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效率
icon
搜索文档
海关总署、公安部发布关于扩大《货物进口证明书(汽车、摩托车)》和《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两证合一”改革试点的公告
快讯· 2025-05-20 17:09
金十数据5月20日讯,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进口机动车辆通关效率,决定将《货物进口证明书 (汽车、摩托车)》和《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两证合一"改革试点范围扩大至黄埔海关。本公告 自2025年6月1日起执行。 (海关发布) 海关总署、公安部发布关于扩大《货物进口证明书(汽车、摩托车)》和《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 单》"两证合一"改革试点的公告 ...
韵达股份2025年4月业务稳健增长,数字化赋能助力高质量发展
全景网· 2025-05-20 16:22
5月19日,韵达股份(002120.SZ)发布2025年4月快递服务主要经营指标快报显示,2025年4月,公司实 现快递服务业务收入41.51亿元,同比增长5.84% ,完成业务量21.74亿票,同比增长13.41%,延续了今 年以来的稳定增长态势。 回顾2024全年,韵达股份完成快递业务量237.8亿件,同比增长26.1%,市场占有率稳定在13.6%,显示 出公司在行业中的稳固地位与持续扩张能力。进入2025年以来,公司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节奏:一季 度完成业务量60.8亿件,同比增长22.9%,展现出较强的抗周期韧性与发展确定性。 作为中国快递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韵达股份凭借其"高效网络+精益运营"的核心竞争力,深度参与并 受益于国内电商渗透率提升带来的结构性红利。 民生证券指出,韵达股份高度重视全网均衡发展,并着力推进"四个能力"建设:提升全网科技能力,以 自动化设备、无人车、无人机、无人驿站为实物量指标,提高末端驿站、"集包仓"、"网格仓"、加盟网 点的"科技含量";提升全网服务能力,夯实全网服务质量、操作标准化,贴近消费者服务需求、贴近平 台服务规则,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前置性,改善时效服务,把服务品 ...
斗鱼(DOYU.US)第一季度创新业务、广告及其他收入3.83亿元,同比增长60.2%
格隆汇· 2025-05-20 16:15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总收入9.47亿元,其中创新业务、广告及其他收入3.83亿元,同比增长60.2% [1] - 毛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4.1%,环比增长62.6%,毛利率12%,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5.9% [1][2] - 运营亏损2610万元,同比减少84.3%,调整后净亏损2090万元,同比缩窄75.6% [1][2] - 平均移动端MAU 4140万,平均付费用户290万,ARPPU 216元 [1] 业务发展 - 创新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40.4%,语音社交服务收入达2.9亿元,月度活跃用户49.84万,付费用户8.29万 [4] - 与游戏厂商深度合作推出特色道具售卖服务,如英雄联盟蛇年限定福利专场和《和平精英》和平小店活动 [2] - 语音社交服务结合春节营销活动,通过高效流量分发机制提升用户参与度和付费转化 [3][4] 内容策略 - 转播官方大型赛事近40场,自制电竞赛事20余场,娱乐节目10场,包括王者荣耀KPL春季赛等 [5] - 英雄联盟时光杯S2创新赛制带动观时增长134%,日均赛事回流提升255% [5] - 推出跨平台赛事如《英雄联盟手游》点子杯和《王者荣耀》重生之我在峡谷真牛杯 [6] 生态优化 - 整合全站分区资源推出高质量PGC节目,如《斗鱼和平精英冒险之旅》和Gemini新年歌友会 [7] - 发布《2024生态治理报告》,围绕打击私下交易、低俗内容等发布13次处理公示 [8] - 推出跨分区主播参与的平台活动如《铁鱼七项-新年狂欢周》和"游园新春会" [7]
