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搜索文档
参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评审标准及申报策略建议
仪器信息网· 2025-07-10 12:36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评审标准 基础条件评审标准 - 依托单位资质:需为北京市内注册的企业、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法人,近三年无重大失信或安全生产事故不良记录 [1] - 科研条件:科研用房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科研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1500万元(新领域可放宽) [1] - 企业单位要求:近3年年均销售收入≥10亿元且研发费用占比≥5%,或年均研发费用≥2亿元(技术含量高、投资周期长的企业),研发费用境内占比≥60% [2] 研究方向与任务 - 研究方向需符合北京市重点领域(如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聚焦"卡脖子"技术或关键共性技术 [3] - 需提出切实可行的任务目标和技术路线,具备承担国家/市级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 [3] 实验室团队与人才 - 实验室主任需为本领域学术带头人,具备全时在岗能力和科研前瞻性 [4] - 固定人员不少于40人,队伍稳定且专职投入实验室建设 [5] - 鼓励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团队需体现梯队结构 [6] 科研诚信与安全 - 固定人员近三年无科研失信行为或重大科技伦理违规 [7] - 实验室近三年未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8] 综合能力评审标准 科研成果与创新效能 - 需掌握细分领域核心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如专利、软件著作权) [9] - 具备技术服务和成果孵化能力,需提供产业化案例(如技术转让、示范工程) [9] - 代表性成果包括国家/省部级奖项、重大科技项目、标准制定、高价值知识产权等 [10] 运行管理与开放合作 - 实行主任负责制,需具备完善的科研组织管理制度 [11] - 鼓励产学研合作,需体现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计划 [12] - 涉及国际合作需符合《北京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管理办法》要求 [13] 经费与条件保障 - 依托单位需承诺提供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科研经费、运行费用) [14] - 需提交科研条件证明材料(如科研用房、设备清单、经费预算) [15] 定期评价与动态管理标准 综合评价指标(三年一次) - 运行管理:制度建设、团队稳定性、开放共享程度 [16] - 人才培养:青年人才成长、人才梯队建设 [17] - 创新效能:关键技术突破、论文/专利产出、标准制定 [18] - 成果产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19] - 任务目标完成:是否实现申报时提出的核心研究目标 [20] 评价结果与退出机制 - 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21] - 不合格者给予一年整改期,整改不通过则撤销资格 [22] - 撤销资格情形包括未提交年度报告、学术造假、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或司法认定的重大违法行为 [23] 申报材料评审要点 材料完整性与规范性 - 申报书需完整填写研究方向、团队介绍、科研条件、经费保障等内容 [24] - 所有材料需真实有效(如科研用房证明、设备清单、知识产权证书),逾期不予受理 [25] 创新性与产业关联性 - 重点考察技术成果的原创性和产业化潜力,如是否解决行业痛点或推动产业链升级 [26] - 联合共建实验室需提交共建协议,明确各方职责分工(科研攻关、经费投入、成果转化) [27] 评审流程与时效 - 专家评审重点关注技术突破性、团队能力、成果落地性,部分领域需答辩或现场核查 [28] - 申报截止时间通常集中在6-7月,评审后公示拟认定名单 [29][30] 申报策略建议 - 聚焦北京市优先发展方向(如智能制造、新能源、医药健康),明确实验室在产业链中的独特定位 [31] - 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企业,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化"闭环 [32] - 提供典型案例(如专利转化、标准制定、示范工程)以体现技术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 [33] - 提前梳理科研条件证明、团队履历、成果清单,确保材料齐全规范 [34]
百亿王牌遇冷、集采围堵:济川药业遭遇业绩双降,创新药申请上市能否破局?|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7-10 11:42
