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战
icon
搜索文档
商品期货早班车-20250924
招商期货· 2025-09-24 09: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各期货品种进行分析,结合市场表现、基本面给出交易策略,涉及贵金属、基本金属、黑色产业、农产品、能源化工等领域,部分品种建议观望,部分建议逢高做空或布局空单,部分建议逢低做多或尝试套利操作[1][2][6][7][10] 各品种总结 贵金属 - 黄金市场表现为价格继续走高,纽约金突破3800美元/盎司,资金做多;基本面受美联储表态、PMI数据等影响,国内黄金ETF资金流入,库存有变化;交易策略为节前多单部分止盈或买入虚值看跌期权[1] - 白银跟随黄金创新高,热度上升,建议节前部分止盈[1] 基本金属 - 铜市场表现为价格震荡偏弱;基本面受美元降息、政策预期、鲍威尔发言影响;交易策略为短期震荡思路,等待买点[2] - 铝市场表现为电解铝主力合约收盘价下跌;基本面供应产能增加,需求消费回暖;交易策略为逢低做多[2][4] - 氧化铝市场表现为价格下跌;基本面供应产能增加,需求电解铝厂高负荷生产;交易策略为暂时观望[4] - 工业硅市场表现为价格窄幅震荡;基本面供应新开炉,库存累库,需求开工率有变化;交易策略为区间震荡运行,观望[4] - 碳酸锂市场表现为价格上涨;基本面供应产量增加、进口有变化,需求订单和排产有变动,库存去库;交易策略为价格区间震荡,观望[4] - 多晶硅市场表现为价格下跌;基本面供强需弱,产量、库存、需求有变化;交易策略为关注支撑位置和反套机会[4] 黑色产业 - 螺纹钢市场表现为价格下跌;基本面建材去库慢、板材需求稳定,供需矛盾有限、分化明显;交易策略为单边观望,尝试反套[6] - 铁矿石市场表现为价格下跌;基本面发货下降、库存上升,供需中性偏强;交易策略为观望[6] - 焦煤市场表现为价格上涨;基本面各环节库存分化,期货估值偏高;交易策略为观望[6] 农产品 - 豆粕市场表现为隔夜CBOT大豆微涨;基本面供应美豆减产、南美增产,需求美豆压榨增、出口弱;交易策略为短期走弱,中期关注关税政策[7] - 玉米市场表现为合约偏弱运行,现货价格多数下跌;基本面供应拍卖增加、新作增产,需求采购积极性不高;交易策略为期价震荡回落[7] - 白糖市场表现为合约收涨;基本面国际巴西数据利空、驱动看北半球,国内进口量高;交易策略为期货逢高空、期权卖看涨[8] - 棉花市场表现为美棉和郑棉止跌反弹;基本面国际美棉吐絮率有变化、巴基斯坦棉价承压,国内纱厂开机率平稳;交易策略为暂时观望[8] - 原木市场表现为合约收跌;基本面港口库存平稳、需求无改善;交易策略为观望[8] - 棕榈油市场表现为短期下跌;基本面供应增产,需求出口环比增加;交易策略为短期偏弱,关注产区产量和生柴政策[8] - 鸡蛋市场表现为合约偏弱运行,现货价格稳定;基本面供应充足、库存增加,成本和蔬菜价格影响蛋价;交易策略为蛋价和期货震荡偏弱[8] - 生猪市场表现为合约延续跌势,现货价格略跌;基本面供应充裕、出栏增加,需求担心节后走弱;交易策略为期价偏弱运行[8][9] 能源化工 - LLDPE市场表现为价格下跌;基本面供应国产增加、进口或减少,需求农地膜旺季;交易策略为短期震荡,中长期逢高布局空单或月差反套[10] - PVC市场表现为价格下跌;基本面供需弱平衡,产量增加、开工率有变化,库存创新高;交易策略为空配[10] - 玻璃市场表现为价格下跌;基本面供应日融量有变化、预期复产,库存下降,需求订单天数和开工率有变动;交易策略为多配[10] - PP市场表现为价格下跌;基本面供应检修规模高、新装置开车,需求旺季开工率回升;交易策略为短期震荡偏弱,中长期逢高布局空单或月差反套[10][11] - 原油市场表现为价格企稳;基本面供应欧佩克+增产、其他国家也有增产,需求旺季结束、检修期来临;交易策略为逢高做空[11] - 苯乙烯市场表现为价格下跌;基本面供应纯苯和苯乙烯库存正常偏高,需求下游开工率回升;交易策略为短期震荡偏弱,中长期逢高布局空单或月差反套[11] - 纯碱市场表现为价格下跌;基本面供应开工率高、库存下降,需求光伏玻璃有变化;交易策略为观望[11] - 烧碱市场表现为价格下跌;基本面供应产能利用率和库存有变化,需求非铝需求好转、氧化铝厂或下调采购价;交易策略为观望[11][12]
中国是否打算从美国增购大豆?外交部回应
