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研发
搜索文档
健全“选育用”链条 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山东能源集团新疆煤化工人才培养纪实
中国化工报· 2025-10-13 11:14
人才培养体系 - 公司形成“筑巢—引凤—育鹰”三级人才培养体系,涵盖青年人才储备、后备干部人才库和高素质人才池 [2] - 为39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制定培养计划,60人通过轮岗晋升为管理岗 [2] - 后备干部人才库开展选拔考核6次,累计入库105人,9人被选拔到重点岗位,年度考核淘汰率达15%以保持活力 [2] 实战育才与创新成果 - 于德玲劳模创新工作室通过QC活动将甲醇产品中乙醇含量从500ppm降至50ppm以下,每年为公司增加经济效益约500万元 [3] - 公司组织19个工种竞赛,519名员工参与,66对师徒在故障处理环节竞技,发放学历提升补贴9.7万元 [4] - 技术研发团队累计获7项专利,推动甲醇日产量提升33% [4] 博士后工作站与研发平台 - 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点攻关气化煤配比优化等瓶颈,正在引进2名博士后,并与新疆大学、华东理工等院校签订联合开发协议 [5] - 公司拥有博士后工作站、2个自治区级研发中心和劳模工作室,形成梯次研发网络平台集群 [5] - 公司拥有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3人、山东省特级技师1人,12人入选乌鲁木齐“十百千”人才工程 [5] 人才引进与机制革新 - 2025年通过竞聘上岗公开选拔科级干部4人、技术人员23人,20名技能人才转岗为技术员 [5] - 实施柔性引才策略,联合甘泉堡工业园区赴兰州、西安等4座城市、8所高校开展人才引进工作 [5] - 公司现有161人成长为技师以上技能人才,1人获评新疆天山英才工程师 [5]
赛恩斯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核心技术人员离职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10 05:21
核心人员变动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闫虎祥因个人原因与公司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离职后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2][3] - 闫虎祥持有公司55,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0577% [4] - 闫虎祥先生在职期间曾担任技术一部部门经理、技术总监、总经理助理及长沙赛恩斯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务 [4] 知识产权与保密情况 - 闫虎祥在职期间参与研发的知识产权均为职务成果,所有权归属于公司,不存在职务发明专利权属纠纷或潜在纠纷 [5] - 公司与闫虎祥签署了《保密协议》及《劳动合同》,未发现其存在违反相关约定的情形 [6] - 双方不存在涉及专利等知识产权的纠纷或潜在纠纷,也不存在影响公司知识产权完整性的情况 [2] 研发体系与团队稳定性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95人,占员工总人数比例为14.28% [8] - 公司已建立跨专业、多层次的研发人才梯队,研发体系完备,不存在对特定核心技术人员严重依赖的情形 [8] - 公司研发团队结构完整,后备人员充足,现有团队能够支持未来核心技术与创新产品的持续研发 [9] 对公司运营的影响 - 闫虎祥先生已完成工作交接,公司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研发工作均正常进行 [2][5][9] - 本次核心技术人员的离职不会对公司核心竞争力及持续经营能力产生实质性影响 [2][8][10] - 保荐机构核查意见认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总体稳定,离职事件不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 [10]
丽臣实业:表面活性剂的生产、销售为公司核心业务
证券日报网· 2025-09-30 16:43
核心业务与优势 - 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和销售是公司的核心业务 [1] - 公司在品牌、客户、产能及产业链方面拥有优势 [1] 发展战略 - 公司重视并持续推进技术研发和创新 [1] - 公司致力于构建多品类产品矩阵 [1] - 公司大力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工业、电子等领域为重点发展方向 [1] 扩张计划 - 公司密切关注有关行业优质资源,将适时开展外延式投并购活动 [1] - 投并购活动旨在加速业务布局及升级 [1]
机器人出海战打到水下,中国泳池清洁机器人攻占海外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9-30 15:12
