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战略

搜索文档
多部门表态推动落后光伏产能有序退出 ,绿电直连等政策将催生多元领域需求释放
证券时报网· 2025-07-25 15:06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面临严峻形势,制造端多晶硅、硅片产量负增长,电池片、组件产量增速低于15%,各环节主流型号价格较2020年峰值下降66.4%-89.6% [1][2] - 应用端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12.21GW(同比+107%),但出口额同比下降26%,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量分别同比-7.5%、+74.4%、-2.82% [2] - 31家A股光伏主产业链企业一季度净亏损125.8亿元(亏损同比+274.3%),2024年以来超40家企业公告退市、破产或兼并重组 [2] 政策与监管动态 - 工信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强化规范条件引导,定期公告合规企业名单,国家能源局呼吁行业解决非理性竞争、低价中标问题 [1][3] - 中央层面明确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政策组合拳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 [2][3] - 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议制定2060年产业规划,避免盲目投资,加强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3] 产业链价格与成本 - 多晶硅成交价上涨带动硅片/电池片报价提升,产业链中上游实现有效价格传导,预计组件含税价将向0.81元/W的全成本中枢移动 [4] - 当前TOPCon双玻组件售价0.62-0.72元/W,大宗交付价0.64-0.70元/W仍处低位 [4] 装机预测调整 - 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测从531-583GW上调至570-630GW,增速放缓因巴西、美国、德国等传统市场下滑,新兴市场支撑有限 [6] - 中国新增装机预测从215-255GW上调至270-300GW,风光大基地并网扎实、市场化交易省份需求稳定是主因 [6] 出口市场变化 - 2025年1-6月组件出口额同比增长国家达115个,其中51国增速超100%(2024年为33国),增长主要来自小规模新兴市场 [7] - 需警惕美国本土组件产能已满足需求,印度组件名义产能超100GW,中东/非洲正构建20GW以上全产业链 [7] 绿电直连政策影响 - 绿电直连政策突破增量配电限制,降低用电成本,拓展高耗能行业、数据中心等应用场景,要求配置储能提升调节能力 [8][9] - 政策推动零碳园区、微电网与虚拟电厂建设,组件/风电厂商或联合储能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9]
“三劲合一”打出降碳“组合拳” | 大家谈 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中国化工报· 2025-07-25 10:26
技术创新 - 公司投资17.3亿元引入水煤浆气化工艺,配套低压氨合成系统与硫回收装置,改变传统合成氨高能耗模式 [1] - 吨氨耗电量从1650千瓦时降至400千瓦时,产能提升3倍,实现增产不增碳 [1] 资源再利用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磷石膏多元化综合利用,制成路基材料、建筑石膏板等,替代高碳足迹材料 [2] - 磷石膏加工成生态修复材料用于矿山填埋,调配成土壤营养餐改良盐碱地,形成显著间接降碳效应 [2] 数字化赋能 - 公司开发硫酸焙烧环节自控技术,以数字技术优化生产参数,解决人工调控低效问题 [3] - 焙烧炉温波动从±15℃压缩至±2.5℃,减少二氧化硫逃逸与残硫污染,降低原料与能源单耗 [3]
高温深地深海,能源勘探开发行业“弄潮儿”
齐鲁晚报· 2025-07-25 05:48
公司技术研发 - 公司自主研发CC级高抗蚀套管头,助力中国石油吐哈油田CCUS示范项目,密封性通过国际标准API6A最高等级认证,抗腐蚀性能较传统产品提升3倍以上[2] - 公司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保持在3%以上,高温马达在新疆成功应用,耐高温螺杆钻具在200度高温环境下连续工作100小时无故障,技术全球领先[3] - 公司计划将AI技术、5G技术应用于钻井领域,实现井下与地面信息技术互联互通[5] 公司产品与市场 - 公司产品覆盖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地热能钻井及定向穿越工程等领域,产品已覆盖国内各大油田并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2][7] - 公司螺杆钻具广泛应用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国内油田,在四川页岩油气高压高腐蚀、新疆深地高温等领域成为必备工具[5] - 公司产品出口至十几个国家,海外收入占比达20%,计划提升至50%,海外市场划分为北美区、俄语区和中东区三大区域[5] 公司国际化战略 - 公司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布局海外市场,改制后成立海外事业部,在加拿大、北美、南美、俄罗斯、中东等地设立分公司或派驻人员[5] - 公司引进多语言人才与技术人才共同开发海外市场,招聘当地员工以适应不同市场需求[5] 行业发展趋势 - CCUS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井口产品对可靠性、密封性及耐腐蚀性要求极高[2] - 油气资源开发向深地、复杂地层挺进,西南和新疆等地区钻井深度已突破一万米,深地深海领域装备和技术研发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至关重要[3] - 深地深海不仅是能源的补充,也是未来能源的压舱石[4]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始建于1961年,2004年完成股份制改革,经历搬迁扩能、挂牌、上市等重大事件[3][7] - 公司不断变革与技术创新,引进先进研发设备和检测设备,汇聚优秀研发人员[4]
