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
搜索文档
德明利涨2.04%,成交额20.3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01亿元
新浪证券· 2025-10-23 13:3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3日盘中股价上涨2.04%,报193.29元/股,成交金额20.32亿元,换手率6.66%,总市值438.55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01亿元,其中特大单买入2.66亿元(占比13.07%),卖出1.94亿元(占比9.54%)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11.40%,近60日上涨130.38%,近20日上涨47.00%,近5个交易日下跌1.61% [1] - 今年以来已9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10月16日,龙虎榜净买入112.74万元,买入总计7.45亿元(占总成交额20.28%)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深圳市德明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1月20日,于2022年7月1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闪存主控芯片设计、研发,存储模组产品应用方案开发优化及销售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嵌入式存储类产品41.37%,固态硬盘类产品37.34%,移动存储类产品13.06%,内存条类产品8.22%,其他0.01%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概念板块包括存储概念、中芯国际概念、集成电路等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41.09亿元,同比增长88.83% [2]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为-1.18亿元,同比减少130.4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824.96万元 [3] 股东与机构持仓 - 截至10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69万户,较上期增加22.38% [2] - 截至10月10日,人均流通股为4350股,较上期减少17.98%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易方达供给改革混合(002910)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165.99万股,较上期增加27.51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134.79万股,较上期减少41.61万股 [3] - 广发中小盘精选混合A(005598)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121.03万股,较上期增加30.90万股 [3] - 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联接A(007300)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侨源股份: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逾四成至1.81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10-23 11:49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97亿元,同比增长8.75%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40.54% [1]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2亿元,同比增长16.01% [1]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67亿元,同比增长5.57%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增长16.88% [1] 公司业务与产能 - 公司是专注于高纯度气体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综合气体供应商 [1] - 产品覆盖高纯氧气、高纯氮气、高纯氩气、医用氧气、食品氮气、工业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各类电子气和混合气等多种气体 [1] - 在四川地区拥有西南地区最大的全液态空分气体生产线,包括都江堰、汶川、眉山、金堂、德阳五大生产基地 [2] - 在福建地区拥有一套25000Nm³/h和一套40000Nm³/h的空分气体生产线 [2] 战略布局与产能扩张 - 公司正积极推进金堂、彭州等地的基地建设与产能扩张 [2] - 重点布局高纯电子特气、医用气体及稀有气体(如氪、氙)等高端产品 [2] - 投资3.02亿元在成都新材料产业化工园区建设电子级医用级特种气体生产基地 [2] - 新生产基地投产后,每年将新增超过8万吨特种气体产能,包括电子级二氧化碳、医用级二氧化碳、工业级二氧化碳等 [2] 市场与客户 - 产品主要满足冶金、化工、医疗、食品等传统行业需求 [1] - 同时满足新能源、半导体、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对气体的需求 [1] - 产能扩张旨在持续满足半导体、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端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2]
