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利
icon
搜索文档
股息率超7%!一键打包【港股通+央企+红利】的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天弘(159281)明日重磅上市
格隆汇· 2025-09-01 15:18
产品上市信息 -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天弘(159281)将于2025年9月2日上市 [1] 市场背景与资金动向 - 险资上半年权益资产增长6400亿元 [1] - 中国人寿 中国人保 中国平安等五大险资巨头计划加大高股息资产配置 [1] 指数编制规则 - 跟踪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 聚焦港股通央企高分红个股 [1] - 筛选连续3年分红港股通央企 过去3年及一年股利支付率均值大于0且小于1 [1] - 采用股息率加权编制 避免市值加权导致的高买低卖 [1] 指数成分特征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远海控 东方海外国际 中国外运 中国石油股份 中信银行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 中国海洋石油 中国神华 [1] - 央企盈利能力为高股息率提供支撑 [1] 指数表现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4日股息率7.73% 年内涨幅17.17% [2] - 同期中证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4.89% 年涨幅5.07% [2] - 截至7月9日近5年全收益年化14.27% 波动率年化22.02% [2] 投资价值定位 - 在市值管理新规下兼具资本增值潜力和稳定分红收益 [1] - 指数表现显示兼具收益能力与抗风险特性 [2]
广发证券:市场增量资金“固收+”偏好怎样的行业和公司?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6:18
核心观点 - "固收+"产品是市场重要的增量资金 自6月下旬以来资金配置发生变化推动牛市 当前处于风险偏好从纯固收向含权产品迁移的初期阶段 [1] - "固收+"产品当前权益仓位偏低 未来通过提升仓位和净申购有望为市场贡献显著增量资金 测算显示权益仓位抬升可能带来数百亿增量 若持股市值回到2021年高点还有超过1600亿的增长空间 [1] 行业配置偏好 - "固收+"产品偏好自上而下投资框架 主要关注宏观定价、外需、格局稳定和白马龙头四个特征 对自下而上为主的新兴产业参与度不高 [2] - 前五大重仓行业为有色金属、电子、银行、交通运输和医药 相对主动权益基金超配的前五大行业为有色金属、交通运输、银行、公用事业和非银金融 [5] - 在科技领域整体参与度不高 主要偏好格局稳定的细分赛道如面板、白马龙头公司如圣邦股份、三环集团、顺络电子、中兴通讯以及游戏板块 [8] - 对AI产业链配置力度明显不及主动权益基金 在光模块、PCB、服务器等细分领域配置比例普遍较低 如中际旭创配置差-0.5% 新易盛-0.6% 沪电股份-0.4% [9] - 在高端制造领域参与力度不强 主要偏好格局稳定的风电电缆以及军工的航发和军贸板块 [10] - 在新消费领域几乎不参与 创新药有一定仓位但配置强度不及主动权益基金 [11] - 青睐对美出口链龙头 在家居、保温杯、轮胎、白电、工程机械、叉车等领域配置较重且相对主动权益超额配置 [12] 重点配置领域 - 顺周期、红利和资源品是"固收+"产品的主阵地 多数较主动权益基金超额配置 这三类资产共同特征是可进行偏自上而下的交易 [13] - 在顺周期领域主要配置各行业白马龙头 包括消费建材、水泥、地产、通用自动化、物流、航空、食品、农药等 尤其偏好航空、物流和农药板块 [14] - 在资源品领域主要配置铜、铝和黄金 重点持仓包括紫金矿业(配置差2.04%)、云铝股份(0.30%)、中金黄金(0.41%)等 [14] - 在红利策略领域主要配置水电和银行 长江电力配置差达1.25% 招商银行配置差1.39% 民生银行0.44% [15]
基金双周报:ETF市场跟踪报告-20250825
平安证券· 2025-08-25 13:32
