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质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在华多地关店!无印良品遭遇十面埋伏,“日系白月光”失色
华夏时报· 2025-08-20 22:28
门店关闭情况 - 北京世茂工三店将于2025年8月31日关闭 目前处于清仓促销阶段 部分服装购买2件及以上可再享10%优惠 特价商品低至200-300元 [1] - 北京国瑞城店近期关闭 上海、长沙、苏州、烟台等多地门店也宣布关闭 [2] - 公司回应称2025年至今在中国大陆新开19家门店 目前保持净增长 闭店是基于经营效率的正常调整 针对部分商圈人流下降做出的门店取舍 [2] 市场竞争环境 - 中国消费市场转向亲民与平价主流 本土品牌名创优品门店数达7488家(中国内地4275家)同比净增长241家 小米之家快速崛起抢占生活杂货市场 [2][5] - 优衣库、UR等快时尚品牌通过高频上新和大众化定价挤占服饰市场份额 [2] - 线上电商平台(拼多多白牌商品、京东/天猫高性价比品牌)凭借海量SKU和极致价格优势形成"蜂群式"攻击 从价格/品类/便利性多维度蚕食市场 [5] 财务业绩表现 - 中国大陆门店数421家(截至8月18日) 全球总门店1396家(日本674家) [3]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既有门店及电商销售同比达111.9% 主要由护肤美容、家居用品等生活杂货类拉动 [3] - 东亚事业部2024年9月-2025年5月(9个月)营业收益1645.99亿日元(约80.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 部门利润325.32亿日元(约15.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5% [4] - 对比历史数据:2022-2023年度营业收益同比增23.3% 利润增41.7%;2023-2024年度营业收益增13.4% 利润增16.7% 增幅明显下滑 [4] 定价策略挑战 - 中国市场定价明显高端化 例如12.6cm木质碗售价38元 42*42*22cm沙发坐垫售价398元 [4] - 相较于日本本土平民化定位 中国市场定价与当下大众消费趋势匹配性较弱 [4][5] - 社交媒体存在较多消费者反映产品售价较贵 [4] 公司战略方向 - 坚持每年开设40家左右新店 优先目标为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 有潜力三线城市也会进入开店版图 [5] - 深化现地化战略 扩大店铺网络 坚持可持续发展 [5] - 公司认为中国消费趋势更倾向于"品质消费"而非"平价消费" 将持续提升商品与服务品质及竞争力 [5]
“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持续增长 电商大促成品质消费重要时点
新华财经· 2025-08-20 15:58
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BI)表现 - CBI指数从2025年一季度的63.38上升至二季度的65.17 显示持续增长态势 [1] - 指数反映消费者倾向于优质产品和品牌商品的趋势持续增强 [1] - 电商平台大型促销活动(如618 双11)成为推动品牌经营和品质消费的关键节点 [1] 指数编制与监测意义 - 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商学院合作开发 [1] - 淘天集团提供技术支持 [1] - 指数助力宏观监测实现消费量 价 质的全面覆盖 [1] 电商购物节对品牌消费的驱动因素 - 消费者对购物节时间节点形成稳定预期 品牌商家通过折扣促销吸引需求集中释放 [1] - 折扣促销不会对品牌定位产生负面影响 [1] - 经济持续发展推动消费者对品牌商品需求上升 [1] 快消新锐品牌发展态势 - 新增"快消新锐品牌榜"专题研究 上榜50个品牌中48个来自中国内地 [2] - 显示中国快消行业在创业与创新方面的回暖趋势与增长潜力 [2] - 高价值人群消费偏好和消费者复购行为是新品牌从网红转向长红的关键因素 [2] 新品牌可持续发展策略 - 需从流量思维转向用户生命周期管理 [2] - 通过持续产品创新和优质服务体验绑定高价值用户 [2] - 摆脱昙花一现的发展困境 [2] 相关指数发布 - 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榜单(CBI500)于同日发布 [2] - 线上品牌购买力指数(BPI)于同日发布 [2]
“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二季度持续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2:05
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表现 - 2025年二季度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BI)从一季度的63.38增长至65.17 [1] - 指数显示中国消费者购买品质品牌商品的趋势持续增强 [1] 电商促销活动影响 - 618购物节和双11购物节所属季度消费者更倾向于选购优质品牌而非低价白牌 [1] - 电商平台线上促销活动已成为品牌经营与品质消费的重要节点 [1]
《浪浪山小妖怪》缘何圈粉?洞察消费新趋势:买得值买得开心
南方都市报· 2025-08-19 14:52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与消费新趋势 -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获得观众好评 观众表示情感共鸣且"买得值" 反映消费新趋势包括品质消费、情绪消费、个性化消费和享受型消费 [1] - 国家统计局指出1-7月升级类商品零售增长较快 精神文化需求相关服务零售增长较快 消费新动能持续壮大 [1] 品质消费案例:胖东来超市 - 胖东来超市以高品质、优服务、高性价比赢得消费者 尤其年轻消费者 提供极致服务如免费洗手台、餐车、老花镜、放大镜和一次性手套 [2] - 食品配料表干净 价签标明进价和售价 热销品如芋泥麻薯馅月饼难抢到 食品有问题全额退款 [2] - 胖东来上半年合计销售117.07亿元 其中超市销售63.50亿元 珠宝11.82亿元 电器11.80亿元 茶叶5.09亿元 [2] - 胖东来模式被其他超市学习 如北京永辉超市调改后客流爆棚 采取限流措施 设有胖东来产品专区 [2] - 消费者更看重商品品质、健康和安全 [3] 新能源汽车与个性化、情绪、绿色消费 - 小米汽车工厂自动化生产 