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搜索文档
数千吨稀土被运往美国,中国身边出现“帮凶”?商务部明确表态,相关部门展开专项行动
搜狐财经· 2025-07-14 12:32
据海峡网报道,近日,商务部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谈到稀土相关出口问题时表示,将依法依规不断加快对稀土相关出口许可申请的审 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维护全球产供链的稳定与安全,依法依规不断加快对稀土相关出口许可申请的审查,已经依法批准一 定数量的合规申请,并将持续加强合规申请的审批工作。中方愿就此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出口管制沟通对话,积极促进便利合规贸易。 中国在锑、镓和锗等关键矿物的供应方面处于主导地位,这些矿物被广泛用于电信、半导体和军事技术。在美国打压中国芯片产业之后,中方去年12月发布 了关于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的公告,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报道称,中方管制措施引发贸易流向变 化,加剧了各方对关键矿物的争夺,也表明中方在执行管制方面遇到的挑战。 稀土(资料图) 面对曝光的转运通道,中国商务部也进行了回应,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重拳出击,部署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商务部发言人明 确表示,此举旨在遏制伪报瞒报、夹藏走私、第三国转口等规避管制的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强调跨部门协作、深挖幕后非法网络,并从严从快 ...
奈飞的血泪教训:免费模式可能毁掉你的生意
36氪· 2025-07-14 12:13
许多组织常常落入这样的定价陷阱:为了提高市场接受度、鼓励试用或表示友好,而选择提供免费的产 品或服务。然而,消费者心理学与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免费"常常伴随着高昂的隐性成本。一旦消 费者将"免费"视为参考价格,后续收费将变得困难,甚至根本行不通。更糟的是,消费者往往低估免费 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容易过度使用或滥用,从而形成难以逆转的预期,并威胁长期的商业可持续性。 好消息是,该研究也提出了一些策略,在不影响消费者感知价值(perceived value)的前提下,帮助企 业充分发挥"免费"定价的优势。 收点费总比免费更好 消费者往往将价格与价值画上等号。当你为一项产品或服务定价,即使只是象征性地少量收费,也会促 使人们更加细心地对待、负责任地使用产品,并认可其价值。 埃及的两个公园便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2005年,开罗的爱资哈尔公园(Al-Azhar Park)开放之初,收 取入园费用的做法曾引发争议。毕竟,当地居民为何要为进入城市公共绿地付费?但这象征性的低价门 票,不仅激发了人们的公共责任感,还促使游客更可能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妥善处理垃圾。与此同时, 这笔收入也为公园的日常维护提供了稳定资金,使其不再完 ...
罕见!美联储发长文回应白宫指控
金十数据· 2025-07-14 12:10
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上周五,美联储罕见地在其官网的建筑项目常见问题解答中新增页面,为其总部大楼翻新项目辩护。该页面提供了大量背景信息,直接回应特朗普政府的批 评指控。 翻新内容具体包括:1、安全与功能升级:清除石棉和铅污染,适配现代办公技术,使建筑成为安全、健康、高效的工作场所。2、彻底更换陈旧的系统,如 电气系统;管道;暖通空调(HVAC);以及火灾探测和灭火系统 。3、结构合规:开展重大结构工程,使建筑符合现代规范,包括无障碍设施、符合安全 与安保标准。4、公共空间优化:修复并扩建国家广场沿线的公共空间。 当地时间7月10日,美国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沃特(Russell Vought)公开炮轰美联储总部大楼的翻新工程严重超支。他声称美联储的翻新工程目前耗资高 达25亿美元,比最初的成本高出约7亿美元,点名批评翻修包含"露台屋顶花园、水景、VIP电梯和高档大理石"等奢华配置,指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严重管 理不当" 。 | 项目核心目标 | | --- | 项目咨询与审批 美联储的具体澄清整理如下。 美联储将妥善管理公共资源视为重要责任,该项目旨在通过整合大部分运营业务长 ...
