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具
icon
搜索文档
中泰期货晨会纪要-20250715
中泰期货· 2025-07-15 10:00
交易咨询资格号: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Finance] 证监许可[2012]112 晨会纪要 2025 年 7 月 15 日 | | [Table_Finance] | | | | | | --- | --- | --- | --- | --- | --- | | 联系人:王竣冬 | 2025/7/15 | | 基于基本面研判 | | | | 期货从业资格:F3024685 | 趋势空头 | 震荡偏空 | 震 荡 | 震荡偏多 | 趋势多头 | | 交易咨询从业证书号:Z0013759 | | 液化石油气 | 橡胶 | 橡胶 | | | | | 原油 | 沥青 | 十债 | | | 研究咨询电话: | | 铝 | 燃油 | 二债 | | | | | 氧化铝 | 中证500股指期货 | 三十债 | | | 0531-81678626 | | | | | | | | | 白糖 | 上证50股指期货 | 五债 | | | 客服电话: | | 短纤 | 中证1000指数期货 | 尿素 | | | 400-618-6767 | | 乙二醇 | 沪深300股指期货 | 玻璃 | | | | | ...
摩根士丹利:欧盟多年期财政框架_预期如何
摩根· 2025-07-15 09: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7月16日欧盟委员会将提交下一个多年度金融框架(MFF)提案,该提案将揭示欧盟长期优先事项并提出实现目标的具体工具,市场关注新预算是否会带来额外欧盟债务;提案可能围绕引入欧盟债务工具、获取新自有资源、重新定义优先事项、重新思考欧盟支出范围四个主题展开;提案后续需经各成员国一致决策,最终通过前会有诸多变化 [1][2][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MFF介绍 - MFF是重要立法,对欧盟政策有长远影响,明确财政和地缘政治优先事项、设定收入来源并分配支出 [3] - 收入主要来自成员国缴纳资金,发行欧盟债务所得也计入收入,占比约25 - 30%;支出按政策领域分配,收支应平衡,超支时通过欧盟借款解决 [3] 预算提案关注主题 - **欧盟债务**:欧盟预算缺乏灵活性,解决方案可能是引入用欧盟债务增加支出的灵活机制;欧盟委员会可能考虑新联合债务工具,在危机时进入资本市场,但提案可能不会获一致支持,资助贷款阻力可能较小 [10] - **获取新自有资源**:因复苏和韧性基金(RRF)借款还款,欧盟每年需支出250 - 300亿欧元,支出能力下降0.2个百分点的国民总收入(GNI);增加自有资源有两个选择,提高GNI贡献可能性较小,引入新税收方案可能争议较小,但部分国家反对烟草及替代产品增税提案 [14][15] - **重新定义优先事项**:2028 - 2034年预算重点可能是国防和竞争力,共同农业政策(CAP)支出可能降低15 - 20%;将设立竞争力基金(ECF)支持战略部门,还计划设立1000亿欧元基金支持乌克兰;预计会有更多操作性提案,如对欧盟支出采用基于绩效的方法 [16] - **重新思考欧盟支出范围**:MFF可借此机会重新思考欧盟支出范围,探讨绕过欧盟国防支出限制的方法,为国防支出融资,因国防支出在各国间有更广泛共识 [17] 提案后续情况 - 提案公布后需关注各成员国反应,以判断哪些内容可能进入最终法案;提案最终通过前会有诸多变化,当前MFF经过两年谈判才最终通过 [19]
欧盟:欧美在一些领域的立场“存在很大差距”,30%关税让美国谈判代表都很困惑
华尔街见闻· 2025-07-15 08:44
关税政策升级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对来自墨西哥和欧盟的输美产品征收30%关税 [1] - 关税税率从4月份的20%降至10%后突然飙升至30% 令欧盟措手不及 [2] - 特朗普表示若欧盟实施报复性关税 美国将进一步提高关税税率 [2] 美欧贸易谈判进展 - 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警告美欧在关税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 [1] - 双方谈判在原则文本上已相当接近 但在某些关键领域仍存分歧 [1] - 30%关税将使跨大西洋贸易"几乎不可能"像以往那样进行 [1] - 欧盟需在8月前达成协议以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 [1] 欧盟内部应对策略 - 欧盟内部对应对策略存在分歧 但多数倾向于继续对话 [3] - 爱尔兰欧洲事务部长表示继续对话比贸易战更有利 [3] - 欧盟决心保护自身经济 考虑实施再平衡措施 [2][3] 欧盟报复方案准备 - 欧盟正制定覆盖约720亿欧元美国进口商品的新关税清单 [4] - 清单包括机械产品、化学品、医疗器械、电气设备、农产品等 [4] - 原针对美国钢铁、铝和汽车关税的210亿欧元报复计划将推迟至8月6日 [5] - 欧盟考虑动用反胁迫工具(ACI)对服务贸易实施限制 [5][6] 多边协调措施 - 欧盟加强与"志同道合"贸易伙伴的磋商 [6] - 寻求在贸易模式和经济影响方面交换意见 [6] - 探讨如何加强彼此间的贸易往来 [6]
特朗普所谓“重大声明”揭晓;事关货币政策!央行重磅回应;湖北延长婚假至15天丨早报
第一财经· 2025-07-15 08:41
第一财经每日早间精选热点新闻,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 【今日推荐】 关于货币政策、中小行激进债券投资、汇率、结构型工具,央行重磅回应 7月14日,央行副行长及各司局负责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全面回应一系列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据 第一财经梳理,货币政策方面,下半年将延续"适度宽松"基调;对于中小银行激进的债券市场投资行 为,央行认为,中小银行债券投资需把握风险平衡;人民币汇率方面,有条件保持基本稳定,不寻求通 过汇率贬值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方面,将突出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等主线。一 系列重磅信号的释放,为经济持续回升和金融市场稳定注入确定性。 对俄加关税、对乌"送"导弹,特朗普所谓"重大声明"揭晓 中共中央:依法严惩各类经济犯罪,依法严惩贪污、职务侵占、行贿、受贿等腐败犯罪 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严惩各类经济犯 罪,依法严惩贪污、职务侵占、行贿、受贿等腐败犯罪,有力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完善产权司 法保护机制,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 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依法适用财产保全和司法 ...