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

搜索文档
专访马骏:银行要把握好NDC对转型金融的催化机遇丨首席气候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10:59
全球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发展 - 全球绿色投融资规模增长,资金集中涌入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等"纯绿"领域,而钢铁、化工、交通等高碳行业低碳转型项目面临融资瓶颈,资金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2] - 转型金融成为全球绿色金融焦点,转型产业占经济比重远大于纯绿产业,政策、标准和能力到位后有望爆发式增长 [3] - 国际上《G20转型金融框架》包含五大支柱、二十二条原则,中国央行已编制四个行业转型金融目录,多地出台地方性转型金融标准 [3] 金融机构转型金融实践 - 转型金融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银行尚未建立相关内部业务流程,核心问题包括客户识别和项目合规性判断 [5] - 湖州累计发放约200亿元转型融资,河北在钢铁领域有约200亿元转型贷款案例,但多数地区仍为空白 [5] - 银行需加强能力建设解决获客难题,湖州通过行业专家培训企业,将潜在客户转化为实际客户 [6] 国家自主贡献目标(NDC)影响 - 中国将在COP30前公布2035年NDC目标,明确未来十年温室气体排放绝对降幅,各地区、行业和企业需制定短中期低碳转型方案 [7] - NDC发布后转型金融将成为企业必需品而非可选项,金融机构需把握机遇完善业务流程和服务能力 [7] ESG信息披露现状 - 42家上市银行披露ESG报告,但多数未完全达到ISSB要求,碳核算方面范围3排放披露不足 [9] - 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评估缺失,大部分企业未量化估算高碳运营风险或绿色技术机遇 [9] - 转型计划披露不完整,缺少具体碳减排目标和实施措施 [10] ESG标准统一化进展 - 全球ESG标准不统一,存在数百套披露要求导致高成本,ISSB准则正成为国际统一标准基础 [11] - 中国财政部制定以ISSB为基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框架,未来可能部分内容转为强制披露 [12] 中国全球气候治理领导力 - 中欧共同分类目录降低跨境融资障碍,中国金融机构境外发债广泛采用该目录贴标,新加坡已加入该目录 [15] - 全球约40个国家和地区采纳或宣布采纳ISSB,中国应在发展中国家推动ISSB采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16] - 全球自愿碳市场需互联互通,中国可推动核心碳原则被各国采纳,落实巴黎协定第六条机制 [17] 中国碳市场发展 - 全国碳市场分为强制碳市场(ETS)和自愿碳市场(CCER),后者国际化可能性更高 [19][20] - 中国可探索授权港澳与"一带一路"国家签署碳信用合作协议,推动自愿碳市场国际互联互通 [20] - 中长期碳价呈上涨趋势,欧盟碳价曾达每吨人民币1000元,中国需更高碳价激励绿色技术创新 [22]
从“水患之河”到“幸福之河”:木兰溪的绿色蝶变
金融时报· 2025-07-08 10:06
生态环境治理 - 中国人民银行莆田市分行引导金融机构为木兰溪流域综合治理提供金融支持,农发行莆田市分行创新"木兰溪+"信贷模式,为防洪工程注入78亿元资金 [2] - 兴业银行莆田分行计划在"十四五"期间为木兰溪全流域治理提供600亿元泛金融支持 [2] - 截至5月末,莆田市金融机构为24个木兰溪流域项目授信176.83亿元,融资余额74.90亿元 [2] - 农发行莆田市分行累计投放1.2亿元贷款支持仙游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3] - 木兰溪流域治理成效显著,2024年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补助项目,延寿溪入选全国幸福河湖建设名单 [3] 文化旅游开发 - 农发行莆田市分行支持泗华郊野公园等5个"绿心"生态建设项目,总授信超32亿元,已投放19.92亿元 [4] - 中国人民银行莆田市分行推动"民宿贷""农文旅贷"等创新产品,文旅经济产业融资余额达95.82亿元,同比增长4.20% [4] - 金融机构为妈祖文化特色小镇、凤凰福道植物园等文旅项目提供金融保障 [4] 产业提质升级 - 农业银行莆田分行通过"惠农e贷"支持木兰溪上游金溪村茶产业,贷款余额43.42亿元,授信户数2.41万户 [5][6] - 金溪村茶园面积1.3万亩,年产量超6500吨,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万亿元村" [5] - 中国人民银行莆田市分行推动重点产业链金融支持,全市重点产业融资余额1120.10亿元,同比增长8.71% [6] - 县域重点产业链贷款余额204.76亿元,链上获贷企业达2449户 [6]
国泰君安期货商品研究晨报:绿色金融与新能源-20250708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7-08 09: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镍上方弹性受限,镍价低位承压;不锈钢库存轻微消化,钢价修复但弹性有限;碳酸锂仓单大幅减少,关注后续注册情况;工业硅市场波动放大;多晶硅关注政策变动情况 [2] 各品种总结 镍与不锈钢 - 期货数据:沪镍主力收盘价120,540元,较T - 1跌1,730元;不锈钢主力收盘价12,640元,较T - 1跌90元 [5] - 产业链数据:1进口镍121,300元,较T - 1跌1,450元;8 - 12%高镍生铁出厂价908元,较T - 1持平 [5] - 宏观及行业新闻:3月3日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或停止向美国出口镍;4月27日印尼CNI镍铁RKEF一期项目试生产;印尼某镍冶炼厂恢复生产;某冷轧厂6 - 7月停产检修;菲律宾镍业协会欢迎删除原矿出口禁令条款;印尼IMIP园区有环境违规问题;印尼计划缩短采矿配额期限 [5][6][8] 