券商中国· 2025-09-23 18:57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9月23日例行记者会。会上有外媒记者提问称:作为与美国关税谈判的一部分,中国 是否打算从美国增加购买大豆?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转 载 , 否 则 将 追 究 相 应 法 律 责 任 。 看券商中国 知天下财经 F 校 对: 彭其华 百万用户都在看 炸裂!英伟达,超级大动作! 紧急通知!停工、停业、停市、停运、停课!超强台风,即将登陆! 见证历史!集体大涨! 突发!A股公司董事长,被留置! 突然!尾盘,多只牛股异动!发生了什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 券中社 × 券商中国 券 中 社 扫码下载券中社APP 扫码关注券商中国公众号 quanshangcn qzs.stcn.com 舞中 券中社APP 券 商 中 国 是 证 券 市 场 权 威 媒 体 《 证 券 时 报 》 旗 下 新 媒 体 , 券 商 中 国 对 该 平 台 所 刊 载 的 原 创 内 容 享 有 著 作 权 , 郭嘉昆对此表示,具体问题建议向中方的主管部门进行了解。我要强调的是,关税战、贸易战不符合任何一方 的利益,双方应该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之上 ...
关税战后,全球富豪押注哪些资产?
虎嗅· 2025-09-23 18:06
文章核心观点 - 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紧张背景下,全球家族办公室整体资产配置保持稳定,但对未来投资回报持乐观态度,并积极采取主动管理策略以增强组合韧性 [1][5][8][10] - 直接投资需求旺盛,私募股权成为最受青睐的资产类别,而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已取代利率成为家办的首要担忧 [13][14][15] - 家办在投资风险管理上表现良好,但在网络安全、地缘政治风险及非投资类服务的专业化方面仍有显著不足 [17][18][20][21] 十大关键发现 - 资产配置基本稳定,调整幅度小于去年,50%家办保持固定收益持仓不变,64%家办保持房地产持仓不变,私募股权呈现最显著乐观走势,净增配家办比例达26% [5][37][38] - 尽管存在关税不确定性,家办对未来12个月回报前景积极,30%家办预期回报率在10%–15%之间,8%家办预期回报超过15% [8] - 为应对市场波动,近三分之二家办采取行动,39%家办采用主动管理方式,25%家办增加防御性资产配置,15%家办增加防御性地区配置 [10][11] - 70%家办参与直接投资,40%家办在过去一年增加或显著增加直接投资活动,52%家办偏好成长型投资,37%家办偏好早期投资 [13][14] - 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是家办首要担忧(60%),取代了2024年的首要担忧利率(30%),中美关系是第二大担忧(43%) [15] - 投资风险是家办提及最多的风险(70%),83%家办认为其投资风险得到良好管理,但对网络安全(48%)和地缘政治风险(55%)的管理缺乏信心 [17][18] - 家办在投资职能专业化方面有进展,但风险管理(58%)、网络安全(58%)和继任规划(74%)等领域存在显著不足 [19][20] - 资源限制导致服务缺口,58%家办在下一代培养方面存在服务缺口,38%家办在促进家族凝聚与延续方面存在缺口 [21] - 家办日益倾向外包服务以应对复杂性 [24] - 人工智能应用比例相比去年几乎翻倍,尤其在运营任务自动化(22%)和投资分析预测(22%)方面,但缺乏内部专业知识(57%)是主要障碍 [25][26] 投资策略与情绪 - 2025年家办资产配置与2024年基本一致,公共股票(27%)、固定收益(15%)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3%)是主要配置,另类资产占比约40% [28][30][31] - 直接投资占整体资产的21%,私募股权通过基金配置占比上升2%至11%,数字资产配置从0%升至1% [31][32] - 家办对2025年回报保持乐观,45%家办预期回报率为5%—10%,30%家办预期回报率为10%—15%,但后者比例低于2024年的35% [34][35] - 资产配置变化显示看涨基调,私募股权净增配比例为26%,公开股票净增配比例为11%,固定收益净增配比例为14% [38][39] - 短期资产类别情绪以中性主导,发达市场股票净积极情绪最高(+17%),其次是私募股权直接投资(+15%)和对冲基金(+14%) [43][44] - 地区情绪差异显著,美洲地区对私募股权直接投资的净看涨情绪达+21%,而亚太地区仅为+1%,亚太地区对对冲基金净看涨情绪突出(+34%) [48][49] - 各地区对艺术品一致持净看跌情绪,拉丁美洲负面情绪最强烈(-26%),数字资产在拉美(+10%)和亚太(+4%)态度略显积极 [50][51]
美国农民明知贸易战会砸饭碗,仍死挺特朗普,真相其实很简单!