满产后每76秒下线一台车 [4] - 小米YU7标准版峰值功率235kW 零百加速5.88秒 续航835km 安全性能以中欧双五星和中保研3G+为目标 车身采用铠甲笼式钢铝混合结构 [5] - 小米汽车外形炫酷 颜色包括海湾蓝、熔岩橙、霞光紫、宝石绿、流金粉 打破传统黑白灰调色盘 [5] - 小米汽车有人性化设计如雨伞收纳位、前备箱、智能系统可通过"小爱同学"听歌和远程操控家中设备 [6] - 小米YU7开售3分钟大定20万台 锁单用户平均年龄33岁 女性用户比例30% 比SU7同期高4.5% [6] - 消费者选择小米汽车因续航高、辅助驾驶功能强、人工智能优势、外观好、性价比高 女性车主表示"心情好" [6] - 情绪消费和绿色消费趋势 新能源汽车1-7月产销量双超820万辆 市场渗透率45% [7] 享受型消费:旅游行业变化 - 暑期旅游度假、休闲消暑、影视打卡、学习充电需求旺盛 1-7月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 [8] - 旅游方式改变 更注重深度体验 自由行在出境旅行中比例超80% 国内旅行团向小团演进 包车游、私家团、定制旅行增长可喜 [8] - 租车自驾游、包车自驾游、精品小团游增势强劲 "酷旅行"需求增长如跟着演唱会旅行、跟着"苏超"逛吃 [9] - 消费者对安全、省心敏感度提高 重视服务保障和履约保障 青睐保障充分而非一味低价商品 [9] - 同程旅行上半年累计服务人次19.9亿 同比增长7.2% 住宿收入25.6亿元 同比增长18.8% 中星及以上酒店需求显著增长 非一线城市用户对本地及周边中高星酒店、精品民宿和度假别墅需求提升 [9] 服务消费挑战与展望 - 商务部指出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发展型、享受型消费需求扩大 消费者注重个性化、多样化和高品质服务体验 [10] - 服务消费领域存在高品质服务供给不足问题 能精准对接新需求的商家更受青睐 [10] - 国家统计局称消费扩大态势未变 消费新动能持续壮大 但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 居民消费能力和信心仍待提升 消费内生动力仍待增强 [10]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消费市场新变化新亮点:扩容·提质·焕新·开放
新华网· 2025-08-12 14:36
消费市场扩容 - 社零总额今年将超过50万亿元 [4] - 网上零售连续12年全球第一 [4] - 汽车销量全球第一 [4] 消费品质提升 - 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 快于商品消费 [8] - 人民群众的生活从"过日子"变成"过好日子" [8] 新型消费发展 - 实施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 助力传统业态"旧中出新" [12] - 国货"潮品"畅销海内外 [12] - 新型消费业态融合创新 谷子经济、潮玩盲盒等成为新潮流新风尚 [12]
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今年有望突破五十万亿元——超大规模市场体量更大
新华网· 2025-08-12 14:35
消费市场规模与结构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39.1万亿元提升至2024年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全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 [2] - 新能源车保有量较2020年增长5.4倍,2024年上半年渗透率超50% [2] - 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增速快于商品消费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2] 商贸流通体系建设 - 批发零售业2024年增加值达13.8万亿元,规模仅次于制造业,较"十三五"末增长40% [3] - 累计改造县乡村商业网点15.5万个,超95%行政村实现快递直达 [3] - 全国冷库总量2.53亿立方米、冷藏车保有量49.5万辆,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42.9%和80% [3] - 建设35个全国示范步行街和商圈、551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超1.25亿居民 [3] 外资利用与贸易发展 - "十四五"实际使用外资累计7087.3亿美元,提前完成7000亿美元目标 [5] - 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较"十三五"增加2.5万家 [5] - 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34.6%,较2020年提升6个百分点 [5] - 货物贸易规模连续8年全球第一,2024年较2020年增长32.4% [7] 贸易结构优化与国际合作 - 民营企业出口占比从"十三五"末56%提升至64.8% [7] - 跨境电商进出口2.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67% [7] - 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贸易占比达51.8%,年均增长4.7% [8] - 在共建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累计近6000亿美元 [8] 消费升级与供给创新 - 网上零售额连续12年全球第一,汽车及家电细分领域销量全球第一 [2] - 2021-2024年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 [4] - 2024年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同比增长77.8% [4] -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较2020年增长38% [7]
鼓励农产品精深加工 满足品质消费需求
消费日报网· 2025-08-11 10:46
