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未来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宏观日报:关注新兴制造业投资增长-20251030
华泰期货· 2025-10-30 11:15
宏观日报 | 2025-10-30 风险 生产行业: 1)29日,由国务院国资委发起,委托中国国新设立和管理的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在北京启动,目前该基金已具备投资条件,将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基金首期规模达510亿元将重点支持 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能源、未来信息、未来制造等未来产业重 点领域. 服务行业: 1)北京时间周四(10月30日)凌晨,美联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 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3.75%至4.00%之间,符合市场普遍预期。在考虑进一步调整目标区间时,FOMC将仔细评 估最新数据、经济前景变化以及风险平衡状况。与此同时,委员会决定于12月1日结束对整体证券持有规模的缩减, 即"结束缩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市场预期的12月份再度降息"远未成定局"——当时这一表 态重创正在交易的风险资产 数据来源:iFind,华泰期货研究院 行业总览 经济政策超预期,全球地缘政治冲突 关注新兴制造业投资增长 中观事件总览 | 图1:煤炭: 日均耗煤量: 六大发电集团 | 3 | | --- | --- | ...
首位任务!“十五五”为何将实体经济摆在最前?
央广网· 2025-10-30 10:48
关键词读懂"十五五"丨首位任务!"十五五"为何将实体经济摆在最前?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部署了12项战略任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 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被摆在首位。实体经济的战略核心地位不言而喻。 实体经济何以担当首位? 实体强则经济强,则国家强。这是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战略抉择。 "十四五"期间,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全部工业增加值从31.3万亿元增长到40.5 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从26.6万亿元增长到33.6万亿元……随着实体经济根基不断壮大,中国经济的坚 实底气和强大韧性进一步凸显。 "中国经济靠实体经济起家,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迈向"十五五",唯有实体经济根基牢固,方能 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战略锚定,目标清晰。在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怎么干?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在上周的发布会上用"固本升级、创新育新、扩容提质、强基增 效"十六个字作出了解读——既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又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 优质高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四中全会强调,先进 ...
关键词读懂“十五五”丨首位任务!“十五五”为何将实体经济摆在最前?
央广网· 2025-10-30 09:43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部署了12项战略任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 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被摆在首位。实体经济的战略核心地位不言而喻。 实体经济何以担当首位? 实体强则经济强,则国家强。这是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战略抉择。 "十四五"期间,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全部工业增加值从31.3万亿元增长到40.5 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从26.6万亿元增长到33.6万亿元……随着实体经济根基不断壮大,中国经济的坚 实底气和强大韧性进一步凸显。 传统产业加快"焕新",新兴产业加速"领跑",未来产业加力"生根"……随着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 化产业体系建设加速构建,传统实体经济从"大"向"优"迈进。 根基牢,则事业兴。展望"十五五",唯有坚定不移做强实体经济这个发展根基,"巩固"与"壮大"并举, 方能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新征程上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央广财经记者:牛谷月 黄昂瑾 樊瑞 战略锚定,目标清晰。在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怎么干?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在上周的发布会上用"固本升级、创新育新、扩容提质、强基增 效" ...
“十五五”,“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排首位
人民日报· 2025-10-30 09:01
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 实体经济被定位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和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1][2][3]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经济发展着力点必须放在实体经济上[3] - 实体经济是经济运行的压舱石,其吸纳就业超过4亿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53%[3] -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其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是抵御外部不确定性的底气所在[3] - 国际视角认为中国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已构建起精密国内供应链体系,并在多个领域占据全球主导地位[4] “十五五”时期核心战略任务 - 战略任务首要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1] - 主要任务分为四个方面:固本升级传统产业、创新育新新兴产业、扩容提质服务业、强基增效基础设施体系[4][5] 固本升级传统产业 - 传统产业体量大,在制造业占比超过80%,是当前产业体系的基本盘[4] - 通过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计划在未来5年新增10万亿元左右的市场空间[4] 创新育新新兴产业 - 计划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4] - 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4] - 未来10年新兴产业新增规模目标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4] 扩容提质服务业 - 实施服务业扩能提质行动,提高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水平[4] - 目标是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打开经济增长新空间[4] 强基增效基础设施 - 加强基础设施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5] - 目标是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同融合、安全高效发展[5]
盛阅春会见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建华
长江日报· 2025-10-30 08:26
杨建华感谢武汉市对国科控股在汉发展的关心支持。他表示,武汉科教人才、交通区 位、产业基础、生态环境等综合优势明显,在全国大局中地位突出,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前景广阔。国科控股将积极支持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通过与江城基金 等武汉政府产业基金合作,推动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在武汉落地,为现代化 大武汉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10月29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长盛阅春会见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杨建华。 盛阅春对杨建华一行表示欢迎。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关心关怀武汉发 展,去年11月考察湖北时,明确要求"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 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重大部署,提出要"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 等加快发展"。武汉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定位进一步提高,迎来历史性发 展机遇。当前,我们正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 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力打造"五个中心",努力建 设现代化大武汉。国科控股是国内市场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机构投资人。希望国科控股持续 关注武汉 ...
