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结构优化

搜索文档
人民银行明确下阶段货币政策,专家判断降准降息时点可能后移
北京商报· 2025-08-17 21:08
货币政策总体基调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保持流动性充裕 使社会融资规模及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3] - 相比一季度报告 更强调存量政策落地显效 未提及"适时降准降息" 短期加码宽松必要性不高 [3] - 降准降息时点可能后移 因财政贴息政策相当于定向降息(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降低总量工具必要性 [3] 信贷政策导向 - 信贷政策由"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调整为"稳固信贷支持力度 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更重视稳量提质 [6] - 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 同比增长6.9% 增速放缓反映金融机构反内卷和防空转 [6] -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占比约七成 较2016年房地产和基建贷款占比超六成显著提升 [7]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重点推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普惠小微和服务消费 [1] - 科技创新再贷款和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各增加3000亿元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9] - 二季度末科技贷款余额44.1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较全部贷款增速高5.8个百分点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保持在20%以上 [9] 贷款结构变化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05万亿元 同比增长11.8%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79万亿元 同比增长8.5% 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7] - 近十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快于全部贷款 中长期贷款余额占比由56%上升至67% [8] -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5万亿元 在企业贷款中占比由2014年末30.4%提升至38.2% 近十年年均增速约15% [9] 金融支持消费领域 - 发展服务消费面临供给不足问题 将强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 落实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 [10] -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消费需求的金融产品 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推动高品质服务消费发展 [11] - 通过财政贴息 国家育儿补贴等政策协同 夯实稳内需基本盘 [10]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落实金融“反内卷”——《2025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8-17 19:01
形势判断 - 当前经济面临内外部风险挑战但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国际方面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且复苏进程存在不确定性 美国关税政策推升全球衰退风险 关税和地缘政治紧张可能加剧物价上涨压力 需关注全球财政可持续性和金融市场波动风险 [2] - 国内经济运行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等风险挑战 但下半年保持稳定增长有坚实支撑 [2] - 通胀研判更为积极 将物价从"保持低位回升态势"改为"温和回升积极因素增多" 近期反内卷和提振消费政策有助于推动物价合理回升 [2] 政策立场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基调不变 宽松仍是主基调但需适度 重提防范资金空转 重申把握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保持自身健康性的平衡 指向总量政策宽松幅度相对有限 [3] - 反内卷成为金融政策主线 价格方面新增适时开展对金融机构自律约定执行情况的现场评估 存款端发挥利率自律机制作用 落实禁止违规手工补息 存款招投标利率报备机制和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等倡议 强化存款利率调整效果 稳定银行负债成本 为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创造有利条件 [3] - 贷款端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关键在于持续深化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工作试点 [3] - 数量方面信贷表述从加大投放力度转变为稳固支持力度 7月私人部门融资需求明显走弱 企业新增中长贷2016年8月以来首次转负 居民短贷和中长贷同时转负且创历史同期新低 在有效需求不足背景下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会加重银行业内卷 导致净息差进一步收窄 不利于保持银行体系健康性 也会催生资金空转 [4] 结构性政策 - 信贷投向结构发生深刻演变 主要驱动因素由重资产行业向高质量发展领域升级 新增贷款结构从2016年房地产 基建贷款占比超60%转变为目前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占比约70% 贷款期限结构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 贷款主体结构企业贷款占比不断增加 直接融资占比持续上升 [5] - 未来结构性政策支持围绕普惠金融 科技创新和扩大消费等主线 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小微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8] - 改善高品质服务供给成为金融支持促消费重点 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从商品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 当前服务消费面临供给总量不足 供给质量有待提升 企业盈利能力不足等问题 [8] - 金融政策从供给侧发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落实好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工具 加大服务消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不断拓宽支持消费的融资渠道包括信贷债权股权等 强化政策协同配合发挥财政就业社保等政策协同效应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 [9]
