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保护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中美谈判后,美国的歪招
搜狐财经· 2025-05-26 23:56
经贸领域 - 美国商务部宣布启动撤销《人工智能扩散规则》并加强对海外AI芯片的出口管制 声称在全球任何地方使用华为昇腾AI芯片都可能违反美国管制 [3]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计划对中国起重机加征100%关税 集装箱 底盘等设备加征20%-100%关税 理由是让造船业回归美国本土 [3] - 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中国电池组件的活性阳极材料存在高额补贴 拟征收反补贴税 [3] 科技领域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将使用华为昇腾芯片纳入违反美国出口管制范畴 警告全球企业不要使用美制AI芯片训练中国AI模型 [4] - 美国媒体放风称特朗普政府准备把多家中国科技企业列入管制清单 进一步扩大实体清单范围 [4] - 美国试图通过精准绞杀切断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命脉 将科技交流异化为技术冷战 [4] 行业影响 -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45%关税导致特斯拉 苹果等企业市值蒸发超1.5万亿美元 [6] - 美国家庭年均生活成本增加2300美元 第一季度GDP环比萎缩0.3% [6] - 科技封锁导致英伟达 AMD等企业失去中国这个全球最大AI芯片市场 [7] 技术发展 - 中国加速构建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产业链 长江存储的3D NAND芯片 中芯国际的14纳米制程技术正打破美国的技术垄断 [7] - 韩国要求豁免对华芯片出口 荷兰ASML公司坚持向中国供应光刻机 [7]
中美局势有变?一觉醒来,美国对华下2道“战书”,中国无路可退
搜狐财经· 2025-05-26 22:47
贸易政策影响 - 美国对中国进口特定型号起重机加征30%额外关税 涉及年进口额超15亿美元 [3] - 美国对中国建造船舶收取比其他国家高2倍的港口设施使用费 覆盖商船、渔船等各类船舶 [3] - 加征关税将导致美国建筑行业成本上升 预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成本增加约8% [3] - 港口收费新规冲击航运业 中国建造商船承担中美间约40%货物运输量 [3] 行业影响分析 - 美国小型建筑企业可能因成本上涨被迫放弃部分项目 影响当地就业 [3] - 航运企业为平衡成本或提高运费 最终由美国消费者承担额外支出 [3] - 中国加快与东盟、欧盟等经济体自贸协定谈判 降低对美市场依赖 [6] - 中国加大对制造业政策支持 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领域突破 [6] 地缘政治与经济策略 - 美国试图通过经济手段削弱中国制造业竞争力 巩固全球产业链优势地位 [5] - 美国举措迎合选举周期政治需求 转移国内民众对经济问题的注意力 [6] - 中国对部分美国商品采取对等贸易措施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6] 国际反应与长期趋势 -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批评美国贸易保护行为破坏多边贸易体系 [6] - 欧盟、日本等经济体呼吁美国通过对话解决贸易分歧 [6] - 中美对抗将损害全球供应链深度融合 合作才是关键 [8] - 中国拥有完整工业体系、庞大国内市场及科技创新能力 具备应对外部压力基础 [8]
RCEP迈入第四年,如何共建高水平自由贸易区?