调研速递|晨曦航空接受四川大决策等多家投资者调研,业绩问题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5-20 10:56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暴跌39.78%,净利润亏损2659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 [1] - 公司计划通过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增加产品研发投入、控制产品成本、加强应收款催收等措施提高主营业务收入 [1] 资金配置与使用效率 - 2024年金融资产规模达7014.58万元,但金融投资收益对净利润贡献仅55.95万元,投资者质疑资金配置效率 [2] - 公司未直接回应战略决策失误问题,但表示会优化资金使用 [2] 存货与应收账款 - 2024年存货账面价值3.39亿元,跌价准备346.35万元,投资者担忧存货减值风险 [2] - 应收账款周转率从0.71降至0.31,平均回款周期延长至1161天,公司称受最终用户拨款进度和配套关系影响 [2] 研发投入与产出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22.03%,但核心产品收入暴跌43.8%,投资者质疑研发管理体系 [2] - 公司强调技术型行业发展迭代周期长,坚持自主技术创新为长期战略 [2] 其他投资者关注点 - 投资者还就军工投入、信用减值损失、产品毛利率变化、费用率、订单状况、技术储备、市场占有率、市值管理等提问 [2] - 公司表示部分问题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美联储继续裁员约2500人
北京商报· 2025-05-20 00:18
据媒体报道,美联储计划未来几年通过自然减员的方式削减10%的员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近日发给 员工的一份备忘录中透露了这一消息。 "我已指示美联储的领导层,包括理事会和整个系统,在合适的情况下逐步整合职能、实现业务流程现 代化,并确保我们组织的规模适当,能够履行我们的法定使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们的整体员工 人数将比现在减少大约10%。"鲍威尔称。他还表示,美联储始终是公共资源的谨慎而负责的管理者, 员工是其最宝贵的资产。 根据美联储2023年年报,其系统员工总数为23950人;2024年预算预计将员工人数增至24553人,增长约 2.5%。这意味着10%的裁员将减少约2500人,使美联储的员工总数降至接近十年前的水平。 去年9月,美联储十年来首次宣告裁员,宣布在2023年年底前裁减约300名员工。 截至2022年,美联储翻新总部大楼的相关成本已膨胀至约25亿美元,美联储将此归因于建筑材料和人工 成本自2021年项目启动以来的大幅上涨,恰逢当时通胀飙升。 彼时,美联储发言人表示,此次裁员主要针对美联储12个地区储备银行的员工,主要为信息技术岗位, 其中包括一些由于云计算的普及而不再需要的岗位,以及与美联 ...
中国打工人,为什么越来越爱吃辣?
虎嗅APP· 2025-05-19 21:47
辣菜市场现状 - 江西小炒成为继湘菜后新晋爆款菜系,以新鲜现炒、快速出餐、锅气足和辣味下饭为特点[2] - 川菜与湘菜过去一年新开门店数分别为33964家和22910家,增速远超其他菜系[2] - 抖音"无辣不欢"话题播放量超590亿次,显示辣味内容的高关注度[2] - 中国吃辣人口超5亿,45岁以下群体中60%偏好辣味,90后占比最高达49%[14] 消费者行为分析 - 打工人选择辣菜核心原因包括:下饭属性(辣味刺激食欲带动米饭消费)、情绪解压(暴汗体验释放压力)、社交场景(拉近人际关系)[7][8] - 流动人口达3.76亿,其中四川、贵州等6个吃辣大省为主要人口流出地,辣味成为地域认同载体[11][12] - 消费降级趋势下,人均40-50元的江西小炒因性价比高更受青睐[9][10] 行业运营模式 - 效率为核心竞争力:后厨采用多灶台并行现炒、标准化备料流程,单厨师可兼顾3-4桌,午市翻台率决定盈利[9][14] - 选址聚焦写字楼周边,匹配打工人2小时午休时间需求[9] - 