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界
icon
搜索文档
文化中国行 | 到大学去:传承人“组团创新”,非遗“跨界生长”
中国青年报· 2025-07-04 10:10
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实施成果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研培计划)自2015年实施以来,已推动高校参与非遗保护10年,覆盖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等多地高校,促进城乡与东西部文化资源循环 [1] - 高校研培班通过"查缺补漏""理论熏陶""建立体系"等方式巩固传承人技艺,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优先选拔20-35岁青年从业者解决传承断层问题 [2][5] 传统技艺与现代融合实践 - 扬州大学通过补充饮食文化理论帮助富春茶点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同时探索科技手段改良配方(如猪油减量)以实现营养标准化 [6] - 苏州工艺美院通过学分通用政策复兴桃花坞木版年画,2017年设立专业方向,2019年开设研培班,传承人孙一波已与网游公司合作开发二次元国风形象 [6][7][8] 非遗产品市场化创新 - 浙江理工大学学员赖蕾将侗族服饰技艺应用于"村超"吉祥物设计,融合蓝染、蜡染等传统工艺,提升非遗产品购买转化率 [9] - 东华大学10年培训300余人次,学员靳秀丽通过研培班将苗族蜡染纹样与现代运动鞋设计结合,实现销量突破 [10] - 00后学员施达将白族刺绣与服装设计跨界融合,推动剪纸技艺动态化应用于日常穿戴 [10][11] 跨界合作与品牌孵化 - 中国美术学院打破技艺门类分班模式,组织漆器、陶瓷、木工等不同领域传承人合作开发茶具、首饰等创新产品 [12][13] - 上海大学累计孵化1200余件跨界作品,涉及家居、服饰、科技等领域,与25个省区市1000余名传承人建立合作 [13] - 同济大学研培项目从单项非遗过渡到"金木竹瓷漆"跨界融合,孵化10余个子品牌,紫砂陶作品《锦瑟年华》亮相进博会 [14]
净利缩水97%!酒鬼酒联手胖东来推“自由爱”,能否复刻宝丰爆款神话?
搜狐财经· 2025-07-04 09:55
6月29日晚,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其抖音视频上发布了"酒鬼·自由爱"的包装图片。 并在配文中提到,"马上与大家见面"。 据了解,这款产品为胖东来和酒鬼酒联合打造的馥郁香型白酒,酒精度是52度,容量为550ml,价格尚未公布。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柴鑫洋 编辑|李文贤 6月30日,酒鬼酒相关负责人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证实,产品将于近期正式上市。 据了解,酒鬼酒去年实现营收14.23亿元,同比下滑49.70%;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暴跌97.72%。以内参、酒鬼系列为代表的核心产品全线萎缩,经销 商数量从1774家降至1336家,净减少438家。 此前,胖东来与宝丰酒厂联合推出的"宝丰·自由爱"白酒市场表现亮眼,去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近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抖音视频中透露,该产品今年 销量有望冲击10亿元大关。 此次,酒鬼酒与胖东来联名,能否复刻"宝丰奇迹"? 酒鬼酒与胖东来联名产品将上线,目前未定价 "思想·文化·品位·品质……湘西的精神、湘西的传奇和胖东来的作品·让生活像艺术一样浪漫和唯美!"这是于东来关于"酒鬼·自由爱"产品的配文。 早在2024年,胖东来和酒鬼酒就已合作。 去年,胖东来曾试水 ...
