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孪生
icon
搜索文档
数字赋能重塑未来教学课堂:AI大模型让爱因斯坦“走进”中小学
央视网· 2025-05-16 18:25
教育数字化应用场景 - AI大模型技术在中小学课堂的应用包括虚拟人物对话和动态数形转换 提升学习兴趣和抽象概念可视化 [3] - 智慧书法平台通过云端记录和AI碑帖比对实现书写评分与笔法分析 适用于终身教育场景 [5] 职业与高等教育技术突破 - 数字孪生与增强现实技术构建深海作业虚拟实践平台 支持1500米深度精准模拟教学 [7] - 月球科研教学平台整合3D打印 沉浸式沙盘和AI助教系统 实现数字教材与虚拟实验融合创新 [7] 技术赋能教学创新 - 动态数形转换技术将数学公式几何图形转化为可视化内容 改造传统黑板功能 [3] - 虚实结合技术突破空间限制 使极端环境教学从"遥不可及"变为"触手可及" [7]
国际博物馆日广东主会场活动启动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16 16:25
大湾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大会 - 大会聚焦"博物馆与社会参与""博物馆文旅融合""博物馆建设运营趋势"三大议题,汇聚500余名博物馆馆长、专家学者及业界代表 [1][2]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3年举办25个展览,访客超300万人次,门票收入达1亿港元 [2] - 人工智能、元宇宙、数字孪生等技术重塑博物馆形态,AI导览、VR技术等创新应用成为趋势 [2] 文博科技企业展示 - 力天文化科技集团推出MR智能导览眼镜,计划与南越王博物院合作上线墓室场景体验项目 [3] - 快语科技公司定制AI导览讲解小程序,已服务南越王博物院、滕王阁等文旅场馆,并推出数字人互动功能 [3] "博物馆之夜"活动 - 活动通过全息投影、动态舞台与演员互动,呈现韶关从马坝人时期到现代都市的历史画卷 [4] - 晚会融合舞蹈、古诗吟唱、情景表演等多种形式,展现韶州地区历史文化底蕴 [4] 主题展览与特色活动 - 韶关市博物馆推出《风度得如九龄否》特展,展出200余件唐代文物 [5] - 韶州历史文化博物馆推出《古虞名郡 风度韶州》等展览,展示韶关历史地位 [5] - 主会场举办"南粤鉴真"公益行、文创研学荟、博物馆主题游径首发团等活动 [6]
2000多年前的“新衣”长这样!马王堆文物研究成果上新
央视新闻· 2025-05-16 11:08
2000多年前的"新衣"什么样? T形帛画为"赶时髦"进行过改绘? "枕巾"为何新证为"坐垫"? 今天(5月16日) 湖南博物院发布 湖南博物院数据中心主任何也介绍,基于对文物本体超高清数据采集工作,协同创新团队采用数字化建模、搭建AI辅助工具等技术手段,做出两件"赭黄色 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数字孪生模型,一件还原出印花敷彩丝绵袍两千多年前的"新衣"状态,另外一件仿制文物出土之后、保存至今的"旧衣"状态。 "赭黄色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数字复原关键环节展现。 马王堆研究新成果 ↓ "赭黄色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 数字孪生模型首次亮相 5月16日上午,"湖南马王堆丝织文物智能数字仿真复原"项目最新研究成果在湖南博物院发布,"赭黄色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数字孪生模型首次亮相。 "赭黄色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数字孪生模型还原"新衣"和"旧衣"。 这一项目将多项人工智能技术与文物研究学术成果相结合,数字复原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赭黄色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迄今所见最早的印花、敷彩 相结合的丝织衣物。 衣料上的纹样繁复精美,藤本植物的枝蔓为印花,蓓蕾、花穗和叶子为彩绘,呈现出"千花千面"的特点,展现出我国西汉服饰纺织、印染的 ...