搜狐财经· 2025-09-23 12:22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中西部农场主在中美贸易战中面临农产品出口暴跌和价格下跌的困境,但其政治支持源于对政府补贴、宽松外劳政策及税改优惠的精明算计,然而这些预期收益未能兑现,导致农业危机加剧 [2][3][10] 贸易战对农业的影响 - 中美贸易战导致美国农产品出口暴跌37%,仓库中黄豆和玉米堆积如山 [2][3] - 中国转向巴西、阿根廷进口农产品,导致美国大豆出口价格较去年暴跌28% [10] 政府补贴政策 - 2018年贸易战期间,美国农业部发放520亿美元补贴,覆盖农场主约八成损失 [4] - 2024年承诺的农业补贴未见踪影,农业部官网补贴查询页面更新停留在选举日,农业预算削减1200亿美元 [4][6] 外劳政策的影响 - 特朗普政府放宽H-2A签证政策,农场主通过雇佣墨西哥工人节省30%人力成本,工人时薪不足法定标准一半且每天工作14小时 [8] - 新提案要求将H-2A签证数量削减40%,威胁农场主成本优势 [10] 税收政策收益 - 特朗普将企业所得税从35%降至21%,使资产净值超240万美元的前10%大农场主每年少缴数十万美元 [10] - 美国前10%大农场主平均拥有2000英亩土地,税改政策让农业企业家受益 [10] 农场主的政治算计与现实结果 - 农场主将选票视为保险单,预期政府补贴能覆盖出口损失,但连任后特朗普表示农业补贴应优先考虑效率 [4][6] - 农场主支持政策基于短期套利,但最终面临出口市场萎缩和政策反转的高风险 [10]
美国出现内讧,特朗普遭“自己人”背刺,央媒6个字揭开美国现状
搜狐财经· 2025-09-23 12:12
美国经济现罕见信号:批发价格意外下跌背后暗藏危机 (本文为今日头条独家原创内容,严禁转载) 这一数据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是因为它暂时缓解了市场对特朗普政府高关税政策可能引发全面通胀的 担忧。此前经济学家普遍担心,加征关税会导致企业采购成本飙升,进而引发物价全面上涨的连锁反 应。而8月PPI的回落,至少表明这种最坏的情况尚未发生。 深入分析数据可以发现,贸易服务项目价格下跌1.7%是PPI回落的主要原因。这个指标直接反映零售商 和批发商的利润空间变化,其下跌意味着商家正在压缩自身利润。与此同时,美联储紧急降息25个基点 也印证了美国经济增长正在放缓。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降息决议中,只有特朗普提名的美联储理事斯蒂 芬·米兰投了反对票,据推测是因为他主张更大幅度的50个基点降息。 然而,仅凭PPI整体下跌就判断通胀风险解除还为时过早。更值得关注的是核心通胀指标——剔除波动 较大的食品、能源和贸易服务后的数据。8月核心PPI环比上涨0.3%,年率升至2.8%,显示潜在通胀压 力仍在积聚。尤其是冰箱、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价格已连续三个月环比上涨0.3%,这与加征关税导致 的进口成本上升直接相关。 经济学家指出,当前企业可能 ...
