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险资产

搜索文档
秦氏金升:6.2伦敦金强势上行,黄金行情走势分析及操作建议
搜狐财经· 2025-06-02 17:40
黄金市场表现 - 现货黄金价格周一亚洲交易时段上涨逾1.5%至3354.44美元/盎司,创近四个交易日新高 [1] - 上周黄金在3365和3245美元/盎司区间震荡,但整体维持多头趋势,收盘仍处于高位 [3] - 早盘开盘后黄金直接上涨,显示市场对避险情绪高度敏感 [3] 驱动因素分析 -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和贸易战风险重燃推动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需求 [1][3] - 美元走弱为金价提供额外支撑 [3] - 市场关注美联储政策走向、俄乌冲突演变及国际贸易局势发展等关键变量 [3] 技术面分析 - 周线、日线和4小时周期均呈现看涨形态,日线目标位上看3400美元/盎司 [5] - H4周期需突破上周次高点3330美元/盎司,短期压制位在3350美元/盎司 [5] - 关键支撑位由3340美元/盎司转换而来,上方阻力位关注3369和3398美元/盎司 [5] 市场关注焦点 - 本周重点经济数据包括JOLTS职位空缺、ADP就业、初请失业金和非农报告 [3] - ISM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指数将影响市场情绪 [3] - 加拿大央行和欧洲央行利率决议受密切关注 [3] 交易策略 - 区间震荡中3280-3350美元/盎司区间内逢低做多为主 [5] - 突破3365美元/盎司后可能打开更大上涨空间 [5] - 欧盘建议轻仓短空看回落至3339美元/盎司后再反手做多 [5]
港股概念追踪|投资者采取保守策略 投行持续看好黄金未来走势(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6-02 10:15
金融市场表现 - 5月全球贸易紧张局势降温推动风险资产价格反弹 美欧主要股指显著上涨 国际油价小幅上涨 [1] - 避险资产黄金价格波动加剧 较4月历史高点下跌超过5% [1] - 今年以来美国三大股指中仅标普500指数微幅上涨 原油期货累计大跌约13% 黄金价格涨幅优于其他资产 [1] 机构观点与预测 - EBC金融集团指出投资者面临美国关税政策反复 日美长期国债收益率飙升 地区冲突持续等风险 建议采取保守策略 [1] - 高盛预计国际金价今年底有望涨至每盎司3700美元 摩根大通预测2026年Q2突破4000美元关口 花旗集团认为2026年后散户购金需求减弱可能压制金价 [1] - 美国银行预测2026年初黄金价格达4000美元/盎司 白银40美元/盎司 去年10月预测的3000美元目标已超额达成 [2] - 高盛报告预测明年中期金价达4000美元/盎司 认为黄金比比特币更安全 供应短缺与通胀忧虑支撑需求 [2] 黄金资产特性 - 高盛分析指出比特币回报率高于黄金但波动性更大 黄金对冲股市下跌效果更优 [2] - 黄金储备开采接近饱和 供应短缺叠加通胀预期推升需求 [2] 港股黄金概念股 - 相关标的包括紫金矿业(02899) 山东黄金(01787) 招金矿业(01818) 灵宝黄金(03330) 中国黄金国际(02099) 万国黄金集团(03939) 老铺黄金(06181) 集海资源(02489) [3]
洪灏最新分享2025下半年投资机会:资金在不断涌入港股,A股成避险资产
对冲研投· 2025-05-30 19:43
市场趋势与投资机会 - 美国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关税非法,导致美股隔夜暴涨[9][10] - 美元周期将持续走弱,经常账户赤字达1万亿美元历史级别[18][20] - 黄金与A股呈现避险属性,A股与金银走势趋同[21][22] 香港市场动态 - 香港基础货币余额飙升,隔夜Hibor利率从4%骤降至0%[2][25] - 南向资金净买入领先恒指100-200天,预示港股下半年或创新高[24][27] - 流动性充沛推动港股表现,IPO市场预计持续火爆[25][29] 美国经济与市场 - 4月特朗普关税导致美股回调,VIX指数三天内从20飙升至70[6] - 半导体周期与标普指数背离,科技七巨头部分个股腰斩[16] - 10年期美债突破40年下行趋势,类似70年代滞胀形态[29] 通胀与政策影响 - 中美90天停火协议或缓解进口成本飙升趋势[11] - 服务业通胀未起,上游通胀因关税战缓和而改善[12] - 美联储维持high for longer政策,但市场已提前反映通胀前景[11] 资产配置建议 - 美元从避险资产转为风险资产,建议配置欧元、黄金等[20][29] - 中国A股和港股成为避险选择,尤其香港市场受外资青睐[2][22] - 周期指标显示拐点重要性,需警惕市场共识滞后风险[16]
金鹰基金:有底有顶格局或难有明显变化 市场风格轮动或将延续
新浪基金· 2025-05-30 14:41