近3900只个股下跌
第一财经· 2025-10-23 11:46
市场整体表现 - 午盘沪指跌0.66%,深成指跌0.87%,创业板指跌1.1% [3] - 两市近3900只个股下跌,市场下跌个股一度近4100只 [3][10] - 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1万亿元,较昨日此时缩量近500亿元 [5] - 开盘沪指低开0.25%,深成指低开0.29%,创业板指低开0.28% [17] 行业板块表现 - 煤炭股掀涨停潮,大有能源录得10天9板,陕西黑猫、山西焦化等多股封板 [8] - 焦煤期货主力合约大涨超4%,现报1246.5元/吨 [6] - 深圳国企改革概念多数高开,建科院、深赛格、深物业A等多股竞价涨停,建科院涨幅达20.02% [15][16] - 银行板块盘初上扬,农业银行录得15连阳再创新高,邮储银行、青岛银行等跟涨 [13] - 贵金属板块震荡走低,中金黄金、招金黄金跌超3% [7] - 存储芯片板块调整,睿能科技跌停,灿芯股份跌超7% [12] - CPO、培育钻石概念大幅回调,工程机械、核聚变、算力硬件、半导体等板块跌幅居前 [3][10] 港股及外围市场 - 恒生指数低开0.25%,恒生科技指数盘初跌超1% [11][19][20] - 港股苹果概念股普跌,富智康集团、鸿腾精密跌超6%,丘钛科技跌超5% [9] - 科网股多数下跌,网易跌2% [19] 宏观及市场动态 - 央行开展212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0%,当日有2360亿元逆回购到期 [21] -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0918,调升36个基点 [22] - 深圳印发《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15]
思特威跌2.02%,成交额9951.4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068.7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10:13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3日盘中股价为103.28元/股,下跌2.02%,总市值415.02亿元,成交额9951.48万元,换手率0.30%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68.77万元,其中特大单净卖出812.96万元,大单净卖出255.81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33.14%,近5个交易日下跌2.82%,近20日上涨2.29%,近60日上涨5.01%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芯片销售构成全部主营业务收入 [1]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7.86亿元,同比增长54.11%,归母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增长164.9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1.26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32万户,较上期增加3.62%,人均流通股24397股,较上期减少3.49% [2] - 主要机构投资者中,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持股1559.42万股,较上期增加164.64万股;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1164.67万股,较上期增加39.11万股;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持股668.24万股,较上期增加64.94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37.33万股,较上期增加54.55万股 [3] - 景顺长城研究精选股票A已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行业与板块分类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大基金概念、智能穿戴、半导体、芯片概念、基金重仓等 [1]
盛美上海跌2.03%,成交额8904.4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92.8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10:05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23日盘中股价下跌2.03%至177.60元/股,成交额为8904.40万元,换手率为0.11%,总市值为852.2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892.83万元,其中特大单净流出254.92万元,大单净流出637.91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78.77%,近60日上涨50.35%,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1.20%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销售商品99.72%和提供服务0.28% [2]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2.65亿元,同比增长35.83%;归母净利润为6.96亿元,同比增长56.9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7.23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17万户,较上期减少7.31%;人均流通股为37360股,较上期增加7.89%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603.63万股,较上期减少48.25万股;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489.37万股,较上期减少5.95万股 [3] - 部分机构持仓出现变动,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增持12.21万股,诺安成长混合A减持91.41万股,南方信息创新混合A为新进股东 [3] 行业归属与市场关注度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半导体设备,概念板块包括中芯国际概念、半导体设备、先进封装、集成电路等 [2] - 今年以来公司已2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8月26日 [2]
