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基建
icon
搜索文档
基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前三季新签“新基建”项目大增
上海证券报· 2025-10-22 02:18
新基建项目成为增长核心动力 - 中国电建前三季度新签合同总额9045.27亿元,同比增长5.04%,其中新型储能、抽水蓄能及数字化业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成为增长抓手 [1] - 中国电建成功拿下407个抽水蓄能项目,新签合同总额653.86亿元,同比增长15.26%,新型储能和数字化业务分别新签142个和290个项目,合同金额分别为366.98亿元和123.33亿元 [1] - 中国建筑1月至9月新签合同总额32936亿元,同比增长1.4%,基础设施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增长3.9%,签约了多个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相关项目,如金额29.1亿元的广州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园项目 [3] 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 中国电建前三季度新签境外合同2137.54亿元,同比增长21.45%,占总合同额比重达23.63% [1][2] - 中国电建下属联合体签订沙特光伏项目合同,合计金额约117.19亿元,工程包括修建2000MW光伏场区等 [2] - 中国中冶前9个月新签海外合同额669.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1%,重点新签项目包括金额22.8亿元的阿曼选矿厂项目等 [2] - 中国能建联营体签署沙特新能源总承包工程合同,合同金额合计约27.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95.54亿元 [3]
基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前三季新签“新基建”项目大增
上海证券报· 2025-10-22 02:15
新签合同总体增长 - 中国电建2025年1-9月新签合同总额9045.27亿元,同比增长5.04% [1] - 中国中冶前9个月新签合同额为7606.7亿元 [2] - 中国建筑1-9月新签合同总额为32936亿元,同比增长1.4% [3] 新基建项目成为增长动力 - 中国电建新签合同增长动力来自数字化项目、智算中心项目及新能源等"新基建"项目 [1] - 中国电建1-9月新签407个抽水蓄能项目,合同总额653.86亿元,同比增长15.26% [1] - 中国电建新型储能和数字化业务前三季度新签项目数分别为142个和290个,合同金额分别为366.98亿元和123.33亿元 [1] - 中国建筑签约多个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相关项目,如金额29.1亿元的广州中国人工智能(广州)产业园项目 [3] 海外市场表现强劲 - 中国电建前三季度新签境外合同2137.54亿元,同比增长21.45%,占总合同额比重达23.63% [1][2] - 中国电建签署沙特光伏项目合同,金额合计约117.19亿元 [2] - 中国中冶前9个月新签海外合同额为669.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1% [2] - 中国能建签署沙特新能源总承包工程合同,金额合计约27.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95.54亿元) [3] 重点项目案例 - 中国电建沙特阿菲夫1和2光伏项目合同金额分别约为58.43亿元和58.76亿元 [2] - 中国中冶重点海外项目包括金额22.8亿元的阿曼选矿厂项目、12.7亿元的哈萨克斯坦焦化项目等 [2] - 中国建筑基础设施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增长3.9%,包括金额20.6亿元的江苏淮安数智制造产业园项目 [3]
低空经济、算力电力、高端显示等新质生产力投资快速增加
搜狐财经· 2025-10-21 23:14
低空经济投资 - 湖北宜昌夷陵区低空经济装备生产线于第三季度投产 专注于生产全自主消防无人机系统 项目满产后年产能可达2000架消防无人机和配套全自动机场 [3] - 无人机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 应用场景覆盖电力、新能源、消防应急、城市综合治理、林业、智慧文旅等六大领域 公司将持续加大投资力度 [3] - 天津北辰低空空域智联网系统工程项目于第三季度投运 建立了低空飞行三维网格立体空域图和管理系统 旨在打造空中交通指挥与服务系统 将加快低空物流精准配送和城区空中巡检服务场景落地 [7] - 行业专家指出低空经济产业处在井喷前夜 相关公司正蓄积技术和资金 致力于打造低空智能网联系统 将飞行器接入以通信和北斗导航技术为纽带的网络体系 [9] - 一家行业公司表示其市场营收是去年的三到五倍 计划明年在消防领域大规模拓展 目前已在11个省份进行投资 涵盖产业、研发、生产和运维服务 [5] 算力基础设施投资 - 江苏扬州仪征大数据产业园绿色算力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园区总投资超百亿元 目标成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算力枢纽 [11] - 随着园区规模扩大 最高用电负荷从去年约7万千瓦跃升至今年17万千瓦 增幅超过140% [11] - 电网公司投资近7亿元扩建一座500千伏变电站并新建一座220千伏变电站及相应线路 预计到2026年园区整体用电规模达360兆瓦 可满足不少于1.5万个高功率机柜部署需求 支持服务算力规模达30000P [13] 新型显示与高端制造投资 - TCL华星全球首条第8.6代印刷OLED产线于10月21日正式开工建设 总投资约295亿元 预计2027年第四季度建成投产 [15] - 项目投产后将采用工业机器人、AI大模型、新材料与新能源等创新技术 产品面向平板、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等中尺寸市场 旨在助力中国在全球显示技术领域竞争中抢占先机 [15] - 公司对行业发展充满信心 认为全球显示产业需求将持续增长 并强调在中央政府支持实体经济和技术创新政策的背景下 敢于对未来进行投资和布局 [17] 新基建整体发展态势 - 随着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持力度加大 今年以来低空经济、算力、电力基础设施等新基建投资增长强劲 [1] - 传统基础设施改造释放长期经济社会效益 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的关键支柱 [1]
新能源、有色专题:前期锌一致性利空因素悄然发生转变
华泰期货· 2025-10-21 14: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 年锌价看空逻辑源于矿端供应修复后国内冶炼端供给快速增加,逻辑演绎 10 个月锌价从 25000 元/吨跌至 22000 元/吨;当下国内供给压力未变,但基本面因素有边际变化,微观数据难进一步利空且宏观数据向上,锌价回落或已结束[1][6][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产矿供应不及预期,TC 呈现边际变化 - 2025 年矿端供应增长主要来自海外,国内矿山如火烧云等有增长预期,但实际产量差强人意;1 - 9 月锌精矿累计产量 272.7 万吨,累计同比下滑 3.9%,四季度高海拔矿山停产,产量环比下滑,10 月预计产量环比下滑 1.5 万吨至 30 万吨左右,国内矿山供给增长预期落空[7] - 外强内弱使进口矿性价比低,冶炼厂采购国产矿积极性高;随着冬储临近和冶炼厂原料库存下滑,国产矿 TC 高位回落,为第一个边际利多因素;8 月起冶炼厂原料库存小幅下滑,截至 9 月底较峰值下滑 1.5 万吨,可用天数下滑 3 天[7] - 进口矿 TC 仍将上涨,但按目前国产矿 TC 计算冶炼利润(不含副产品)亏损 500 元/吨左右且亏损扩大,虽叠加副产品收益未打击冶炼积极性,但不排除 TC 下滑致亏损扩大,使冶炼端供给增速不及预期[8] 海外的缺口终究需要依靠中国补充 - 1 - 3 季度海外精炼锌产量累计 513.2 万吨,累计同比减少 1.5%,全年预计产量 683.6 万吨,累计同比减少 1.4%;Banchmark 低、能源成本高抑制海外冶炼厂生产积极性,LME 库存从年初 23 万吨降至 4 万吨以下,去库伴随海外升水走高,库存被真实消费概率大[15] - 外强内弱使中国精炼锌出口窗口打开,为第二个边际利多因素,将缓解中国供应压力;前期预计社会库存累库至 20 万吨,现因出口窗口打开和国产 TC 下滑,后期冶炼端供给增速和社会库存累库幅度可能不及预期[17] 消费表现超预期 - 消费端分表观消费和实际消费,中国市场实际消费有韧性,一体化及加工企业扩张扩大蓄水池效应,拉动表观消费走强;全国锌冶炼厂锌合金生产能力 206 万吨,占总产能 25.4%,2024 年样本企业锌合金总产量 109.9 万吨,同比增加 3.5%,占总产量 19.4%;若 11 月前后社会库存去库,形成第三个边际利多因素[24] - 实际消费方面,出口和内需有韧性;地产消费占比下滑拖累锌消费 2.5% - 3%;基建消费占比 35%,电网投资增速 14%带动镀锌铁塔消费;铁路船舶航天运输等投资增速高,基建中锌消费亮眼,预计此板块叠加基建拉动消费增长 3.5 - 5%;汽车行业拉动锌消费 2.6%;家电行业带动消费增长 0.5%;出口拉动锌消费 0.5%左右;全年锌实际消费增速可达 5%左右,表观消费达 7%以上也合理;消费端强于预期,基本面预期差叠加宏观向上背景,使锌绝对价格回调深度难达预期[28][29]