菜单精简策略显著提升效率,如费大厨聚焦"辣椒炒肉"单品类后点击率飙升139%[15] 市场竞争与创新 - 湘菜品牌费大厨通过品类聚焦形成现象级爆款,带动江西小炒借鉴其效率模式并叠加短视频营销[16] - 行业面临薄利多销挑战,需翻台3-4次才能盈利,部分门店因经营压力闭店[18][19] - 夏季计划推出辣味小龙虾等季节性产品创新,同时拓展商务套餐(单日最高300份创收1.5万元)[19] 历史与趋势 - 辣椒产业400年发展史,从平民食品演变为全民消费,2022年川菜门店超32万家位列第一[14][19] - 现炒模式反击预制菜趋势,锅气成为差异化卖点[16] - 行业预判短期将涌现新品牌,但长期需依赖产品创新与品质管控[19]
独家对话美的方洪波:我只是一个过客,不需要被任何人记住
晚点LatePost· 2025-05-19 11:46
美的集团董事长 方洪波 "企业想要生生不息,依靠的是完善的公司治理,而不是一个人。" 文 丨 宋玮 13 年前,70 岁的美的公司创始人何享健把公司交给了 45 岁的方洪波。在那场意义非凡的交班仪式 上,方洪波仅说了两句话,他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第二句话是,"我只是美的发展历史 中的一个过客"。 方洪波清晰知道自己是谁,一个过客。 正是这名过客,创造了中国商业史上罕见的增长奇迹。在他接任美的董事长这十三年,美的收入增长 了 4 倍,从 1000 亿 到 4000 亿;市值翻了 8 倍,上涨了超过 5000 亿,目前位列 A 股民企市值第 三,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他重塑了美的,将其从传统的家电制造商转型成了一家科技驱动的多 元化集团,产品卖向全球。 每一位优秀企业家,都是在独特的生存土壤中,生长出属于自己的路。方洪波的独特处境在于,他执 掌着规模庞大的企业,手握极大权力,却既非创始人,也非所有者。在这样极具挑战性的环境中,他 不仅实现了卓越成就,还守住了自我本真。这一切,都源于他对自我的清晰认知。 他始终将自己定位为继任者、交棒者,禁止公司悬挂自己的照片,摒弃口号式企业文化,甚至不允许 员工称 ...
美的方洪波,士为知己者死
36氪· 2025-05-19 08:45
公司业绩与增长 - 2024年公司营收达4091亿元,净利润3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和14.3% [2] - 2012年至2024年十二年间,公司营收增长6倍,净利润增长超11倍 [2] - 2024年智能家居业务营收2695亿元,同比增长9.41% [12] - 海外营收1690亿元,同比增长12%,占总营收41.52% [13] - 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业务营收1045亿元,占总营收25.5% [15] 战略转型与改革 - 2012年公司确立"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三大战略方向 [7] - 改革措施包括裁员7万人(含1万管理人员)、产品型号从2.2万缩减至1.5万、关闭非家电业务 [7] - 变卖7000亩厂房用地及设备,将资金集中投入技术研发 [8] - 2014年发布M-Smart智慧家居战略,计划投入150亿元研发经费 [11] - 2017年斥资300亿元收购德国库卡机器人和以色列高创公司 [11] 研发与技术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162亿元,超过格力(69亿元)和海尔(107亿元) [11] - 2010年研发投入占比不足3%(25亿元),远低于同期格力 [9] - 转型后专注于"看不见的地方"投入,包括产品创新和技术突破 [9] - "美居"APP连接超6000万用户和1亿台IoT设备,年运营触达2500万人次 [12] 市场竞争地位 - 家用空调线下市场份额35.9%,线上33.2%,均居行业第一 [12] - 冰箱线上市场份额19%,在马来西亚、沙特、智利市场位居第一 [12] - 2012年前公司在空调、冰箱、微波炉等领域均落后于主要竞争对手 [5] - 通过价格战策略曾导致2011年销售额增长60%但利润仅增14% [4] 全球化布局 - 海外员工超3.5万人,建立20余个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13] - 2011年海外营收仅168亿元,主要依赖越南、埃及等低成本地区 [13] - 冰箱产品在越南、泰国、沙特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二 [12] 管理层与传承 - 董事长方洪波已培养6-7位接班人,明确表示不会恋权 [1] - 2012年接任时面临营收下降26.89%、净利润降6.25%的困境 [4] - 创始人何享健给予充分信任与授权,支持激进改革 [15]
