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

搜索文档
帮主郑重:量化新规落地!散户如何避开镰刀,抓住新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7-07 00:53
程序化交易新规核心内容 - 高频交易申报限制从每秒300笔降至30笔 单日撤单上限2万笔 超过将限制交易 [3] - 彻底禁止融券T+0套利 机构无法当天融券卖出再买回还券 [3] - 要求量化机构披露算法交易细节 打破信息黑箱 [3] 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市场公平性提升 交易节奏从毫秒级降至秒级 散户与机构信息差缩小 [3] - 量化策略可能转向低频基本面量化或AI选股 市场风格或向长期价值发现转变 [3] - 微盘股流动性或下降 因量化资金撤离 资金可能转向蓝筹股和高股息板块 [3] 行业配置建议 - 电力板块华能国际股息率超5% 煤炭龙头中国神华股息率达7.2% 具备防御属性 [4] - 消费板块伊利股份等龙头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防御性强 [4] - 科创50ETF获超4亿资金流入 含中微公司 北方华创等半导体龙头 市盈率35倍 [4] 交易行为变化 - 量化机构或采用隐蔽AI策略 如模拟散户交易路径诱导跟风 [5] - 北向资金近期加仓消费和科技板块 或预示风格切换 [5] - 需警惕市值低于50亿 成交量长期低迷个股的流动性风险 [3]
为什么日本女性宁愿负债也要找牛郎?
虎嗅APP· 2025-07-06 21:23
以下文章来源于看理想 ,作者潘妮妮 但是,当这些兴趣被利用,甚至连兴趣本身都是被制造的,会令人失去自由。 近来,日本部分年轻女性群体受到关注,她们或者沉迷于追星,或者沉迷于为牛郎消费,这些原本产 生情绪价值的活动,却在蚕食她们的正常生活,不少女性为此深陷负债深渊。 是什么塑造了女性的欲望?又是什么造就了她们的贫困?今天的文章,学者潘妮妮将从日本年轻女性 的困境出发,讲述女性的选择权是如何被剥夺的。"情绪价值越多,它的边际效益就会不断递减,情 绪价值可能渐渐变得不再是快乐,而是一种上瘾的需求"。 01. 从一则出轨故事说起 2024年5月,日本的八卦杂志报道了一位非常有名的动画配音演员婚内出轨的新闻。这位配音演员古 谷彻出轨的对象,是一位只比自己女儿大一岁的女性,她长期向这位年逾70的配音演员提供金钱和 看理想 . 看见另一种可能。 本文来自微信 公众号: 看理想 ,内容整理自看理想音频节目《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再认识》第10 期,作者:潘妮妮,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现代,人们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为了生活奔波,如果有一些兴趣能带来快乐,将人从缺乏希 望的现实中短暂抽离,或许是一件好事。 各种物品,还付出了很 ...
煤炭开采行业周报:高温来袭,对煤炭市场影响如何?-20250706
国海证券· 2025-07-06 20: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煤炭开采行业“推荐”评级 [7][7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高温加持下动力煤供需优化,库存去化、煤价上涨,后续关注煤矿生产、高温及去库持续性;炼焦煤短期供需改善、煤价上涨,但后续涨幅或有限,关注煤矿生产、蒙煤通关及铁水产量;焦炭短期有看涨预期但幅度有限,关注铁水产量、库存去化及焦煤价格;美国关税新政冲击市场,煤炭高股息等投资价值凸显,多家煤企增持与注资释放利好,建议把握煤炭板块价值属性 [4][5][6][7][72][73][7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动力煤 - 价格:本周港口平仓价环比涨3元/吨至623元/吨,山西坑口价持平、内蒙古和陕西下降;截至6月20日国际6000大卡动力煤价升,7月3日5500大卡动力煤价降 [13][14][16] - 供需:截至7月2日三西地区产能利用率和产量环比降,沿海八省电厂日耗升、内地17省电厂日耗降;截至6月26日全国水泥开工率、7月3日全国甲醇开工率环比降;北方和南方港口库存环比降;沿海八省电厂煤炭库存升、可用天数降,内地17省电厂煤炭库存和可用天数升 [22][24][26][30][35] - 