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空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从深圳起飞!全球首次2吨级eVTOL海上石油平台飞行
南方都市报· 2025-08-03 12:19
核心观点 - 中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凯瑞鸥"成功实现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标志着我国在海陆低空物流场景应用中取得关键突破 [1][3] - eVTOL相比传统船舶和直升机运输方式在运营成本、响应速度、环保性、舒适性及适应有限起降空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3] - 此次试飞形成"研制+运营+场景"低空应用落地闭环,展现了低空经济技术赋能传统能源产业的巨大潜力 [3] 技术参数与性能 - "凯瑞鸥"采用复合翼构型,适用航程200公里,最高速度200公里/小时,载重能力达400公斤 [4] - 该机型成功完成垂直起降、悬停、远距离跨海飞行等关键测试科目,验证了在海洋石油工业作业场景下的技术可行性和运行可靠性 [4] - 针对南海海域高盐雾、高湿度、强阵风的环境特点和海上平台有限起降空间进行了专项优化 [4] 运营与保障 - 试飞从深圳陆地起降点起飞,经过58分钟跨海域飞行,降落在距离深圳海岸线150公里的惠州19-3平台 [3] - 中信海直发挥40多年通用航空综合运营优势,统筹全域协同与全流程护航,依托国内首个数智化塔台保障飞行安全 [4] - 在起降点选定、航线规划、空域清空方案等方面作了精心准备,确保eVTOL在隔离运行模式下安全飞行 [4] 行业影响与前景 - eVTOL有望成为海上平台高效人员倒班、紧急医疗救援、高价值零部件及物资快速按需运输的创新解决方案 [5] - 预计至2030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万亿元,海洋场景的创新应用将成为重要增长极 [5] - 此次试飞为探索新型航空器在保障海上油气生产应用场景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4]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福建研究院咨询研究项目在榕启动
经济观察报· 2025-08-03 10:30
低空经济产业研究项目启动 -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福建研究院启动"福建省低空经济产业与运营模式研究"项目 [2] - 该项目为福建研究院2025年重大咨询项目 [2] - 由杨宏院士团队牵头,4位院士和48位专家参与研究 [2] 研究内容与方向 - 研究范围涵盖低空航空器研发制造、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创新应用场景建设运营 [2] - 将提出福建省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发展路径及配套政策建议 [2]
陕西:服务“不断线” 护航毕业生就业
陕西日报· 2025-08-03 08:23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措施 - 陕西推出全方位就业服务措施 包括抢抓离校前关键期提供就业服务和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不断线"服务 [1] - 陕西高校积极拓展就业渠道 通过访企拓岗挖掘校内资源和校友企业资源 持续推送优质岗位 [1] - 西安邮电大学组织校园招聘活动 选派师生代表赴省外参加促就业行动 并通过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扩增就业岗位 [2] - 西安邮电大学围绕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等紧缺领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满足陕西重点产业链建设需求 [2] 政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 - 西安石油大学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企业深入交流 探索人才培养与就业合作新路径 搭建政校企沟通桥梁 [2] - 高校通过访企拓岗形式为企业输送人才拓宽渠道 同时为学生就业打好基础 探索政产学研协同发展 [2] 地方就业服务行动 - 西安市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 通过专项行动和培训、"一对一"结对机制及发布优质见习岗位等措施服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 [3] - 西安市为2025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及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提供全方位服务 [3] 就业帮扶机制建设 - 陕西建立失业青年常态化帮扶机制 运用"大数据+铁脚板"服务和"秦云就业"平台 全年开放求职登记小程序 [4] - 陕西依托634个"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 为异地求职高校毕业生提供"1131"服务 包括政策宣介和职业指导等 [4] - 陕西建设青年就业驿站 为异地求职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解读和就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 [4]