农产品消费新趋势 - 消费者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化、个性化、功能化,新式茶饮、低脂奶酪、谷物能量棒等新型消费场景不断涌现 [1] - 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9方面23项举措,从供给端、流通端、市场端培育增长点 [1] 优化供给端 - 重点提升"三品一标"水平,推进品质评价和质量分级,开发新型加工产品如即配、即烹、即热食品以满足年轻消费者 [2] - 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达6097.8亿元,"十四五"新认证绿色有机等农产品3.6万个,较"十三五"末增长70% [2] - 上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97.9%,每年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超2亿吨 [2] - 工信部首批遴选哈尔滨红肠、郫县豆瓣等39个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推动食品工业精深加工与三产融合 [3] 流通体系升级 - 完善产地冷链物流网络,"十四五"新增冷藏库容9800万立方米,较"十三五"末翻倍 [5] - 农业农村部将制定"十五五"规划,重点建设产地预冷设施、冷链集配中心及产后处理能力 [5] - 我国年生鲜农产品消费规模达10亿吨,冷链物流是保障消费品质的关键 [4] 市场激活与品牌建设 - 2024年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成为旅游业创新最活跃领域 [6] - 通过农文旅融合推出"乡村四时好风光"等活动,2024年丰收节带动农产品消费300多亿元 [7] - 推动乡村民宿多元业态经营,拓展农产品销售与文化体验综合场景 [7]
新疆之北,当大麦的生命力遇见汾酒匠心
北京商报· 2025-08-08 13:02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科技种粮和全产业链质控提升原粮品质与供应稳定性 强化"品质汾酒"战略以应对高端白酒市场竞争 [1][4][11] 原粮基地建设 - 在新疆奇台建立大麦制种基地 依托年日照3000小时和无霜期160天的气候优势试种专用品种"汾酒大麦1号" [2][4] - 原粮基地总规模达140万亩 覆盖北纬36°-45°黄金种植带 保障高粱/大麦/豌豆的稳定供应 [4] - 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带动农户增收 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实现产业扶贫 [9] 品质管控体系 - 2009年起自建原粮基地 制定"测天下吉壤为我所种"战略目标 实现从种植到生产的全程可控 [5] - 发布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食品安全内控标准 建立全链质控网络确保原料可追溯 [7] - 采用智能化监控和数字化管理手段 精准管控原粮生长过程 [7] 财务表现与战略方向 - 2024年实现营收360.11亿元 净利润达122.43亿元 [11] - 持续扩大原粮基地规模 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提升产品竞争力 [11] - 将绿色原粮基地定位为"第一车间" 作为高质量发展和复兴纲领的核心环节 [8]
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成效显著!前6月广州消费市场稳中向好
搜狐财经· 2025-07-31 22:22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广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611.22亿元 同比增长5.9% 增速较1-5月提升0.8个百分点 [1] 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3倍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7.6% [2] - 两类商品合计零售额231.91亿元 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个百分点 [2] 电商渠道发展 -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1690.69亿元 同比增长16.4% [3] - 电商渠道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个百分点 [3] 品质消费升级趋势 - 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0.7% 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3.0% 金银珠宝类增长16.3% [4] - 三类品质商品合计零售额295.21亿元 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个百分点 [4]
人民政协报关注:郫都区政协专题协商聚焦品质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7-24 13:18
郫都区消费场景打造 - 郫都区通过三道堰戏水、望丛祠赏荷、蜀绣之乡非遗体验、佛罗伦萨小镇购物等多元化消费场景保持夏季消费热度[2] - 区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议聚焦"传统与创新深度融合 打造品质消费新场景" 委员与职能部门互动提出创新建议[4] 文化消费地标建设 - 望丛祠作为"蜀中第一祠"与卤味坊特色街区联动 计划分三期打造文化消费地标 包括硬件改造、夜间场景培育和文化IP开发[6] - 项目设计遵循"建筑可阅读、街道可漫步、文化可触摸"理念 最终形成"白天游祠庙、夜晚品江湖"的文旅闭环[6] 川菜文化融合创新 - 提出建设"可吃的博物馆"集群 包含豆瓣制作研学、川菜大师课堂等沉浸式项目[8] - 规划"豆瓣时光长廊"运用AR技术还原古法工艺 开发主题餐厅和文创产品 推动郫县豆瓣从厨房走向生活场景[8] - 建议开展古城古镇"微更新"改造 打造"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 通过主题活动实现文化感知到消费转化的闭环[8] 商业场景升级 - 委员视察成灌高速安德服务区和佛罗伦萨小镇奥特莱斯等商业消费场景[7][9] - 提出在核心商业区营造主题化场景 增强游客黏性与参与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