核心产品表现 - 公司核心产品蒲地蓝消炎口服液2019年产量同比下降40%,销量同比下降24%,清热解毒类产品营收23.48亿元,同比下滑14.27% [4]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2024年销售收入对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影响重大,公司2024年营收80.17亿元,同比下降16.96%,净利润25.32亿元,同比下降10.32% [6] - 消化类产品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受集采冲击,2023年11月以每片0.48元中标,降幅超80%,肠溶胶囊价格约为肠溶片的5-10倍,市场份额受影响 [8] - 儿科大单品小儿豉翘清热颗粒2024年销售收入下滑,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合计销售收入仍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重要比重 [8] 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营收80.17亿元,同比下降16.96%,净利润25.32亿元,同比下降10.3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76亿元,同比下降37.17%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5.25亿元,同比下降36.51%,净利润4.4亿元,同比下降47.91% [9] 创新药布局 - 公司1.1类中药创新药小儿便通颗粒申报上市许可获受理,累计研发投入5141.92万元,中国境内暂无同类产品上市或注册申报 [10] - 小儿便通颗粒有望成为《小儿便秘中药新药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发布后首个用于小儿便秘的中药1.1儿童专用药 [10] - 公司其他在研创新药包括流感1类创新药玛硒洛沙韦片和1类创新药融合蛋白型长效生长激素,均已获上市申请受理 [12] 研发与营销 - 公司2024年销售费用29.54亿元,占总营收36.85%,同比下降26.27%,研发费用4.45亿元,占总营收5.55% [12] - 相比同行业部分企业如华润三九研发费率超8%,公司在研发投入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2]
A股午评:沪指站上3500,光伏、稀土永磁概念早盘走强
快讯· 2025-07-10 11:41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涨0 36%报3505 58点,深证成指收涨0 02%,创业板指收跌0 3% [1]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达9226万亿,较昨日放量约327亿,主力资金净流出约225亿 [1] 行业动态 - 光伏相关概念大幅走强,宏柏新材、协鑫集成等多股涨停,受硅片提价消息影响 [1] - 稀土永磁概念回升,北方稀土涨停 [1] - 水泥建材概念连日上涨,四方新材4连板 [1] - 多元金融、创新药、煤炭、教育、房地产开发、快递等概念早盘收涨 [1] 弱势板块 - PCB概念连日回调,中京电子跌超8% [1] - 船舶制造、消费电子、存储芯片、游戏等概念早盘走弱 [1]
A股午评:沪指半日涨0.36%再度站上3500点,工、农、中、建四大行再创新高
快讯· 2025-07-10 11:32
A股三大指数早盘涨跌不一,截至午盘,沪指涨0.36%,深成指涨0.02%,创业板指跌0.3%,北证50指数跌1.03%。全市场半日成交额 9344亿元,较上日缩量347亿元。全市场超3100只个股下跌。 板块题材上,有机硅、多元金融、稀土永磁、创新药、煤炭开采、银行板块涨幅居前;PCB、军工装备、游戏、人形机器人、存储芯 片板块跌幅居前。 盘面上,有机硅、光伏板块集体走强,宏柏新材(605366)、京运通(601908)、晨光新材(605399)等多股涨停。稀土永磁板块盘 中走高,北方稀土(600111)绩后涨停。银行板块延续强势,工、农、中、建四大行再创新高。创新药概念股反复活跃,华纳药厂创 出历史新高,塞力医疗(603716)、海思科(002653)等多股封板涨停。PCB概念股多数调整,中京电子(002579)逼近跌停,中一 科技(301150)、逸豪新材(301176)、宏和科技(603256)跌幅居前。军工装备板块震荡走低,北方长龙(301357)、长城军工 (601606)、捷强装备(300875)领跌。 涨停天梯榜: 【6连板】 华光环能(600475)。 【4连板】 渝开发(000514)、国投 ...
多只沪港深创新药ETF、传媒ETF领涨丨ETF基金日报
搜狐财经· 2025-07-10 11:32
证券市场回顾 - 上证综指日内下跌0.13%,收于3493.05点,最高3512.67点 [1] - 深证成指日内下跌0.06%,收于10581.8点,最高10656.58点 [1] - 创业板指日内上涨0.16%,收于2184.67点,最高2204.64点 [1] ETF市场表现 股票型ETF整体市场表现 - 股票型ETF收益率中位数为-0.14% [2] - 规模指数ETF中汇添富中证A100ETF收益率最高,为0.71% [2] - 行业指数ETF中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ETF收益率最高,为1.36% [2] - 策略指数ETF中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收益率最高,为0.67% [2] - 风格指数ETF中浙商汇金中证浙江凤凰行动50ETF收益率最高,为0.78% [2] - 主题指数ETF中国泰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ETF收益率最高,为1.98% [2] 股票型ETF涨跌幅排行 - 涨幅最高的3只ETF:国泰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ETF(1.98%)、国泰中证影视主题ETF(1.51%)、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ETF(1.45%) [5] - 跌幅最大的3只ETF:华安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2.25%)、永赢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2.15%)、华夏中证细分有色金属产业主题ETF(-2.13%) [6] 股票型ETF资金流向 - 资金流入最多的3只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流入5.94亿元)、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流入4.53亿元)、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流入3.46亿元) [8] - 