核心观点 - ETF市场整体表现较好,科技和人工智能主题产品领涨,宽基ETF资金净流出速度放缓,债券ETF和部分行业主题ETF规模显著增长 [3][12][22] ETF市场回顾 收益表现与资金流向 - 近两周ETF产品整体表现较好,主要宽基ETF中科创50ETF涨幅最大达19.12%,行业与主题产品中科技行业ETF涨幅最大达15.45% [3][12] - 宽基ETF资金净流出速度放缓,上证50和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系列ETF资金转为净流入,沪深300和A系列ETF净流出速度放缓 [3][13] - 行业主题ETF中科技ETF资金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新能源ETF资金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红利ETF资金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医药、周期、金融地产、大制造其他ETF资金加速流入,军工ETF资金加速流出 [3][18] - 债券ETF中国债ETF、可转债和信用债ETF资金大幅流入,短融和地方债ETF资金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信用债ETF资金净流入速度放缓,政金债ETF加速流出 [3][18] 产品结构分布 - 近两周市场新成立ETF共15只,发行份额合计101.20亿份,均为股票ETF [3][22] - 相较2024年末,债券ETF规模上升207.63%,商品ETF上升101.55%,行业+红利ETF上升63.74%,QDII-ETF上升28.88%,宽基ETF上升10.52% [3][22] 管理人规模分布 - 华夏基金ETF场内规模最大达8427.94亿元,易方达基金ETF管理规模较1年前扩容超3000亿元 [23][24] 分类型ETF跟踪 科技主题ETF - 跟踪人工智能等AI相关指数的产品近两周表现居前,平均收益率为17.55%,资金净流入21.45亿元 [3][28][30] - 跟踪恒生科技等港股科技类指数的产品资金净流入额居前,跟踪国证芯片(CNI)的产品资金净流出 [3][31][32] 红利主题ETF - 跟踪红利质量的ETF产品近两周收益率涨幅最大达7.37% [3][33][35] - 跟踪红利价值的产品资金净流入额居前,跟踪红利低波的产品资金净流出 [3][36][37] 消费主题ETF - 跟踪家电龙头的产品近两周收益表现居前,跟踪标普500消费精选指数的产品溢价率较高达15.35% [3][38][39] - 跟踪800消费指数的ETF资金净流入额居前,跟踪中证农业的产品资金净流出 [3][41][43] 医药主题ETF - 跟踪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的产品近两周收益表现居前 [3][44] - 跟踪港股通创新药的ETF资金净流入额居前,跟踪港股通医疗主题的产品资金净流出 [3] 热门主题ETF跟踪 AI主题ETF - AI主题股票占比较高的产品近两周平均收益率为17.55%,资金净流入21.45亿元 [3] 机器人主题ETF - 机器人主题股票占比较高的产品近两周平均收益率为7.98%,资金净流入16.80亿元 [3] 中央汇金、国新、诚通持仓ETF - 截至2024年末,中央汇金、国新、诚通持仓ETF规模共3203.96亿份,近两周资金净流入144.93亿元 [3]
博时基金冯春远:关注科创与红利两大主线
上海证券报· 2025-08-24 23:36
核心观点 - 无风险利率处于历史低位 权益资产吸引力大幅提升 [1] - 积极财政政策通过降低融资成本改善企业盈利预期 [1] - 投资者信心增强 杠杆资金活跃度显著提升 [1] - 看好科创板100指数和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两大投资方向 [1] 科创板100指数 - 从科创板选取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证券作为样本 聚焦中盘硬科技企业 [1] - 重点覆盖半导体 生物医药 高端装备等领域 [1] - 前十大成分股包括华虹公司 博瑞医药 百济神州 翱捷科技 东芯股份 睿创微纳 中科飞测 芯源微 泽璟制药 安集科技 [1] - 企业以高研发投入驱动技术突破 展现较强韧性 更适合高风险偏好投资者 [2] - 核心竞争力体现为较高研发强度 成分股平均研发强度超过科创板平均水平 [2] - 均衡覆盖多个核心科技领域 [2] - 科创板改革"1+6"政策为创新药企和半导体企业提供制度红利 [2] - 具有高波动性和盈利不确定性 [2] 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 - 通过三重筛选机制构建"压舱石"组合 旨在提供持续现金流回报且波动性较低 [2] - 更适合追求持续现金流的投资者 [2] - 行业分布呈现"金融主导+周期支撑"格局 工业占比约25% 金融行业占比超22% 材料行业占13%左右 [2] - 工业部分涵盖交通运输 机械制造等细分领域 金融行业主要包括银行和保险 [2] - 分散设计保留行业分散优势 聚焦高股息核心赛道 帮助实现收益与风险平衡 [2] - 低利率环境下传统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率下降 使红利低波资产更具吸引力 [3] - 市场波动加大使红利低波资产防御属性更加重要 [3] - 政策对红利类资产支持不断加强 如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 提高长期配置价值 [3]
