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错配
搜索文档
 原油、燃料油周报:地缘风险支撑油价,原油区间内偏强震荡-20250826
 通惠期货· 2025-08-26 20: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当前原油市场呈现区间内震荡偏强特征,供给端美国强化出口布局及俄油供应受限提供支撑,但印度需求疲软及OPEC+潜在增产构成上方压力;短线特朗普政府能源政策及地缘冲突风险可能推动WTI继续测试65美元/桶阻力位,但需警惕印度需求弱化传导风险;中期需关注OPEC+9月产量政策调整及北半球炼厂季节性检修进展,若美国战略储备释放预期升温或成品油裂解利润回落,油价存在回调风险,但地缘溢价仍将支撑油价区间震荡 [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日度市场总结  原油期货市场数据变动分析 - 2025年8月25日,SC原油主力合约价格小幅回落0.14%至492.9元/桶,WTI和Brent价格维持稳定,分别为63.77和67.26美元/桶;SC-Brent价差走强12.16%至1.66美元/桶,SC-WTI价差扩大3.62%至5.15美元/桶,Brent-WTI价差持平于3.49美元/桶,远月合约结构(SC连续 - 连3)贴水加深至 - 2.8元/桶 [2] - 燃料油、中质含硫原油及低硫燃料油仓单均持平,显示实物交割压力有限,市场持仓心态稳定 [3]  产业链供需及库存变化分析 - **供给端**:特朗普政府提及扩大与日韩的阿拉斯加石油合作,可能强化美国原油出口能力;阿联酋Crescent石油公司收购Vital Energy(31亿美元)或推动中东产量边际上升;印度7月原油进口降至2024年2月以来最低(环比降8.7%),可能间接反映OPEC+高油价对亚洲需求抑制效应;美国对俄罗斯原油供应的制裁及欧盟采购争议可能限制俄油流入市场,加剧供应紧张预期 [4] - **需求端**:印度成品油进口同比下降12.8%、出口下降2.1%,表明其炼厂加工需求疲软,或受季节性炼厂检修及高油价抑制;美国能源政策转向强化原油出口,叠加WTI突破64美元/桶(日内涨幅超2%),显示短期投机资金对需求复苏的押注;燃料油裂解走强(主力合约涨5%)可能支撑炼厂开工,但需警惕亚洲炼油利润收缩风险 [5] - **库存端**:美国库欣及商业原油库存未明确变动,但SC和Brent-WTI跨区价差走阔暗示区域性库存分化;中质含硫原油仓单持稳于476.7万桶,低硫燃料油仓单维持11110吨,显示亚太地区实物库存压力有限;OECD成员国商业原油库存在印度需求走弱与中东增产博弈下暂呈中性 [6]  价格走势判断 当前原油市场区间内震荡偏强,供给端支撑与需求端压力并存;价差结构反映区域性供需错配;短线关注特朗普政府能源政策及地缘冲突风险,中期关注OPEC+9月产量政策调整及北半球炼厂季节性检修进展,若美国战略储备释放预期升温或成品油裂解利润回落,油价存在回调风险,但地缘溢价支撑油价区间震荡 [7][8]  产业链价格监测  原油 - 期货价格:SC跌0.14%至492.9元/桶,WTI涨1.52%至64.74美元/桶,Brent涨1.40%至68.20美元/桶 - 现货价格:OPEC一揽子持平,Brent持平,阿曼涨0.04%,胜利涨0.32%,迪拜涨0.26%,ESPO涨0.20%,杜里涨0.51% - 价差:SC-Brent涨12.16%,SC-WTI涨3.62%,Brent-WTI持平,SC连续 - 连3跌3.70% - 其他资产:美元指数涨0.72%,标普500跌0.43%,DAX指数跌0.40%,人民币汇率跌0.40% - 库存:美国商业原油库存降1.41%,库欣库存涨1.82%,美国战略储备库存涨0.06%,API库存降0.53% - 开工:美国炼厂周度开工率涨0.21%,美国炼厂原油加工量涨0.16% [9]  燃料油 - 期货价格:FU涨4.61%,LU涨0.77%,NYMEX燃油涨1.75% - 现货价格:IF0380新加坡涨2.01%,IF0380鹿特丹涨1.02%,MD0新加坡涨3.09%,MDO鹿特丹涨0.66%,MGO新加坡涨0.48%,俄罗斯M100到岸价涨0.92% - 价差:中国高低硫价差降14.03%,LU - 新加坡FOB(0.5%S)涨1.36%,FU - 新加坡380CST涨6.61% - Platts:Platts(380CST)涨0.66%,Platts(180CST)涨0.34% - 