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

搜索文档
人民币专题跟踪研究(一):再论人民币本轮升值背后的逻辑
东海证券· 2025-09-03 17:32
人民币升值驱动因素 - 人民币中间价在2025年8月触及7.10关口,即期汇率最高达7.12[2][7] - 中间价升值主要由市场驱动,逆周期因子贡献度仅26%[2][8][9] - 逆周期因子被控制在500pips内波动,政策偏向稳预期而非主动引导升值[2][9] 市场力量分析 - 美元指数年初至今下跌9.9%,美元情绪指数跌至历史低位35[2][10][11] - 贸易净结汇率从1月23.9%升至7月54.8%[18][22] - 结汇套保率提升至10%,为2024年10月以来新高[18][22] 资本流动与汇率反应 - 外资6-7月抛售4200亿元人民币债券,其中同业存单净流出2400亿元[2][23][27] - 债市资金流出未导致人民币贬值,因外资转向增持股市风险资产[2][23] - 同业存单过去12个月净流入已基本耗尽,债市减持浪潮接近尾声[2][27][28] 风险提示 - 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引发外资加速流出[2][29] - 美国经济超预期上行或减弱企业结汇意愿[2][29] - 美国通胀超预期可能加深外汇贴水,增加套保成本[2][29]
人民币强势逼近“7”关口,A股再创新高迎外资
搜狐财经· 2025-09-03 13:47
人民币汇率表现 -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自8月以来累计升值近1000个基点 自4月初以来累计升值3000个基点 [1] - 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即期汇价突破7.15、7.14和7.13等关键点位 离岸汇率一度升破7.12大关 [1] - 央行大幅上调人民币中间价 单周调升291个点 调升幅度为近一年最高 [1][2] 美元走势与外部环境 - 美元指数报97.72 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可能降息25个基点 第四季度和2025年下半年或进一步降息 [1] -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可能导致美元指数走弱 新任美联储主席人选独立性受关注 若缺乏独立性可能引发美元抛售 [1] 国内经济基本面支撑 - 1-7月中国出口累计增速达6.1% 贸易结汇规模回升至近年高位 7月净结汇率转正 [2] - 境内不含储备资产的国际投资净头寸转正 外汇存款持续累积 跨境资金流动状况改善 [2] - 离岸央票发行和CNH Hibor抬升收紧流动性 为人民币升值提供动力 [2] A股市场与外资流动 - 截至2025年9月1日A股两融余额达22969.91亿元 创历史新高 8月以来连续突破2万亿元、2.1万亿元和2.2万亿元关口 [2] - 国际对冲基金持续流入中国股市 长线投资者增仓 外资买入推动A股回暖并支持人民币汇率从8月初7.2升值至7.13 [2] - 高盛指出中国股市估值处于中等水平 盈利增长潜力及散户风险偏好适中支撑A股上升趋势 [2] 机构观点与未来展望 - 中金公司预计短期内实现"三价合一" 年底前温和升值 若美联储降息压制美元反弹则人民币仍有上行空间 [3] - 东吴证券分析在岸离岸汇价可能与中间价再度并轨 人民币短期或加快升向7.1 升破7.0取决于中间价进一步指引 [3] - 高盛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望升破7 但房地产市场及私人需求疲软可能限制人民币及股市持续走强幅度 [3]
经济基本面改善,人民币走强有支撑
搜狐财经· 2025-09-03 11:52
钛媒体App 9月3日消息,人民币升值有多重因素。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稳步改善是人民币 走强的根本支撑。展望未来,人民币仍有升值空间,政策引导、结汇盘动向与海外货币政策变化等因素 将成为影响其后续走势的关键。当前,国际外汇市场的均衡力量正在发生改变,对冲基金加大对人民币 对美元汇率看涨期权的押注。新加坡交易所衍生品数据显示,投资者的目标价位是到年底人民币对美元 汇率升至7.0以上。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趋势变化还会受到两个不确定交易因素影响,可能放大汇率 波动。其中之一就是积压待结汇盘的潜在释放。(上证报) ...
分析人士:经济基本面改善,人民币走强有支撑
搜狐财经· 2025-09-03 08:03
上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强势反弹,在岸与离岸市场双双创下多个月以来新高。步入9月后,人民币对 美元汇率虽有所回调,但整体仍高于上周升值前的汇率水平,彰显人民币汇率韧性。人民币升值有多重 因素。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稳步改善是人民币走强的根本支撑。展望未来,人民币仍有升 值空间,政策引导、结汇盘动向与海外货币政策变化等因素将成为影响其后续走势的关键。(上证报) ...