碳酸锂 - 盘面数据:2509合约收盘价63,660元,较T - 1涨380元;仓单量15,555手,较T - 1减5,481手 [12] - 产业链数据:锂辉石精矿654元,较T - 1涨1元;电池级碳酸锂62,550元,较T - 1涨250元 [12] - 宏观及行业新闻: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价格环比上涨;6月30日 - 7月6日澳洲锂精矿发运至中国总量环比增加 [13] 工业硅与多晶硅 - 期货市场数据:Si2509收盘价8,045元,较T - 1涨65元;PS2508收盘价36,515元,较T - 1涨1,005元 [16] - 价格与利润数据:华东地区通氧Si5530为8750元,较T - 1持平;硅厂利润(新疆新标553)为 - 3021元,较T - 1涨65元 [16] - 库存数据:工业硅社会库存55.2万吨,较T - 1减0.2万吨;多晶硅厂家库存27.2万吨,较T - 5增0.2万吨 [16] - 宏观及行业新闻:天合光能与VERBUND Green Power签署组件供应协议 [18]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交流会在浙江湖州举办
金融时报· 2025-07-08 09:43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交流会 - 会议于7月4日在浙江湖州召开,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湖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金融学会主办,旨在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深化 [1] - 10家银行机构总行负责人参会并交流发言,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 [1][7] - 湖州市发布《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基地实施方案》,启动政银协同工作机制,10家银行总行将与湖州共建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基地 [1][8] 绿色金融体系进展 - 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在顶层设计、政策支持、标准建设、信息披露、产品服务及国际合作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 - 浙江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为引领,形成"湖州经验"等可复制推广的成果,部分实践已传播至国内外其他地区 [2] - 湖州绿色金融试验区建设8年以来,绿色信贷年均增长41%,余额占全部贷款比重超33%,高于全国平均近20个百分点 [7] 浙江省绿色金融实践 - 浙江深化"2211"金融现代化系统推进工程,以湖州、衢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突破口,探索形成全国影响力的浙江方案 [3] - 湖州创新构建绿色金融"六大工作体系",累计形成74项全国首创性试点成果,被国内100多个城市借鉴 [7] - 浙江计划打造湖州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基地,推进综合创新中心、宣教培训中心和交流合作中心建设 [3] 转型金融发展 - 转型金融业务在政策、标准和能力到位后有望爆发式增长,国际上有《G20转型金融框架》,国内已编制四个行业转型金融目录 [5] - 湖州启动一批转型项目,提供激励政策、转型规划模板和"碳账户"服务,银行需通过三大举措落实转型规划 [5] - 银行转型规划包括短期、中期、长期降低碳排放的路径、目标和措施,涉及调整客户贷款敞口 [5] 湖州市绿色金融规划 - 湖州将依托绿色金融综合服务试点机构等六项载体,提升"五篇大文章"协同创新能力,打造全国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基地 [8] - 目标成为金融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基地和展示窗口,探索绿色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8] - 湖州绿色金融改革10周年,计划深化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吸引更多金融资源集聚 [6]
荒漠变绿洲、“光伏羊”成除草“义工”、1滴水能发11次电解码险资“长钱”浇灌青海发展沃土的立体实践
证券日报· 2025-07-08 00:52
核心观点 - 保险资金通过支持水电、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串联起生态保护、民生改善与区域发展的立体实践 [1] - 中国人寿与青海黄河公司的深度合作创造了"板上发电、板下牧羊"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同 [3][4] - 保险行业凭借资金规模大、期限长的优势,持续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在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 [7][8] 保险资金支持清洁能源项目 - 中国人寿2017年出资80亿元投资电投黄河能源债转股基金,2019年再次实施90亿元青海黄河公司股权投资项目 [3] - 青海共和光伏产业园通过光伏板降低地表温度2℃-3℃、风速降低50%、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30%,形成"光伏绿洲"效应 [3] - "光伏羊"模式解决植被过度生长带来的火灾风险,实现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双赢 [3] 水电项目开发与运营 - 青海黄河公司在黄河上游打造11座梯级水电站,实现"1滴水发11次电"的水能资源最大化利用 [5] - 水库联调模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并减轻下游防洪压力,保障沿岸居民安全 [6] - 保险资金平均久期超10年,与水电项目20-30年回报周期高度匹配 [6] 保险行业服务实体经济 - 截至一季度末,国寿资产合并管理规模超6.3万亿元,其中近4万亿元投向实体经济,2400亿元聚焦社会民生领域 [7] - 全行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34.9万亿元,通过债券、股权投资计划等方式服务实体经济转型 [7] - 保险资金形成"长钱长投"、"价值共生"、"战略协同"三大核心方法论,成为填补实体经济长期资本缺口的关键力量 [8]