飞荣达涨2.04%,成交额4.2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78.5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3:53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21日盘中股价报32.05元/股,当日上涨2.04%,总市值为186.49亿元 [1] - 当日成交额为4.20亿元,换手率为3.34% [1] - 今年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67.08%,近60日上涨38.39%,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5.40% [1] - 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入578.55万元,特大单和大单买卖活跃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磁屏蔽材料及器件(占比28.83%)、导热材料及器件(占比39.94%)以及轻量化等功能器件(占比27.97%)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 [1]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3亿元,同比增长32.92%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6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3.70% [2] - 公司自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111.58万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10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41万户,较上期减少6.94%,人均流通股增至8975股,较上期增加7.46%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172.08万股,较上期大幅增加884.99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268.02万股,较上期增加50.35万股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 [1] - 公司涉及的概念板块包括新基建、华为海思、充电桩、液冷概念、比亚迪概念等 [1]
当前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情况如何?
东北证券· 2025-10-21 13: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聚焦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情况,指出投放进度或超60%、资金投向有侧重、投资撬动倍数上升,但高频数据反应不明显,需关注后续关键数据验证节点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放进度 - 国开行、农发行共投放约2900亿元,投放进度接近70%,截至10月17日,国开行投放1893.5亿元,进度约75.74%,农发行投放1001.11亿元,进度接近66.74% [1] - 线性外推自9月底设立5000亿工具至今或有约3562亿元资金落地,本轮从设立到投放速度明显加快,预计10月底可投放完毕 [1] 资金投向 - 加大对12个经济大省资金支持力度,国开行向其投放1465.8亿元,占比77.41%,农发行投资项目407个,671.36亿元,占比67.06% [2] - 支持民间项目和新基建领域,民间投资获两家政策性资金支持638.79亿元,新基建领域国开行投放710.5亿元 [2] 投资撬动倍数 - 此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资撬动倍数约在12.59 - 14.79倍之间,略强于上一轮的10 - 13.2倍 [3] 高频数据与验证节点 - 高频数据上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主要钢厂螺纹钢开工率有触底回升迹象,其余指标整体仍偏弱 [4] - 建议持续跟踪高频指标变化判断实物工作量落实情况及对四季度GDP支持效果,宏观层面下一个数据重要验证时间点为11月初公布的10月信贷数据和经济数据 [4]
孙占卿:中国城市会和美国一样,出现“反邻避”吗?
搜狐财经· 2025-10-20 22:54
当中国经济面临增速下滑的压力时,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然而,由此引发的"邻避效应"也日益复杂。如今,居民的关切已从早期的 污染问题,扩展至交通、房价与安全等更广泛层面,反对情绪更趋多元。即便在能够带来巨大社会效益"新基建"领域,邻避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地方通过 创新设计,将敏感设施与公共绿地等惠民空间相融合,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矛盾,为破题提供一些思路。但对更多城市而言,如何平衡发展与民生,将"不 要建在我家小区旁"的抵触情绪转化为社区共识,已是横亘于前的一道必答题。 从全球视角来看,邻避现象并非中国独有。美国的邻避运动起源较早,反对建设低收入住房和高密度住宅,在如旧金山、洛杉矶和纽约等达城市,房价和 租金的上涨导致了贫困家庭和中产阶级家庭的住房困难。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压力的增加,美国开始兴起反邻避("YIMBY",Yes In My Backyard)运 动,试图通过促进住房建设来缓解住房供应短缺。 编者按: ...