库存:新加坡降6.53% [10]  产业动态及解读 - **供给**:8月25日消息,印度7月原油进口量较上月降8.7%,至1856万吨,为2024年2月以来最低,较上年同期降4.3%;7月成品油进口同比降12.8%,至431万吨,出口降2.1%至502万吨 [11][12] - **需求**:8月25日消息,印尼贸易部敦促欧盟取消对生物柴油进口征收的反补贴税,因世贸组织裁决有利于印尼 [13] - **库存**:夜盘燃料油涨幅近1% [14] - **市场信息**:8月26日消息,截至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交货轻质原油期货涨1.79%,收于64.80美元/桶;10月交货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涨1.58%,收于68.80美元/桶;燃料油期货仓单、中质含硫原油期货仓单、低硫燃料油仓库期货仓单环比持平;特朗普提及与韩日石油合作;WTI原油突破64美元/桶;阿联酋Crescent石油公司将收购Vital Energy [15][16]  产业链数据图表 报告展示了WTI、Brent首行合约价格及价差、SC与WTI价差统计、美国原油周度产量等多项产业链数据图表 [17][19][21]
 贵金属与铜内外盘异常溢价成因回顾及展望
 华泰期货· 2025-08-26 19: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高溢价通常由供需错配、配额限制、汇率预期或政策限制等因素驱动,特朗普就任后关税政策影响凸显,其他因素影响被遮盖 [5] - 中国汇改及政策过渡后,汇率波动更市场化,“融资铜”问题解决,有色板块商品溢价大幅波动或减少,当下溢价波动多来自地缘因素不确定性和国内外供需错配 [5] - 特朗普任职期间政策多变或使纽约市场商品价格溢价持续,不利于Comex市场库存流出,短期内纽铜库存回流打压铜价情况或许不会立刻形成 [5] - 黄金作为重要战略物资和金融市场“定海神针”,未来国家层面可能出台黄金购买或配额政策,国内外溢价波动或不时放大,给内外盘套利交易造成困难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背景 - 特朗普多变关税政策使纽约市场有色金属及贵金属价格持续溢价,Comex铜溢价曾大幅回落,市场担忧纽铜库存回流冲击铜价 [12] - 内外盘溢价异常变动过往不时出现,国内有色及贵金属品种异常溢价情况较多且伴随特殊历史背景 [12]  过往20年溢价异常情况回顾  次贷危机倒逼国内黄金进口配额政策调整 - 2008年金融海啸,国际金价先涨后跌,美联储量化宽松使金价2009年反弹 [13] - 中国居民黄金投资需求井喷,央行购金强化看多预期,但进口配额管理严格,国内市场供需失衡,上海金交所与伦敦市场价差背离 [14] - 2009年上半年国内市场先折价后溢价,下半年进口配额放宽,价差回归合理区间,此阶段为中国黄金市场开放重要转折 [14][15]  2011至2013年国际金价数次大幅波动再度促成国内溢价攀升 - 2011年8月,欧美债务危机使国际金价飙升,中国投资者黄金需求激增,进口受限、投资渠道有限及人民币贬值预期使国内金价溢价约20 - 30元/克 [24] - 2012年2月,春节前后黄金消费旺季,国内供需矛盾、套利限制和库存调整使溢价达20元/克以上 [25] - 2013年,塞浦路斯债务危机和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使国际金价暴跌,中国出现购金狂潮,央行收紧进口渠道加剧供需矛盾,国内金价溢价峰值超30元/克 [26][27][28]  8.11汇改前后因“融资铜”影响 推升国内铜溢价 - 8·11汇改前后,铜品种国内溢价明显抬升,体现“融资需求”与“贬值套利”双重博弈 [36] - 人民币贬值预期使企业通过铜贸易跨境套利,保税区铜库存增加,国内铜价溢价;供给侧改革使铜冶炼厂减产预期推动溢价扩大;监管整顿后价差缩小,2016年国内溢价峰值约2000元/吨 [36]  新冠疫情致使国内铜与白银溢价呈现明显走高 - 2020年新冠疫情,中国与海外经济复苏节奏差异使国内白银和铜市场出现价格溢价,白银溢价超200元/千克,铜价溢价1500元/吨 [41] - 白银溢价源于光伏产业增长、进口渠道受阻和投资需求升温;铜溢价源于基建刺激计划、废铜进口减少和人民币汇率波动 [41][42] - 监管部门采取增加进口配额、投放国储铜库存和加强金融监管等措施,至四季度白银溢价回落,铜溢价收窄至300元/吨左右 [43]  2023至2024年因黄金进口配额调整再度导致国内溢价走高 - 2023 - 2024年,央行黄金进口配额管制,地缘政治风险和房地产市场低迷使投资者避险需求升温,国内黄金市场出现内外价差倒挂 [47] - 部分企业和投资者通过多种方式规避管制,削弱配额政策有效性,加剧国内黄金定价体系复杂性和波动性 [47] - 此次溢价与2011 - 2013年类似,银行进口配额放开后溢价逐渐回归 [48]  总结 - 高溢价通常由供需错配、配额限制、汇率预期或政策限制等因素驱动,特朗普就任后关税政策影响凸显,其他因素影响被遮盖 [51] - 中国汇改及政策过渡后,有色板块商品溢价大幅波动或减少,当下溢价波动多来自地缘因素不确定性和国内外供需错配 [51] - 特朗普任职期间政策多变或使纽约市场商品价格溢价持续,短期内纽铜库存回流打压铜价情况或许不会立刻形成 [51] - 黄金未来国内外溢价波动或不时放大,给内外盘套利交易造成困难 [51]
 2025年下半年楼市怎么走?
 搜狐财经· 2025-08-25 17:53
 投资下滑 -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11.2% 住宅投资降10.4% 降幅较一季度扩大1.3-1.4个百分点 [2] - 新开工面积连续18个月负增长 上半年同比降21.3% 土地购置面积同比降35.7% [2] - 房地产投资贡献度从2021年28%降至15% 拖累上下游50多个行业 建材订单量降18% 装修客单价降12% 家电零售额增速回落至5% [2][3]   成交缩水 - 全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3.8亿平米 同比降3.7% 二季度降6.1% 3-6月单月降幅逐月扩大(3月降2.1%至6月降6.8%) [3] - 政策刺激力度减弱 二季度五年期LPR仅下调10基点至4.1% 前期政策效力基本释放完毕 [3] - 改善型客群持币观望 深圳咨询"新规住宅"客户量环比增40% 但实际成交延迟 [4]   均价下跌 - 全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均价10128元/㎡ 同比增速从一季度1.6%转为-1.6% 环比2024年下半年跌4% [4] - 开发商普遍采取"以价换量"策略 一线城市远郊盘打折15%-20% 二线城市送车位装修 三四线城市出现买房送车位产权 [7] - 降价未能有效激活市场 深圳某楼盘降价10%后转化率从8%降至5% 买涨不买跌心理强化 [7]   库存高企 - 全国商品住宅待售面积40821万平米 较一季度减少1337万平米 但仍相当于约5000万套100㎡住房 [8] - 住房新规加剧新旧库存分化 东北某省会城市去化周期超24个月 深圳上海核心区新规住宅去化周期仅2个月 [8] - 库存问题本质是供需错配 三四线城市供过于求 核心城市优质供给不足 [8]   市场分化 - 一线城市核心区高端改善盘成交占比提升至35% 新房均价环比上涨4.8% 预计未来3年核心区"好房子"价格年涨幅5%-8% [10] - 强二线城市(如合肥、西安、长沙)新房均价环比上涨7.7% 热点板块出现一房难求现象 合肥滨湖新盘中签率仅8% [10] - 核心城市外围区域(如上海嘉定、广州南沙)去化率表现突出 上海嘉定某地铁盘上半年去化率达85% [10]   产品趋势 - 市场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购房者更关注层高不低于3米、全屋飘窗、车位配比1:1.5等硬指标 [4] - "好房子"规模化供应成为去库存关键 需满足改善需求并通过品质溢价稳定价格 [8] - 核心城市中小户型(70-90㎡)配套成熟区域受青睐 远郊盘和老库存需规避 [10]
 中国玻璃(03300)发盈警,预期中期亏损增至不超过3.2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22:01