5G技术赋能工业互联网实现新突破
搜狐财经· 2025-05-16 09:03
5G技术与工业互联网融合 - 5G技术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正通过5G网络重构工业生产范式 [1] - 5G网络的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特性助力中国制造业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数字智造的跨越式突破 [1] 生产流程优化 - 钢铁行业龙头企业通过5G专网实现炼钢炉、轧机等核心设备云端连接,每秒百万级数据点实时采集与传输 [3] - 5G网络1毫秒级时延特性使远程操控中心对高温炉膛进行毫米级精度动态调控,吨钢能耗降低8%,产品不良率下降至0 3‰ [3] - "数字孪生+实时控制"模式推动生产过程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3] 产业协同与供应链重塑 - 港口集团5G智能物流系统连接岸桥起重机、无人集卡等设备,单船作业时间从72小时压缩至36小时,年吞吐量提升40% [3] - 平台接入200余家上下游企业,共享订单、库存等数据使供应链协同效率提升60%,库存周转率提高25% [3] - "端到端"数字化协同推动产业链从线性结构向网络化生态演进 [3] 创新应用与新业态 - 汽车工厂5G全连接工厂部署3000余个5G终端节点,实现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智能协同 [5] - 5G+机器视觉系统实时检测0 1毫米级焊缝缺陷,准确率达99 99% [5] - 5G+AGV系统使定制化车型生产周期缩短30%,订单交付周期从45天压缩至18天,市场响应速度提升150% [5] 规模化应用挑战 - 工业级5G模组价格较商用初期下降90%,但单套设备改造成本仍达数十万元 [5] - 不同行业对网络时延、可靠性要求差异显著,需建立分业分级技术规范 [5] - 工业控制系统与开放网络深度融合对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提出更高要求 [5] 政策与未来展望 - 中国推进"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计划到2027年建设1万个5G工厂,打造20个融合应用试点城市 [6] - 5G-A、工业大模型等新技术突破将推动工业互联网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演进 [6] - 5G技术驱动的工业革命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 [6]
公立医院数字化成效显现,AI有这些“可为”和“不可为”
第一财经· 2025-05-15 20:48
医疗AI大模型应用现状 - 截至4月中旬全国已有超420家医院接入DeepSeek大模型,其中三甲医院占比54.3% [1] - AI技术主要应用于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如智能分诊、导诊、医生资源调度等 [3][4] - 部分医院AI医保控费系统一年剔除超80万次不合理收费,节约超9000万元医保费用 [5] 医疗AI大模型应用案例 - 温医大附一院预约分诊智能体上线后服务超110万名患者,总体预约精准率超95% [5] - 华中地区某三甲医院智能问诊系统筛选的加号患者诊断通过率达90%以上,其中80%需手术且恶性肿瘤阳性率80%以上 [7] - 检验报告智能解读系统使15%患者因线上科普信息重新返院治疗,2024年网络门诊问诊量达42万人次 [7] 医疗AI大模型技术挑战 - 大模型存在幻觉问题,医学伦理对机器错误零容忍 [8] - 现有医疗大模型以单模态为主,而医学诊断需要多模态数据决策能力 [9] - 大模型推理资源开销大且响应慢,限制其使用 [9] 医院数字化转型现状 - 公立医院仍处于局部数字化阶段,核心医疗和服务模式尚未实现根本性变革 [10] - 信息化应用在提高医院服务和管理效率方面效果显著,但诊疗环节数字化水平仍有限 [3][10] - "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仍是医院最需要信息系统解决的问题 [4] 未来发展方向 - 数字孪生医院平台建设,包括6G与量子计算、脑机接口与全息投影等技术应用 [11] - 聚焦专科、专病领域AI辅助系统,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和分级诊疗 [11] - 探索患者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包,如结直肠癌患者全病程管理套餐定价1500-2500元/年 [12]
金奥博(002917) - 002917金奥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20:18