【机构调研记录】中航基金调研科大讯飞、普洛药业
搜狐财经· 2025-10-23 08:05
中航基金调研活动 - 中航基金于10月22日披露近期调研了2家上市公司:科大讯飞和普洛药业 [1] - 中航基金参与科大讯飞业绩说明会&价值在线会议 [1] - 中航基金参与普洛药业投资者电话交流会 [1] 科大讯飞公司亮点 - 公司积累超过50TB行业语料和每天超10亿人次用户交互数据 [1] - 公司与阿里一直有良好的交流合作 [1] - "讯飞星火大模型"V4.0在底座能力上对标GPT-4 Turbo,多模态能力、智能体能力显著提升 [1] 普洛药业公司亮点 - 公司与多家全球领先的宠物药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 - 公司现有多个品种用于老年化人群,如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吲达帕胺片用于高血压 [2] - 公司现有医美原料相关业务超2亿元,短期聚焦化妆品原料、美容产品、胶原蛋白,远期可能布局肉毒素等品类 [2] - 公司已与一些客户群建立合作关系,并通过国际知名化妆品公司审计 [2] 中航基金概况 - 中航基金成立于2016年,资产管理规模(全部公募基金)406.32亿元,排名91/210 [2] - 资产管理规模(非货币公募基金)404.08亿元,排名84/210 [2] - 管理公募基金数58只,排名97/210,旗下公募基金经理19人,排名73/210 [2] - 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公募基金产品为中航机遇领航混合发起A,最新单位净值2.97,近一年增长115.7% [2] - 旗下最新募集公募基金产品为中航月月鑫30天持有期债券A,类型为债券型-长债,集中认购期2025年10月13日至2025年10月24日 [2] 食品饮料ETF (515170) - 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近五日涨跌-1.36% [5] - 市盈率20.39倍,估值分位19.58% [5] - 最新份额118.6亿份,增加2.1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527.1万元 [5] 游戏ETF (159869) - 跟踪中证动漫游戏指数,近五日涨跌-0.54% [5] - 市盈率42.02倍,估值分位60.66% [5] - 最新份额75.7亿份,增加1.5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入2103.8万元 [5] 科创半导体ETF (588170) - 跟踪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近五日涨跌-4.14% [5] - 最新份额27.2亿份,增加1.2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1248.8万元 [5] 云计算50ETF (516630) - 跟踪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近五日涨跌1.63% [6] - 市盈率120.19倍,估值分位90.56% [6] - 最新份额3.6亿份,减少70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55.6万元 [6]
3天3板,明星赛道掀起涨停潮
36氪· 2025-10-23 07:21
板块近期市场表现 - 受出口管制政策影响,超硬材料指数自10月9日以来上涨16.64%,其中惠丰钻石、四方达、力量钻石等个股涨幅均超过50% [1] - 培育钻石板块17只个股中已有5只股价在年内翻倍,ST亚振股价年内上涨近600%,较年内最低点涨幅达8倍 [1] - 黄河旋风在近期涨停潮中收获三连板,四方达、盛能源、ST亚振也相继涨停 [1] 行业基本面与公司财务状况 - 多家培育钻石企业业绩承压,黄河旋风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99亿元,自2022年以来净利润连续三年同比下滑,近两年累计亏损达17.81亿元 [3] - 力量钻石2024年上半年营收为2.42亿元,同比下滑36.43%,净利润同比下滑82.52%至2600万元 [5] - ST亚振自2021年以来累计亏损已超4亿元,公司股票于2025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3] 培育钻石产品特性与市场演变 - 培育钻石在物理、化学及光学特性上与天然钻石几乎一致,但价格仅为天然钻石的约十分之一,形成周期仅需数周至数月 [8] - 2024年4月,培育钻石在美国珠宝零售市场份额达到56.8%,首次超越天然钻石 [6] - 培育钻石价格经历暴跌,从2022年约为天然钻石一半的价格,跌至目前约为天然钻石的1/60,销售端价格自2022年初高点累计下跌超90% [10] 出口管制政策的影响 - 商务部、海关总署于10月9日公告,对人造金刚石微粉、人造金刚石单晶等超硬材料产品实施出口管制 [1] - 政策可能抑制增长势头,2024年中国培育钻石毛坯进出口总额为12296万美元,同比增长82.11%;成品进出口总额为19460万美元,同比增长78.09% [13] - 出口管制被视为一把双刃剑,可能带来短期出口量下降的风险,但也被视为提振企业业绩的潜在因素 [12][13] 半导体散热带来的新增长叙事 - 芯片散热成为行业关键瓶颈,未来芯片热流密度可能达到1000W/cm²,金刚石因其超高热导率(2000W/(m·K),是铜的5倍)被视为理想散热材料 [15][16] - 开源证券预计,钻石散热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0.5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52.