中国新闻网· 2025-05-26 14:22
RCEP发展现状与成果 - RCEP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 区域内货物贸易规模稳步增长 产业链供应链网络融合发展 区域内中间品贸易占比从2021年65%升至2024年68 3% [1] - RCEP当前面临规则利用率不高 实施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虽有三地申请加入但尚未实现扩容 [1] RCEP扩容的必要性与路径 - 香港加入将显著提升RCEP国际影响力 因其70%货物贸易和40%服务贸易集中在RCEP地区 智利加入可使RCEP从区域性升级为跨区域性自贸安排 [2] - 需尽快推出扩容标准与程序细则 设立独立运行的RCEP秘书处 构建成员国跨部门联合工作机制 [2] - 应推动原产地规则动态调整等机制落地 增强政策包容性 [2] RCEP升级方向与规则优化 - 需从"最大自贸区"向"高水平自贸区"转型 重点突破服务贸易 数字经济 绿色金融等领域开放 [3] - 可借鉴CPTPP经验 大幅降低非关税壁垒 简化原产地认定程序 在跨境数据流动 数字知识产权保护等议题建立统一制度安排 [3] - 中日韩三国需加速自贸协定谈判 聚焦服务贸易 制度型开放和产业链合作 [3] 区域合作深化与拓展 - 中国—东盟自贸区3 0版谈判纳入数字经济与绿色转型内容 为RCEP成员提供融合框架 [4] - 需通过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等平台推进跨区域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 [4]
“一扇开放的大门”——中国—中东欧国家企业携手促发展
新华网· 2025-05-26 13:55
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成果 - 近1500家中外企业汇聚宁波 展示中国持续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姿态[1] - 斯洛伐克精酿酒商SRO首次亮相中国 针对中国市场推出无酒精酒和适合加热饮用的特色酒[1] - 匈牙利博主乔陶伊·拉斯洛希望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 其巧克力品牌主打低糖配方以适应中国消费者偏好[1]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现状 - 2012年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年均增长8.8% 进口年均增长7.4% 均高于中国对外贸易整体增速[2] - 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42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6.3%[2] - 斯洛文尼亚受德国经济下行影响 汽车/玻璃/家具/金属行业受冲击 希望借中国市场寻找新机遇[2] - 斯洛伐克9家低空经济企业参展 产品涵盖航空仪表/模拟机/飞行汽车 与中方企业现场对接[2] 中国"智造"出海中东欧机遇 - 博览会新增"数智中东欧"板块 推动AI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产品进入中东欧市场[3] - 宁波智昌科技展示柔性制造具身智能机器人和AI控制器 体现中国数智赋能水平[3] 主宾国合作动态 -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副市长称博览会为"开放之门" 期待在汽车等领域与中国合作[2]
智库要论丨马海涛: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搜狐财经· 2025-05-26 09:02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分析 -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出口压力加大,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抬高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门槛,削弱价格优势,机械、电子等行业出口压力显著上升[3] - 全球需求疲软抑制经济增长,IMF将2025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3.3%下调至2.8%,中国面临终端需求不足、中间品订单减少等挑战[3] - 产业链重构风险加剧,发达国家推动"去中国化"战略,东南亚国家以优惠政策承接中低端制造业转移,形成对中国制造业的"双向挤压"[4] 财政政策应对措施 -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扩大内需,通过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直接拉动社会总需求[7] - 中国财政政策空间充足,2023年政府负债率仅67.5%,显著低于G20国家118.2%的平均水平[8] - 强化财政支出导向,重点支持民生消费、就业保障和科技创新领域,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进度[9][10] 政策协同与实施路径 - 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通过财政贴息、政府性融资担保等方式支持中小微企业[11] - 央行需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配合国债发行期间的公开市场操作[11] - 聚焦"两重"项目(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和"两新"政策(新型城镇化、新兴产业),加速释放投资消费需求[9] 制造业发展挑战 - 发达国家实施"中高端制造回流+限制高端制造流出"策略,发展中国家推进"低端制造承接+中端制造升级",挤压中国制造业空间[4] - 技术封锁风险加剧,发达国家在产业链核心环节实施技术垄断措施[4] - 需通过财政支持弥补科技创新短板,推动新旧动能转换[10] 金融领域风险传导 - 全球避险情绪上升加剧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波动性,短期增加人民币贬值压力[5] - 美国强化中概股监管限制融资渠道,提高金融机构合规要求导致资本外流[5] - 关税政策通过汇率、资本流动等渠道冲击国内股市、债市及房地产市场[5]
