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才培养
icon
搜索文档
晋能控股集团赵庄煤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筑牢人才“顶流”底座
新华财经· 2025-09-24 16:36
"在去年山西省首批特级技师评选中,仅有三位杰出人才获此殊荣。这三位顶尖技术人才全部来自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赵庄 煤业的焦海峰大师凭借其卓越的专业技能和突出的行业贡献,成功入选这一精英行列。"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赵庄煤业党委书 记刘阳化在谈及人才培养成果时自豪地说。 | 姓名 | 工作岗位 | 评价职业(工种) | 企业名称 | | --- | --- | --- | --- | | 张晨光 | 矿用设备智能化维护 | 車 工 |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 | | | 和人才培养 | | 集团有限公司 | | 焦海峰 | 矿井智能化运维 | 車 工 |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 | | | 和人才才培养 | | 集团有限公司 | | 甄晋强 | 智能化矿山系统建 | 車工 |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 | | | 设、运维和人才培养 | | 集团有限公司 | 焦海峰是赵庄煤业组建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一员。工作室自2011年12月20日成立以来,已成为矿山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与 技术创新的"引擎"。工作室不仅为企业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更在技能竞赛、故障攻坚、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为全国 煤炭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晋 ...
四十载博士后制度上海实践 九层之台赋能“无限可能” 集结科研生力军 成为创新强引擎
解放日报· 2025-09-24 10:04
博士后制度发展历程 - 中国博士后制度于1985年正式确立 上海在全国率先实施[2] - 上海创造了中国博士后发展史上的多项第一 包括全国第一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全国第一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全国第一位企业博士后 全国首创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4] - 上海市共设立博士后科研站点456个 其中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3个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83个 全市16个行政区均设立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4] 博士后培养成果与贡献 - 40年来上海市累计培养博士后3万余人 涌现出院士 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近2000人[1] - 获国家科技奖近百项 省部级科技奖近千项 发表高水平论文3.8万余篇 授权发明专利超8000项[1] - 全国第一位博士后洪志良培养了300余名博士和硕士 多人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3] 博士后平台与产业覆盖 - 博士后载体覆盖全市高校 科研院所 龙头企业 三甲医院及新型研发机构[4] - 覆盖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 金融科技等重点领域[4] - 博士后平台成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强引擎 博士后群体是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生力军[4] 博士后创新实践与企业结合 - 中国在企业创新设置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博士后培养新模式[8] - 企业博士后刘玉文参与技术研究开发 使中国无缝钢管产品99.99%实现国产化[8] - 上海已连续举办5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涌现大量成果转化典型 解决企业研发技术难题[8] 国际合作与人才吸引 - 2024年上海启动实施首批博士后国际合作交流项目 促进国内外人才双向流动[7] - 西班牙学者安娜·桑切斯通过项目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利用上海独有的单神经元记录技术进行脑科学研究[7] - 上海实施"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 提供资金保障与政策扶持 同时解决落户 住房 社保等生活保障问题[6]
职业教育“四链融合”路径的内在逻辑
新华日报· 2025-09-23 05:35
国家战略逻辑 - 职业教育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作用凸显 具有提升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推动产业链发展的战略意义 [2] - 教育科技人才产业四环节协同互动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 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是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 [2] - 四链融合可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创新协同 促进资源高效配置和技术扩散 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支撑 [2] 技术协同创新逻辑 - 职业教育通过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推动产业链发展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3] - 职业院校根据产业需求调整教育目标 培养直接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的高素质人才 [3] - 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材料优化工艺改进和设备升级推动过程性创新 持续积累形成系统性技术优化 [3] 人才培养逻辑 - 2024年高职院校新增专业点6068个 撤销供给过剩专业 体现专业设置灵活性与前瞻性 [4] - 针对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岗位设置专业方向 如农业物联网和高铁供电等新兴领域 [4] - 现代制造业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 显示职业教育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5] 产教融合实践 - 职业教育通过深化四链融合 为产业提供兼具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5] - 推动教育体系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 -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为产业链带来持续创新动力 推动产业向高端迈进 [2]
祝贺!国内顶尖骨科团队工作室,落户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扬子晚报网· 2025-09-20 22:36
扬子晚报网9月20日讯(通讯员童雯刘媛记者万凌云姜天圣)9月20日,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二院、市老年医院)举办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教授团 队工作室揭牌仪式,上海华山医院骨科蒋军健主任团队、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领导班子、中层干部、骨科医护团队及相关科室人员、医院绿色通道合作 单位代表参会。 签约 揭牌 现场 会上,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书记李中兴与上海华山医院骨科蒋军健主任共同为"上海华山医院骨科教授团队工作室"揭牌。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副 书记、副院长王震与上海华山医院骨科蒋军健主任签署合作协议。 合影 据悉,上海华山医院骨科团队是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今年作为"金山英才"高层次人才团队重点引进的专家团队,此次专家团队工作室的落户,将通过学 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三个核心领域的深度发力,实现"家门口"的顶尖专家资源、"同质化"的先进诊疗技术、"可持续"的人才培养机制,让镇江及 周边地区的骨科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一流的诊疗服务。 蒋军健 上海华山医院骨科蒋军健主任讲话时表示,他充分感受到双方合作的满满诚意和热情,工作室成立后,团队成员将全力为镇江地区百姓带来更多健康福 音,通过常态化专家坐诊、 ...