2025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内外部环境条件八大趋势
搜狐财经· 2025-10-20 20:53
全球政经格局 - 全球政经环境深度调整,阵营对抗与多极化趋势并存,逆全球化思潮升温,地缘政治冲突加剧 [2] - 全球治理体系重构,传统多边机构效能下降,小多边主义和“意愿联盟”兴起,加剧治理碎片化 [2] - 金砖国家等新兴平台成为代表“全球南方”利益的重要力量,推动国际金融、货币结算等领域多元化 [2] 技术与产业链竞争 - 技术领域成为全球竞争核心,“技术民族主义”加剧,全球科技体系面临分裂风险,部分西方国家在半导体、人工智能、5G等领域对中国的打压将持续 [3] - 中国在绿色经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长期投入效果显现,全球竞争力将持续提升,有望进入技术爆发期 [3] - 全球产业链加速向区域化、近岸化转型,形成北美、欧洲、亚洲相对独立的供应链网络,中国仍是亚洲产业链核心,并形成“中国+N”的区域供应链模式 [3] - IMF预测未来五年全球贸易年均增长3%,低于全球经济3.1%的年均增速,保护主义升级导致贸易增速持续低于经济增速 [3] 国际金融市场与货币体系 - 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步调不一,分化成为关键词,美国、欧洲延续降息趋势,日本缓慢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 [4] - 中国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社会融资规模、M2增速与名义GDP增长匹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维持低位 [4] - 美元主导地位下降,多主权货币并存格局逐步孕育,欧元区通过深化资本市场联盟等方式强化欧元储备货币地位 [5] - 人民币国际化依托经济平稳增长、资本市场开放及与新兴经济体合作稳步推进,RCEP成员国、“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使用人民币场景将不断增加 [5] 金融风险与数字资产 - 截至2024年全球非金融部门债务总额达323万亿美元,占GDP比重93%,未来五年主权债务水平可能继续上升,部分高债务国家风险突出 [5] - 稳定币等数字加密货币依托区块链技术,能实现低成本、实时的跨境支付,并为无银行账户人群提供金融服务,加速金融创新与虚拟世界发展 [6] - 数字加密货币发展带来监管合规、金融稳定、技术安全与隐私保护以及大型科技公司垄断等挑战,需全球共同应对 [6] 消费趋势与结构变化 - “十五五”末期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预计从“十四五”末的57%左右提升至60%左右,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持续释放 [7] -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消费链条全方位升级,AI赋能的智能家居、智能购物、智慧医疗、无人驾驶等消费场景不断拓展 [7] - 绿色消费理念普及,2024年国内新能源货车渗透率持续翻倍,同城快递可循环包装比例达9%,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超95% [8] - 以6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老年群体消费意愿强,2024年1-9月银发族线上成交单量、购物用户数、成交金额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38%、187%、105% [9] 银发经济与健康服务 - 成人失禁用品国内渗透率仅5%,远低于美国的60%和日本的80%,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9] - 养老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2023年相关企业数量同比增长42%,覆盖健康监测、康复训练等场景,预计2030年总产值超4000亿元 [9] - 服务消费需求激增,2023年中国家政服务市场规模达1.16万亿元,预计2026年突破1.3万亿元 [9] 投资重点领域 - 投资聚焦民生短板与未来产业,县域与农村商业综合体、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加快 [11] - 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持续推进,“一老一小”服务设施建设提速,包括居家社区养老网络、普惠性托育机构等 [11] - 2024年中国心理健康服务市场规模达240亿元(同比增长38%),体检市场规模2800亿元(同比增长15.2%),未来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等健康服务投资将保持两位数增速 [11] 新基建与重大项目 - 新基建投资“适度超前”布局,注重系统构建,形成算网一体、空天地一体的系统工程,直接对接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产业需求 [12] -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领先,全国一体化智能算力中心、先进GPU集群加快落地,边缘计算中心规模化部署 [12] - 新一代信息网络投资加码,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发射规模扩大,6G技术研发与试验网络建设推进 [12] - 重大项目投资聚焦科技创新、能源转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区域协调、安全保障六大方向,包括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科技基础设施,以及西部风光电基地、沿海核电项目等能源工程 [13]