水电:截至7月6日三峡水库站水位环比涨1.6米、同比降3.6%,7月5日出库流量环比涨2900立方米/秒、同比涨61.5% [39] 炼焦煤 - 价格:本周京唐港、CCI低硫主焦煤、喷吹煤价格环比持平,国际炼焦煤价格环比涨8.8美元/吨至195.5美元/吨 [42] - 运输及库存:本周甘其毛都口岸平均通关量环比降40车;炼焦煤生产企业库存环比降58.6万吨,北方港口库存和独立焦化厂炼焦煤库存环比升 [44][47] 焦炭 - 生产及库存情况:本周焦化厂生产率环比分化,全国铁水产量环比降1.6万吨,钢材库存指数环比升1.4点;焦化企业、钢厂焦炭库存和焦炭港口库存环比降 [56][59][62][63] 无烟煤 - 本周无烟煤价格环比持平,尿素价格环比涨10元/吨至1780元/吨 [68] 本周重点关注个股及逻辑 - 稳健型标的: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中煤能源、电投能源、新集能源;动力煤弹性较大标的:兖矿能源、晋控煤业、广汇能源;焦煤弹性较大标的:淮北矿业、平煤股份、潞安环能、山西焦煤 [75]
国资委发文推进央企品牌建设,品牌价值纳入经营业绩考核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06 20:28
为推动中央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打造卓著品牌,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印发《关于新时代中 央企业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 为实现目标,《意见》明确,全方位推进中央企业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加强全员、全流程、全要素、国 内国际全覆盖的全面品牌管理,强调"六个全面"任务举措。 具体而言,要全面加强品牌战略管理,推进品牌深度融入企业发展;要全面加强品牌目标管理,锻造品 牌价值提升核心能力;要全面加强品牌过程管理,强化品牌价值提升制度保障;要全面加强品牌资产管 理,系统提升整体品牌价值;要全面提升品牌国际化水平,增强品牌全球影响力。 在加强品牌战略管理方面,《意见》提出,推动品牌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一体部署、同步实施。发挥集 团整体优势,整合内外部品牌资源,将品牌战略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层面、全过程,破解品牌工作 的"孤岛现象"。根据品牌战略目标,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推进计划和责任分工,确保实施落地。 在目标管理方面,《意见》要求,要强化创新赋能,打造一流品牌。把自主创新作为品牌创建内核,大 力提升品牌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品牌集聚要素、整合资源作用,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实现品牌焕新 发展,加快提高产品 ...
高温天气下用电负荷创新高,电力供需格局改善
湘财证券· 2025-07-06 20: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公用事业(申万)上涨2.26%,跑赢大盘0.72个百分点,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8位,子板块中热力服务、火电等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3] - 本周现货煤价周环比小幅上升,库存回升;国内天然气价格小幅下降,进口端继续回落;三峡水库站来水周环比上升,蓄水小幅上升 [4][5] - 高温天气下全国用电负荷创出历史新高,预计短期电网负荷将维持高位,推动电力供需格局改善 [6]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推进,持续看好电力资产价值重估,推荐关注水电、火电、绿电三条投资主线,个股推荐华能水电、华能国际、京能电力、福能股份 [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公用事业行情回顾 - 截至7月4日,本周沪深300上涨1.54%,公用事业(申万)上涨2.26%,跑赢沪深300指数0.72个百分点 [3] - 子板块中,热力服务上涨6.53%,火电上涨4.37%,电能综合服务上涨3.62%,光伏发电上涨2.38%,风电上涨1.62%,燃气上涨1.09%,水电上涨0.69% [3] 煤炭价格与库存跟踪 - 国内现货:截至7月4日,秦皇岛动力煤(Q5500,山西产)平仓价623元/吨,周环比+3元/吨,增幅0.48%;截至7月5日,秦皇岛煤炭库存量578万吨,周环比+12万吨,增幅2.12% [7] - 进口端:截至6月20日,澳洲纽卡斯尔NEWC动力煤现货价109.4美元/吨,周环比+7.3美元/吨,增幅7.15%;截至7月1日,印尼3800KNAR煤炭离岸价39.75美元/吨,周环比+0.05美元/吨,增幅0.13% [7] - 电煤采购:截至7月4日,CECI沿海指数5500K综合价652元/吨,周环比持平;成交价619元/吨,周环比+2元/吨,增幅0.32% [7] - 电厂库存:6月27日,样本区域电厂煤炭库存9405万吨,周环比+18万吨,增幅0.19%;煤炭日耗352万吨,周环比+10万吨,增幅2.92%;煤炭库存可用天数26.7天,周环比-0.7天,降幅2.55% [7] 天然气价格跟踪 - 截至7月4日,中国LNG出厂价全国指数4412元/吨,周环比-4元/吨,降幅0.09%;截至7月3日,中国LNG到岸价12.47美元/mmbtu,周环比-0.39美元/mmbtu,降幅3.02% [5] 重点水库来水跟踪 - 截至7月6日,本周三峡水库站平均入库流量周环比+18.81%,同比+0.69%;平均出库流量周环比+20%,同比+41.79%;平均水位周环比+1.83%,同比-2.91% [5] 重点公司公告 - 桂冠电力2025年上半年累计完成发电量162.1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7.74%,其中水电、火电、风电同比下降,光伏同比增长 [37] - 长源电力2025年6月完成发电量25.09亿千瓦时,同比降低23.58%,2025年累计完成发电量167.15亿千瓦时,同比降低8.30% [37] 投资建议 - 推荐关注基本面稳健、长期有望受益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水电标的;成本下行情况下业绩有望改善且资产所在区域供需格局好的火电标的;绿电存量项目盈利平稳过渡推动板块估值修复,看好运营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资源区位优质的标的 [7] - 个股推荐华能水电、华能国际、京能电力、福能股份 [8]
银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价值重估的下半场
长江证券· 2025-07-06 17:42
核心观点 - 银行股处于价值重估趋势中,行情反映基本面稳定性预期偏差,盈利韧性源于监管托底,重大风险底线确立,基本面稳定是重估和加仓基础,2025年净息差筑底、资产质量稳定,区域银行业绩增速领先,推荐优质城商行和高股息红利银行 [4][8] 银行股系统性重估的逻辑体系 - 2023年以来银行股逆周期上涨,处于价值重估趋势,是宏观利率环境变化推动的系统性重估,修正历史不合理低估值,行情反映基本面稳定性预期偏差,基本面稳定是重估和加仓基础 [21][23] 基本面展望:盈利何以维持稳定? 银行业净息差阶段性企稳 - 预计2025年金融让利进入下半场,监管维持净息差稳定,压降负债成本对冲贷款降息,净息差正在筑底,2025年净息差边际企稳,区域银行一季度率先企稳 [26] - 2022年以来多轮下调存款挂牌利率,2025年存款成本重定价加速体现,5月贷款降息幅度小于存款降息,二季度大型银行净息差有望企稳 [26] - 贷款端降息力度放缓,监管强调风险定价,企业新发贷款利率下行空间收窄、节奏放缓,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压力减轻 [29][30] 信贷降速符合预期,资产质量稳定 - 2025年信贷同比少增、增速下行,与年初展望一致,零售信贷需求疲弱,对公贷款受隐债置换影响,社融增速强于信贷增速,信贷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35] - 政策托底,地产/城投等重大风险底线确立,上市银行不良率总体稳定,预计全年保持稳定,大部分银行拨备覆盖率稳定,高拨备银行降低拨备覆盖率维持利润增速 [37] - 2024年以来零售风险抬升,部分银行不良净生成率上行,风险拐点未现,但银行收紧风控,预计2025年零售贷款不良压力与去年基本平稳,零售贷款资产质量结构性改善 [37][39] 