 业绩预期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不超过人民币3.2亿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净额约人民币1.37亿元显著扩大 [1]   建筑玻璃行业 - 中国地产行业不景气周期延续 建筑玻璃市场呈现供大于求、供需双弱格局 [1] - 建筑玻璃市场价格整体维持低位运行 [1]   光伏行业 - 中国光伏行业延续供需错配形势 [1] - 光伏发电全产业链盈利空间进一步收窄 [1]   海外业务与宏观环境 - 地缘政治局势动荡、国际贸易政策多变及货币汇率波动风险加剧 削弱海外生产基地业绩贡献 [1] - 海外生产基地上半年业绩表现优异但受宏观不确定性影响 [1]
 中国玻璃发盈警,预期中期亏损增至不超过3.2亿元
 智通财经· 2025-08-20 21:59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日止6个月亏损不超过人民币3.2亿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净额约人民币1.37亿元显著扩大 [1]   建筑玻璃行业状况 - 中国地产行业不景气周期延续 建筑玻璃市场呈现供大于求、供需双弱格局 [1] - 建筑玻璃市场价格整体维持低位运行 [1]   光伏行业状况 - 中国光伏行业延续供需错配形势 [1] - 光伏发电全产业链盈利空间进一步收窄 [1]   宏观环境影响 - 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与国际贸易政策多变加剧经营不确定性 [1] - 货币汇率波动风险削弱海外生产基地优异业绩对盈利的贡献力度 [1]
 中国玻璃(03300.HK)盈警:预期中期亏损不超过3.2亿元
 格隆汇· 2025-08-20 21:53
 业绩预期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亏损不超过人民币3.2亿元 而2024年同期亏损净额约为人民币1.37亿元 [1]   亏损原因 - 中国地产行业不景气周期延续 建筑玻璃市场维持"供大于求 供需双弱"格局 市场价格整体低位运行 [1] - 中国光伏行业存在"供需错配"形势 光伏发电全产业链盈利空间进一步收窄 [1] - 地缘政治局势动荡 国际贸易政策多变 货币汇率波动风险加剧等宏观经济不确定性 削弱海外生产基地优异业绩对盈利的贡献力度 [1]
 开源证券金益腾: 政策和自律双轮驱动 化工行业周期拐点临近
 中国证券报· 2025-08-15 06:1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化工行业面临供需错配导致价格持续走弱和盈利承压 企业陷入增收不增利局面 [2] - 供给端竞争加剧叠加海外需求有限 导致产能利用率走低和利润水平偏低 [2] - 行业经历多轮周期波动 2008-2015年需求刺激推动景气回升 2015-2020年供给侧改革提升工业景气度 2020-2023年出口和新能源产业带动复苏 [2]   周期底部特征与拐点驱动 - 行业底部确定性较强 集中度已较高 通过产业出清优化空间有限 [3] - 中国化工品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较高 面临反倾销等外部压力 海外市场提升空间有限 [3] - 行业推动力从需求刺激转向供给侧改革 PPI数据表明需从供给端寻求突破优化供需格局 [3] - 供需错配是长期亏损主因 新价格法禁止全行业亏损销售 政策引导可抬升龙头利润底部 [3]   反内卷措施与案例 - 反内卷处于政策与产业摸底起步阶段 行业自律效果难以持续 需政策强力推动 [4] - 制冷剂行业通过配额制实现周期回升和价格企稳 提供行政与市场结合的成功样本 [4] - 涤纶长丝行业2024年5月通过一口价自律模式 推动POY/FDY/DTY利润分别增加571元/421元/371元每吨 [4] - 2025年采用灵活自律方式叠加产能格局优化 有望实现盈利修复 [4][5] - 粘胶短纤行业过去5年无新增产能 供需基本平稳 碳排放双控政策严控新增产能遏制恶性竞争 [5]   产能与政策协同机制 - 涤纶长丝进入产能低速增长期 通过淘汰10%老旧产能和龙头企业联合减产保价实现供需平衡 [5] - 化工行业扩产进入尾声 从要市占率转向要利润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自律手段开启新周期起点 [7] - 政策要求强化行业自律防止恶性竞争 畅通落后产能退出渠道 目前处于政策真空期 [7] - 细分行业集中度已较高 龙头企业停止恶性竞争可推动价格企稳甚至获得全球定价权 [7]   投资机会与布局方向 - 建议优先配置大炼化龙头和煤化工龙头 因大行业会优先整改 [7] - 关注自身周期拐点较近的子行业如涤纶长丝 当前开工率较好且修复潜力大 [7] - 深度亏损行业如氨纶/纯碱/PVC/炭黑/聚酯瓶片/BOPET薄膜可能成为反内卷重点 存在困境反转机会 [8] - 看好中国制造业盈利系统性向上修复 龙头公司在价格表现上将有良好表现 [8]