产业布局 - 围绕“民爆一体化、精细化工、智能制造、金奥博智慧云”四大业务板块开展业务 [1][2] - 智能制造板块拓展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技术应用,扩大非民爆领域市场份额,参与“无人化、少人化”建设 [1] - 民爆一体化板块打造“产、供、爆、研、用”五位一体产业生态链 [1] - 精细化工板块研发生产表面活性剂及复合油相,扩大在石化、纺织印染等领域应用 [2] - 智慧云板块利用技术手段建立智能网络监管和应急管理平台,为少人化、无人化工厂打基础 [2] 发展战略 - 坚持创新推动变革,智造引领发展,优化、深化、升级发展战略 [2] - 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安全管理融合,推行科研生产服务一体化模式 [2] - 深化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2][6] 市场份额与客户群体 - 是国内民爆智能装备龙头企业,与国内大型民爆器材生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3][4] - 将智能装备拓展到食品、包装、精细化工等领域 [3] - 在海外地区建设20多条生产线,出口多项业务,扩大国际品牌影响力 [3][4][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6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94%;净利润3572.2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7% [3][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62,137,101.37元,同比增长13.94%;营业利润43,120,071.08元,同比增长124.39%;净利润38,098,579.96元,同比增长107.43%;基本每股收益0.1044元/股,同比增长149.1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25%,较去年同期增加1.3% [5][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1,317,507.33元,同比减少1.19%;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1,569,409.27元,同比增加383.90% [6] AI技术应用 - 将AI技术应用于业务发展,构建智能化管理体系,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管控 [4] - 工业炸药无人化产线工艺技术及装备项目采用AI视觉识别、智能监控等技术和设备 [4] 下游合作情况 - 主营业务为客户提供民用爆破行业相关产品和服务,以及工业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 [4] - 与国内大型民爆器材生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在海外建设20多条生产线 [4] 海外业务布局 - 海外订单分直接与海外客户签订和与国内大型装备出口集团签订两种方式 [6] - 利用技术和装备优势在海外建设20多条生产线,打造良好品牌影响力和服务信誉 [3][6] - 积极推进和深化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3][6] 现金流管理 - 借助信息化和数字化工具,结合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加强现金流管理 [6] - 采取措施保障充足现金流 [6]
迈赫股份(301199) - 301199迈赫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17:52
业务范围与发展方向 - 公司主要业务为向汽车、工程机械及其零部件生产行业客户提供智能装备系统,涵盖设计、制造、安装到调试的全方位服务 [1][2][3][4][5][7] - 致力于智能装备系统深化发展,以智慧物联系统为核心,布局智慧工厂、能源、农业、建筑等多元业务,助力智能制造 [2][5][6] - 曾与专家合作研发高性能四足仿生机器人,提升液压和控制系统集成技术能力,但未涉足机器人本体生产 [3] 业绩与分红 - 2024 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204.72%,2025 年一季报净利润 4108.68 万元,已超半年利润 [4] - 2024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 133,340,000.00 股为基数,每 10 股派现金 1 元(含税),计 13,334,000.00 元;每 10 股转增 4 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 186,676,000.00 股,方案待股东会审议通过后 2 个月内实施 [5][10] - 计划 2025 年半年度或第三季度结合累计未分配利润与当期业绩分红,已通过董事会会议,待股东会审议 [6][10][15] 研发情况 - 2024 年研发费用 4,794.66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44.16%,投向多车型快速切换的焊装新型输送系统等五个项目 [7] - 持续在研发投入,在智能装备行业深耕,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打破系统壁垒,在新行业探索运用新技术 [8] 智能创新成果 - 自主研发高速滚床等系统推动产品智能化升级,各项参数达行业领先,已在多家汽车主机厂稳定运行 [9] - 研发碳纤维碳舱粘接系统,采用多种设计思路结合,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9] - 引入西门子虚拟调试技术,构建数字化生产线仿真系统,实现物理线体 1:1 虚拟镜像构建与多维度协同调试 [9] - 铆接工艺等新技术应用赋能客户产品力提升,为公司赢得认可 [9] 未来规划 - 2025 年以高端智能装备系统产品为主导,坚持“人才强企、研发引领、市场导向”战略,保持技术领先,拓展全球市场 [6]