印度:这就是信任美国的代价
虎嗅· 2025-07-14 12:06
能源安全与贸易冲突 - 印度近50%石油依赖俄罗斯供应 这一比例使其能源安全面临美国500%惩罚性关税的直接威胁 [3][4] - 俄罗斯石油相比中东原油每桶便宜7-8美元 过去一个财年(去年4月至今年2月)为印度节省79亿美元进口成本 同比多省30亿美元 [6][18] - 美国拟制裁法案针对印度年出口额800-900亿美元的核心品类 包括仿制药(占全球供应20%)、汽车零部件和纺织品等支柱产业 [19][31][32] 战略自主与经济代价 - 印度"战略自主"政策面临三重考验:能源备胎不足(仅俄罗斯供应占比达50%)、金融体系美元依赖度高(缺乏卢比-卢布独立结算通道)、美国市场集中度过高(占出口总额15%-18%) [30][41][42] - 潜在经济损失存在不对称性:节省的80亿美元能源成本可能被200亿美元级出口损失抵消(约占GDP 0.5%) 并引发产业链连锁反应 [34][58] - 多元化布局需加速推进 包括扩建战略石油储备(目前仅满足9.5天需求)、开拓中东/非洲能源渠道 以及欧盟/东南亚等替代市场 [41][42][56] 全球供应链重构 - 美国次级制裁引发WTO规则危机 可能造成全球贸易体系按意识形态阵营分裂 形成两套并行的技术标准/支付系统/供应链网络 [48][49] - 印度深度嵌入的全球价值链面临断裂风险 关键零部件断供可能性上升 特别是医药原料药(占全球12%)和电子元件(进口依存度65%)领域 [49][50] - 新冷战格局下中等强国被迫采取"超级对冲"策略 印度正尝试在美俄之间建立能源-国防-贸易的平衡关系 但操作窗口持续收窄 [55][56][60] 产业转型压力 - 能源结构转型成为长期出路 需加速光伏(当前装机63GW)/风电(42GW)等可再生能源建设 但短期难以替代石油(占能源消费28%) [43][58] - 制造业面临双重挤压:对美出口受关税威胁(900亿美元) 同时国内通胀压力(CPI同比6.8%)制约产业升级投资 [18][32][34] - 跨国企业游说成为关键变量 需动员10家以上全球巨头(如塔塔、信实等)施加政治影响力以改变美国立法进程 [58][59]
特朗普监管松绑见效!Circle(CRCL.US)等加密公司抢滩美国传统银行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7-14 12:01
加密货币公司进军传统银行业 - 包括Ripple、Circle(CRCLUS)和BitGo在内的数字资产公司正在申请国家信托银行牌照 以提供有限银行服务并简化跨州运营流程 [1] - Kraken计划在未来几周推出借记卡和信用卡 标志着其向金融服务领域的扩展 [1] - Anchorage Digital是目前唯一持有国家银行牌照的加密货币公司 [1] 行业态度与监管环境转变 - 加密货币公司从抗拒规则转向主动要求明确监管 法律专家注意到这一急剧变化 [2] - 国家信托银行牌照可保护资产并协助支付 但无权发放贷款或接受消费者存款 [2] - 特朗普政府时期监管环境更有利 与拜登政府的谨慎立场形成对比 [1][3] 稳定币监管进展 - 美国立法者正辩论监管稳定币的法案 可能使发行者更容易进入市场 [3] - 拟议的Genius Act要求稳定币与美国国债资产挂钩 仅允许受监管银行或许可非银行实体发行美元稳定币 [3] - Ripple已向美联储申请主账户 以便直接存入储备资金 [3] 金融科技与传统银行业务融合 - Robinhood(HOODUS)去年超50%交易营收来自加密货币 计划秋季推出消费者银行服务 [4] - Revolut和Klarna等金融科技公司计划长期获得美国银行牌照或整合加密货币产品 [4] - 美国银行(BACUS)等传统金融机构也在关注稳定币发行 等待最终监管指导 [4] 牌照策略差异 - Kraken已获怀俄明州级牌照 准备推出金融应用程序 但未寻求联邦牌照或美联储主账户 [4] - Circle认为OCC颁发的国家信托执照是连接数字资产与传统金融生态的关键里程碑 [1]
病人转运如何用好“救护车”?