腾讯音乐年内涨逾120%,对冲基金大买
搜狐财经· 2025-08-23 19:55
腾讯音乐股价表现 - 腾讯音乐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达到126.16% [3][4] - 股价表现突出 成为中概股中涨幅超过120%的公司之一 [1][3] 机构持仓变动 - 新加坡对冲基金Keystone Investors二季度大幅增持腾讯音乐341万股 期末持有352.56万股 占投资组合比重14.18% [1][5] - 共有319家机构持有腾讯音乐 较一季度末的300家显著增加 [6] - 12家机构将腾讯音乐列入前十大重仓股 [1][6] 投资机构目标价调整 - 大和将评级从"持有"升至"跑赢大市" 港股目标价从66港元上调至106港元 [6] - 巴克莱银行将美股目标价从16美元上调69%至27美元 [6] - 花旗集团将美股目标价从23美元上调至29美元 维持"买入"评级 [6] - 里昂证券将美股目标价从20美元上调至25美元 港股目标价从77.7港元上调至97.1港元 [6] 中概股整体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年内涨幅达17.11% [8] - 多只中概股获资管巨头增持:Alkeon Capital新进买入阿里巴巴162.5万股(市值超1.8亿美元) Tiger Pacific Capital买入新东方70.54万股(持仓占比12.63%) 文艺复兴基金买入新东方26.73万股(期末持有336.8万股) [10] 投资者情绪与偏好 - 美银美林调查显示23%投资者超配中国 为2023年初以来新高 [10] - 37%投资者愿意在宽松信号出现后加仓中国 较6月的29%提升 [10] - 投资者最看好AI、红利和互联网板块 "反内卷"升至第四看好板块 [10]
【直播预告】硬科技风口,如何捕捉AI后市红利?
天天基金网· 2025-08-20 19:27
直播活动安排 - 由天天基金独家播出《下半年配置诊疗室》直播特别策划 提供京东卡和遮阳伞等抽奖礼品[2] - 8月21日10:30弘毅远方和易方达基金直播 主题为《还得是人形机器人》 嘉宾李霈讲述机器人板块配置价值[4] - 8月21日14:00机构直播 主题《为什么应该关注红利》 嘉宾杨正旺和李俊池讨论红利板块配置价值[8] - 8月21日16:00机构直播 主题《硬科技风口 如何捕捉AI后市红利》 嘉宾刘宇涛分析AI板块配置机会[11] - 通过文末阅读原文链接预约直播 可参与抽奖活动[16]
牛!209只“翻倍”,这类产品“满血复活”
中国基金报· 2025-08-19 13:14
市场表现 - 自去年"9·24"行情以来,A股与港股持续走强,恒指突破25000点,上证指数接连突破3600点和3700点重要点位 [2] - 市场走强带动"翻倍基"数量增加,截至8月18日已有209只公募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翻倍 [5] - 北交所行情表现突出,北证50指数累计涨幅超162% [7] 主动权益基金表现 - 主动权益类基金超额收益能力显著,155只实现翻倍,占全部翻倍基的74% [5][7] - 北交所主题基金成为业绩领头羊,涨幅榜前三均为北交所主题基金,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涨幅达267.04% [7][9] - 其他表现突出的主动权益基金包括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188.36%)、德邦鑫星价值A(181.28%)、中欧数字经济A(179.17%)等 [9] - 医药主题基金表现突出,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等涨幅均超120% [8][11] 指数基金表现 - 股票指数基金中54只实现翻倍,主要涉及港股证券、港股创新药、北交所、金融科技、芯片等方向 [15] - 中欧北证50成份指数A涨幅达177.01%,博时北证50成份指数A涨幅172.89% [17] - 