华创交运低空经济周报(第48期):国家发改委明确下半年重点工作包括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0802
华创证券· 2025-08-02 22:47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低空经济行业维持"推荐"评级 [1] 核心观点 - 国家发改委将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列为下半年重点工作之一,低空产业或将从顶层设计加速落地 [5] - 深圳发布《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目标到2026年底建成1200个起降点、1000条商业航线,覆盖70%人口的快送服务,三甲医院覆盖率超50%,产值规模突破1300亿元 [9][11][14] - 低空物流或率先规模落地,政策明确"先载货后载人"原则,支线大型无人机经济性优于传统货运方式 [6][8] 政策动态 - 国家发改委7月31日会议强调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5月已明确安全前提下的场景拓展路径 [5] - 深圳提出构建"1+5+4"研发测试布局、10个产业园区,并建设全球首个低空智能融合系统(SILAS),实现1000条航线、300万架次/年无人机飞行管理能力 [11][15] 市场表现 - 华创低空60指数全年累计上涨11.9%,跑赢沪深300指数(+3.1%),其中制造环节上涨18.1% [21][22] - 个股表现分化:西锐(年涨160%)、航天南湖(+121%)领涨,深城交(-18%)、中信海直(-16%)跌幅居前 [24][25] 投资建议 - 重点布局四大环节: 1)主机厂:万丰奥威(通航+eVTOL)、亿航智能(eVTOL)、航天彩虹(无人机) [30] 2)供应链:宗申动力(航发)、应流股份(航空材料) [31] 3)低空新基建:莱斯信息(数字化)、国睿科技(雷达) [32][34] 4)运营端:中信海直(通航)、祥源文旅(文旅) [30] - 预计2025年进入订单放量阶段,重点关注文旅消费、载人运输、专业应用三大场景 [29] 基础设施规划 - 深圳将新建174个载人起降场(总规模283个)、159个物流起降点(总205个)、112个医疗起降点(总148个),并部署50处低空安全管控阵地 [13][14][16] - 低空通信网络将融合5G-A、卫星通信等技术,气象监测分辨率达百米级 [15]
刘宁到郑州市上街区、济源示范区调研
河南日报· 2025-08-02 18:49
通用航空产业 - 上街区大力发展以通用航空为主导的低空经济 郑州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推进机场改扩建工作 [4] - 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和河南三和航空工业有限公司在业务运营 机队建设 无人机研发制造方面取得成效 [4] - 需加强运力科学调度 挖掘应用场景 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构建研发 制造 应用 服务有机衔接的产业体系 [4] 智能家电制造 - 郑州奥克斯年产600万套智能空调项目正在推进 需把握国内外市场需求 坚守主业走高质量发展路线 [4] 钢铁产业转型 - 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普转优 优转特"改造成为中西部最大优特钢生产企业 [5] - 需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 推进智改数转 优化用能结构 推动节能降耗 实现传统产业提档升级 [5] 产业融合发展 - 济源示范区坚持产城融合 以产兴城 以城促产 加快产业转型 经济发展活力显著 [5]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需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促进各产业有机衔接 有效贯通 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 [6]
PEEK新材料再添入局者 国恩股份拟9.6亿元投建产线及中试平台
证券时报网· 2025-08-02 17:09
公司动态 - 国恩股份已完成PEEK材料生产技术与核心工艺开发 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浙江国恩化学打造覆盖PEEK全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平台 建设苯乙烯工程材料聚合中试平台及30万吨/年有机高分子改性 复合材料项目 已取得项目备案 [1] - 该项目总投资9 6亿元 拟建设PEEK聚合生产线2条 苯乙烯类工程材料聚合中试平台装置1套 改性 复合材料生产线36条 [1] - 公司通过与拥有国内领先技术的院校团队合作共同开发PEEK聚合产品 并同自有连续纤维增强工艺技术相结合 构建"核心树脂-关键中间品-终端构件"的PEEK材料产业一体化格局 [2] - 本次拟投资建设年产1000吨PEEK材料项目 是公司PEEK材料产业化的关键举措 项目将优先聚焦于国产化率提升空间大的高增长应用场景 [2] - 公司成立国恩未来(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智能机器人的研发 销售 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 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等 [3] - 公司积极布局材料产品在机器人领域的扩展方向 探索相关技术产品能够结合公司实际业务发展的应用场景 [4] 行业概况 - PEEK材料具有耐高温 阻燃性 耐化学性 耐磨性能以及低密度 