产业园区数字孪生规划方案:开启园区智慧新时代(PPT)
搜狐财经· 2025-05-15 16:35
产业园区定义与内涵 - 产业园区是在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引导下,以土地为载体,通过提供基础设施、生产空间和综合配套服务,吸引特定产业集群企业投资入驻的区域[2][9] - 目的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并促进经济增长,形成技术、知识、资本等要素高度集结的辐射中心[2][9] - 主要类型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边境经济合作区和国家级新区[10] 产业园区发展历程 - 第一代产业园以生产加工为主,提供工业厂房和税收优惠[5][13] - 第二代产业园注重技术研发,建设多用建筑并提供企业孵化服务[5][13] - 第三代产业园推动产业升级,建设绿色园区和公共平台服务[5][13] - 第四代产业园实现产业链群集聚和产城一体化,采用共赢战略[5][13] 产业园区政策与运营趋势 - 2018年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万亿元,占全国11.3%,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20.4%[15] - 运营模式从1.0传统模式(土地增值收益、房地产开发)演进至4.0资本运营模式(产业投资及孵化、金融运作)[17][18] - 政策推动经开区改革,增强竞争实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点[14] 产业园区核心问题 - 资源管理不精细,需实现要素资源信息化和可视化[5][21] - 企业服务不精准,需构建产业全景图实现精准招商[5][21] - 经济监测不精确,需智慧园区平台提供决策依据[5][21] - 安全环保不可靠,需加强重点区域在线监管[5][21] - 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存在数据孤岛和设备互联短板[23][25] 数字化技术赋能 - 关键技术包括3DGIS、BIM、AI、IoT、大数据和云计算,构建虚实结合的数字化底座[26][29][32] - 数字孪生园区通过设施运维、建设监管、精准招商等系统实现全面智能化[41][43] - 工业互联网平台优化生产决策、资源配置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115][116] 数字孪生园区架构 - 核心支撑平台包括云服务平台、物联网平台和视频云平台,实现设备互联与数据分析[44][45][47] - 园区数字模型(CIM)融合多规数据,形成规划一张图辅助决策[48][49] - 运营管理中心实现"一张数图实时监测、一个中心指挥调度"[50][55] - 服务中心整合平台资源,通过移动APP和门户提供智慧管理服务[108][111][113] 智慧园区实施案例 - 重庆智慧园区通过建设目标提出、监管平台搭建和试点案例落地推进建设[124] - 政策支持包括专项资金补贴(国家级项目最高100万元)和专项考核指标[126] - 形成"有样本、有生态、有标准"的建设氛围,成为全国代表性案例[125]
数字孪生优化零碳园区能源配置
搜狐财经· 2025-05-15 13:30
园区能源系统面临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大、多能互补协同性差、碳排放动态监测难等挑战。数字孪生技术 通过构建物理世界与虚拟空间的实时映射,为零碳园区能源配置优化提供了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推动 园区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创碳"跃迁。 数字孪生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其"预测-优化-闭环"能力。在规划阶段,通过三维建模与气象数据融合, 可模拟不同建筑朝向、光伏布局下的发电效率,某园区通过该技术将光伏板布局优化后,年发电量提升 18%。在运营阶段,依托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状态、环境参数,数字孪生平台能精准预测能源需 求峰值。例如,某生态园在夏季用电高峰期,通过数字孪生模型提前15分钟预判负荷增长,自动启动储 能系统释放电能,避免电网过载风险。更关键的是,该技术可量化不同减排策略的经济效益。某园区模 拟碳交易市场机制后,发现通过调整储能充放电策略,每年可增加碳资产收益超200万元。 在能源生产端,数字孪生技术破解了可再生能源"靠天吃饭"的难题。通过整合风速、光照、温度等多元 数据,平台可构建风光发电功率预测模型,某风电场应用后预测准确率提升至92%,弃风率下降至3% 以下。在能源传输环节,泛能网技术结合数字孪生,实现电、热、冷 ...