两轮猪周期“淬炼”三代养猪人:亏损的压力对谁都一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21:55
行业周期波动 - 养猪行业经历从"超级猪周期"顶峰(2019年4月-2020年10月)每头猪盈利3000元,到2021年6月进入下行周期后单月最大亏损达559元/头的极端波动[4][5] - 本轮周期累计亏损时长21个月(截至2023年11月),远超2013-2015年周期的15个月,创统计以来最长亏损记录[5] - 新希望2021年亏损96亿元,2022年亏损15亿元,2024年才走出低谷[4] 企业代际传承 - 牧原股份组建年轻化管理团队,40岁以下高管占比超40%,包括1994年出生的CFO高曈和1995年出生的屠宰业务负责人秦牧原[9] - 温氏股份37岁的温蛟龙进入实际控制人行列,强调传承前辈精神并推动品牌升级,与《舌尖上的中国》合作强化食品品牌[16] - 唐人神总裁陶业推动智能化设备应用,使公司生产成本持续下降[15] 经营策略转型 - 牧原股份屠宰业务从2020年2.3万吨产量提升至2023年139万吨(增长60倍),2023年12月实现盈利[13] - 新希望刘畅推动"二次创业",砍掉70%无效PPT,亲自参与智能化项目试点[8][14] - 京基智农跨界布局文创IP领域,董事长陈家荣认为中国文创IP市场已进入成熟期[18][21] 数字化与技术应用 - 牧原股份通过ERP系统全流程再造实现屠宰业务降本增效,相关团队获年度重奖[13] - 湖北年轻养殖户通过线上学习新技术改造传统养殖模式,形成自养+经销结合的新业态[14] - 唐人神建立数字化知识管理体系,陶业称要萃取35年经验形成专业化系统[15] 行业认知进化 - 经历周期波动后,企业更注重植根中国文化的管理哲学而非西方模式[22] - 头部企业重新审视农业本质,新希望刘畅表示不再羡慕互联网行业,更坚定农牧业永续价值[22] - 温氏股份温蛟龙提出企业是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平台的理念[16]
诚邦股份股价五连板提示风险 三年营收缩水超70%累亏2.5亿元
长江商报· 2025-07-03 16:15
公司股价表现与风险提示 - 公司股票连续5个交易日涨停,成为A股市场焦点 [1] - 公司发布风险提示公告,指出股票价格波动较大 [1] - 控股子公司芯存电子业务规模较小,存储行业竞争激烈,近两年毛利率较低 [1] - 芯存电子2024年净利润仅为93.38万元,处于微利状态 [1] 公司财务状况与业务转型 - 公司营收从2021年的13.14亿元降至2024年的3.48亿元,三年缩水超70% [1]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累计亏损约2.5亿元 [1] - 2024年12月出售连续亏损的全资子公司诚邦设计集团100%股权 [1] - 公司战略重心转向半导体存储赛道 [1] 半导体业务布局与业绩表现 - 2024年10月以5800万元增资控股芯存电子(持股51.02%)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9701.22万元,同比增长91.03% [2]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95.97万元,同比扭亏 [2] 传统业务调整策略 - 公司明确表示传统业务将"适度收缩,不追求订单数量和规模" [2] - 重心转向推动存量项目验收与回款 [2] - 该策略可缓解现金流压力,但传统板块难再支撑增长 [2]
“集成灶第一股”布局智能驾驶,多元跨界能否助浙江美大破局?
贝壳财经· 2025-07-03 10:11
浙江美大跨界投资智能驾驶 - 浙江美大拟投资1 1亿元取得魔视智能4 8657%股权 正式跨界布局智能驾驶领域 [1] - 投资分为两部分 1 01亿元认购魔视智能新增注册资本10 03万美元 916 64万元受让现有注册资本22791美元 [2] - 魔视智能投后估值达22 61亿元 但2024年营收3 75亿元 净亏损1 48亿元 2025年Q1营收7180 94万元 净亏损3219 64万元 [3] - 公司称智能驾驶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看好魔视智能研发实力与技术积累 投资旨在把握行业增长机遇 [2] 浙江美大主业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8 77亿元 同比下降47 54% 归母净利润1 10亿元 同比下降76 21% [4] - 2025年Q1营收9836 38万元 同比下滑63 97%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近90% [5] - 公司在业绩说明会表示 除发展主业外将积极寻找新机遇 未来可能考虑并购 [5] 家居行业跨界趋势 - 行业跨界案例频现 中国联塑布局新能源光伏与海洋养殖 大亚圣象投资21亿元新建铝板带和电池箔项目 [1][8] - 顾家家居新设家电销售子公司 兔宝宝向全屋定制转型 皮阿诺与西屋热能合作提供"热水+家居定制"方案 [6][7] - 海尔卡萨帝与志邦家居战略合作 尚品宅配进军定制木门 索菲亚拓展整装与门窗业务 [7] 跨界发展的行业观点 - 跨界融合是"大家居"背景下的发展趋势 家电 家居 家装一体化需求显著 [9] - 盲目跟风跨界可能导致资源浪费 需与企业自身策略和优势结合 [1][9] - 部分企业跨界效果未达预期 如中国联塑因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精简新能源业务 [8]
40万家火锅店厮杀!6.9%店卖30元,8.6%飙150元,隐藏着啥变局?