高强度 高韧性等优异的机械性能 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 新能源车 风电 光电 半导体制造 人形机器人 低空飞行器 3D打印 医疗健康等领域 [1] - 2024年全球PEEK市场规模约为9亿美元 同比增长5% 其中中国PEEK市场规模约为19 2亿元 占全球市场份额41 8% [3] - 国内重点企业包括中研股份 鹏孚隆 沃特股份 金发科技 南京聚隆等 万润股份已有中试线 万华化学也掌握相关技术 全球市场由威格斯 赢创 世索科等化工巨头主导 [2] - PEEK材料在人形机器人 低空经济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PEEK密度仅为金属的1/3—1/4 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关节和传动部件等 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自润滑性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Gen2采用PEEK材料 整体重量减轻了10公斤 [3] - 碳纤维增强PEEK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无人机的框架 螺旋桨和发动机部件 以及低空飞行汽车的轻质结构部件 如座椅 门和窗框等 还可用于制造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的外壳等 [3] 市场前景 - 机构预测人形机器人市场需求有望带动PEEK材料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达21亿元 2030年或突破167亿元 [4] - 随着人形机器人在灾害救援 巡检 陪护等领域加速落地 PEEK材料的应用前景广阔 [4]
LP圈发生了什么
投资界· 2025-08-02 15:22
政府投资基金政策动态 - 国家发改委公开征求《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意见 强调突出政府引导和政策性定位 防止同质化竞争和社会资本挤出效应 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 新兴产业领域避免盲目跟风 [2] - 深圳印发《科技创新领域宽容失败履职尽责认定工作指引》 对认定为履职尽责的科研单位和个人免除追责 不影响考核评价与后续财政资金申请 [5] 科技产业基金设立 - 湖北人形机器人母基金总规模100亿元 采用"母基金+项目直投"模式 重点布局机器人核心技术、零部件及工业/服务/医疗等应用领域 前瞻投资"大脑""小脑"等关键技术 [6][7] - 上海市人工智能CVC基金首期规模30亿元 由上海国资投资公司等联合发起 配套出台"人工智能12条"政策 发放6亿元算力券、3亿元模型券、1亿元语料券 [10] - 浦东发布20亿元人工智能种子基金 首期5亿元聚焦种子轮阶段 解决初创团队生存问题 加速基础研究落地转化 目标打造垂类模型生态集聚区 [11] 头部机构动态 - 黑石二季度资产管理规模达1.2万亿美元(约8.6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创历史新高 当季为股东分配14亿美元(约100亿元人民币) 基金净值增长为近四年最高水平 [4] - KKR集团新募资280亿美元 资产管理规模同比增长14%至6860亿美元 目前持有1150亿美元可用资金 目标2029年实现万亿美元AUM [8] - 阿里通过无限探索企业间接参投无限启航海河创投基金 该基金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系资本关联 重点投资清华系早期项目 [3] 区域产业基金布局 - 长江产业集团设立50亿元专汽基金 首期5亿元 由长江产投联合随州金控发起 聚焦专用汽车产业链投资 [9] - 扬州航空航天战新基金首支子基金落地 总规模5亿元 母基金出资30% 重点投向航空航天及高端装备领域 已依托中信建投资本资源储备项目 [13] - 长沙湘江通航产业基金完成备案 规模2亿元 聚焦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北斗产业 为湘江集团首支该领域专项基金 [14] 专项领域基金进展 - 华基集团与海控利鑫资本合作设立30亿元源网荷储能源基金 投资方向包括绿电直联、用户侧储能等一体化项目 [12] - 四川数字文化基金完成备案 规模2.54亿元 聚焦数字文创、人工智能、沉浸式体验等三大核心领域 [16][17] - 人合资本新募资专项基金"人合同芯" 联合投资紫光同创电子 该公司主营可编程系统平台芯片及EDA工具研发 [19] 母基金运作与遴选 - 苏州高端装备母基金拟出资古玉战新低空产业子基金 首关10亿元(目标15亿元) 主投智能制造与低空经济领域 [20] -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启动第三批管理机构遴选 重点支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目标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24] - 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100亿元)公开招GP 由长江证券联合湖北省引导基金等发起 采用市场化母基金运作模式 [25]
广东:隐性债务连续四年清零,腾出空间,轻装上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11:14