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14% [20] - 多家公司积极布局,力量钻石与台湾企业合作研发半导体散热材料;黄河旋风成功开发出热导率超过2000 W/mK的CVD多晶金刚石热沉片;国机精工投资2.6亿元建设金刚石材料生产线 [20][21] 产业链现状与技术挑战 - 中国掌控全球95%的人造金刚石产能,已构建完整产业链闭环,但国内优势集中于毛坯制造,高附加值的切磨加工环节薄弱,印度占据80%的培育钻石加工市场 [20][25] - 金刚石半导体应用面临制备挑战,主流的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速率低,高温高压法则易引入杂质与缺陷,难以直接用于半导体 [22] - 出口管制政策在限制出口的同时,也对国内产业提出更高要求,有望加速产业整合与技术进步,推动企业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 [24]
硅宝科技20251022
2025-10-22 22:56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为硅宝科技 专注于有机硅材料等领域[1] * 前三季度营收22.651亿元 同比增长24% 净利润2.29亿元 同比增长45% 销量21万吨 同比增长27%[2][3] * 第三季度收入略有下降 但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0% 达到7000多万元[2][3] * 业绩驱动因素包括毛利率提升和子公司佳好的并表效应[2][3] 子公司佳好业绩贡献 * 子公司佳好于2024年7月并表 2025年第三季度贡献利润超1000万元[2][4] * 佳好收入增幅不到10% 但利润增幅显著 主要得益于出口业务毛利率大幅提升[2][4] * 佳好毛利率提升的原因为原材料价格下降 但产品价格降幅较小[4] * 并购后的资源协同效果逐渐显现 但尚未形成大的销售业绩贡献[5] 各业务板块表现 * **建筑胶**:销量保持稳定 但因价格原因导致收入略有下降[6] 幕墙胶市占率高且稳定 装饰装修业务增速快[4][13] 幕墙胶占建筑胶总量接近50% 流通胶预计2025年占比达20% 中空玻璃用胶占比约10%[15] 销量增长驱动力来自行业集中度提升和渠道建设下沉[16] * **工业胶**:整体增长良好 但内部表现分化[2][6] * **光伏胶**:下降较多 在工业胶中占比约20%[6] * **电子胶与电力行业**: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和3C产品销售带动 实现了百分之几十的显著增长[2][6][8] 电子和电池领域收入占比接近60%[9] 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速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市场份额持续提高[10] * **汽车行业**:有所增长[6] 未来业务发展规划 * **光伏胶**:将根据行业周期调整策略 短期内不会快速扩张以规避账款风险 但保留业务以应对未来市场复苏 若行业毛利恢复将提升市场份额[7] * **工业胶**:正在研发储备相关产品 以逐步涉足半导体行业(如芯片封装和散热)[12] * **硅碳负极材料**:硅氧、新型硅碳负极材料稳定出货 按客户订单和全年计划推进 与大型厂商签订框架协议后预计2025-2027年实现更快速出货[18][19] * **海外业务**:主要通过经销商渠道增加销售 布局集中在南美和中东 美国和欧洲占比较少 2025年出口增长主要来自热熔胶、有机硅和偶联剂 其中热熔胶表现最好[26] 热熔胶出口额达5亿元 占比较大[27] 行业环境与公司策略 * **有机硅原材料价格**:预计会缓慢上涨 但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4][20] 公司价格传导无固定周期 效果较好 能保持毛利率稳定[21] * **行业竞争格局**:行业出清明显 运营较好的主要是头部两三家企业[4][22] * **反内卷影响**:光伏行业产品价格低、毛利率低 对工业胶增长不利 有机硅领域前几年产能翻番 需三四年时间消化 将带动产品价格逐步上涨[23][24] 有机硅行业开工率普遍不高 依靠下游需求增长消化产能[25] * **建筑胶市场**:需求结构变化 需向乡镇等下沉市场拓展 二手房翻新、老城改造提供市场空间[4][13][14] 财务与资本开支 * **毛利率**:当前毛利率约为22% 净利润率接近10%[29] 毛利率影响因素包括工业胶占比提高可能推动毛利率上升 但热熔胶增长(其毛利率较低)会抵消部分影响 电子、电池、汽车、电力等高毛利业务占比不到20% 短期内公司整体毛利预计维持现有水平[29] * **资本开支规划**:2026年资本开支主要集中在瑰宝新能的固定资产投资和瑰宝上海的基建上 总投资约1亿元左右[28] 其他事项 * 贵阳五联三季度价格有所好转 但对2025年业绩影响不大 前三季度表现不佳[17]
侨源股份专注工业气体行业稳健发展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81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10-22 20:5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7亿元,同比增长8.75%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1亿元,同比增长40.54%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为2.67亿元,同比增长5.57%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43.57万元,同比增长16.88% [1] 业务与产品概况 - 