资金面展望:产业资本增持,机构欠配修正 金融及产业资本加速增持银行股 - 2023年以来国资、保险、AMC等资本持续加仓银行股,投资逻辑是资产荒背景下低估值银行股价值重估,各类资本均面临缺乏高效益资产压力 [45] - 南下持股比例加速上行,反映保险及产业资本增持动能,港股银行折价、估值低、股息率高,保险资本等配置价值显著,大型金融资本持续加仓港股大型银行 [48][51] 主动基金长期欠配,公募新规有望修正 - 公募新规引导主动型基金向基准靠拢,银行股指数权重占比高、长期被严重欠配,红利逻辑推动板块上涨且估值最低,主动型基金有转向标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3] - 主动基金加仓可能使个股边际定价弹性转变,从重视股息率等转向重视权重等,白马优秀城商行最受益,机构加仓可能放大银行股波动率,交易拥挤度上升 [53][56] 投资建议:推荐优质城商行及红利银行 高股息银行的红利价值重估继续演绎 - 2023年以来国有大行演绎红利价值重估,A股国有大行股息率接近4%,市场有分歧,H股大行折价对大型资本吸引力突出 [62] - 当前银行股红利价值重估背景下,H股估值修复空间大于A股,未来价差收敛,保险等企业投资者有动力增配,港股通红利税政策有减免可能 [64] - 招商银行红利价值重估空间大,高ROE、客群经营和负债成本优势稳固、资产质量改善,兼具多种属性,本轮行情将抬升估值中枢,中期股息率向3.0%迈进 [67] 为何本轮重点推荐优质城商行? - 近年来优质城商行业绩增速领跑,驱动因素是高速扩表,预计中期扩表趋势延续,具有成长属性,政府及国央企扩杠杆是业务方向,国有行和城商行以政府类业务扩表 [70][71] - 优质城商行在本地及省内贷款市占率提升,盈利能力上头部城商行净息差更稳定,受益于定期存款降息弹性大,资产质量总体优异,部分城商行不良净生成率上升主要是零售风险波动,收紧风控后今年有望回落 [73] - 城商行基本面优势中期持续,看好估值中枢抬升,个股层面区域经济、ROE、资产质量差异是估值核心定价因素,重点推荐杭州银行、成都银行、江苏银行、齐鲁银行、青岛银行、苏州银行、宁波银行 [81]
年轻人的生活圈,能盘活商业地产吗?
虎嗅APP· 2025-07-06 17:34
商业地产转型趋势 - "空间内容化"成为转型核心,当硬件溢价失效时,"情绪价值生产"能力成为新货币 [3] - 新型社区注重社交场景和人际链接性,相比传统长租公寓更强调生活方式而非硬件堆砌 [6] - 商业物业租金低于住宅租金的现象普遍,大量闲置物业需通过运营创新盘活 [11] 新型居住形态发展 - 共居社区、数字游民社区等新型居住形态涌现,以主理人文化和社群运营吸引年轻人 [8] - 小米推出1999元青年公寓,探索员工居住解决方案,引发市场对长租公寓模式的重新关注 [3] - 头部企业如龙湖冠寓推出"799元全国住7天"套餐,乐乎公寓通过动态调节租期使淡季出租率达98% [14] 运营模式创新 - 运营逻辑从"租金+服务费+增值收益"转向收益先行,居住逐渐成为消费配套 [12] - 社群运营成为标配,华润有巢通过"巢物置换市集"和主理人机制构建在地化社交生态 [14] - 自如延伸出装修、家政等产业链服务,百瑞纪在三线城市通过引入共享摩托车点提升出租率至95% [14] 市场前景与竞争 - 仲量联行预测2025年为长租公寓入市黄金时机,企业需将"好房子"进化为"好生态" [14] - 870万套保障房即将落地,市场竞争进入深水区,居住价值创造成为关键 [15] - 跳海等新兴品牌探索酒店与长租公寓结合模式,落地深圳南头古城等生活化区位 [12] 用户需求变化 - 年轻人更关注生活内容,居住空间需求从硬件转向软件和情绪价值 [8] - 用户倾向于选择有青年活动空间的居住环境,公共空间使用率提升带动商业化机会 [10][13] - 心理账户转移现象明显,居住预期逐渐建立在非物理空间属性上 [13]
创投的历史性变革,机遇何在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06 16:55
