算法模块的中国MCU市场排名第一 在储能BMS及智能家居控制等细分市场保持领先地位 [2] - 新能源材料业务以人造石墨为核心 探索硅碳及硬碳路线 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储能系统及便携式设备 客户覆盖行业主流电池厂 [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11.95亿元 10.37亿元 11.68亿元 2024年收入较2023年增长12.6% [3][5] - 同期年内亏损分别为0.19亿元 5.94亿元 2.56亿元 连续三年累计亏损超8亿元 [5] - 毛利率从2022年的35.6%大幅下降至2023年的1.7% 2024年回升至15.6% [3] - 研发开支占收入比例从2022年的24.7%升至2023年的27.4% 2024年降至16.0% [3] 公司治理与股东行为 - 2024年第二季度递表港交所前夕 公司多位核心高管出手减持 [6] - 董事长孙迎彤减持514.11万股 副总经理阚玉伦减持13.96万股 副总经理钟新利减持3.78万股 董秘及财务总监各减持12.2万股 [6]
康强电子拟6000万元至1亿元回购股份,公司股价年内涨13.97%
新浪证券· 2025-10-10 22:01
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金额不低于6000万元且不超过1亿元,回购价格上限为25.00元/股,回购期限为12个月内 [1] - 当前股价为17.61元,回购价格上限较现价高出41.96%,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3.97% [1] - 股票回购通常被视为稳定股价的措施,回购后的股份可用于注销或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及股权激励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封装材料的制造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引线框架(占收入59.11%)、键合丝(占收入23.69%)和电极丝(占收入16.36%) [1] - 公司成立于1992年6月29日,于2007年3月2日上市 [1] - 公司所属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半导体材料,涉及集成电路、芯片概念、专精特新等概念板块 [1]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1亿元,同比微降0.37%,但归母净利润为5948.40万元,同比增长26.23%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8.04万户,较上期增加0.53%,人均流通股为4670股,较上期减少0.53% [2]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1.5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377.56万元 [3] 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国泰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159516)为公司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119.81万股,较上期增加19.13万股 [3]
中威电子等成立科技新公司,含集成电路芯片业务
企查查· 2025-10-10 14:01
公司基本信息 - 河南中威算芯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 [1][2]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朱博,登记状态为存续,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 [2]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新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乡大数据产业园 [2] - 公司所属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 股权结构与股东 - 该公司由杭州中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威电子,300270)持股51% [1][3] - 另一股东为河南弥纶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持股49% [3] 业务范围 - 公司经营范围包含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集成电路销售、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等 [1] - 具体业务涵盖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互联网数据服务、大数据服务、集成电路设计、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等 [2]
长川科技涨2.01%,成交额39.7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3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0 11:15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10日盘中上涨2.01%,报97.46元/股,成交39.71亿元,换手率8.51%,总市值614.45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38亿元,特大单与大单买卖活跃,特大单买入占比15.30%,卖出占比16.84%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大幅上涨121.35%,近60日涨幅达122.71%,近20日上涨79.95% [1] - 今年以来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24日,龙虎榜净买入-1.93亿元,买入总计14.18亿元,卖出总计16.11亿元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测试机收入占比57.68%,分选机占比32.73% [1]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1.67亿元,同比增长41.80%,归母净利润4.27亿元,同比增长98.7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0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87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7.57万,较上期减少8.80%,人均流通股6411股,较上期增加9.6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612.35万股,较上期大幅增加1110.49万股 [3] - 易方达创业板ETF、南方中证500ETF、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联接A等机构产品位列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均有增加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半导体设备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半导体设备、大基金概念、预盈预增、半导体、集成电路等 [2]
四川:“十四五”时期工业“家底”更加殷实
中国新闻网· 2025-10-09 18:51
工业规模与质效 - 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6%,工业增加值总量从1.34万亿元增加到1.79万亿元,在全国排位提升至第7位 [3] -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研发强度分别增长50%、41% [3] - 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收占规上工业比重达28.2%,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十三五”末下降15.4% [3] 产业体系构建 - 电子信息、食品轻纺、能源化工3个产业规模先后迈上万亿级台阶,装备制造、先进材料、医药健康3个产业正加速迈向万亿大关 [3] - 积极打造人工智能、高端能源装备、航空航天等17条重点产业链,布局25条产业新赛道 [3] - 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卫星网络、无人机等重点领域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3] 创新发展成果 - 培育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819家,数量居西部第一,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近30项 [4] - 孵化一批“四川造”大国重器,包括运-20、C919大飞机机头批量交付,世界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研制成功等 [4] - 累计实施制造业项目超1.5万个,带动制造业投资超2万亿元,制造业投资、工业投资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4] 智能化与绿色转型 -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200亿元,同比增长超30% [5] - 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提升20个百分点以上,计划2027年底实现全覆盖 [5] - 累计培育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745家、绿色工业园区10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工业园区数量均居西部第一 [5] 企业主体培育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1.99万家,A股上市工业企业134家 [5] - 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86家、国家单项冠军企业29家、世界500强企业3户 [5] - 上云企业达43万家 [5]
人工智能概念股节后延续涨势,人工智能ETF(159819)、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标的指数双双三连涨
搜狐财经· 2025-10-09 17:46
人工智能概念股节后延续涨势,存储芯片、集成电路等概念涨幅居前,截至收盘,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上涨1.1%,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上涨2.1%, 双双实现三连涨,人工智能ETF(159819)全天成交额近15亿元,获1000万份净申购。Wind数据显示,截至上一个交易日,该产品连续3日获资金净流入, 合计超10亿元。 中信证券指出,海外AI产业链近期催化不断,OpenAI、Anthopic、谷歌等头部AI公司大模型持续迭代,AI应用侧已逐步成熟并开始探索更多商业化模式, 有望对AI的长期价值进行更清晰的定价。 | 令日 | 该指数 该指数自2 | | --- | --- | | 该指数涨跌 | 滚动市销率 发布以来估 | | 1.1% | 5.2倍 98.19 | 每日经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