绿色金融周报(192期)丨陆磊:着力推进绿色金融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7 21:18
绿色金融政策动态 - 央行副行长陆磊提出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 引导金融支持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深化国际合作 支持区域改革创新 [4] - 浙江湖州作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 形成可复制的"湖州经验" 在立法 标准 信息披露 产品创新等方面取得成果 [5] - 马骏建议银行制定短中长期碳减排转型规划 通过调整融资策略推动客户减碳 包括提供绿色融资 降低高碳客户敞口 增加低碳客户支持 [6] 地方绿色金融实践 - 宁夏发布《绿色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目录》 包含4类一级目录和79类四级目录 聚焦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匹配绿色信贷 债券 保险等工具 [7] - 深圳29家银行披露环境信息报告 四大行深圳分行绿色贷款余额均超1000亿元 深圳中行以1566 83亿元居首 占比达16 94% [11] - 湖北碳交中心认证进出口银行湖北省分行为省内首家碳中和政策性银行 探索碳金融应用场景创新 [13] 绿色债券市场 - 5月银行间市场新发行15只绿色债券 规模100 50亿元 其中8只符合中欧《共同分类目录》 截至5月底符合目录的存量绿债达426只 [8] - 宁夏电投发行全国首单10亿元碳中和绿色可续期公司债 票面利率2 75% 资金用于300万千瓦光伏项目 [14][15] - 建设银行拟发行300亿元绿色金融债 其中250亿元为3年期固定利率品种 50亿元为浮动利率品种 [16] 碳市场数据 - 上周全国碳市场配额最高价77 10元/吨 最低价72 57元/吨 收盘价环比下跌3 21% 总成交量246 53万吨 成交额1 79亿元 [10] - 2025年初至7月4日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4064 94万吨配额 总成交额30 46亿元 历史累计成交量6 71亿吨 成交额460 78亿元 [10]
投放贷款超148亿元 浦发银行郑州分行多措并举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7-07 18:30
核心观点 - 浦发银行郑州分行紧密围绕河南省"建设制造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目标,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向,立足7大产业集群、28条重点产业链布局,以"五大赛道"精准发力,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今年以来,浦发银行郑州分行已为全省制造业企业累计投放贷款超148亿元 [1] 精准滴灌:为制造业升级注入"强心剂" -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2] - 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大型煤化工企业,尿素产销量行业领先,复合肥产销量稳居行业第一方阵,连续入选《财富》中国500强、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等榜单,并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2] - 浦发银行郑州分行为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累计提供授信支持超21亿元,在途业务规模6亿元,业务涵盖项目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国内信用证、流动资金贷款等多个品种 [2] - 2025年以来,已累计向该集团投放资金超2.7亿元 [2] 链上赋能:让产业链生态焕发新活力 - 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食品豫军"的领军企业,方便面市场份额稳居全国前三,拥有遍布全国的9大生产基地及10余个知名品牌,销售终端超210万个 [3] - 浦发银行郑州分行运用"浦链通""浦证通"等核心供应链金融产品,为白象集团构建全链条、生态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3] - 2025年以来,浦发银行郑州分行已为白象集团提供供应链金融支持超1.6亿元,自合作以来累计支持金额突破20亿元 [3] 绿色引领:为美丽河南建设添砖加瓦 - 浦发银行郑州分行以"浦发绿创"品牌建设为路径,积极助推绿色产业茁壮成长,全面支持绿色经济蓬勃发展 [4] - 依托总行"1+6+8+N"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绿色金融服务体系,重点支持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生态环境及清洁生产等产业领域 [4] - 截至目前,分行绿色信贷余额达267亿元,2025年以来累计投放56亿元,较年初净增21亿元 [4] - 落地某国有大型光伏组件企业投放贷款1.44亿元,支持其采用国际先进光伏轻质基板巩义技术生产重点产品 [4] 数智驱动:为产业动能激活"新引擎" -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高端客车制造的龙头企业,产品畅销海内外 [5] - 浦发银行郑州分行为宇通客车下游终端用户量身打造差异化融资服务方案,充分发挥总行"惠链贷"产品"额度灵活、期限适配、利率优惠"的优势 [5][6] - 截至2025年6月末,在"宇通设备贷"场景下,当年投放贷款1.7亿元,项目累计投放金额达2.57亿元,成功为超360户终端用户提供了高效融资支持 [6]