深南电路涨2.52%,成交额1.7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753.59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0 09:4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0日盘中股价上涨2.52%至201.30元/股,成交额1.78亿元,换手率0.13%,总市值1342.15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53.59万元,特大单净买入805.72万元,大单净卖出52.13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11.89%,近60日上涨52.96%,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6.08% [1] - 今年以来公司已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8月29日 [1] 公司基本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印制电路板业务贡献主营业务收入的60.01% [1] - 其他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包括封装基板(16.64%)、电子装联(14.14%)、其他补充业务(5.80%)及其他产品(3.40%)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概念板块涵盖芯片概念、半导体、集成电路、新基建、汽车电子等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53亿元,同比增长25.63%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3.60亿元,同比增长37.75%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5.32万户,较上期减少9.48%,人均流通股增至12502股,较上期增加43.62% [2] 股东结构与分红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4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7.44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423.69万股,较上期增加418.09万股 [3] - 多家沪深300ETF基金位列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均有显著增加,同时有新进股东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A [3]
推进新基建打造韧性城市,强调智能化布局:——申万宏源建筑周报(20251013-20251017)-20251019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9 11:44
行业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当前行业总量偏弱,但区域投资有望随国家战略布局深入而获得较大弹性[1] - 投资分析意见推荐低估值央企、国企、民营类企业及国际工程企业,具体包括中国化学、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建发合诚、四川路桥、志特新材、中钢国际等[1] 建筑装饰行业市场表现 - 上周SW建筑装饰指数下跌1.67%,但跑赢沪深300指数(-2.22%),相对收益为+0.55个百分点[1][2] - 周度表现最好的三个子行业为装饰幕墙(+3.44%)、钢结构(+2.32%)和设计咨询(+0.47%)[1][4] - 年初至今表现最好的三个子行业为基建民企(+53.40%)、生态园林(+36.59%)和装饰幕墙(+33.09%)[1][4] - 周度涨幅前五的个股为矩阵股份(+39.20%)、华建集团(+28.11%)、东易日盛(+26.23%)、国晟科技(+26.15%)和豪尔赛(+15.45%)[1][8] 行业及公司近况 - 住建部印发《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推动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发展智慧住区、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等指标要求[1][9] - 住建部部署今冬明春城镇供热保障工作,要求加快推进已批项目建设并谋划2026年供热设施改造项目,将供热纳入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9] - 陕建股份中标及联合中标项目总金额为11.62亿元,占其2024年营业收入的0.77%[1][11] - 中岩大地中标项目总金额为7700万元,占其2024年营业收入的9.77%[1][11] - 多家公司公布1-9月新签合同情况,其中精工钢构新签合同额179.8亿元(同比增长4.8%),鸿路钢构新签销售合同额约222.67亿元(同比增长1.56%),中国中冶新签合同额7606.7亿元(同比下降14.7%),但海外合同额669.0亿元(同比增长10.1%)[12]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 报告列出了多家建筑行业重点公司的估值数据,包括中国中铁(2025年预测PE 5.2倍)、中国铁建(2025年预测PE 5.0倍)、中国化学(2025年预测PE 7.3倍)等[16] - 部分公司2025年预测归母净利润增速较高,如志特新材(150%)、三维化学(33%)、东华科技(19%)等[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