外资加仓中国资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23:26
外资对中国资产的态度正发生转变。 来自格上基金的数据显示,从两周前开始,主动外资出现自去年10月以来首次流入A股,并于 上周(8月25日—8月29日)加速流入。同时,主动外资流出港股与ADR有所放缓。 而国家外汇管理局7月数据显示,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扭转了过去两 年总体净减持态势。尤其是5、6月份,净增持规模增至188亿美元,说明全球资本配置中国境 内股市的意愿增强。 港交所最新数据则显示,5月至7月末,长线稳定型外资机构资金累计流入约677亿港元,短线 灵活型外资机构资金流入约162亿港元。 "目前外资参与中国资产投资,仍以交易型资金居多,配置型资金还在观望。但是近期外资明 显加大了对中国资产的兴趣和关注度。" 一位业内人士说 。 业内人士认为,后续美元仍处于大的贬值周期,随着人民币升值空间打开,A股和港股赚钱效 应提升,中国资产有望迎来外资持续加仓周期。 外资回流中国资产 8月以来,中国资产全线爆发,上证指数站上3800点,再创10年新高;科创50指数也创出历史 新高。 今年A股表现出色。截至9月2日,今年以来,上证指数涨15.11%,沪深300指数涨14.12%,创 业板指和科 ...
宋雪涛:人民币升值的短期催化与长期重估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9-02 23:20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基本面支柱 - 中美利差显著收窄近50个基点 因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逾20bp至1.8%以上 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4.5%回落至4.2% [6][7] - 中国实际资产回报率相对提升 因中国呈现"上升名义利率+极低通胀"(7月CPI同比走平 PPI同比-3.6%) 而美国呈现"下降名义利率+回升通胀" [7] - 中美利差与USDCNY汇率相关性自2015年汇改后持续强化 [6] 政策风险溢价变化 - 美国货币政策独立性担忧加剧 特朗普解雇美联储理事事件可能使"亲特朗普派"投票权上升 2年期美债利率下行15bp反映降息预期升温 [10] - 中国政策风险溢价长期中枢下行 因深化改革提升政策可预测性 全球呈现"东稳西乱"格局使人民币资产稳定性成为稀缺价值 [10] - 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2025年9月会议利率维持在400-425bp区间的概率达89.7% [11] 购买力平价支撑 - IMF报告显示1美元实际购买力相当于3.4元人民币 表明人民币市场汇率显著低于其实际购买力水平 [12] - 人民币长期折价源于资本账户未完全开放及国际投资者对经济转型风险的担忧 [12] - 政策稳定性与经济修复相互印证 有助于消除外资"不信任折价" [12] 汇率升值的短期催化剂 - 央行中间价呈现"异常偏强"特征 7月以来离岸-中间价差扩大反映央行通过逆周期因子主动释放升值预期 [18] - 地缘政治考量推动汇率稳定升值 中美在芯片与稀土领域展现交换筹码意向 为高层会面铺垫 [18] - 人民币稳定币传闻可能深化资本项目使用 增强资产吸引力并加速汇率向内在价值回归 [20] 资金流动驱动因素 - 外资FOMO情绪推动A股资金流入 8月沪指涨超8% 创业板涨超20% 北向成交量放大且主动型外资转为净流入 [21][24] - 企业结汇行为转变 出口企业美元头寸未结汇规模在2025年1月达1275亿美元高点 随着美联储降息路径清晰 持有美元成本上升促发结汇需求 [25] - 外资对中国资产态度从"交易"转向"投资" 由"政策托底+科技突破"共同驱动价值重估进程 [24] 汇率走势特征与展望 - 年内汇率呈现三阶段波动:1-3月小幅升值 4月初急贬 4-5月重拾升势 6-7月窄幅波动 8月下旬开启强劲升值 [4] - 当前中间价、在岸价、离岸价"三价合一"共同向7.0水平靠拢 [4] - 弱美元环境利好升值动能释放 但需保持平稳节奏以兼顾基本面复苏与国际化长期目标 [28]
人民币升值与资产走势
2025-09-02 22:41
人民币升值与资产走势 20250902 摘要 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通常导致美元走弱和美债利率下降,利好黄金,但 近期市场表现背离此逻辑,降息预期下美元仍有回升迹象,美债利率稳 定在 4.25%附近。 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尤其是在去美元化背景下,但需 警惕英国财政风暴等极端事件可能引发的全球资产异动,对港股产生阶 段性影响。内因仍是主导。 法国政局动荡影响有限,英国财政问题虽影响较大但预计能快速解决。 此类事件可能短期内降低全球风险偏好,导致资金回流美元,对港股产 生影响,但对 A 股和债市影响较小。 预计美元不会显著走强,美债偏弱,支撑人民币高质量发展和市场风险 偏好。需关注央行应对措施,若出现热钱流入,央行可能锁定流动性, 导致短端利率带动长端走高。 人民币汇率升值通常伴随资金流入,若央行不锁定流动性,将对债券市 场形成流动性支持。需关注升值带来的风险偏好提升与流动性宽松哪个 为主导,权益市场看 M1,债券市场看 PPI 和 PMI。 Q&A 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及市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和市场变化主要受到外部和内部两个维度的影响。外部因 素包括美元和美债的位置,七八月份以来 ...