卢伟冰直播回应:小米不是蹭苹果热度
上海证券报· 2025-09-19 22:51
小米17系列产品策略 - 小米17系列跳过16命名因产品力提升非常大且7是公司幸运数字[2] - 小米17系列包括三款产品:小米17、小米17 Pro、小米17 Pro Max 将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5] - 该系列被定位为与苹果正面竞争的新起点 公司承认苹果在部分领域有差距但自身在影像/续航/信号方面具有优势[4] 生态系统与用户转化策略 - 澎湃OS花大精力兼容iOS生态旨在吸引苹果用户 小米14有14%苹果用户 小米15提升至16%[4] - 小米SU7已吸引大量苹果用户 公司希望通过生态兼容降低苹果用户转换门槛[4] 空调业务服务升级 - 小米空调正式推出十年包修服务 覆盖挂机/柜机/中央空调等全产品线[5][7] - 该服务规划已久 公司认为友商喊话跟进政策体现其行业影响力[7] 新零售渠道扩张 - 小米之家到今年年底将开近20000家门店[7] - 2025年定为新零售出海元年 二季度末海外已建设约200家门店[7] - 东南亚为首站 2025年泰国和马来西亚建店目标超100家[7] 人才战略部署 - 2024年招收约7000名应届生 预计2025年继续增加招聘规模[7] - 计划用7-11年培养应届生成为技术领头人/业务部门总经理[8] - 应届生培养被定位为关乎未来十年发展的战略性工作[8]
统筹解答产业发展方程式
经济日报· 2025-09-17 06:14
能源安全战略 - 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特征 煤炭短期压舱石地位难以改变[1] - 新疆等煤炭优势省份需聚焦能源保供责任 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1] - 需科学调控燃料煤与原料煤比例结构 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1] 生态环保发展 - 煤化工属于高耗能产业 需推广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以提升资源效益[1] - 哈密地区通过技术升级推动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1] - 产业与新能源耦合发展模式提升"含绿量" 为行业提供可借鉴路径[1] 科技创新驱动 - 科技创新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与最大增量[2] - 需持续投入前沿技术并结合实际应用 为产业提质增效赋能[2] - 通过技术改造推动存量项目升级 实现现代煤化工整体跃升[2] 人才培养体系 - 产业扩容面临技能人才缺口 需加强职业教育供给[2] - 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协同机制 针对性培养煤化工专业人才[2] - 哈密设立新疆能源化工技工学校 契合产业发展近期与远期需求[2]
《对话》待定义的大湾区大学 湾大要培养怎样的学生?
央视网· 2025-09-14 10:14
9月2日,大湾区大学首届开学典礼举行,在师资、待遇、教学模式上全方位"出圈"。本期节目邀请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湾区大学创校负责人田刚,分享"待定义"背后,大湾区大学在人才培养、校企合 作、教学创新等方面的新理念与新举措。 ...
齐翔腾达“三招”为新职工成长筑基
中国化工报· 2025-09-08 10:31
人才培养机制 - 公司实施双导师制度 为新职工配备业务导师和政治导师 业务导师传授专业技能与实战经验 政治导师关注思想动态并引导职业观价值观 [1] - 构建立体化培训赋能体系 覆盖全员并贯穿全程 结合线上线下及理论与实践 打造党委加支部等多维度思政课堂 [1] - 通过新职工座谈交流会及工匠人才培养座谈会 建立公司领导与青年职工的沟通桥梁 [1] 实践与能力提升 - 将新入职大学生安排到关键岗位和重点工程项目 采用一对一带徒方式进行深度实践 以解决现场实际问题和应对复杂工况 [2] - 开展技术比武 岗位练兵和青工技能大赛 全面检验新入职员工综合素质 发掘高技能人才并树立标杆 [2]
“香江学者计划”和“澳门青年学者计划”获选结果公布 广东29名博士后入选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05 16:02
项目入选情况 - 广东共有29名博士后入选2025年度计划 其中26人入选湾区项目 3人获中央资金资助 [1] - 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入选数居前列 [1] - 佛山 东莞 湛江 横琴等地实现入选零的突破 湛江入选3人系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首次入选 [1] 项目实施背景 - 香江学者计划和澳门青年学者计划分别于2010年 2018年起实施 在海内外知名度较高 [1] - 2025年四方机构联合实施湾区项目 支持不超过30名广东优秀博士后赴港澳开展2年研究 [1] 项目合作成效 - 港澳高校提出399个博士后项目岗位 全面覆盖港澳知名高校 [2] - 广东省收到343个博士后申报 占全国总量超三分之一 [2] - 入选项目覆盖港澳名校优势学科 与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高度契合 [2] 重点领域分布 - 先进制造 医学 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占比超80% [2] - 通过项目+港澳导师+博士后模式打通基础研究 应用开发与产业落地壁垒 [2] 合作成果转化 - 实现粤港澳三地人才培养 科研资源 产学研成果转化等领域的互补共赢 [2] - 开辟粤港澳博士后联合培养新通道 [2]
启迪控股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政府、阿斯塔纳IT大学签约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0:35
公司合作动态 - 启迪控股与阿拉木图市签署合作备忘录 聚焦创新载体与科技园建设 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孵化领域务实合作 [1] - 公司与阿斯塔纳IT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围绕科技创新人才交流 联合科研和学术会议举办展开合作 [1] - 合作旨在为两国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培养专业人才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 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合作 [1] 行业合作方向 - 中哈企业家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推动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双边合作 [1] - 合作聚焦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 通过人才交流和联合科研促进技术转化与产业孵化 [1] - 科技园建设成为合作重点 旨在构建跨国创新载体 深化产业与学术界的务实合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