搜狐财经· 2025-07-03 09:32
火锅行业整体发展 - 2024年中国火锅市场规模突破6100亿元,占餐饮业总规模的18.3% [1] - 行业呈现两极分化,9.9元平价锅底与人均183元高端火锅并存 [1] - 2024年火锅门店总数约40万家,较2020年减少12%,但头部50品牌市场集中度从18%提升至29% [5] 高端火锅市场动态 - 高端火锅面临信任危机,巴奴因"富硒土豆"硒含量不足和"18元5薄片"毛肚事件引发公众质疑 [3] - 新型高端模式崛起,如云南野生菌火锅"山缓缓"客单价达150元,美团数据显示客单价超150元门店占比8.6%,较2019年增长5.3个百分点 [5] - 90后消费者贡献高端火锅62%交易额,跨界业态如"火锅KTV"在一线城市渗透率达17% [5] 下沉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小火锅品类增速达33.6%,远超行业整体的3.7% [9] - 海底捞试点"沸派"旋转火锅,采用9.9元锅底策略,单店日均客流突破500人次 [9] - 河北品牌"围辣小火锅"以24元客单价三年扩张至800家门店,85%位于三四线城市 [9] - 低价竞争导致6.9%门店客单价跌破30元,较2020年上升4.2个百分点 [10] 品牌案例分析 - 小龙坎2016-2018年加盟店从12家飙升至1100家,年均增长率超500%,但2018年地沟油事件导致237起食品安全投诉 [13][15] - 小龙坎通过数字化改造(AI行为识别、NFC芯片追溯)使食品安全投诉下降68%,但2024年门店数量较巅峰期减少37% [15][17] - 海底捞全球门店突破1400家,但2023年单店日均客流较巅峰期下降18% [21] - 呷哺呷哺2018-2020年平均每周新增3家门店,加盟商数量增长217%,但2021年羊肉卷掺假事件及高端品牌"趁烧"累计亏损3.2亿元 [23] 行业创新与转型 - 重庆佩姐火锅通过社区店模式将单店投资压缩至70万元,坪效提升至传统门店2.1倍 [5] - 家庭火锅外卖同比增长40%,显示消费场景多元化趋势 [5] - 行业从业者指出竞争焦点从"味道→服务→供应链→科技"的演变路径 [5]
预计2025年我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
市场规模与消费趋势 - 2025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预计突破万亿元 2029年将达1 39万亿元[1][4] - 2023年市场规模已达6235亿元 云南咖啡豆2024年出口量同比增长358%至3 25万吨[4] - 全国人均年咖啡消费量达22 24杯 上海以9115家咖啡馆成为全球咖啡馆数量最多城市[1] 产品创新与健康趋势 - 行业加速融合"酒果花茶"元素 推出橙C美式/西瓜冷萃/杏子冰茶美式等创新单品[1][2] - 上海试行饮料营养分级制度 推动控糖理念 促使白领群体从奶茶转向咖啡消费[2] - 国家卫健委等14部门发布糖尿病防治方案 强化健康意识驱动产品革新[2] 跨界融合与场景拓展 - 茶咖融合成为主流趋势 瑞幸/库迪等品牌推出茉莉拿铁/乌龙拿铁等双品类产品[3] - 创新延伸至速溶/挂耳/即饮领域 如连咖啡茶咖mini装/茶颜悦色挂耳茶咖[3] - 产品设计覆盖办公/聚会等多场景 星巴克茉莉拿铁等满足差异化需求[3] 国际化布局与产业升级 - 本土品牌出海形成差异化路径:瑞幸主攻东南亚 库迪布局中东 NOWWA瞄准欧美[4] - 陆家嘴咖啡文化节首次登陆伦敦 15家中国品牌通过"遇见中国"专区展示特色产品[4] - 里斯咨询建议中企在东南亚市场聚焦经济型咖啡与精品门店模式 需构建文化共鸣[4] 行业定位与发展方向 - 中国咖啡从模仿转向定义 通过产业链创新和国潮文化建立全球市场话语权[5] - 中式咖啡成为文化输出新载体 有望开创全球市场新纪元[5]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腰斩”后,德固特官宣“跨界”收购浩鲸科技
大众日报· 2025-07-02 18:09
资产重组概况 - 德固特作为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商,主营业务为节能环保装备及专用定制装备的设计、制造和销售,而浩鲸科技为国际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面向电信运营商、云服务商及政企客户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2] - 双方客户重叠度极低,德固特此前从未涉足软件业务,并购后需解决技术基因冲突问题 [2] - 公司称收购基于长远战略布局,旨在通过浩鲸科技的数字化能力拓展增长空间,目前正就技术适配性进行初步研究 [2] 市场关注焦点 - 市场对交易目的存在争议,部分观点认为浩鲸科技可能通过此次并购实现"借壳上市" [3] - 