本周聚焦:25Q2银行经营数据、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利润降幅收窄,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国盛证券· 2025-08-17 18:24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 银行业经营数据 - 25H1商业银行累计净利润1.24万亿,同比下降1.2%,降幅较25Q1收窄1.1个百分点 [1] - 非息收入占比提升至25.8%,较25Q1提升0.8个百分点 [1] - 国有大行利润增速1.1%,城商行改善幅度最大达5.6个百分点 [1] - 商业银行资产同比增速8.88%,其中国有大行增速10.4% [1] - 净息差1.42%,环比下降1bp,其中国有大行降幅2bp [2] - 不良率1.49%,关注率2.17%,分别较25Q1下降2bp和1bp [2] - 资本充足率15.58%,较25Q1提升0.3个百分点 [2] 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 6月新发放贷款利率3.29%,较3月下降15bp [3] - 一般贷款、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分别为3.69%、3.22%、3.06% [3] - 央行对宏观经济描述更为积极,强调新动能加快发展和总需求持续扩张 [3] - 货币政策基调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新增"灵活性预见性"表述 [3] 信贷结构优化 - 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等领域贷款增量占比约七成 [7] - 小微企业贷款在企业贷款中占比提升至38.2% [7] - 科技贷款余额4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新发放利率2.90% [7] - 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3.48%,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7] 板块投资建议 - 顺周期主线推荐宁波银行,红利策略推荐江苏银行、成都银行等 [8] - 关注具备可转债转股预期的上海银行、兴业银行等 [8] 重点数据跟踪 - 股票日均成交额21021.06亿元,环比增加4055.61亿元 [9] - 两融余额2.05万亿元,较上周增加2.08% [9] - 同业存单发行利率1.61%,环比增加1bp [10]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3%,环比增加3bp [11] - 地方政府专项债年初累计发行28368.89亿元 [11]
央行最新报告:整治“内卷”有助于物价回升
证券时报· 2025-08-15 21:48
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 央行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总结上半年政策执行情况并明确下一阶段取向 [1] - 上半年央行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5月推出的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在1个月内全部落地实施,效果明显 [2] - 下一阶段将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及价格预期目标匹配 [1][9] 信贷结构优化 -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等"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增量占比达七成 [1][5] - 新增贷款结构从2016年房地产和基建占比超六成转变为当前高质量发展领域占主导 [5]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快于全部贷款增速,中长期贷款余额占比从56%升至67% [5] - 企(事)业单位贷款在人民币贷款年度增量中占比提升16个百分点至79% [5] - 直接融资(企业债券、政府债券、股票融资)占比从2018年末26.7%提升至2025年6月末31.1% [5]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央行将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推动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发展 [6] - 普惠小微金融服务十年成就显著,央行将持续提升其可获得性和可持续性 [5] - 金融政策将从供给侧发力改善服务消费供给,用好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工具 [7] - 稳固信贷支持力度,发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大对服务消费供给企业的资源投入 [7] 物价与市场竞争 - 央行将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以推动物价回归合理水平 [1][3] - 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效果显现,煤焦炭、热轧卷板、玻璃等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上涨 [3]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修订后要求大型企业60日内支付款项,多家车企承诺统一供应商账期为60天 [3] 消费与经济转型 - 服务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重要引擎,当前居民服务消费占比低于50%仍有增长空间 [7] - 国际经验显示人均收入提高会推动消费结构从商品主导转向服务主导 [7] - 宏观政策加快转变思路,通过育儿补贴、消费贷款贴息等政策惠民生促消费 [8] 汇率与国际合作 - 央行将密切关注海外央行政策变化,保持流动性充裕并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10] - 推动熊猫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 [10] - 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化对外货币合作并发展离岸市场 [10]
央行重磅报告!强调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
证券时报· 2025-08-15 21:46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8月15日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总结上半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分析当前经济 金融形势,明确下一阶段政策取向。 | | | | 中国人民银行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信息公开 | 新闻发布 | 深律法拠 | 货币政策 | 宏观审慎 | 信贷政策 | 全融市场 | 金融稳定 | 调查绕计 | 银行会计 | 支付体系 | | | 金融科技 | 人民币 | 经理国库 | 国际交往 | 人员招录 | 学术交流 | 征信管理 | 反洗钱 | 党建工作 | | | 服务互动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 公告信息 | 图文直播 | 央行研究 | 音頻视频 | 市场动态 | 网上展厅 | 报告下载 | 报刊年整 | | | 网送文告 | 办事大厅 | 在线申报 | 下载中心 | 网上调查 | 意见征集 | 金融知识 | 关于我们 | | | | | | 20 ...