新华网· 2025-07-14 12:00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题:病人转运如何用好"救护车"? 新华社记者董瑞丰、蔺娟 做完大手术不久的患者,怎么转到康复医院?临终病人想从医院回家,有办法送吗?……非急救转运 的"刚需"多种多样,但规范化转运服务供不应求,一些患者家属只得选择设备简陋、坐地起价的"黑救 护车"。 如何既有力监管"黑救护车",又加大正规医疗照护转运供给?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 最大限度形成监管合力 收取"天价"转运费、缺少医疗照护设备……近期,多起"黑救护车"事件接连曝光,引发社会关注。 今年4月,陕西一辆"救护车"送重病患者从宝鸡到西安,说好全程3000元,可车到中途又加价400元。事 后经查,该车辆在浙江一家民营医院名下,但院方称车辆"被转户"后无法联系,现已脱审且为非法营 运。 去年8月,广东湛江一位老人临终前从医院回家,通过私人运营的"救护车",3公里路、10多分钟车程, 花了1800元。家属不禁感叹:"落叶归根"之路,竟会如此昂贵。 此前,还有一名患者从吉林长春某医院紧急转往北京治疗,期间乘坐了一辆喷涂有该医院标识的"救护 车",但车内除氧气瓶外几乎无急救设备,途中氧气瓶还两次耗尽,车辆不得不反复下高速加氧,延误 了宝 ...
友邦保险(01299):对保险业前景仍然保持乐观 银发市场潜力巨大
智通财经网· 2025-07-14 11:45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友邦保险董事会主席谢仕荣将于9月底退任,其加入公司64年,现年87岁 [1] - 汇控主席杜嘉祺将于2025年10月1日接任友邦保险董事会主席职位 [1] - 董事会一致认为杜嘉祺最合适接班,其在寿险领域有逾20年经验,在友邦任职七年表现稳健出色,在金融服务领域有40年资历 [1] 保险行业前景 - 尽管市场环境变化,保险业前景仍然乐观,未来银发市场及财富管理业务潜力巨大 [1] - 人口老龄化加剧,60岁以上群体占比将越来越大,该群体拥有积蓄且具备财务自主能力,对应产品包括退休金、年金、医疗保健等 [1] - 寿险产品未来将持续演进,需不断研究新市场开拓 [1] 财富管理业务机遇 - 中国中产阶级迅速崛起,善于赚钱和储蓄,财富管理业务是重要契机 [2] - 保险公司相较银行多了保障功能,可将产品包装为遗产规划工具,并为客户提供海外地区遗产税安排及相关建议 [2] - 要做好财富管理领域需组建专门团队,包括产品设计和对不同地区税务政策的深入了解 [2] 行业挑战 - 目前最棘手的是利率问题,可能导致收益率被压得很低 [2] - 若公司资产与负债不匹配,处境将十分困难 [2]
从“交易通道”到“综合管家”,券商可获银行理财、保险产品销售牌照,财富管理迎变局
新浪财经· 2025-07-14 11:39
行业政策动态 - 中证协发布《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加强自律管理 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将推动合规风控有效的券商获取银行理财、保险产品销售牌照 [1]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系统性规范金融产品销售的适当性管理,为券商拓展银行理财、保险代销业务奠定规则基础,将于2026年2月1日施行 [1] 券商财富管理业务现状 - 当前券商财富管理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代理买卖证券、代销金融产品 [1] - 具备保险兼业代理资质的券商数量较少,仅中信证券等少数几家持有相关资质,拥有专业保险销售牌照的券商更少 [3] - 券商客户总量已接近亿户,客户对投资和财富管理理念理解较深,为保险代销奠定客户基础 [4] - 券商营业网点数量虽不及银行,但在大中城市布局上优于寿险公司,适合推进保险代销业务 [4] 业务发展机遇 - 获得新牌照将丰富券商产品货架,满足客户多元化投资需求,开辟新增长空间 [1] - 代销保险产品能为券商带来可观收入,券商渠道佣金率2%具备可行性,若达银保渠道规模的10%,一年可带来约10亿元保险代理收入 [5] - 券商可借此构建更完善的综合财富管理体系,实现从"交易通道"到"综合管家"转型,提升客户留存率 [5] - 