价值引领 上市公司金牛奖闪耀“江海明珠”南通
中国证券报· 2025-10-30 05:09
10月29日,"万亿之城""江海明珠"南通迎来由中国证券报与南通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上市公司高 质量发展论坛。面向新时期的宏图伟业,活动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深度共话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革的历史机遇,全面探讨新质生产力进阶的新方向和新路径。 "金牛奖"是中国证券报鼎力打造的金融品牌,是中国资本市场具有影响力的奖项。自1999年7月中国证 券报推出首届"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评选以来,上市公司金牛奖评选已至第二十七届。金牛 奖见证了资本市场发展历程,记录了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的不凡表现,涌现出一大批治理规范、业绩增 长、积极回报股东、回报社会的优秀上市公司。 分奖项看,最具投资价值奖作为历届金牛奖含金量最高奖项之一,117家上市公司获得2024年度最具投 资价值奖,总市值超过11万亿元。其中,中国海油、中国神华、长江电力、中国电信、美的集团、恒瑞 医药等28家千亿市值公司榜上有名。除了规模指标,获得最具投资价值奖称号的公司在盈利能力、偿债 能力、创新能力指标方面也可圈可点。 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继2023年度上市公司新质企业金牛奖于2024年10月首次亮相后,新质力量不断壮 大。今年,由海光信息 ...
北京发布“并购十九条”,聚焦首都功能定位靶向发力
新浪财经· 2025-10-29 21:45
近日,北京发布《关于助力并购重组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鼓励引导更多资源要 素向新质生产力方向集聚。鼓励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开展并购重组,加快发展人 工智能、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文化产业、科技服务业、具身智能机器人、新能源、合 成生物、量子信息、区块链和先进计算、低空技术、商业航天、6G等北京市重点产业领域,推动服务 业、先进制造业、农业提质升级,构建首都现代化产业体系。 ...
股市风险偏好持续回升
宝城期货· 2025-10-29 19: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今日各股指均震荡上涨 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 22907 亿元 较上日放量 1254 亿元 股市放量反弹 上证指数突破 4000 点 反映出股市投资者风险偏好快速上升 [4] - 政策面强调“十五五”期间要做到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 且“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及 4 大新兴产业以及 6 大未来产业 科技行业政策利好预期发酵 [4] - 中美经贸会谈落地 中美元首会晤消息传出 外部不确定性风险因素逐渐缓和 内部政策利好预期与外部风险因素缓和共同推动股市风险偏好持续上行 [4] - 11 月政策增量较少 股指仍存在技术性回调可能性 后市走势主要看政策利好预期发酵节奏与资金止盈节奏的相互博弈情况 短期内股指以宽幅震荡为主 [4] - 目前期权隐含波动率保持相对平稳 考虑到股指中长线向上 维持牛市价差或备兑的思路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权指标 - 2025 年 10 月 29 日 50ETF 涨 0.44% 收于 3.210 ;300ETF(上交所)涨 1.25% 收于 4.862 ;300ETF(深交所)涨 1.17% 收于 5.013 ;沪深 300 指数涨 1.19% 收于 4747.84 ;中证 1000 指数涨 1.20% 收于 7569.12 ;500ETF(上交所)涨 2.06% 收于 7.594 ;500ETF(深交所)涨 2.05% 收于 3.031 ;创业板 ETF 涨 2.96% 收于 3.300 ;深证 100ETF 涨 2.00% 收于 3.677 ;上证 50 指数涨 0.41% 收于 3063.02 ;科创 50ETF 涨 1.29% 收于 1.57 ;易方达科创 50ETF 涨 1.27% 收于 1.52 [6] - 各期权成交量 PCR 和持仓量 PCR 有不同程度变化 如上证 50ETF 期权成交量 PCR 为 93.07 上一交易日为 93.02 ;持仓量 PCR 为 97.12 上一交易日为 97.23 [7] - 各期权 2025 年 11 月平值期权隐含波动率和标的 30 交易日历史波动率不同 如上证 50ETF 期权 2025 年 11 月平值期权隐含波动率为 14.78% 标的 30 交易日历史波动率为 12.75% [8] 相关图表 - 展示了上证 50ETF 期权、上交所 300ETF 期权、深交所 300ETF 期权等多种期权的走势、波动率、成交量 PCR、持仓量 PCR、隐含波动率曲线、各期限平值隐含波动率等图表 [10][22][35]
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启动 首期规模达510亿元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9 17:54
今天(29日),由国务院国资委发起,委托中国国新设立和管理的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 金在北京启动,目前该基金已具备投资条件,将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部署,央企战新基金将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核心,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助推央企 加快战新产业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加快央企战新产业布局发展,促进国家重点领域高水平自立自强。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基金首期规模达510亿元,其中中国国新拟出资约150亿元。该基金投资期为5年,管理和退出期为8年, 其中投资期最多可延长2年,合计15年。 该基金作为国务院国资委推动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专项基金,将支持国资央企补齐产业 短板弱项、布局前沿创新,进一步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将重点支持人工智能、航空航天、 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能源、未来信息、未来制造等未来产业重点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