资金流出最多的3只ETF:易方达创业板ETF(流出5.47亿元)、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流出4.4亿元)、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流出2.96亿元) [9] 股票型ETF融资融券概况 - 融资买入额最高的3只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91亿元)、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2.31亿元)、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2.1亿元) [11] - 融资卖出额最高的3只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2242.22万元)、广发中证1000ETF(1459.81万元)、南方中证500ETF(791.01万元) [12] 机构观点 - 兴业证券认为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创新+国际化"趋势不变,政策支持+全球竞争力加强+商业化盈利兑现 [13] - 兴业证券建议关注基本面改善的创新药产业链,海外业务订单和业绩恢复,国内业务具备自主可控逻辑 [13] - 兴业证券预计2025年需求有望复苏,消费医疗领域(医疗服务、中药OTC与连锁药店等)基本面可能回升 [13] - 湘财证券认为2025年国内创新药产业有望迎来拐点 [14]
创新药概念再度活跃,仟源医药20%涨停,科兴制药等大涨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1:18
创新药概念10日盘中再度活跃,截至发稿,仟源医药20%涨停,科兴制药、华纳药厂涨超12%,联环药 业、塞力医疗、康辰药业、海思科等涨停,千红制药涨约9%。 消息面上,近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5方 面16条措施,对创新药研发、准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进行全链条支持,实现"真支持创新、支持真 创新、支持差异化创新"目标。另外,国家医保局发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 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公开征求意见,今年将制定第一版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主要纳入超出保基本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基本目录,但创新程度高、临床 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创新药,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医疗互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 东海证券指出,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文件出台,以及医保目录调整方案的公布,突显政策层面对创 新药发展的大力支持;近日多个创新药国内获批上市,迪哲医药的舒沃替尼成功在美国获批上市,突显 本土创新药的国际竞争力。创新药作为医药生物板块的核心投资主线,国内市场随着商保目录的推出, 支付空间的打开,众多创新药的上市销售, ...
景泽生物IPO:核心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商业化前景不明 部分IPO前投资者已清仓套现离场
新浪证券· 2025-07-10 11:17
上市申请与业务布局 - 景泽生物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国元国际,此前曾计划在科创板上市但辅导未完成[1] - 公司专注于辅助生殖药物和眼科药物,拥有8个候选药物,其中重组人促卵泡激素冻干粉针剂JZB30已获批,预计2026年产生收入[1] -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水针剂和抗VEGF眼内注射液JZB05分别处于NDA申请和Ⅲ期临床阶段[1] 产品管线与市场竞争 - 公司所有后期管线均为仿制药,首款商业化产品JZB30对标默克的果纳芬®,面临7种已上市同类产品的激烈竞争[4] - 国内市场已有7种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在售,包括默克果纳芬®、金赛药业金塞恒®等,另有2款同类竞品处于注册申请阶段[4] - 金赛药业产品市占率从2016年5.63%提升至2023年68.84%,销售额从0.11亿元增至1.02亿元[5] - 2021-2023年重组人促卵泡激素市场基本被金赛药业和默克垄断,齐鲁制药2021年获批产品市占率仅5%[6] 市场前景与产品迭代 - 注射用重组人促卵泡激素市场规模2015-2023年在1.12-2.02亿元区间波动,无明显增长[6] - 金赛药业已获批水针剂型,而景泽生物水针剂型仍未获批[6] - 行业正转向长效制剂研发,金赛药业和苏州晟济药业相关产品进展领先,景泽生物长效剂型刚进入临床阶段[7] - 眼科药物JZB05为阿柏西普生物类似药,面临5种已获批抗VEGF分子和18款在研创新药的竞争[7][8] 财务状况与融资情况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亏损分别达2.46亿元和2.43亿元[9] - 已完成6轮融资累计募资9.3亿元,其中2023年C+轮融资4.9亿元,投后估值达30.9亿元[9][10] - 部分IPO前投资者在2024-2025年期间套现离场,包括金智投资清仓退出[9] - 截至2025年4月现金储备仅2708万元,2023-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分别为1.45亿元和1.22亿元[10] - 赎回权负债总额达13.27亿元,导致净负债达12.58亿元,净流动负债13.25亿元[10]
江苏16家企业入选“中国医药工业百强”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1:16