公司从事工业气体的生产和销售,产品覆盖高纯氧气、高纯氮气、高纯氩气、医用氧气、食品氮气、工业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各类电子气和混合气等多种气体 [1] - 产品主要满足冶金、化工、医疗等传统行业以及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需求 [1] - 丰富的气体品类使公司能够服务多个不同行业,有助于分散市场风险并提供稳定收入来源 [2] 产能与生产基地布局 - 公司拥有西南地区最大的全液态空分气体生产线 [2] - 生产基地包括都江堰、汶川两大基地,以及眉山、金堂、德阳三大基地,其中德阳基地处于在建状态 [2] - 在福建地区拥有一套生产能力为25000Nm³/h的空分气体生产线和一套生产能力为40000Nm³/h的空分气体生产线 [2] - 2025年8月,公司与成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管委会签订协议,投资3.02亿元建设电子级医用级特种气体生产基地 [2] - 该特种气体生产基地投产后,每年将新增超过8万吨特种气体产能,包括电子级二氧化碳、医用级二氧化碳、工业级二氧化碳等 [2] 市场战略与客户群体 - 公司以四川为核心辐射西南市场,配套当地冶金、化工等传统工业客户 [3] - 公司切入成渝地区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形成传统与新兴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3] - 在军工领域,公司专注于高纯、高可靠特种气体的研发与生产,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领域的重点单位 [3] - 军工客户包括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及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 [3] 竞争优势 - 公司建立了品类齐全、品质优异、布局合理、响应及时和配送可靠的气体供应和服务网络 [1] - 响应及时、配送可靠的高品质服务提升了客户黏性 [2] - 公司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不断满足客户对高品质气体的需求,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2]
首批基金三季报:百亿资金被锁3年刚回本,有产品规模增百亿
搜狐财经· 2025-10-22 20:10
公募基金2025年三季报披露概况 - 截至10月22日,已有55只基金披露2025年三季报,永赢基金、长城基金、北信瑞丰基金等成为首批披露机构 [2] - 多只权益类基金凭借科技板块爆发实现业绩与规模双丰收,债券型基金收益则出现分化 [2] 科技主题权益类基金表现 - 永赢科技智选A第三季度收益率达99.7%,规模突破80亿元,较二季度末实现翻倍式增长 [2] - 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第三季度收益率达73.9%,规模跃升至80亿元以上,较上季度末增长126% [2][4] - 安信创新先锋A、同泰数字经济A、上银数字经济A、北信瑞丰优势行业等科技主题产品第三季度收益均超50%,规模同步扩容 [4] - 永赢科技智选A年内收益达195%,高居公募基金收益榜首,其规模从去年末的0.16亿元暴增至115.2亿元,增幅达8.9倍 [3] - 永赢科技智选A前十大重仓股均为光模块、PCB等AI算力股,合计占基金净值73.25%,产品设计高度聚焦细分行业,风格突出 [3] 债券型基金与“固收+”产品表现 - 已披露三季报的7只债券型基金第三季度收益呈现三涨四跌,纯债型基金收益受到债市调整拖累 [6] - 北信瑞丰鼎盛中短债A等四只纯债或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单季收益在-0.35%至-0.01%之间 [6] - 长城积极增利A、北信瑞丰鼎利A、安信聚利增强A第三季度均实现正收益,收益率在4.4%至9.4%之间,均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属“固收+”策略基金 [7] - “固收+”基金单季份额增幅均在4倍以上,安信聚利增强规模从4.5亿元增加至39.7亿元,增幅达6倍 [7] - 北信瑞丰鼎盛中短债规模单季暴增171亿元至171.2亿元,增幅超1200倍,而金信民兴A等产品在收益下滑中出现被赎回现象 [6] 百亿级产品动态: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 - 泉果基金赵诣管理的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在封闭期满之际,单位净值回到1元上方,近百亿资金锁定三年刚回本 [2][8] - 该产品成立于2022年10月,首次募集资金99亿元,规模一度超170亿元,但单位净值长期低于1元,2024年2月最大回撤近47% [8] - 2025年第三季度,该产品A份额净值大幅回升,单季收益率达45.6%,规模从二季度末130.8亿元回升至190.7亿元 [9] - 产品持仓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电子、机械、军工等高端制造行业及港股互联网企业,呈现科技AI与困境反转(新能源、军工)两端配置的框架 [9] - 截至10月21日,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成立以来总回报为5.83% [9] 基金经理观点与行业趋势 - 科技主题基金业绩规模双丰收得益于产业景气直接推动,多位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对科技主线依旧表示看好,但风控意识提升 [4] - 永赢科技智选基金经理任桀提醒投资者理性对待工具型产品,警惕估值扩张周期后的均值回归,建议闲钱投资、分散配置、低位定投、适时止盈 [4] - 北信瑞丰鼎盛中短债基金经理董鎏洋认为,四季度经济基本面有利于债市,叠加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债市利多因素逐步累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