5月国内权益市场分析 - 5月国内权益市场政策底明确,但受外需不确定性影响,短期经济弹性预期有限,市场呈结构性轮动,红利阶段性占优 [1] - 6月市场格局或维持有底有顶,风格继续轮动,外部冲击对经济短期压力与政策助力复苏信心形成平衡 [1] 关注行业方向 消费行业 - 政治局会议将经济发展主要矛盾从供给侧转向需求侧,消费端政策持续加码形成强一致预期 [1] - 2025年"两新"政策扩围,国务院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金融总局等快速落实支持政策 [1] - 必选消费行业在财报季展现稳定业绩基本面,结构性机会值得关注 [1] 创新药行业 - 医药行业估值处于较低水平,创新药迎来密集催化期 [2] - 集采政策环境转变(价差不超过1.8倍要求),估值上限打开 [2] - 中国创新药国际突破提振业绩兑现预期,可能实现"戴维斯双升" [2] 红利资产 - 政策强化分红与低利率环境构成长期基准情形 [2] - 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天然偏好高息资产,4月财报季红利资产受益于稳定基本面 [2] 黄金与国防军工 - 美国"对等关税"裁定带来预期好转,但特朗普政策与地缘风险提升避险需求 [2] - 黄金在全球经济货币政策敏感期防御价值凸显,国防军工等防御型资产配置价值边际提升 [2] 技术信号 - MACD金叉信号形成,部分个股涨势显著 [4]
中信期货晨报20250530:商品走势分化,化工板块集体拉升-20250530
中信期货· 2025-05-30 13:09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2】669号 商品走势分化,化工板块集体拉升 ——中信期货晨报20250530 中信期货研究所 刘道钰 从业资格号F3061482 投资咨询号Z0016422 仲鼎 从业资格号F03107932 投资咨询号Z0021450 重要提示:本报告非期货交易咨询业务项下服务,其中的观点和信息仅作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报告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板块 | 品种 | 现价 | | | 日度涨跌幅周度涨跌幅月度涨跌幅季度涨跌幅今年涨跌幅 | | | | --- | --- | --- | --- | --- | --- | --- | --- | | 殷指 | 沪深300期货 | 3832 8 | 0.73% | -0.35W | 3.14% | -0.67% | -2.25% | | | 上证50期货 | 2673.6 | 0.314 | -0.724 | 2.47% | 0.29% | -0.16% | | | 中证500期货 | 5668.6 | 1 814 | 1924 | 3 2% | -2 59% | ...
金老虎:美国法院裁决特朗普关税越权,黄金“猛虎反扑”让人猝不及防
搜狐财经· 2025-05-30 11:01
黄金行情分析 - 黄金价格昨日呈现探底回升趋势 从3245强势反弹至3325 突破早间高点3294和5月28日高点[3] - 日线级别显示黄金受三角区间压制 短线压力位3340 若突破将延续强势 当前价格盘整于布林带中轨3295上方 有望重返上轨3412[4] - 技术指标显示多头力量占优 MACD运行于零轴上方但动能减弱 KDJ三线粘合拐头向下 今日走势或先回踩后向上延续[4] 价格波动驱动因素 下跌原因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关税行政令非法 导致29日亚洲早盘现货黄金跳水 避险需求减少[3] - 美联储会议纪要释放鹰派信号 降息预期降温 资金流出无息资产黄金[3] 上涨原因 -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暂停关税裁决 贸易担忧情绪再度升温 避险资金回流黄金[3] - 美国2025年Q1 GDP修正值萎缩0.2% 较前季2.4%增速显著下滑 美元指数下跌0.51% 提振黄金吸引力[3] - 美联储提及劳动力市场走弱风险 加剧经济担忧 推动资金转向黄金避险[4] 技术面关键数据 - 布林带三线走平 价格站稳中轨3295上方 上轨阻力3412[4] - 5日均线3311贯穿10日/20日均线 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4] - 昨日收盘形成下影长于上影的单阳K线 显示多头动能占优[4]
外资投行突然喊话,要超配黄金,说说我的看法
搜狐财经· 2025-05-30 07:37
高盛近日的一篇报告,引起了市场极大关注,给出的建议是未来的5年时间,要超配黄金,低配石油, 理由也很简单,配置黄金主要是为了美国机构信誉受到冲击的风险高企,比如说财政扩张以及美联储的 压力,还有全球央行对黄金的需求。 当然了我觉得高盛主要还是担心全球去美元化,外国央行在不断的增加黄金,简单说大家对美元的信誉 表示比较担心,这种情况下只有不断的增持黄金,才能避免有一天美元真的不行了,那么所面临的风险 就是局部的。 站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高盛给出了未来5年要超配黄金。 其二,支撑金价的不只是短期的避险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美国经济的不稳定性,以及各项政策对市场情 绪的影响,如果仅仅从过去一直以来我们国家对黄金的增持就可以看出战略眼光,央行即便是在黄金价 格很好的时候,也增持了黄金,实际上注重的不是眼下的价格是否具备性价比,而是从地缘形势的角 度,以及美元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对冲角度所做的一些选择,不只是我们的央行这样做,全球央行的思 路都是这样,这样以来就很好的支撑了黄金价格维持高位震荡,甚至上升的可能性。 其三,黄金虽然是大类资产,但是黄金跟股票和债券等最大的不同在于,不会跟随股市的波动而波动, 如果说美股下跌幅度达 ...