美再挥关税大棒,欧盟“措手不及”,舆论呼吁“效仿中国”
环球时报· 2025-05-26 06:45
美欧贸易摩擦升级 - 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自6月1日起对欧盟商品征收50%关税,并提议对在美国销售的苹果手机加征至少25%关税 [1] - 美欧主要股指下跌,美元走软,金价上涨,全球市场受到冲击 [1] - 欧盟委员会提出11页谈判文件,建议将双方关税降至零,但美方要求欧盟单边让步 [3] - 欧盟贸易委员表示协议需基于相互尊重而非威胁,欧洲议会强调不会在关键问题上让步 [4] - 欧盟可能采取反击措施,包括对美国商品和服务业加税 [7] 潜在经济影响 - 德国对美出口额达1610亿欧元,爱尔兰720亿欧元,意大利650亿欧元 [5] - 若实施50%关税,爱尔兰GDP或下降4%,德国1.5%,意大利1.2%,法国0.75% [5] - 德国经济可能在2025-2028年间累计损失2000-2500亿欧元 [5] - 美国经济增长或下降1.5%,面临通胀上升和增长放缓风险 [6] - 欧盟药品、汽车及零部件、化学品、飞机是对美主要出口产品 [5] 苹果公司面临挑战 - 特朗普提议对所有在美销售的外国产手机征收25%关税,包括苹果和三星 [8] - 若征收25%关税,iPhone售价可能从1200美元涨至2300-3500美元 [9] - 将生产线转移至美国需5-10年,且大幅提高成本 [9] - 分析师认为更现实的涨幅是100-200美元 [9] - 苹果在印度生产的计划可能受到影响 [8] 欧盟应对策略 - 欧盟考虑效仿中国和加拿大对美国采取强硬态度 [7] - 可能对美国服务业征收关税,涉及技术、金融和旅游领域 [7] - 欧盟官员强调美欧经济规模相当,不会单方面让步 [7] - 法国贸易代表主张展示报复措施以建立谈判力量平衡 [7] - 欧盟准备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应对美国关税 [7]
中美互降关税才过几天,美国又卷土重来,100%关税选项被摆上桌面
搜狐财经· 2025-05-25 12:25
中美关税协议与后续影响 - 中美两国于5月12日达成协议,决定从5月14日起互相降低加征的高额关税,全球金融和贸易市场出现回暖信号 [1] - 一周后(5月19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听证会提出对中国岸桥起重机加征100%关税的提案,可能导致美国港口成本激增3亿美元 [1] - 提案还包括对集装箱、底盘及底盘零部件等货物装卸设备征收20%至100%的关税,直接针对中国出口贸易 [1] 美国产业空心化问题 - 美国80%的港口起重机由中国制造,本土产业链断层始于1980年代,企业为追求利润外包生产导致核心制造能力减弱 [3] - 若美国强行减少对中国依赖,港口现代化可能停滞十年以上,且短期内无法生产替代产品填补需求 [3] - 美国七大港口已签约购买35台中国起重机,加征关税将使额外成本超过1.3亿美元 [3] 中国起重机行业优势 - 中国起重机凭借技术创新和规模优势,将单台成本控制在欧美产品的60%以下 [6] - 中国在全球港口设备领域占据70%的市场份额,造船业占全球45%,集装箱产量占全球96% [6] - 若美国强行"脱钩",全球海运成本将飙升30%以上,直接冲击欧美消费品通胀 [6] 国际供应链与替代方案 - 韩国现代重工和韩华海洋承诺向美转移起重机技术,但韩国自身起重机产能不足中国的5%,且核心零部件仍依赖中国供应链 [3] - 中国正加速与RCEP成员国制定数字贸易规则,并通过"一带一路"深化区域供应链整合 [8] - 美国从奥巴马时期就已完全依赖中国港口起重设备 [5] 中美贸易策略对比 - 中方采取"两手策略"应对美方关税攻势:一边坚决反制,一边保持对话空间 [6] - 中国外交部指出美国造船业衰败源于"过度保护",而非所谓"不公平竞争" [6] - 美国单边主义政策使其在产业空心化泥潭中日益孤立 [8]
特朗普为何突然对欧盟发难?“嫌对华施压还不够”
观察者网· 2025-05-25 12:04
一名了解谈判情况的人士称,欧盟和美国最近交换了文件,描述了贸易谈判中可能讨论的要点,一些欧洲 外交官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进展。欧盟还私下放风声称,正准备与美国合作,解决所谓"中国对关键行业 的补贴问题"。 据悉,在特朗普发出威胁的当天,欧盟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事务的委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与美国贸易代表 贾米森·格里尔以及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通了电话。通话过后,谢夫乔维奇表示,欧盟正全力参与与美国的贸 易谈判,但准备捍卫自己的利益。 观察者网消息,当地时间5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媒体上"放狠话",并建议自6月1日起对欧 盟征收50%关税。 据《华尔街日报》当天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特朗普出人意料地对欧盟发出关税威胁之际,其经济团队对 欧洲在税收、监管甚至是对华政策方面的不满正日益加深。特朗普的顾问们抱怨称,他们认为欧方在谈判 中态度谨慎,不愿提出解决美方关切的具体提议,这些措施包括流媒体服务费用、增值税、汽车法规,以 及在反垄断案件中对美国公司征收的罚款等。 知情人士还称,迄今为止,美国尚未从欧盟领导人那里获得对中国产业征收新关税的承诺,而这是特朗普 政府官员的首要任务,他们正试图推动加大对中国的贸易压力。知 ...