国电南瑞(600406)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智能电网龙头稳健上行
中信建投· 2025-05-14 21: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2024年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6.06% 2025Q1业绩同比增长14.14% 保持稳健上行 [1] - 预计2025年国家电网投资规模将超6500亿元 南方电网计划固定资产投资1750亿元 再创历史新高 行业保持较高景气度 [1] - 公司网内核心业务稳中向好 特高压等产品市场份额高企 持续斩获大额订单 网外市场实现快速突破 新能源等相关业务贡献重要增量 海外业务持续推进 [1] - 2024年公司全年新签合同663亿元 同比增长13.78% 在手订单充沛 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坚实保障 [1] - 公司作为智能电网行业龙头 在较高行业景气度下 预计将持续稳健上行 [1] 事件 - 公司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74.17亿元 同比增长11.15% 归母净利润76.10亿元 同比增加6.06% 扣非归母净利润73.89亿元 同比增加6.15% [2]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8.95亿元 同比增长14.76% 归母净利润6.80亿元 同比增加14.14% 扣非归母净利润6.09亿元 同比增加11.14% [2] 简评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74.17亿元 稳步兑现经营目标 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达到76.10/73.89亿元 同比增长6.06%/6.15% 受益于国内电力设备行业保持较高景气度 公司作为行业龙头 业绩稳中有增 [3] - 2024Q4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达到31.37/30.55亿元 同比稳增4.04%/6.16% [3] - 2025Q1公司营收88.95亿元 同比增长14.76% 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0/6.09亿元 同比增长14.14%/11.14%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稳健上行 [3] 国内基本盘稳中向好 网外业务快速增长 - 智能电网业务核心主业企稳 2024年收入284.68亿元 同比增长10.7% 毛利率29.52% 同比增加0.61pct 主要系公司加强电网产品市场拓展 收入规模增长 毛利率水平有所增加 [4] - 数能融合收入持续提升 2024年营收123.65亿元 同比增长11.05% 主要系加强网络安全、通信支撑等业务拓展 收入规模增长 毛利率水平保持稳定 [9] - 能源低碳保持较快增长 2024年营收121.85亿元 同比增长26.43% 主要系公司大力拓展储能、风电等业务 收入大幅增长 毛利率水平有所下降 [9] - 工业互联2024年营收28.67亿元 同比下降9.5% 主要系工业控制和轨道交通等业务规模下降 毛利率水平有所提升 [9] - 集成及其他营收14.38亿元 同比减少23.9% 毛利率33.66% 同比减少3.65pct 主要系节能租赁业务放缓 收入和毛利率有所下降 [9] 2025年经营目标相对企稳 订单充沛支撑未来业绩 - 2024年公司在手订单充沛 达到506.97亿元 其中新签在手订单290.06亿元 公司全年新签合同663.2亿元 同比增长13.78% [10] - 2025年目标计划营收645亿元 同比增加12.34% 营业成本473.24亿元 期间费用77.41亿元 经营目标相对企稳 [10]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引领科技创新 - 2024年公司对自主研发项目、受托研发项目的研发投入共计40.32亿元 较上期增长15.94%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02% 较上期增加0.29pct [11] - 研发投入主要方向包括聚焦智能电网升级 重点开发源网荷储协同控制技术 深化虚拟电厂运行机制 构建适应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继电保护体系等 [11] 行业保持较高景气度 公司网内/网外/海外协同发力 - 行业保持较高景气度 预计2025国家电网投资超6500亿元 南方电网计划固定资产投资1750亿元 再创历史新高 2025年国家电网将聚焦优化主电网、补强配电网、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继续推进重大项目实施等 [12] - 网内市场稳中向好 抢抓特高压、抽水蓄能发展机遇 中标多个项目 新一代调控中标超16亿元 调度优势地位进一步凸显 多种产品实现集招首次突破 多个系统加快推广应用 4500V/3000A压接式IGBT在多个项目中应用并稳定运行 [12] - 网外市场快速突破 公司中标多个重大项目 聚焦能源低碳 编制新能源、火电业务整体解决方案 落地多个典型项目 支撑客户数字化运营 中标多个项目 [13] - 国际市场再创佳绩 中东市场投运比沙储能 中标沙特ADMS运维和柔直阀项目 南美市场巴西伊泰普直流全线恢复带电 保护及自动化运维业务顺利进入智利 SVC产品在墨西哥、低压柔直技术应用在香港地区实现突破等 [13] 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84.1/95.0亿元 PE 21.9/19.4x [14] 重要财务指标 | 指标 | 2023 | 2024 | 2025E | 2026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51,573 | 57,417 | 64,770 | 72,296 | | YoY(%) | 10.13 | 11.33 | 12.81 | 11.62 | | 净利润(百万元) | 7,184 | 7,610 | 8,415 | 9,502 | | YoY(%) | 11.44 | 5.94 | 10.57 | 12.93 | | EPS(摊薄/元) | 0.89 | 0.95 | 1.05 | 1.18 | | P/E(倍) | 25.71 | 24.26 | 21.94 | 19.43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