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央行将进一步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方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07:47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NO.1 央行:将进一步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方向 NO.2 央行邹澜:人民币汇率在双向波动中保持基本稳定具有坚实基础 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7月1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各方面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变化非常关注, 近期美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物价水平仍然高于美联储的目标水平,关税政策进一步增加了美国通胀 走势的不确定性。相比较而言,我国金融市场表现出较强韧性,运行总体平稳,影响汇率的因素是多元 的,比如经济增长、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地缘政治、风险事件等。当前美元走势仍然有不确定性,但 中国国内基本面持续向好,人民币汇率在双向波动中保持基本稳定具有坚实基础。 NO.3 央行邹澜: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突出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等主线 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7月1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5月,人民银行再次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 措施,这其中有不少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这些结构性政策措施已经在5月底前全部启动实施。截至5月 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签约合同金额达1.74万亿元,企业随时可以提款使用。下一步,还将发挥 好 ...
上半年金融“五篇大文章”成绩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持续发力
新京报· 2025-07-15 07:26
7月14日,人民银行发布了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近年来,人民银行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 支持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债券市场科技板上线,288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6000亿元 做好科技金融工作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方面。除了科技贷款之外,今年 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两项增量措施,一是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二是建立债券市 场"科技板",从信贷、债券、股权等多方面,推动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其中,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是支持科技金融的一项创新性举措,通过在债券发行交易制度上作出差异化 安排,支持金融机构、科技企业、股权融资机构三类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负责人曹媛媛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6月30日,从5月推出以来,债券市场已经 有288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6000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发行超过40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既促进 了新兴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也为传统产业运用新技术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持。 曹媛媛表示,此次为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人民银行专门创设了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由 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与地方政府、市场化信用增 ...
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功能
经济日报· 2025-07-15 06:09
"我们坚持用好用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科技型中小企业。"农行云南昆明呈贡支 行行长沈斌表示,像云南我种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花卉企业,既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美丽产业", 也是科技创新的"微观主体",通过"科创贷"产品不仅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更注重优化服务流程,为企 业发展赋能。未来将持续优化金融服务,让更多"小而美"的科技型企业在普惠金融支持下绽放活力。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本次会议还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工作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王青表 示,与一季度例会相比,二季度例会对国内经济形势的判断更为积极,同时再度强调了"国内需求不 足""物价持续低位运行"两大挑战。而在宏观经济面临的风险隐患方面,王青认为,在地方债风险得到 有效化解之后,当前的重点或是加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金融供给侧方面,本次会议强调,有效落实好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做好"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持续做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壮大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进一步打通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和 卡点。 ...