经济增速与边际改善 - 2025年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725.40亿元,同比增长4.2%,连续三个季度回升[5] - 从2024年四季度到2025年二季度,广东GDP增速从3.5%升至4.2%,三个季度累计回升0.8个百分点[10] - 二季度广东制造业PMI为50.4%,重返扩张区间并高于全国同期49.7%的水平[1] 结构调整与动能切换 - 消费成为经济增长压舱石: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家具/家电/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5.5%/44.9%/24.2%[13] - 外贸展现韧性:上半年进出口同比增长4%,AI相关产品进出口1.43万亿元增长22.1%,"新三样"出口增长28.89%[14] - 投资结构优化: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40.9%降至27%,2024年工业投资突破1.5万亿元占比37.2%创18年新高[15] 产业升级与创新突破 - 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19年21.6万辆激增至2024年361.78万辆,五年增长十倍[21] - 2025年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2%,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4.7%[24] - 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分别增长42.2%/34.0%/58.2%[24] - 2024年研发经费支出约5100亿元,是2015年2.8倍,研发强度达3.6%超过日德水平[29] 金融支持与债务管理 - 广东存量隐性债务自2021年起连续四年保持为零[2] - 科技金融突破:上半年科技保险提供风险保障3.11万亿元同比增长76%,并购重组金额780亿元居全国之首[32] - 专项债额度连续多年超5000亿元,2025年开展专项债券注资创业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试点[33] 区域协调与外贸转型 - 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32:1,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1.7个百分点[27] - 保税贸易占贸易总量增至20.1%超过加工贸易,跨境电商形成"产业集群+电商"新模式[26]
拓展低空基建重在场景开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09:18
深圳低空经济政策核心观点 - 深圳提出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构建"技术+场景+生态"三位一体的立体化体系,突破传统基建思维 [1] - 方案通过"四大中心"定位形成闭环:全球总部研发中心(核心技术)、高端智造中心(产业链)、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商业化)、一站式解决方案中心(资源整合) [1] - 低空经济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拓展至应急救援、环境监测等公共服务领域,使产业从"可选消费"升级为"城市刚需" [2] 产业标准化与竞争优势 - 深圳将牵头制定低空装备、信息接口等标准,掌握产业规则制定权,通过"技术+标准"双轮驱动避免重复建设 [2] - 深圳具备完整产业生态:大疆、顺丰等头部企业集聚,形成无人机研发制造、通信技术、传感器等完整产业链 [3] - 空域管理改革领先全国,作为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已积累低空空域开放和飞行审批优化经验 [3] 城市适配性与商业模式 - 深圳高密度城区特性与低空经济高度契合,无人机配送可解决电商快递"最后一公里"痛点 [4] - 提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模式:政府负责空域开放和基建补贴,企业通过场景开放验证商业模式 [4] - 建议其他城市结合自身优势发展低空经济,如制造业强市聚焦高端智造,旅游城市发展低空观光 [4] 区域协同发展 - 低空经济需跨区域联动,如物流起降点需与周边城市仓储网络协同 [5] - 粤港澳大湾区低空产业联盟成立,未来需推进统一标准、共享空域等以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 [5]
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未来5—10年,低空经济有希望实现千亿规模
钛媒体APP· 2025-08-02 08:21
高德战略转型 - 公司从地面导航向低空经济聚合平台升维[2] - 与深圳市龙岗区合作启动"空中高德"项目,覆盖低空经济、智能驾驶、智慧交通等六大领域[2] - 项目核心包含低空三维数字底座、保障服务、空域管控等模块[2] 技术突破 - 采用隐式空间建模与AI深度学习技术,建成全自动时空重建平台,数据生成成本降低且实现天级更新[2] - 一个月内完成龙岗区数字底座交付,使无人机航路规划时间从一周缩短至"快速审批"[2] - 空域规划与智能预判功能支持管理部门数据化决策[3] 商业模式创新 - 构建类似网约车的聚合平台,整合设备厂商、服务商与需求侧形成交易闭环[3] - 政务场景推出"一网统飞"体系,支撑城市巡查、应急消防等治理应用[3] - 物流领域提供航路规划、供需匹配、定价计费等全链路解决方案[4] 市场前景与布局 - 预测低空产业5-10年内可达千亿级规模[5] - 以深圳为能力中心辐射全国,计划在华南、华东、华北、西北设立区域总部[5] - 龙岗示范区已落地9亿元产业基金,聚集10余家生态企业,建成125个起降平台和217条航线,飞行架次超30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