2025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将于9月份在德阳市召开
证券日报网· 2025-07-24 21:43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将于9月16日至9月18日在四川省德阳市举办,主题为"绿色新能源智造新未来" [1] - 大会采用"1+1+N"模式,包括开幕式、主旨大会、专题会议、展览会、对接会及实地考察等活动 [1] - 议题覆盖智能制造、绿色金融、产业融合等关键支撑领域 [1] 清洁能源装备定义与范围 - 清洁能源装备是指在能源电力全生命周期中显著降低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装备总称 [1] - 核心在于实现能源的清洁化、高效化和生产使用过程的绿色化、可持续化 [1] - 覆盖清洁高效燃煤装备、水电、风电、光伏、核电、生物质能装备以及新型储能、智能电网、高效输变电等全产业链 [1]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革新驱动:清洁能源装备向大容量、高效率、智能化、数字化迭代,清洁生产技术、能效提升技术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不断突破 [2] - 产业链全球化:国际合作深化与竞争格局重构并存 [2] - 应用模式创新:"风电+"、"光伏+"、"新型储能+"等融合发展模式逐渐崭露头角,推动能源系统整体效率提升 [2] 大会意义 - 在全球绿色转型加速、中国引领产业创新的背景下,大会汇聚全球智慧、展示前沿成果、深化产业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2] - 大会是对"双碳"战略的积极响应,标志着中国清洁能源装备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 - 能源体系清洁低碳转型不仅是减排的技术命题,更是重塑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抉择 [2]
6款新品即将震撼登场 福田新能源价值再升级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7-24 21:13
新能源商用车市场趋势 - 新能源商用车推广已从政策导向转变为市场需求,行业进入竞争产品实力的"下半场" [1] - 福田汽车将在2025年中商务会上展示其新能源战略布局和核心产品 [1][2] 福田汽车新品发布 卡文乐迪 - 定位为卡文品牌旗下第二款纯电动城市物流车,提供栏板式、仓栅式和厢式三种货箱结构 [7] - 搭载电机、电控二合一电驱桥,峰值功率90kW,匹配71.63度磷酸铁锂电池,实际续航360公里 [7] - 覆盖建材、绿通、快递快运、冷链配送等城配场景 [7] 祥菱U7 - 定位纯电动VAN类产品,搭载100千瓦单电机,匹配磷酸铁锂电池组 [8] - 瞄准轻客用户需求,完善祥菱品牌在新能源小、微型商用车领域的产品谱系 [8] 风景T7 - 预计定位为纯电动微卡,瞄准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的微卡细分市场 [8] - 覆盖个体商户到小型物流车队等不同层级的新能源运输需求 [8] 其他新品 - 欧曼银河新能源面向高端新能源重卡市场,承担品牌形象提升任务 [9] - 银河5M气体机依托成熟平台,提供高效物流方案 [9] - 爱易科或将推出重型电驱桥、电控、动力电池等产品 [9] - 全新平台轻卡战略通过正向研发平台提升性能和成本优势 [9] 福田汽车战略方向 - 核心目标是加速实现商用车产品线的全面新能源化,响应"双碳"战略 [11] - 从高端欧曼银河新能源到下沉市场祥菱U7,全面覆盖新能源市场 [12] - 推进"EPMES"双碳工程,围绕能效、产品、制造、生态、体系五大路径发力 [13] - 目标为2028年碳达峰,2035年核心工厂碳中和,2050年全价值链碳中和 [13] 行业竞争格局 - 新能源商用车竞争已从产品参数比拼转向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3] - 福田汽车通过长期战略转化为研发、生产、运营的可持续竞争力 [13] - 商用车新能源化进入"下半场",市场对产品和技术细节要求更高 [16]
每日期货全景复盘7.24:焦煤今日稳步上涨,再度收于涨停价位!
金十数据· 2025-07-24 20:04
朗货HFAL 免费开户 看期货热点,到 3 金十期货 Elati 2025 07-24 邮 邮 布局 15:58 6 期市动态雷达 数据透视线索 今日主力合约涨跌分布 今日主力合约市场中46个合约上涨,31个合 约下跌。市场呈现明显的多头情绪,更多资金 和交易活动集中在上涨品种上。 下跌合约 31 主力合约涨跌排行(%) 8.00% 6.00% 4.00% 2.00% 0.00% -2.00% -4.00% 涨幅居前的品种: 焦煤2509(+7.97%)、碳酸锂2509(+7.21%)、玻璃 2509(+6.87%)。这些品种受供需影响显着。 跌幅居前的品种: 菜粕2509(-2.61%)、豆粕2509(-2.29%)、生猪 2509(-2.25%),可能受空头力量增强或基本面利空影响。 主力合约持仓异动排行榜(%)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5.00% -10.00% -15.00% 资金流向(亿元) 20 10 0 -10 -20 -30 资金流入最多的品种: 碳酸锂2509(16.74亿元)、中证1000 2509(8.46 亿元)、沪深300 2 ...