江苏医药工业百强企业表现 - 2024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中江苏共有16家企业入选 较上年度增加1家 入选数量连续两年全国第一 [1] - 北京 浙江 山东 广东 上海入选数分列榜单2至6位 [1] - 江苏生物医药集群2024年营业收入超4500亿元 利润总额超730亿元 均位居全国第一 [1] - 化学药规模突破2000亿元 医疗器械规模突破1000亿元 [1] - 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8家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4家 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63家 [1] 江苏医药企业区域分布与排名 - 连云港入榜企业4家数量居全省第一 泰州 苏州各3家 南京2家 无锡 徐州 南通和镇江各1家 [2] - 9家企业进入榜单前50强 恒瑞医药 正大天晴药业排名前10 分列第八 第九位 [2] - 信达生物 豪森药业排名较上年分别跃升8位 5位 [2] - 赫力昂苏州制药新晋百强榜单 位列第七十一位 [2] - 江苏5家企业入围2024年研发强度工业企业10强榜单 数量全国第一 信达生物位居榜首 [2] 江苏医药产业政策与发展方向 - 江苏大力推动集群协同创新 支持创新药械发展 提升研发服务能力 [1] - 支持重点企业整合高校 科研平台 高水平研究院等资源组建创新联合体 [1] - 实施协同攻关项目 突破产业链供应链卡脖子技术 研发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药械 [1] - 下一步将聚焦全省1650产业体系建设 按照平台聚力 机制赋能 企业主体 生态营造思路发展 [2] - 加强部门协同联动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强化精准精细服务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集群 [2]
云南白药:坚持打好中药创新药两张牌,多维度、全链路创新推动长期高质量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7-10 11:16
近期,中药龙头云南白药(000538)发布公告称: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云白药征武科 技(上海)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通知书编 号:2025LP01506、2025LP01507)。经审查,征武科技的JZ-14胶囊(以下简称"本品")临床试验申请 符合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同意本品开展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试验。标志着云南白药在创新药领域的研 发再进一步。 据了解,JZ-14胶囊为征武科技自主研发的化学1类创新药,是First-in-Class(首创新药)的小分子免疫 调节剂。JZ-14可选择性结合特定的蛋白靶点,抑制其下游AKT/NF-κB等信号通路,从而在溃疡性结肠 炎与多种肿瘤模型中展现出显著的免疫调节及抗增殖活性。云南白药作为国内知名的百年药企,近年来 积极拥抱创新,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 在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性机遇下,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的云南白药,始终将创新 研发作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一方面,作为云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链主"企业,云南白药深入贯 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通过科技赋能,充分挖掘云药资源优势,将资源禀赋转化为产 ...
【大涨解读】医药:海外制药巨头豪掷百亿美金收购创新药,国内政策力度也在加强,业绩也有望持续改善
选股宝· 2025-07-10 11:14
行情 - 7月10日早盘医药板块大涨,塞力医疗、联环药业、康辰药业等多股涨停 [1] - 塞力医疗8天5板,最新价25.61元,涨幅+10.01%,换手率18.00%,流通市值48.92亿 [2] - 联环药业4天3板,最新价13.62元,涨幅+10.02%,换手率15.51%,流通市值38.88亿 [2] - 康辰药业最新价40.68元,涨幅+10.01%,换手率4.42%,流通市值63.96亿 [2] - 海思科最新价46.41元,涨幅+10.00%,换手率0.96%,流通市值248.51亿 [2] - 沃华医药最新价6.52元,涨幅+9.95%,换手率5.26%,流通市值37.14亿 [2] - 誉衡药业最新价3.14元,涨幅+10.18%,换手率13.14%,流通市值65.85亿 [2] - 仟源医药最新价12.31元,涨幅+19.98%,换手率27.50%,流通市值27.70亿 [2] - 科兴制药最新价49.08元,涨幅+14.89%,换手率5.70%,流通市值97.98亿 [2] - 华纳药厂最新价56.35元,涨幅+11.61%,换手率6.34%,流通市值74.00亿 [2] 事件 - 美国制药巨头默沙东宣布将以约100亿美元收购英国生物制药公司Verona Pharma,以加强其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药物产品线 [3] - 特朗普威胁将对药品征收200%关税,但可能给予制药企业一年缓冲期 [3] - 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5方面16条举措支持创新药研发、医保目录纳入、临床应用等 [3] 机构解读 - 中国创新药出海是未来3-5年产业趋势,创新能力的提升将带动盈利能力和全球市场空间,转化为行业估值提升 [4] - 药品制造产业链上游原料药板块估值处于低位,GLP-1单靶点及双靶点产品商业化将带动多肽原料药产能释放 [4] - 中报期临近,业绩成为市场关注重点,创新药和创新药产业链预计保持向好趋势,其他细分领域下半年基本面有望改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