 碳酸锂周报:终端需求旺季来临,碳酸锂维持偏强运行-20250811
 中辉期货· 2025-08-11 11: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终端需求旺季来临,碳酸锂维持偏强运行,基本面终端需求旺季和原料价格中枢上移为价格上涨提供支撑,资金角度09合约持仓量高但仓单量低,不排除挤仓行为,短期碳酸锂向上弹性更高,关注矿证审批结果 [1][5]   各部分总结  宏观概况 - 中国7月按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长7.2%,进口增长4.1%,高技术产品前7个月进出口同比增8.4%,稀土出口环比跌23%,大豆进口创历史最高,铁矿石进口连续三个月保持在1亿吨上方 [3] - 三十年期美债拍卖惨淡,长期美债收益率普涨,美国7月ISM服务业PMI仅50.1,就业指数萎缩,价格指数创2022年10月新高,9月降息几乎"板上钉钉",英国央行如期降息25基点 [3]   供给端 - 本周碳酸锂产量大增创年内新高,各地区有企业增产及新产能投产,2025年7月智利出口碳酸锂至中国13632吨,环比增加33.31%,同比减少13.48% [3] - 截止8月8日,碳酸锂产量为20358吨,较上周环比增加2120吨,企业开工率为47.31%,较上周环比增加2.88%,关注后续产量是否下滑 [9]   需求端 - 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82.6万辆,同比增长6.3%,环比下降12.4%,7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98.7万辆,同比增长12.0%,环比下降11.2%,今年国内车市零售累计增速从1 - 2月的1.2%持续拉升到1 - 6月的10.8%,7月呈现高基数减速特征 [3] - 氢氧化锂企业供应小幅恢复,下游三元材料厂有阶段性补库需求,供需情况边际改善 [11] - 即将进入"金九银十"消费旺季,下游电芯厂提前备货带动磷酸铁锂开工上行,动力侧需求明显上升,7月减产企业均恢复正常生产水平 [13] - 三元系材料下游需求增量明显,头部开工上行 [15] - 其他正极材料需求结构性分化,下游订单前置 [23]   成本利润 - 本周矿端价格环比调涨,非洲SC 5%报价为530美元/吨,环比上周增加15美元/吨,澳大利亚6%锂辉石到岸价为765美元/吨,环比上周增加35美元/吨,锂云母市场价格为2100元/吨,环比上周持平 [4][46] - 截至8月8日,碳酸锂生产成本为63155元/吨,环比上周下降232元,碳酸锂行业利润为5979元/吨,环比回升1388元 [4][48] - 截至8月8日,氢氧化锂生产成本为62210元/吨,环比上周增加568元,氢氧化锂行业利润为3635元/吨,环比上周回升1473元,但下游实际成交有限,利润空间有限 [51] - 截至8月8日,磷酸铁锂生产成本为33886元/吨,环比上周持平,磷酸铁锂亏损992元/吨,环比上周持平,利润弱稳运行仍处于亏损 [54]   总库存 - 截至8月7日,碳酸锂行业总库存为142418吨,较上周增加692吨,仓单库存为18829吨,环比上周增加12224吨,总库存小幅增加,期现价格正反馈,下游备货带动库存转移,LC2509合约交割,仓单量上涨反映现货不紧缺 [31] - 截至8月8日,磷酸铁锂行业总库存为42265吨,较上周增加1480吨,成品库存上升,行业供需两旺,企业多观望 [34]   后市展望 - 本周现货端价格波动小,期现商报价基差小幅走强,下游散单采购多刚需补货,采购情绪好于6月但无囤货意愿 [5] - 基本面国内周度产量创新高但总库存仅增不到700吨,终端需求将入旺季,材料厂备货,供应端炒作停产消息,或现阶段性供需错配和月度缺口 [5] - 资金对利多信息敏感,供应压力未缓解,但宏观多头情绪回补下资金对价格上涨预期强 [5]