收获季,中国订单至今为零,美国豆农感受痛苦
环球时报· 2025-09-23 06:43
美国农民经营压力 - 美国农民在贸易战、移民政策、通货膨胀和高利率等多重因素下面临严峻形势,呼吁政府尽快结束与中国的贸易战 [1] - 美国大豆迎来收获季,但最大买家中国市场的订购量为零,豆农面临的形势被描述为“极其严峻” [3] - 美国玉米种植者协会称这是一场“席卷美国农村的经济危机”,农民连续第三年面临负利润率不断上升的局面 [6] - 农场收入与信贷状况持续恶化,去年农场破产数量上升了55%,农民自杀率已高于其他人群 [6] - 农民因经营压力削减支出,例如暂缓购置新设备 [7] 农产品市场与价格 - 美国大豆产量将创下历史新高,但价格较2022年的历史高点下跌约40% [5] - 玉米价格下跌约50%,且今年产量同样预计将破纪录 [5] - 种子、化肥、农药及机械等生产成本仍接近历史高位 [6] - 美国大豆协会统计显示,中国作为全球约60%大豆的进口国,今年已转向巴西市场 [6] 供应链连锁反应 - 大豆供应链涉及肥料、机械、雇工、仓储、运输、保险、金融、港口码头、农机制造等行业,支撑美国4000多亿美元经济 [7] - 大豆出口危机正迅速波及全美卡车运输业、铁路货运及港口运营,货运需求面临断崖式下跌 [7] - 失去中国客户引发的连锁反应可能席卷整个供应链,波及仓库工人、铁路调车员、码头装卸工及依赖农产品出口的地方企业 [7] - 如果无法达成协议,美国大豆种植户将被迫储存收获的大豆,仓储问题严峻,例如有公司正在建造临时仓库以容纳多达700万蒲式耳的大豆 [8] 政府应对与市场前景 - 美国多个贸易团体呼吁特朗普政府尽快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重新开放美国大豆这一关键市场 [8] - 特朗普政府承诺未来十年向农民提供超600亿美元的补贴,但最早要等到2026年秋季才能落实 [9] - 有观点认为帮助农民的最快途径是结束与中国的贸易战,因为农民花了几代人的时间打造的出口市场不会在一夜之间恢复 [9] - 如果贸易缓和不能很快实现,可能会对美国农业界产生长期影响,包括土地价值下跌和被迫大幅减产 [9] - 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被认为是美方取消对华单边关税,因为中国市场对美国大豆出口至关重要,其他市场短时间难以替代 [9]
中方一单未下,美国大豆被判死刑,美农民泣、特朗普劝,全无效用
搜狐财经· 2025-09-23 03:21
中美"大豆战"硝烟弥漫:金黄的绝望,巨人的抉择 在美利坚腹地,那片曾承载着丰收希望的金黄豆田,如今却被阴霾笼罩。收割机的轰鸣声不再是喜悦的奏鸣曲,而是奏响了一曲曲绝望的哀歌。 "瞧瞧这庄稼,我一生中从未种出过如此饱满的金黄!可现在,因为这场关税的拉锯战,中国不再下单。我只能看着它们被无情地碾碎,重新回归泥土,因 为它们毫无价值,无人问津。"一位美国中西部豆农在短视频平台上哽咽着,镜头中,一颗颗饱满成熟的大豆被粉碎机搅烂,化作田间的肥料。这幅画面, 如同美国农业在贸易战阴影下的一声声无助的呐喊。 今年秋季,美国迎来了令人瞩目的玉米和大豆大丰收,然而,曾经最大的买家——中国,却迟迟未发出任何订单。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心急如 焚,紧急致信总统特朗普,发出了严峻的警告:美国农业正濒临一场深刻的危机,豆农们的处境已是"极其严峻"。 贸易寒风中的牺牲品:大豆的命运交织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豆危机,其根源可追溯至2025年初中美两国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彼时,特朗普政府先发制人,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商品施加25%的 关税,同时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 作为强有力的回应,中国政府迅速启动了反制措施,对原产于美国的若 ...