行业市场概况 - 2025上半年全球泳池机器人出货量达93.3万台,同比增长18.7% [1] - 全球泳池数量接近3000万个,泳池机器人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1] - 全球泳池机器人行业目前处于低渗透阶段,中国品牌出海竞争刚开始 [6] 公司出海战略 - iGarden品牌通过与德国赛艇协会等官方机构合作提升海外市场知名度 [1] - 公司将澳大利亚、美国、法国与德国一同列为重点市场 [1] - 公司曾获得法国西方汽车俱乐部认证,成为勒芒24小时耐力赛官方合作伙伴 [1] - 中国品牌普遍采用借运动赛事出海的方式打开海外本土知名度 [1] 销售渠道策略 - iGarden正尝试减少中间环节,从依赖B端企业合作转向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 [5] - 此前主要依赖与当地泳池安装方等B端企业合作的模式进入海外市场 [5] - 渠道依赖带来成本和议价压力,转向D2C模式对售后服务、物流和本土化运营提出更高要求 [5] 技术挑战与研发 - 水下可用传感器非常有限,续航问题是行业痛点 [5] - 水下传统雷达、红外感知基本失效,受水体漫射与反射影响无法接收有效信息 [5] - 国内品牌泳池清洁机器人普遍退货率在30%左右 [5] - 技术门槛高,需要整个技术体系综合迭代而非单点技术突破 [5] - 公司注重全栈能力加强,加大在传感器研发、算法优化、能源管理和智能控制等环节投入 [6] - 决定全球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是技术壁垒而非单纯流量 [6]
【高端访谈】选择布局产业需要、社会需要、国家需要的领域 抢抓产业发展红利——专访八亿时空董事长赵雷
新华财经· 2025-09-28 14:15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从液晶显示材料业务起家,逐步向半导体光刻胶树脂材料领域延伸,核心战略是选择技术壁垒高、国内急需突破的环节进攻 [1][8][11] - 公司最初成立于2004年,前身是1992年创立的八亿时空电脑公司,曾运营“中关村在线”网站,后因IT行业利润压缩转向显示材料领域 [8] - 公司2020年在科创板上市后,基于半导体光刻胶行业“研发缺料、量产缺货”的挑战,决定布局光刻胶相关材料 [11] 财务表现与运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10.63%,但净利润同比下滑,经营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 [3] - 净利润下滑主要因研发投入同比增加约1000万元及新建项目折旧增加约1300万元,扣除这两项支出后净利润实际增长 [3] - 液晶显示业务经营现金流稳健,公司将持续做好资金管理以确保财务安全 [3] 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核心技术突破,以支撑产品创新与市场竞争力提升 [4][6] - 在液晶材料研发中积累的高分子化学合成、材料纯化等技术为攻克KrF光刻胶树脂的分子结构设计、金属杂质控制等难题奠定基础 [11][12] - 公司依托液晶材料领域的系统性优势和经验,成功支撑光刻胶树脂的研发和量产 [12] 产能建设与规划 - 浙江上虞电子材料基地的高端半导体光刻胶树脂产线已于2025年7月建成,为百吨级半导体KrF光刻胶树脂高自动化柔性/量产双产线 [7] - 当前产能可供应100-150吨/年树脂需求,2025年内将新增一条百吨级别量产线,2026年规划更大级别量产线,预计2026年形成200-300吨/年产能储备 [7] - 公司计划未来五年具备年产200-300吨高端光刻胶树脂的生产能力 [1] 市场拓展与客户合作 - 继续巩固国内面板市场,扩大海外OLED材料业务份额,深化与京东方等战略客户的合作,拓展车载、电竞等细分场景需求 [6] - 公司全球面板行业液晶材料市占率位居前三,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9] - 深度绑定下游客户是公司成功的关键,例如通过解决高性能电视用液晶材料的残像、污渍等问题获得客户认可并实现量产 [13] 新产品进展与收入目标 - 光刻胶树脂下游客户目前处于研发送样阶段,柔性产线可缩短认证周期,量产线保障验证完成后供应链稳定 [7]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光刻胶树脂实现千万元级别收入规模,项目达产后预计营收规模超亿元 [7] - 加快聚酰亚胺材料认证,争取2025年下半年形成订单 [6] 行业机遇与国产替代 - 国产替代趋势及政策支持为公司从显示材料向半导体材料延伸提供机遇,今年有望形成新业绩贡献 [1] - 高端光刻胶国内需求规模大但国产化率较低,树脂占光刻胶成本约50%,随着国产化比例提升及公司出货量增加,业务收入水平将继续提升 [7] - 国产替代应优先选择国内市场巨大、对外依存度高、存在供应链风险的领域,公司选择的液晶材料和光刻胶树脂正是此类领域 [13] 战略布局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战略布局强调前瞻性与需求导向,通过技术路径创新、产业链生态共建、政策与资本长周期支持实现高端材料自主可控 [13] - 实现技术突破和国产替代需具备前瞻战略眼光、长期投入决心、扎实研发体系、紧密产业协同及卓越产业化能力 [13] - 公司成功突破液晶材料和光刻胶树脂领域后能产生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13]
中钢洛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核心技术人员离职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7 03:23