浩鲸科技前身为中兴软创,曾在新三板挂牌后摘牌,两次启动IPO未果,2021年和2023年分别启动上市辅导但进展有限 [4] 财务表现分析 - 德固特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31 1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3 24% [4] - 公司解释业绩波动主因2023年末合同交付延迟导致2024年同期基数偏高,剔除该因素后2025年一季度营收呈增长态势 [6] - 2024年公司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同比下降0 7%,与营收同比增长64 21%形成背离,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 54亿元同比下降34 63%,与净利润150 15%的增速存在显著剪刀差 [6]
连亏三年IPO过会成功,赢认可
IPO日报· 2025-07-02 13:02
公司IPO过会成功 - 禾元生物科创板IPO申请于2025年第21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顺利通过[1] - 成为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首家成功过会的IPO企业[2]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要求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主要产品或业务需经国家批准,医药企业需至少一项核心产品进入二期临床试验[3] 公司经营状况 - 2022年至2024年分别亏损1.44亿元、1.87亿元、1.51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4.8亿元[2] - 2024年营收2521万元,主要来自科研试剂等非核心产品[2] - 核心产品尚未产生利润贡献,公司处于持续亏损状态[2] 核心产品与技术优势 - 核心产品HY1001为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并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3] - 产品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药物,打破60%依赖进口的局面[3] - "稻米造血"技术(水稻胚乳细胞表达体系)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代表合成生物学与医药的跨界融合[3] 未来发展挑战 - 需实现核心产品上市并证明效能,夺取预期市场份额[4] - 与美国Ventria Bioscience公司存在专利纠纷,部分产品被禁止在美销售,败诉可能限制国际化并引发高额赔偿[9] - 若持续未能实现盈利,将面临信息披露质量和投资者沟通的挑战[9]
中国越野音浪渐强,212再启新程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2 10:48
品牌活动与营销策略 - 公司举办"乐野之日 CRUMP FEST"越野派对,融合音乐演出与新车发布,邀请任贤齐、崔健、吴克群等艺人参与,强化年轻化品牌形象 [1][3] - 活动吸引数万名乐迷与越野爱好者,通过公路市集、改装街区等场景构建"机械美学+音乐美学"的跨界文化场域 [3] - 采用音乐作为无龄界沟通语言,成功建立与Z世代的情感纽带,创新诠释越野精神内涵 [7] 产品升级与用户共创 - 发布升级款T01检阅官,包含视觉焕新、内饰升级、舒适越级、越野强化、专属仪式感五大改进 [8][10] - 新增四款车色(龙血红、鸣沙黄、月岩灰、星辉银),标配前后差速锁,新增方向盘加热和座椅通风功能 [10] - 车型开发基于用户共创模式,反映车主品质越野需求,体现"冲上去,冲出去"的品牌探索精神 [8] 品牌战略与全球化布局 - 品牌焕新一周年,从单一车型升级为独立品牌,计划依托WY专业越野平台和WB轻量化技术平台推出三门版越野车、硬核皮卡等横向产品线 [10] - 纵向技术布局兼容传统燃油与混合动力系统,满足新能源越野需求 [10] - 已进入60余个海外市场,国内外交付比例接近1:1,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国际舞台 [10] 文化传承与行业影响 - 212越野车被车评人称为中国越野车ICON,通过欧亚九国远征(25天近万公里)参与Mille Miglia赛事,展示全球影响力 [5] - 品牌以"年轻=热爱与探索"为核心理念,平衡历史传承与创新,推动中国越野文化发展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