 牛蛙和小龙虾,正在拖垮一批餐厅
 虎嗅· 2025-08-04 20:48
 牛蛙价格波动分析   - 牛蛙价格呈现"火箭式"飙升,7月底达13元/斤高位,较2024年同期涨幅达70%(5-9两规格从7.5元/斤涨至12.8元/斤)[1][2][3]   - 8月初价格回调但仍处高位,单日波动幅度达2.5元/斤,业内预测或突破15元/斤[3][4]   - 头部品牌"蛙来哒"年用蛙量达4000万斤,连锁火锅店月需求超5000吨,2025年上半年餐饮端消费同比增18%[7][8][9]     小龙虾价格异动   - 6月下旬价格反转,7月武汉每斤涨十余元,昆明外地虾达75元/公斤(较五六月份翻倍)[11][14]   - 高温致生长放缓、死亡率上升,捕捞难度加大加剧供给紧张[15][16]   - 商家被迫调整策略:套餐分量缩水(如100元5斤改为99元3斤)或直接下架产品[19][21][22]     供需失衡核心原因   - 供给端:养殖户缩减规模致存塘量减少,高温天气进一步抑制牛蛙/小龙虾生长[5][6][16]   - 需求端:牛蛙火锅等热门品类需求扩张,连锁品牌规模化采购推高市场价格[7][8]     行业连锁反应   - 牛蛙自助模式遇冷,部分门店倒闭潮涌现,代表品牌"哥老官"门店数从超100家缩至70余家[25][26][29]   - 2024年小龙虾与牛蛙成为倒闭率最高品类,季节性特征与网红属性褪去加剧经营压力[31][32]   - 低价策略失效,中小商家转向品质竞争:缩减SKU、改造菜单结构、提升就餐体验[42][43][44]     头部品牌应对策略   - 地标型餐饮(如胡大饭馆、肥肥虾庄)凭借供应链优势与品牌势能维持稳定[36][37]   - 消费者对头部品牌的情绪价值需求超越产品本身,形成抗风险壁垒[37][45]
 焦煤拉涨!双焦期货逐步回归基本面,后期价格走势如何?
 证券时报· 2025-08-04 17:33
 期货市场表现 - 连续两个交易日大跌后,8月4日焦煤期货主力合约止跌上涨2.33%,焦炭期货主力合约微跌0.15%至1615元/吨,较7月24日1822元/吨的高点显著回落 [1] - 经过两周价格大起大落,双焦期货盘面价格正逐步回归基本面 [1]   现货市场价格走势 - 7月炼焦煤价格大幅上涨,个别煤种单次竞拍价格上涨超过300元/吨,代表性煤种安泽主焦煤成交价已涨至1500元/吨,超过年初价格 [2] - 焦炭价格在成本端助推下正式开启上行通道,主流钢厂在7月进行四轮采购价上调,湿熄焦累计涨幅200元/吨,干熄焦累计涨幅220元/吨,7月30日焦企已再次提涨第五轮 [2] - 进入8月份后,焦煤市场价格仍延续偏强震荡格局,上周全国焦煤市场价格稳中有涨,例如山东济宁地区气精煤出矿主流成交价格涨25元/吨至880-910元/吨 [4]   供应端分析 - 6月安全、环保因素对产地煤矿生产造成扰动,7月份山西等区域煤矿陆续复产,产量有所恢复但难以恢复至年内高点 [2] - 523家炼焦煤样本矿山原煤日产已恢复至193.6万吨,环比增加8.7万吨,但相比年内202万吨的高点还有相当差距 [2] - 后期煤炭行业供应端存在收缩预期,受行业反内卷去产能及煤矿严查超能力生产等政策影响,炼焦煤产量因查超产问题恐将减少 [4][5]   需求端分析 - 6月以来炼焦煤供应端减量明显,政策端反内卷提振贸易商补库需求,导致煤矿资源分流,焦钢企业焦煤到货量减少,补库需求集中释放 [3] - 上涨行情刺激贸易商投机需求,多重需求共振推动煤价大涨,7月以来独立焦化厂精煤库存大幅增加162.58万吨,钢厂焦化库存增加18.3万吨 [3] - 8月钢厂在高利润驱使下铁水产量仍将维持较高水平,终端补库仍未结束,焦煤需求韧性仍存 [5]   市场基本面转变 - 7月份炼焦煤市场已由供应过剩转为阶段性紧缺,高库存高供给的过剩局面已经转变为阶段性的短缺,对煤价有较强支撑 [5] - 下游对市场存在误判造成中下游库存干涸,政策端回暖导致市场情绪升温后补库需求集中释放,促使煤价加速上涨 [5]   焦炭市场分析 - 焦炭价格虽已涨四轮但涨幅不及焦煤,各企业利润有所收缩,目前焦化厂保持之前开工,低库存运行 [6] - 近期钢材价格震荡下行成交一般,钢厂生产暂稳,原料采购情绪偏弱按需采购为主,但钢厂利润目前仍较为可观,因此焦企仍有提涨意愿 [6] - 短期内焦炭现货价格偏强运行,后续重点关注成材销售以及期货盘面对市场影响情况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