央行重磅报告!强调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
证券时报· 2025-08-15 21:40
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 央行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总结上半年政策执行情况并明确下一阶段取向 [1] - 提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和价格目标相匹配 [3][20] - 强调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3][21] 信贷结构优化 -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等领域贷款增量占比约七成 [2][12] - 新增贷款结构从2016年房地产、基建占比超六成转变为目前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占比约七成 [12]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快于全部贷款增速,中长期贷款余额占比由56%上升至67% [13] - 企(事)业单位贷款在人民币贷款年度增量中占比提升约16个百分点至79% [14] - 直接融资占比由2018年末的26.7%提升至2025年6月末的31.1% [15]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央行将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培育完善科技创新债券市场生态 [15] - 发展普惠金融是长期主线,将提升普惠小微金融可获得性和可持续性 [15] -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明显,5月一揽子措施有效提振信心和稳定预期 [5][6] 物价与竞争环境 - 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将对物价合理回升产生积极影响 [3][9] - 整治"内卷式"竞争有助于促进产业链提质增效和企业经营更趋理性 [9][10] - 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上涨,供需良性循环有望加快 [10] 服务消费发展 - 我国居民服务消费占比低于50%,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17] - 金融政策将从供给侧发力,改善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 [17] - 发挥货币政策双重功能,保持流动性充裕并推动融资成本下降 [17] - 加快发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大对服务消费供给企业的资源投入 [17] 外部经济环境 - 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复苏进程存在不确定性 [6] - 美国关税政策推升全球衰退风险,金融市场波动可能加剧 [6] - 央行将密切关注海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变化,保持流动性充裕 [22] 人民币国际化 - 稳慎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扩大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 [22] - 深化对外货币合作,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 [22] - 增强外汇市场韧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2]
刚刚,央行发布重磅报告!
证券日报网· 2025-08-15 21:27
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 中国人民银行2025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保持流动性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2] - 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2] 货币政策工具与调控方向 - 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领域 [3] - 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外汇市场韧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基本稳定 [3] - 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3] 物价与经济表现 - 6月CPI同比由负转正,核心CPI除2月外均为正增长,6月上涨0.7%,宏观政策加力支撑物价企稳回升 [4] - 经济持续向好但部分行业低价过度竞争,中央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治理无序竞争,提振消费政策落地促进物价合理回升 [4] 信贷结构与金融支持 -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等领域贷款增量占比约七成 [5] - 新增贷款投向新动能和内需领域增速较快,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企业贷款占比增加 [5] - 直接融资占比持续上升,金融体系将聚焦国民经济重大战略和薄弱环节优化信贷结构 [5] 金融支持消费升级 - 金融政策从供给侧发力推动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服务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6] - 保持流动性充裕,降低融资成本,强化结构性工具激励,加大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支持 [6][7] - 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服务消费企业产业升级,强化财政、就业等政策协同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7]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成效初显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金融时报· 2025-08-15 20:54