跨产品销售可产生"1+N"服务模式,如为高净值客户配置私募产品时同步搭配家庭财产保险,实现协同效应 [5] 行业竞争格局 - 具有集团化优势的券商如平安证券已抢占先机 [5] - 中小券商可通过聚焦细分市场实现破局,如针对新市民群体设计"理财+意外险"组合产品 [5] 业务挑战 - 券商客户风险偏好差异大,中小散户更倾向高风险高收益产品,对保险需求较低 [5] - 保险产品与证券产品理念差异大,销售难度较高 [5] - 初期投入大,证券营业部客户经理转型保险销售面临挑战 [6] - 券商对客户控制力较弱,难以形成"成交→转介绍"的良性循环 [6] 市场影响 - 券商加入保险销售阵营为保险公司提供新渠道,为其他保险中介带来新竞争对手 [6] - 新变化将推动保险公司开发更具针对性的产品,促使其他保险中介提升服务水平 [6] - 最终将增进消费者福利,使其享受更优质金融保险服务 [7]
如何才能守住财富
搜狐财经· 2025-07-14 10:57
赚得多却留不住钱?明明手握资产却总在焦虑?财富保卫战,远比赚钱更难!作为顶级财富专家,我见过太多人从暴富到返贫的悲剧:有人中了彩票却三年 败光,有人拆迁得千万却投资亏空,有人创业成功却因盲目扩张破产……守住财富,不是靠运气,而是靠一套科学的策略和长期的自律。今天,我就把守住 财富的核心秘诀分享给你,让你不再为"留不住钱"而烦恼! 很多人一有钱就大手大脚,结果就像身体没免疫力的人容易生病一样,财富也会迅速流失。建立"财务免疫系统",是守住财富的基础。 关键提醒: 财务免疫系统不是束缚,而是让你在风险来临时,有底气说"我不怕"。 守住财富≠不投资,但盲目投资=自杀式守财。顶级财富专家的投资逻辑:先保本,再增值。 有些行为看似无害,实则是财富的"隐形杀手"。 行动指南: 每月复盘一次消费和投资,砍掉所有"非必要支出",停止一切高风险投机。 第一招:强制储蓄,打造"防火墙" 每月收入到账后,先强制储蓄20%-30%,存入独立账户。比如硅谷程序员小李,每月固定将收入的30%投入指数基 金,五年后资产翻倍。记住:储蓄不是"剩下的钱才存",而是"先存再消费"。 第二招:预算管理,堵住"财富漏洞" 详细记录每笔开支,分析哪些 ...
深圳市政集团因安全生产管理失责致1人死亡事故被罚3万元
齐鲁晚报· 2025-07-14 10:52
事故处罚 - 深圳市政集团因未能有效履行统一协调管理职责导致高处坠落事故造成1名工人死亡被处以3万元罚款[1] - 事故发生于2025年4月6日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海乐社区"和郡府"项目工程现场[1] - 调查认定该事故为一般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公司及项目经理郭江华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1] - 公司未对分包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有效统一协调与管理未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1] -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为(深宝)应急罚﹝2025﹞348号处罚信息公示至2028年7月10日[2] 公司背景 - 深圳市政集团成立于1983年注册资本20.08亿元法定代表人为陈俭[2] - 公司为特区建工集团核心骨干企业上市公司天健集团(000090)全资控股核心企业[2]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首批深圳市属唯一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2] - 旗下拥有14家企业包括一建二建三建隧道路桥养护园林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000余人[2] - 业务涵盖市政工程公路工程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城市轨道交通等拥有50余项施工建筑类资质[2] - 业务遍及全国10余个省市主要开展城市路桥给排水管网水厂污水处理厂地铁轨道交通等项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