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
中国证券报· 2025-07-15 04:55
金融总量与信贷增长 - 上半年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12.92万亿元,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9%,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0.29万亿元,同比增长8.3% [1] - 上半年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57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89.5%,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6.6个百分点 [1] - 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74万亿元,同比多增2796亿元 [2] 贷款结构与投向 - 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业等重点领域 [1] - 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呈现"总量增长、覆盖面扩大"特点 [2] - 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较多,金融机构债券投资增加较多 [2] 货币政策工具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已实现对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领域全覆盖,支持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3] -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专门支持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 [3] - 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截至6月末累计发行超150亿元 [3] 汇率政策 - 人民币汇率保持双向浮动、基本稳定具有坚实基础 [4] - 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 [4] - 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4] 债券投资 - 中小银行适当增持债券属于合理行为,对市场起到稳定器作用 [5] - 个别债券投资较激进的金融机构需关注利率和信用风险 [5]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半年成绩单,社融规模多增4.74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23:48
货币政策执行与金融统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2.83万亿元,同比多增4.74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12.74万亿元(同比多增2796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7.66万亿元(同比多增4.32万亿元)[2] - 6月末M2同比增长8.3%(增速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4.6%(增速环比上升2.3个百分点)[2] - 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3%(同比下降45个基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3.1%(同比下降60个基点)[3] 信贷与社融结构分析 -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24万亿元(同比多增1100亿元),新增社融4.2万亿元(同比多增9008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达8.9%[6][9] - 政府债券余额占社融存量20.6%(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社融主力;6月政府债券净融资1.35万亿元(同比多增5000亿元)[7][9] - 企业中长贷结束同比少增,居民端短贷和中长贷均有小幅多增,票据融资冲量特征不明显[6]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5月推出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降低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12] - 截至5月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签约1.74万亿元,截至6月末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超150亿元[13] - 结构性工具将聚焦科技创新、提振消费主线,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原则[13] 物价与供需关系 - 6月CPI同比由降转涨0.1%,核心CPI同比上涨0.7%,PPI同比下降3.6%[19] - 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工具支持扩内需,以旧换新等政策持续显效,全国性生育补贴政策有望落地[18]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实施,部分车企压缩账期至60天以内,光伏企业宣布减产[18]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半年成绩单,社融规模多增4.74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22:05
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 202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2.83万亿元,同比多增4.74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12.74万亿元(同比多增2796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7.66万亿元(同比多增4.32万亿元)[1] - 6月末M2同比增长8.3%(环比+0.4pct),M1同比增长4.6%(环比+2.3pct)[1] - 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3%(同比-45bp),个人住房贷款利率3.1%(同比-60bp)[2] 信贷结构优化 - 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科技贷款增速均高于全部贷款增速[2] - 6月企业中长贷结束同比少增,居民短贷和中长贷均有小幅多增[5] - 政府债券余额占社融存量20.6%(同比+2.1pct),人民币贷款占比61.6%(同比-1.2pct)[6] 社融与信贷动态 -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24万亿元(同比多增1100亿元),新增社融4.2万亿元(同比多增9008亿元)[5][8] - 政府债券净融资1.35万亿元(同比多增5000亿元),企业债净融资2400亿元(同比多增300亿元)[8] - 季节性消费需求释放支撑信贷,618促销和暑期出行规划推动住户消费金融需求[7]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5月推出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降低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11] - 截至5月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签约1.74万亿元,6月末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超150亿元[11] - 下半年将聚焦科技创新、提振消费主线,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原则[11] 物价与供需关系 - 6月CPI同比转涨0.1%,核心CPI同比上涨0.7%,PPI同比下降3.6%[16] - 供过于求是物价低位主因,扩内需政策持续发力,包括服务消费再贷款、以旧换新补贴等[15] - 治理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初见成效,部分车企压缩账期至60天,光伏企业宣布减产[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