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华夏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涨幅均超150% [17] 主动与被动基金对比 - 主动权益基金整体表现优于指数基金,翻倍基数量远超被动指数基金(155只 vs 54只) [5][15] - 业绩最好的主动权益基金与指数基金收益率差距超过90个百分点,北交所主动基金与指数基金首尾差接近150个百分点 [16] - 万得普通股票基金指数涨幅47.56%,偏股混合基金指数涨幅45%,略优于指数型基金加权总指数 [19] 行业及主题表现 - 北交所、人工智能、银行、创新药等板块轮动上涨,相关主题基金获利丰厚 [8] - 香港证券指数涨幅超160%,中证金融科技指数涨幅超150%,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上证科创芯片指数均翻倍 [15] - 机器人、AI算力产业链配置的基金如永赢先进制造、鹏华碳中和等表现突出 [8]
李大霄:下半年看好大金融、红利等三个方向 且是“先H后A”策略
新浪证券· 2025-08-18 10:50
核心观点 - 市场存在"东升西落"趋势 东方资产吸引力提升 西方资产估值过高 [1][2] - 港股市场表现强劲 恒生指数从14597点上涨至25000点以上 涨幅超过10000点 [2] - 重点关注金融 红利 央企三大低估板块 建议采用先H后A的投资策略 [1] 板块关注方向 - 金融板块包括大金融 银行和非银金融被持续看好 非银金融近期表现活跃 [1][3] - 红利板块估值处于低位 具备投资吸引力 [1] - 央企板块被明确指为低估品种 [1] 资产配置策略 - 推荐先投资H股后投资A股的策略 H股被视为全球资金关注焦点 [1] - 核心资产涵盖上证指数 恒生科技 恒生国企 A50 沪深300 央企指数和红利指数 [3] - 资产组合包含传统核心资产和科技成分 多元化特征明显 适合长线资金布局 [3] 全球市场比较 - 美国道指市盈率达9倍 市净率达9倍 处于历史顶峰水平 [2] - 美国七家大型企业市值相当于整个德国股市 三倍于中国股市总市值 [2] - 中国经济贡献全球经济增长超过30% 与资产规模不匹配 [2] 资金流动趋势 - 预计17万亿美元资金将从西方回流东方 主因美国税收政策和估值差异 [2] - 香港成立活跃资本市场小组 采取措施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2] - 全球资金对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吸引力显著回升 [2]
中信建投:后续市场走势或将延续中期慢牛格局 重点关注红利、液冷服务器、AI等
智通财经· 2025-08-18 06:54
本轮慢牛行情特征 - 结构性景气是主要推动力,全A整体盈利复苏不明显但细分产业如美护、电子、非银的业绩修复及产业动态变化带来惊喜 [1][2] - 内外部不确定性限制短期资金快速涌入,宏观预期受灰犀牛事件影响,投资者对整体经济预期不高 [1][2] - 市场做多方向明确但节奏稳健,上半周表现强于下半周 [1][2] 中期市场演化可能 - 市场回调整固并放慢上涨节奏,慢牛格局有望延续 [1][2] - 市场加速赶顶,因交易过热或交易结构恶化出现大幅回调,导致慢牛行情结束 [1][2] 行业配置建议 - 红利板块因高股息特点可作为底仓,适合低利率环境 [3] - 新赛道如液冷服务器、AI、创新药、人形机器人等受事件催化及中报业绩预喜赋能,可扩大进攻 [3] - 若市场交易过热应及时兑现新赛道收益,若交易结构恶化可调仓至红利及低位赛道品种 [3] 重点关注板块 - 包括红利、液冷服务器、AI、创新药、人形机器人、美护、电子、非银、有色、军工等 [1][3]
大盘冲击3700点,当下投资如何布局?基金经理这样说...
天天基金网· 2025-08-17 17:06
直播活动安排 - 天天基金推出《下半年配置诊疗室》直播特别策划 包含6场主题直播覆盖AI、指数投资等热门话题[2][4] - 8月20日14:00场次聚焦消费分化加剧的下半年投资解读 主讲嘉宾为郭晓慧[4] - 8月21日10:30场次由李霈出席[6][7] 同日14:00场次讨论红利主题 嘉宾为杨正旺和李俊池[9] - 8月21日16:00场次探讨AI后市红利捕捉策略 主讲嘉宾为刘宇涛[12] - 8月22日10:00场次从量化视角分析投资机会 嘉宾为翟梓舰和雅琪[14] - 8月22日14:00场次聚焦AI板块下一波技术引爆点 嘉宾为程敏和马寅喜[17] 参与方式 - 观众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参与天天基金APP直播互动[4] - 每场直播均提供预约链接 参与互动可抽取充电宝、京东卡等礼品[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