核心技术人员离职情况 - 原核心技术人员王刚因个人原因辞职 不再担任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职务 [2][3] - 王刚出生于1972年 博士学历 正高级工程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曾担任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 总经理等职务 [4] - 截至公告披露日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 [4] 研发项目与知识产权状况 - 离职前已完成研发项目工作交接 不影响项目研发进程 [5] - 任职期间参与研发的知识产权均归公司所有 不存在职务成果纠纷 [2][5] - 签署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 未发现违反保密义务情形 [6] 研发团队与技术创新能力 - 公司研发人员318人 占员工总数12.17% [8] - 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具备专业结构完整的科研队伍 [7] - 子公司拥有耐火材料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持续引进技术人才 [7][8] 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 技术研发工作正常进行 不影响核心技术及研发项目开展 [2][8] - 不存在对单一核心技术人员重大依赖 后备力量充足 [8][9] - 保荐机构确认离职未对生产经营 技术研发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10]
董明珠霸气回怼“说话太满”:别骂我说话太满,这是自信
搜狐财经· 2025-09-24 15:32
公司战略与业务 - 公司强调不参与贴牌生产 所有产品从零部件到整机均为自主设计制造[3][7] - 公司工业核心零部件如电机 电容已获得外国企业主动采购[1] - 公司将资源集中于研发投入而非价格竞争[7] 行业竞争现状 - 家电行业存在普遍偷工减料现象 部分企业通过低价策略误导消费者[3] - 贴牌生产模式导致工厂利润受压 进而引发产品质量下降[3] - 部分空调产品售价低至1000元 引发对产品质量的质疑[5] 质量管理主张 - 公司主张行业竞争应从价格转向质量与技术导向的"向上卷"模式[1][5] - 公司认为缺乏技术支撑的低价竞争是行业发展的无能表现[5] - 公司强调产品质量需保障长期使用可靠性 避免损害消费者利益[5] 企业领导力与影响力 - 公司高管多次公开批评行业乱象 包括贴牌生产和质量缺陷问题[3][5] - 公司高管通过直播和公开演讲持续传递质量至上的经营理念[3][5][7] - 公司宣称获得消费者信任 即使面临网络质疑仍保持市场信心[7]
丰山集团:技术开发合同的签署对公司主营业务尚不具备影响 不会对2025年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智通财经· 2025-09-21 17:37
技术开发合同 - 与清华大学签署技术开发合同仅为课题性研发 开发难度较大 [1] - 研发成果及成果商业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1] - 合同签署对公司主营业务尚不具备影响 不会对2025年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1] 主营业务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 [1] - 控股子公司丰山全诺主要销售钠离子和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收入规模较小 [1] - 不涉及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相关收入 [1] 行业竞争环境 - 钠离子及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市场竞争激烈 [1]
丰山集团(603810.SH):技术开发合同的签署对公司主营业务尚不具备影响 不会对2025年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智通财经网· 2025-09-21 17:36
技术开发合作 - 与清华大学签署技术开发合同书 仅为课题性研发且开发难度较大[1] - 研发成果及成果商业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1] - 技术开发合同签署对公司主营业务尚不具备影响且不会对2025年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1] 主营业务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1] - 控股子公司丰山全诺目前主要销售钠离子和锂离子电池电解液[1] - 电解液收入规模较小且行业市场竞争激烈[1] - 不涉及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相关收入[1]
万通智控: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合计2382.79万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8 19:39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382.79万元 [1] - 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增长7.63% [1] 产品竞争力 -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 [1] - 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