特朗普当了两回总统,终于发现一个问题:只要不跟中国对着干,美国就还是超级大国
搜狐财经· 2025-09-23 00:45
贸易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 2018年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超过3000亿美元 但2024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仍达3500亿美元[2] - 美国农民因中国反制关税遭受重大损失 2019年美国提供280亿美元农业补贴 资金来源于税收[2] - 美国中小企业受关税影响显著 预计到2025年每家年均成本增加12万美元[4] 科技行业与芯片管制效应 - 美国2020年实施高端芯片对华出口限制 导致英伟达和高通等公司收入大幅下滑[4] - 高通2023年在华收入同比下降近20% 股价同步下跌 研发经费紧缩影响全球竞争力[4] - 中国国产芯片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电动车和光伏设备加速全球化扩张[4] 新能源产业出口表现 - 中国光伏组件出口2023年增长38% 主要销往欧洲市场[4] - 美国未能有效遏制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扩张[4] 地缘政治与盟友关系 - 美国试图拉拢盟友围堵中国但效果有限 北约专注于乌克兰事务[5] - 德国汽车制造商和法国空客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日韩两国保持对华经济合作[5] - 美国盟友体系存在战略分歧 各国基于经济利益调整对华政策[5] 美元霸权与国际结算变化 - 美元武器化促使多国寻求替代方案 2023年中国与巴西本币结算增长近30%[7] - 中东地区部分石油交易开始采用人民币结算 动摇美元霸权根基[7] - 美国超级大国地位依赖四大支柱:GDP占全球25% 盟友体系 军事部署 科技优势及美元结算体系[7]
中美密谈约6个小时,贝森特眉头紧锁,美国网民感慨:特朗普变了
搜狐财经· 2025-09-22 20:54
当地时间9月14日至15日,中美两国代表团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了第四轮高层贸易谈判。这是继斯德哥尔摩会谈后,双方在关税停火协议背景下再一次续 谈。 此次会谈的核心内容主要有四点: 1、关税问题。双方在稀土、半导体、农产品等领域互加关税已导致全球供应链紧张。美国希望中国在关键原材料出口上做出让步,而中方则坚持美方必须 减少对中国企业的限制。 2、技术与出口管制。美国对中国先进芯片和相关设备的出口限制,一直被中方谴责。而中国也不惯着,采取了对等反制措施,发起对美国芯片产品的反倾 销调查,以平衡谈判筹码。 3、TikTok问题。美国要求字节跳动在9月17日前剥离TikTok美国业务,否则将采取进一步措施。中方则认为此举涉及企业正当权益,要求美方避免泛化国家 安全概念。 4、能源与地缘政治。美国提出希望中国减少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以避免为俄乌冲突提供资金支持,中方对此态度一直都是公开公正的,这是中俄之间的正 常贸易。 这也不能怪他们,现在很多欧盟国家都在担心,如果真对中国全面加税,后果不堪设想,这将直接冲击欧洲本已脆弱的经济。尤其是德国、法国等在对华贸 易上依赖度较高的国家。欧洲媒体指出,如果跟随美国对中国征收100%关 ...
特朗普算盘落空,中方警告后不到24小时,日本拒绝对华加征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9-22 19:00
之前,美国一直催着日本、欧盟这些盟友,去对中国、印度这类买了很多俄罗斯石油的国家搞 "进一步 制裁",还要加50%甚至100%的关税,理由是 "这些国家在给俄罗斯提供战争资金"。 但到了9月16日下午,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却明确拒绝了美国这个要求。 真没想到啊,美国最铁的盟友,这一次竟公开站出来说"不"! 对华的"老套路"失效 说到特朗普的"关税战术",关注国际新闻的朋友可能都不陌生。 从2018年对华挑起贸易战开始,他就一直把加征关税当作"万能药",不管什么问题,似乎都觉得多征点 税就能让对方服软。 但到了2025年,他这套打法有了新变化,他硬要把俄乌冲突和中美贸易扯到一起,声称"中国买俄罗斯 石油",所以鼓动G7国家一起对中国加税。 这一招看似来势汹汹,其实背后反映出的是美国的战略焦虑。 根据2025年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关税调整时间表,美国从2月份就开始不断加码,先是借"芬太尼问 题"加了10%的关税,3月又提到20%,4月更离谱,搞出一套"对等关税"机制,把部分中国商品的税率 一路推高到145%。 信息来源:新华社/2025.05.12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 虽然后来5月份中美在日内瓦举行了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