统一企业中国(00220.HK):稳健经营中求积极进取 产品创新创造增长点
格隆汇· 2025-05-18 17:40
公司经营策略 - 基础品类升级创新稳增长,持续推广新品创造新的增长点,公司经营追求整体稳健中积极进取 [1] - 公司规划未来几年收入实现中高单位数复合增长 [1] - 方便面业务聚焦基础品类牛肉面产品,持续研发创新提升产品力,预计年初至今牛肉面三大品类收入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1] - 次新品类汤达人自前年底研发创新后市场反馈良好,预计已恢复正增长 [1] - 茄皇自2019年推出过去几年实现高增长,目前主要在25个城市推广,预计25年及未来有望保持较好增长趋势 [1] - 饮料业务针对基础产品如红绿茶、阿萨姆奶茶等积极推新做品牌活化,预计年初至今红绿茶收入实现高单位数-双位数增长 [1] - 积极发力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及无糖茶增速较快品类,预计饮料收入未来几年有望实现高单位数复合增长 [1] 成本与费用 - 受益于PET、白糖成本下降,预计饮料毛利率提升有望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 [2] - 棕榈油成本同比上涨,公司希望通过提高收入规模、工艺优化(如降低碎面)、研发储备部分替代棕榈油等抵消成本上涨不利影响 [2] - 受益于收入规模效应及费用投入效率提升,预计25年销售费率或有望同比下降,其中面的销售费率下降或为主要贡献 [2] 行业竞争与产能 - 饮料市场步入旺季,市场竞争有所加剧,但目前整体反馈相对可控,行业公司促销多为阶段性促销 [2] - 即饮网点数量远高于奶茶门店数量,受现制饮品行业龙头门店快速扩店影响相对有限 [2] - 目前饮料产能利用率相对较高,但由于基础工厂早已建设完成,预计未来几年加投生产线的资本开支相对可控 [3] 利润率与中长期展望 - 考虑面行业格局相对稳定及竞对利润诉求增强,预计面利润率有望改善,2024年OPM为2.7%,公司希望未来几年尽快修复至中单位数以上 [3] - 中长期看公司将专注提升产品力、更好服务消费者,预计产品创新有望贡献中长期增长 [3] - 饮料行业较好景气度亦有望利好业绩持续成长 [3] - 公司有望保持较好自由现金流 [3]
裁员10%!避免DOGE插手,美联储抢先“自刀”
华尔街见闻· 2025-05-17 12:13
避免DOGE干预,鲍威尔"先发制人",宣布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裁员10%。 据报道,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周五(5月16日)发给员工的一份备忘录中表示,"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 我们的整体员工人数将比现在减少大约10% ",将覆盖整个美联储体系,包括华盛顿特区总部和全国12 家地区联储。 这一举措被分析师视为鲍威尔对特朗普政府效率部门可能干预的先发制人,展示了其在政策格局中的政 治敏锐度。EY Parthenon首席经济学家Gregory Daco指出: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鲍威尔似乎试图通过逐步提高效率和减少美联储董事会员工数量来阻止政府效 率部门对美联储产生任何类型的影响,从而从根本上避免强制性裁员扰乱美联储的活动。" 此外,延期辞职方案面向截至2027年12月31日已完全具备退休资格的理事会员工开放。 根据美联储2023年年报,其系统员工总数为23950人;2024年预算预计将员工人数增至24553人,增长 约2.5%。这意味着10%的裁员将减少近2500人,使美联储的员工总数降至接近十年前的水平。 自2010年以来,美联储员工数量显著增加,与之相比,其他美国大型联邦机构的员工数量则减少了 10%。 鲍威尔的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