兴业银行长沙分行落地首单省外三市充电桩项目 赋能绿色出行新时代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07 16:49
绿色金融与新能源基础设施 - 兴业银行长沙分行成功落地首单省外三市充电桩项目,为南宁汇天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提供3600万元贷款用于23个充电站建设 [1] - 项目覆盖南宁、柳州、玉林三市核心区域,包括商圈、交通枢纽、工业园区及居民区,预计满足数千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1] - 该笔贷款专项用于"中核汇天南宁北湖国际汽车城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当地充电便利性并缓解"里程焦虑" [1] 金融机构战略与行业影响 - 兴业银行长沙分行将充电桩项目视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示范,未来计划创新金融产品以支持更多绿色项目 [2] - 项目推动广西新能源汽车生态完善,促进交通领域低碳转型,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并创造就业机会 [2] - 金融机构通过此类项目赋能绿色出行,为实体经济与绿色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典范 [2]
对话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加快转型金融标准落地,直面绿色资产投融资痛点
证券时报· 2025-07-07 12:43
中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发展 - 中国正在制定新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将在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发布,这将推动各地区、机构和企业编制新的低碳转型规划 [1] - 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将配合中国人民银行推动首批转型金融标准试用和落地,并支持第二批转型金融标准编制工作 [1][9] - 当前绿色金融无法全面支持高碳行业低碳转型,需构建转型金融框架引导社会资本 [1][9] 转型金融标准与产品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已编制煤电、钢铁、建筑建材、农业4个行业转型金融目录,另有7个行业正在编制 [9] - 浙江省湖州市已发布第二版转型金融目录,即将发布第三版 [9] - 当前转型金融产品以债务类工具为主(如转型贷款、债券),股权类和保险类工具较少,建议设立"转型基金"支持高质量转型企业 [10] 全球可持续金融发展现状 - 全球可持续投资规模达每年约3万亿美元,其中中国贡献约1.2万亿美元 [4] - 政府财政资金仅占全球可持续投资总额的10%,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动员的气候资金不足1000亿美元(占全球需求不到2%) [4] - 美国"退群"可能导致私营部门气候融资信心不足,影响资金投入 [5] 国际标准与合作机制 - 中国与欧盟牵头编制的中欧共同分类目录(CGT)已被中国金融机构广泛用于境外绿色融资 [6] -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准则已被约40个国家和地区接纳,中国已出台"中国版ISSB准则" [7] - 建议推动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扩容,覆盖更多国家 [6] 绿色资产代币化(RWA)应用 - 区块链技术可实时追踪绿色资产环境数据(如减碳量),解决数据真实性和可追溯性问题 [12] - RWA有助于防范"洗绿"风险,提升资产流动性和绿色声誉,中国香港地区已开始推动相关实践 [12] - 协鑫能科等企业已布局绿色资产RWA [12]
绿色金融成效显:绿色评估+碳账户为企业低碳转型“贷”来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7-07 10:50
低碳转型金融支持 - 推动传统高排放行业低碳转型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直接作用 [1] - 河北衡水铁塔制造企业通过自建光伏电站和引进先进设备使每吨产品碳排放量降低20% [3] - 企业绿色转型面临资金压力 节能改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3]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 河北推出绿色金融产品 符合"绿色认证"企业可获得最高1000万元低息贷款 [5] - 电e金服平台提供低利率贷款和减免担保费用等优惠融资服务支持企业低碳转型 [5] - 河北利用大数据技术为节能减排企业精准画像 3月末绿色贷款余额超1.2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1.3% [7] 碳账户机制应用 - 浙江湖州上线"碳账户"平台 绿色信贷年均增长超40% [8] - 铝业企业因碳账户等级提升获得比市场平均低30个基点的优惠利率 [10][11] - 碳账户划分为绿色、蓝色和棕色三个等级 归集电力、燃气等核心能耗数据 [13] 转型金融成效 - 湖州绿色贷款占比达35.03% 建成21家碳中和银行星级网点 [15] - 累计提供565亿元低碳转型贷款 预计减少碳排放107万吨 [15] - 计划升级转型金融制度标准 编制企业、项目、技术三张支持清单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