创投行业现状与变革 - 2018年后创投行业进入阵痛期 2018年投融资事件9609起 为2015年以来首次低于1万起 [2] - 行业长期存在"短期逐利"特征 资本快速涌入热门领域导致创新企业"断粮早夭" [3] - 2024年国际形势倒逼核心技术攻关 行业正从"短期逐利"向"长期价值创造"转变 [4] - 变革将推动产业升级 培育核心竞争力企业 形成价值投资良性循环 [4] 国家队资本布局 - 2025年设立"航母级"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预计撬动近万亿元社会资本 [6] - 基金设置20年超长存续期 重点投向人工智能 量子科技等战略产业 [6] - 诚通科创投资基金规模300亿元 首期100亿元 聚焦新材料 先进制造等领域 [7] - 2025年一季度央企战新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6% 国新基金战新产业投资占比达80% [8][9] - 国投系基金累计投资1175个项目 助力296家企业上市 其中科创板143家 [10] 地方创新模式 合肥模式 - 通过产投联动培育产业链 典型案例包括京东方 长鑫存储 蔚来汽车 [16] - 2008年投资60亿元引进京东方 最终撬动超1000亿元产业链投资 [17][18] - 2017年联合兆易创新成立合肥长鑫 总投资预超千亿 [18] - 2020年70亿元投资蔚来 带动200亿元以上配套投资 [18] 杭州模式 - 侧重打造创新生态系统 覆盖制度创新 人才政策 产学融合 成果转化 [21] - "六小龙"企业总估值突破3000亿元 政府投资覆盖其中四家 [19][20] - 推出"顶尖人才直通车" 允许企业7年战略性亏损 [21] - 创新"先用后转""安心屋"等成果转化模式 [22] 深圳模式 - 截至2024年末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在投本金9639.99亿元 [24] - 创业投资基金"投早"项目占比53% 已投高新科技企业占比53.4% [24] - 设立全国最大天使投资类政府引导基金 实施"赛马机制" [25] - 构建"国有资本+市场机制"运作模式 实行"三个分离"机制 [25] 民营资本转型 - 传统"3年对赌 5年上市"模式与硬科技研发周期不匹配 [28] - 投资理念正从财务投资转向产业深耕 从追逐风口到价值发现 [30] - 深圳创投圈出现"柔性退出"新趋势 给予企业更宽容成长环境 [32] - 行业目标为资本回归创新本心 建立尊重技术研发特性的制度体系 [33]
标的涨期权为什么不涨?
搜狐财经· 2025-07-06 16:31
标的物上涨但期权不涨的原因分析 核心观点 - 标的资产价格上涨时看涨期权价格不涨甚至下跌的现象主要由时间价值衰减、波动率变化及隐含波动率下降等多重因素共同导致 [1][3][6][7] 影响因素分类 1 时间价值衰减 - 期权时间价值随到期日临近而加速衰减 即使标的资产价格上涨 时间价值衰减可能抵消正面影响 [3][6] - 临近到期日时时间价值衰减速度加快 对期权价格压制作用更显著 [6] 2 波动率变化 - 波动率下降会降低期权价格 可能抵消标的资产价格上涨的正面效应 [3][6] - 隐含波动率反映市场对未来波动率的预期 其下降直接导致期权价格不涨 [7] 3 市场需求与宏观因素 - 市场对看涨期权需求减少会抑制价格上涨 [3] - 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如紧缩政策)可能降低风险偏好 间接影响期权定价 [3] 4 其他机制 - 标的资产价格未实际上涨或下跌时 期权价格自然缺乏上涨基础 [3] - 行权价格、市场情绪、无风险利率等因素需纳入综合考量 [7]
距举牌仅一步之遥!深圳资本大鳄持续增持民生银行有何盘算?
第一财经· 2025-07-06 16:28
股东结构变化 - 香港立业集团6月末以5.23亿港元增持民生银行H股,持股比例达4.945%,距离5%举牌门槛仅一步之遥[1] - 过去18个月内立业集团多次增持民生银行,持股比例从3.37%提升至4.49%,股东排名从第七跃升至第四位[2] - 民生银行原股东"泛海系"和"东方系"式微,东方集团持股比例降至2.92%,泛海集团仅持有1股[5] - 香港中央结算和大家人寿目前合计持股超过35%,占据主导地位[6] 增持动机分析 - 民生银行市净率仅0.35,显著低于行业均值,招商银行市净率达1.13倍[7] - 2024年民生银行营业收入1362.90亿元同比下降3.21%,净利润322.96亿元同比下降9.85%[7] - 立业集团控股华林证券,曾参与设立微众银行,在金融领域多有布局[3] - 市场解读立业集团持续增持为谋求更大话语权的明确信号[6] 资金运作情况 - 立业集团持有的民生银行股份中60%(12.29亿股)处于质押状态[8] - 2024年7月立业集团以23.84亿元收购中集集团5.10%股份[8] - 2024年至今立业集团已21次质押华林证券股份,质押股份达6.12亿股占华林证券总股本22.67%[8] 股价表现 - 民生银行股价从2024年9月的2.43港元/股低点攀升至近期5港元/股附近[2] - 立业集团在股价上涨过程中始终未减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