节前稳一波,为什么是银行?
搜狐财经· 2025-05-29 16:57
市场环境分析 - 端午节前A股市场成交量连续多日在万亿边缘徘徊,板块轮动快速且缺乏持续性 [1] - 近十年端午节后首周沪指下跌概率超60%,当前市场面临银行年中流动性考核和美联储议息窗口叠加的不确定性 [1] - 海外利率波动未平,国内政策传导尚需时日,成长板块估值居高不下 [1] 银行股表现 - 银行AH指数今年以来屡屡刷新历史新高,阶段涨幅远超中证红利指数,展现出更高的防御属性 [2] - 银行ETF优选自2025年初至5月28日涨幅达+13.30%,年化收益率+37.60%,最大回撤-9.66% [3] - 银行AH指数自2024年9月24日反弹以来涨幅达+37.13%,远超上证指数(+21.50%)、沪深300(+19.41%)和创业板指(+29.72%) [5] 银行股吸引力 - 超七成A股上市银行近12个月股息率超过4%,部分甚至突破8%,显著高于10年期国债1.65%的收益率 [4] - 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多家银行1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传统储蓄吸引力下降 [4] - 险资年内举牌15次中有8次瞄准银行股,公募基金也在悄然加仓 [4] 银行股市场地位 - 银行股占A股总市值比例超过10%,是国家队护盘的首选标的 [3] - 银行板块具有高股息、低波动特性,能在市场震荡期间提供安全垫 [4] - 跟踪银行AH指数的ETF仅有银行ETF优选(SH517900)及其联接基金,采用智能轮动策略创造近10%超额收益 [5]
ETO MARKETS:周四黄金市场 避险需求与市场动态的双重影响
搜狐财经· 2025-05-29 15:31
黄金市场动态 - 现货黄金交投于3285美元附近,美国期金结算价下跌0.2%至3294.90美元 [1] - 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吸引力增强,因美联储会议记录显示通胀和经济衰退风险与日俱增 [3][8] - 今年迄今金价上涨26%,4月份创下历史新高 [5][8] 美联储政策与经济环境 - 美联储5月会议记录指出未来可能面临"艰难的权衡",通胀和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风险加剧 [3] - 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存在 [4] - 低利率环境和全球经济动荡推动黄金作为避风港的需求 [5][8] 市场关注焦点 - 投资者关注美国GDP数据、PCE物价指数数据以及美联储官员评论 [6][8] - 高盛建议在长期投资组合中提高黄金配置比例,理由包括美国机构信誉风险上升和央行需求持续 [5] 其他贵金属表现 - 现货银下跌0.9%至每盎司32.99美元 [7] - 铂金上涨0.1%至每盎司1081.09美元 [7] - 钯金下跌1.2%至每盎司967.10美元 [7]
美国比特币ETF受热捧,五周净流入90亿美元!黄金遭抛弃
华尔街见闻· 2025-05-29 15:10
资金流向变化 - 过去五周美国比特币ETF吸引超过90亿美元资金流入 其中贝莱德旗下iShares Bitcoin Trust ETF规模最大 [1] - 同期黄金ETF遭遇超过28亿美元资金外流 形成鲜明对比 [1] - 黄金价格较历史高点3500美元回落超过200美元 尽管年内仍上涨逾25% [3] 比特币市场表现 - 比特币本月触及111980美元历史新高 受稳定币法案进展及宏观不确定性推动 [1] - 过去一个月比特币与纳斯达克、美元、黄金的日内相关性非常低 显示其可能成为非相关资产类别 [7] 华尔街观点分歧 - 分析师认为资金轮换反映市场对比特币作为投资组合对冲工具的接受度提高 [7] - Jefferies策略师Christopher Wood看涨黄金和比特币 认为两者是G7对抗货币贬值的最佳对冲工具 [7] - 渣打银行指出比特币对金融系统风险更有效 因其去中心化性质 可对冲私营部门风险(如硅谷银行倒闭)和政府相关风险(如美债稳定性担忧) [7] - 怀疑论者认为比特币波动性仍削弱其避险属性 在宏观冲击中曾与其他风险资产同步下跌 [7] 避险逻辑演变 - 贸易紧张缓解削弱传统避险资产需求 比特币作为另类价值储存手段快速崛起 [1] - 比特币正摆脱科技风险资产声誉 可能被视为对冲工具甚至独立资产类别 [7] - 黄金与比特币的避险属性对比引发华尔街辩论 尤其在美财政稳定性担忧升温背景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