把发展意愿共识化为有效行动
经济日报· 2025-05-25 06:23
全球经贸环境与中拉合作机遇 - 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全球供应链重构构成挑战,中拉经贸合作面临外部压力但存在突破升级机遇 [1] - 构建更具韧性的中拉经贸关系可摆脱原有全球经济秩序不合理束缚,为互利合作创造空间 [1] - 需通过机制保障和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将发展共识转化为行动,推动合作新突破 [1] 机制建设与制度协同 - 需强化中拉论坛作用以协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成本变化挑战 [1] - 加快评估和升级早期自贸协定,提升贸易自由化水平并加强服务贸易、双向投资的机制保障 [1] - 推动签署双边/区域经贸协定,促进拉加地区经济一体化与中拉合作高效化 [1] 贸易潜力与商品拓展 - 需扩大中拉可贸易商品范围,优先评估拉加地区农林牧渔产品输华检验检疫可能性 [2] - 鼓励拉加国家利用进博会等平台推广重点发展产品及受贸易保护影响产品 [2] - 推动中国机械设备、电子机械等中间品出口至拉加地区,增强其产业链韧性 [2] 产业链与投资协同 - 加强中拉跨境产业链合作和双向投资,降低国际市场波动影响 [3] - 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实现技术外溢,为中小企业创造合作机会 [3] - 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潜力显著,可推动供应链本土化以创造就业并融入当地经济 [3] 基础设施与物流优化 - 以"一带一路"为纽带推动中拉基础设施协同,鼓励带资承包模式 [4] - 需解决物流关键堵点,超前布局基础设施并为扩能升级预留空间 [4] - 提升拉美区域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重点加强薄弱环节如边界通道连接 [4] 技术创新与合作形式 - 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红利,通过开源合作提升拉加地区技术应用能力 [5] - 推动人形机器人、通信设备等高科技产品贸易及系统性解决方案合作 [5] - 发展跨境电商、共享仓储设施,加强物流信息标准对接和技术协同 [5] 合作模式与长期价值 - 中拉合作旨在创造贸易增量而非简单转移,通过优化投资结构形成稳定经贸关系 [5] - 合作模式可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经验借鉴,创造有利的长期发展环境 [5]
特朗普要对欧洲征收50%关税,欧洲敢“奉陪到底”吗?
搜狐财经· 2025-05-25 05:33
特朗普对欧盟加征关税计划 - 特朗普提议对欧盟商品加征高达50%的关税,并计划对苹果公司征收25%关税 [1] - 该言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苹果股价应声下跌,美国股指期货走低,欧元汇率承压 [6] - 市场资金迅速抛售资产以规避风险,投资者难以消化这一"黑天鹅"事件 [6] 欧盟的应对策略 - 欧盟委员会初期保持克制态度,希望通过沟通化解分歧 [10] - 欧盟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强调贸易应基于相互尊重而非威胁,软中带硬回应特朗普 [14] - 欧盟内部团结27个成员国共同应对,法国奢侈品、德国汽车、意大利农产品等可能成为反制目标 [16] - 欧盟准备多种反制工具箱,明确表示愿意合作但将捍卫自身利益 [18] 行业影响与市场反应 - 欧洲企业已开始测算潜在损失,压力可能传导至消费者层面 [10] - 欧盟推动贸易多元化战略,与多国签署自贸协定以降低对美依赖 [22] - 欧盟在数字税、碳边境调节机制等领域主动布局,争夺未来贸易规则制定权 [24]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欧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政策调整将产生连锁反应 [20] - 特朗普的单边主义政策缺乏对全球供应链复杂性的考量 [8] - 欧盟意识到强硬表态不足以保证长期利益,需应对内部成员国利益不均问题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