人民币升值的真相
虎嗅APP· 2025-09-02 22:00
以下文章来源于妙投APP ,作者丁萍 妙投APP . 虎嗅旗下二级市场投研服务品牌,为您提供精选上市公司价值拆解,热门赛道产业链梳理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丁萍 编辑 | 关雪菁 头图 | 视觉中国 近期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跌至7.11,即人民币对美元是升值的,这看起来像是一件"好事",但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这一变化并非完全 是中国经济强势的表现。 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主要是被"弱美元"推着走的 。 2025年4月初,因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度触及7.42高位,之后人民币逐步走强,一个月内回到7.2附近。如今美元兑人民币汇 率再度走低,一度跌至7.11。与此同时,美元指数从103附近回落至100下方,最低触及97.5。 问题来了,美元为何走弱?以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我们的投资究竟有何影响? 美元在走弱 美元的走弱,实际上是全球经济格局变动的结果。美国经济在经历了疫情冲击后,虽然通过大规模的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政策进行恢复,但长期 的财政赤字和债务增加,也让美元在全球市场上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 截至目前,美债已经突破37万亿美元大关,比债务规模本身更致命的,是它的利息。这笔每年超过1 ...
人民币升值:短期催化与长期重估
国金证券· 2025-09-02 21:46
人民币汇率走势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年内呈现波动上行态势,当前中间价、在岸价与离岸价共同向7.0关口靠拢[2][5] - 4月初因对等关税担忧出现快速贬值,8月下旬起展开新一轮强势升值行情[2][5] - 6-7月转入窄幅震荡,8月沪指涨超8%,创业板涨超20%[3][40] 中美利差与通胀 - 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近三个月收窄近50个基点,因中债收益率上升20个基点而美债收益率从4.5%降至4.2%[7] - 中国7月CPI同比走平,PPI同比低至-3.6%,美国通胀环比反弹,实际利差收窄更显著[7] 政策与风险溢价 - 美国政策不确定性上升,2年期美债利率下行了约15个基点,市场定价9月美联储降息概率达89.7%[14][15] - 中国深化改革降低主权风险溢价,资产稳定性成为全球稀缺资源[2][16] 购买力平价与估值 - IMF数据显示1美元购买力相当于3.4元人民币,当前汇率低估超50%[17][20] - 人民币长期重估进程已开启,但需多年时间,受资本账户开放和经济转型影响[17][18] 央行政策与市场情绪 - 央行通过中间价释放升值预期,逆周期因子调节显效,兼具地缘谈判与国内维稳考量[32][36] - A股牛市激发外资FOMO情绪,北向资金成交放量,主动型外资8月由流出转为流入[3][40] 企业行为与结汇需求 - 出口企业囤汇不结汇,货物贸易顺差与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差额在2025年1月达1275亿美元[26][30] - 待结汇盘集中释放可能性上升,因持有美元成本与风险边际增加[26] 风险因素 - 公开数据存在滞后性,可能对市场动态反映不及时[4][52] - 国内外局势与政策超预期变化可能影响资金流向和汇率[4][52]
人民币升值将助推资产重估
华西证券· 2025-09-02 19:24
海外经济与政策 - 美国经济边际放缓,2025年第二季度实际GDP年化环比增长3.3%,但较前一季度的-0.5%有所回升[10] - 美国失业率稳定在4.2%,但劳动参与率下降和非农就业扩张乏力显示就业市场隐忧[17] - 美国“大而美”法案预计五年内增加联邦赤字约2万亿美元,十年内累计增加约3.4万亿美元[19] - 美国关税政策使进口商品有效关税税率提升约18个百分点,预计2025-2035年减少总赤字4万亿美元[38] - 美国7月CPI同比2.7%,核心CPI同比3.1%,通胀回升主要受关税因素影响[40][42] - 美联储预计9月重启降息,累计已降息100BP,资产负债表规模从9万亿美元减至6.6万亿美元[45][48] 中国经济与政策 - 2025年中国实际GDP预计同比增长5.0%,名义GDP预计同比增长4.3%[53][58] - 2025年CPI中枢预计为0%,PPI中枢预计为-2.4%[66][69]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制造业投资增长6.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0%[87]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1-7月累计增长5.3%[90] - 7月出口同比增长7.2%,进口同比增长4.1%,贸易顺差982.4亿美元[93] - 财政政策扩张力度较快,2025年狭义赤字率预计为8.4%,广义赤字率预计为10.5%[99] 人民币汇率与资产展望 - 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受双顺差和外汇掉期信号支撑[3] - 股票市场有望维持牛市氛围,受益于经济企稳、流动性宽松和人民币升值[4] - 10年国债收益率预计2026年年中回归2%,长债利率易上难下[4] - 黄金价格短期受美元走弱利好,中期受财政-债务扩张和货币宽松支撑[4] 风险提示 - 地缘冲突等因素可能导致宏观经济出现超预期波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