货币政策执行成效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 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 [2] - 央行推出三大类十项举措包括降准降息 下调结构性工具利率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增加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2] -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 广义货币供应量 人民币贷款增长平稳 企业及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处于低位 [3] 信贷结构优化 - 新增贷款结构由2016年房地产和基建贷款占比六七成转变为目前科技 绿色 普惠 养老等领域占比六七成 [5] - 近十年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11个百分点 贷款期限结构持续优化 [6] - 直接融资(企业债券 政府债券 股票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比相较2018年末提升4.4个百分点 [6] 重点支持领域 - 金融资源聚焦普惠小微 科技创新 信贷结构优化和促消费四大领域 [4] - 央行联合证监会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 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机制 [6] - 当前居民服务消费支出占比低于50% 金融部门将支持改善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 [7] 政策导向与实施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 强调落实落细 保持流动性充裕 使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目标相匹配 [3] - 政策注重总量保障与结构优化相结合 传统工具拓展与新工具创新并重 [2] - 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加强部门协调与市场沟通 持续释放政策效应 [2][3]
聚焦信贷结构优化 央行详解金融如何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京报· 2025-08-15 20:49
信贷结构优化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央行二季度货政报告聚焦信贷结构优化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设置4篇专栏内容 [1] - 央行从微观维度优化信贷结构,宏观维度支持提高直接融资占比,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是未来主线 [1] - 金融供给侧转型中,新增贷款结构从2016年房地产、基建占比六七成转变为科技、绿色、普惠、养老等领域占比六七成 [2] - 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占比近十年上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快于全部贷款增速 [2] 融资结构与贷款主体变化 - 企业贷款占比持续上升,居民房贷需求减弱,反映经济增长动能和模式转换 [3] - 直接融资占比提升,企业债券、政府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相较2018年末提升4.4个百分点 [3] 普惠小微金融与科技创新支持 - 央行将提升普惠小微金融可获得性、可持续性,实现高质量发展 [4] - 大量信贷资源投向科技领域,央行联合证监会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 [4] - 科技贷款服务呈现量增、价降、面扩特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渠道和机制不断完善 [4] 消费与服务供给优化 - 居民服务消费占比低于50%,增长空间大,金融需支持改善高品质服务供给 [4][5] - 服务消费有望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服务业估值在自有住房、公共医疗等方面有改进空间 [6] 整治内卷与供应链优化 - 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有助于经济供需平衡和物价回升 [7] - 整治内卷式竞争后,焦煤焦炭、热轧卷板、玻璃等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上涨 [7] - 人民银行推动供应链票据平台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建设,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 [7]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修订后,大型企业付款期限缩短至60天内,汽车行业供应商账期统一为60天 [8] - 汽车行业在业企业超150万家,消费额占社零总额近15%,产业链稳定对经济金融影响重大 [8]
普惠、科技、服务消费,央行货政报告勾勒三大金融服务核心方向
第一财经· 2025-08-15 20:46
货币政策基调与方向 - 下阶段货币政策将持续落实适度宽松基调 抓好政策执行以充分释放效应 同时强化宏观政策协同 [1] - 未来在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 将聚焦优化资金供给结构 把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 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 [1] - 明确普惠金融 科技创新 服务消费三大未来金融服务核心方向 [1] 金融总量与结构优化 - 当前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和广义货币M2余额分别突破430万亿元和330万亿元 [2] - 新增贷款结构由2016年房地产 基建贷款占比六七成 转变为目前科技 绿色 普惠 养老等领域贷款占比六七成 [3] - 企业债券 政府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等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较2018年末提升4.4个百分点 [3] 信贷结构优化特征 - 近十年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近11个百分点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快于全部贷款增速 [3] - 企(事)业单位贷款占比持续上升 反映经济增长动能从居民房贷驱动向企业创新驱动的模式转换 [3] - 人民银行持续设置金融"五篇大文章"专栏 引导金融机构做好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养老金融 数字金融 [2] 金融服务重点领域 - 普惠金融长期主线 提升普惠小微金融可获得性与可持续性 [4] - 支持科技创新方向明确 推动科技贷款服务量增 价降 面扩 [4] - 瞄准服务消费潜力领域 目前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结构中服务消费占比低于50% 养老 托育等领域供给不足 [4] 政策传导与协同 - 前期货币政策效果还将进一步体现 已实施政策的成效会持续显现 [5][6] - 实施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关键在抓好落实 密切跟踪政策传导情况和实际效果 [6] - 财政 货币 产业等宏观政策加强协同配合 效果持续显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