成都青白江区再启新班列 联通中国“四大增长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22:11
7月22日,从成都市青白江区的成都国际铁路港开往山东的"北向班列"、开往广州的"大湾区精品班 列"以及两者的回程班列同时发车,标志着成都跨区域物流联动开启了新篇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 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大增长极"实现了"铁轨上的闭环"。 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传统公路运输,班列运输单吨货物能耗大幅下降,单位周转量碳排放显著降低。 多向班列的常态化运行,将引导大宗货物运输从公路转向铁路,有效降低物流领域整体碳排放。 这一绿色物流模式不仅契合国家"双碳"战略,更能引领物流行业树立低碳发展导向,带动相关产业在生 产、运输、仓储等环节践行绿色理念,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夯实物流根基。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从"长江班列"串联成渝与长三角,到"北向班列"贯通川鲁及京津冀,再到"大湾区精品班列"直连粤港 澳,中国经济"四大增长极"首次通过钢铁动脉形成闭环联动。作为国家战略腹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以成都为起点,通过班列通道接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动力引擎,一张赋能区域协同的 黄金通道网络已然成型。 2023年12月10日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首发的"长江班列",依托铁水联运高效串联起成渝地区 ...
构建全球领先低碳船队,中远海运集运这样干!
搜狐财经· 2025-07-23 21:07
秦江平在发言中指出,在国际海事组织(IMO)"2050净零"目标日趋明确的背景下,绿色低碳已经成为重塑全球航运业竞争格局的主轴线。 构建全球领先的低碳航运生态圈——中远海运集运绿色船队转型路径全解析 7月15日,在"东北亚绿色船燃供应链首次贯通暨首单保税绿色甲醇加注仪式"上,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江平发表主题致辞,系统阐述 了中远海运集运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战略目标、实践成果与未来布局。 这场以"中远海运洋浦"轮为对象的绿色燃料加注活动,不仅象征着中国自主绿色燃料实现"从生产到应用"的全链条闭环,更清晰展示了中远海运集运如何 从船队结构、燃料体系、客户服务到产业协同,推进绿色航运的系统性变革。 信德海事网现梳理要点如下,以飨读者。 中远海运集运作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旗下专注于集装箱运输的核心企业,将绿色转型提升至战略层面,确立"构建全球领先的低碳航运生态圈"的发展目 标。这一定位不仅体现了其作为行业龙头的责任感,也彰显了其围绕"双碳"战略的前瞻性思考。 战略引领:绿色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 据信德海事网观察,该公司通过顶层设计、资源统筹和创新驱动,已形成了一条清晰的绿色发展路径:"造船-改船- ...
国内首创!人保财险山东分公司落地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救助险
齐鲁晚报· 2025-07-23 17:29
该公司深度剖析了现有民生保险的责任范围,同时结合核保险运作机制的特殊性,积极发挥作为中国核 共体理事单位的身份,与中国核共体执行机构不断沟通,在其鼎力支持下,经过反复论证和精心设计, 成功研发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救助责任保险条款》,并实现了承保风 险的有效分散。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胡晓娟 通讯员 周晓光 在我国沿海,核电设施高效运转,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清洁能源。与此同时,在防范化解核事故潜在风险 的前沿,一项填补国内保险业空白的创新产品——"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救助责任保险"正式落地。据了 解,该产品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山东分公司国内首创,于今年6 月落地烟台,为烟台市提供了年累计2.1亿元的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救助责任风险保障,这一产品的诞 生,是保险业在核安全应急金融保障领域的重要创新。 核电作为高效稳定的清洁能源,在我国"双碳"战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统计显示,截止目前,我 国大陆地区的在运核电站已达20座,在运机组已达59台。然而,现行核安全法规框架下,核事故发生 后,核电站营运者仅承担最高3亿人民币的赔偿限额,超过部分由国家提供最高8亿元的财 ...
中国辊压刀片电芯外壳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QYResearch· 2025-07-23 11:54
刀片电池及辊压刀片电芯外壳技术 - 刀片电池由比亚迪于2020年推出,采用磷酸铁锂(LFP)技术,其核心创新在于无模组设计,电芯直接排列成电池包,提升空间利用率 [1] - 辊压刀片电芯外壳通过连续轧制、焊接和校直等工艺制成超薄长条状铝制壳体,兼具结构支撑与电芯保护功能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辊压刀片电芯外壳市场规模达14.68亿元,预计2031年增长至114.13亿元,2025-2031年CAGR为37.39% [3] - 长刀电池壳体预计2031年占据67.18%市场份额,BEV应用占比85.34%,2026-2031年CAGR为27.32% [8]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市场前三大厂商(新合源、科达利、震裕科技)合计市场份额达86.10% [8] - 核心厂商包括新合源(常铝股份)、科达利、震裕科技、中泽精密等 [8]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推动刀片电池需求,各国政策支持加速电动化趋势 [11] - 无模组(CTP)和车身一体化(CTC)技术需求轻量化高精度外壳,辊压工艺成为理想选择 [11] - 安全法规趋严促使辊压刀片电芯外壳因散热性和结构稳定性成为关键组件 [11] - 材料与制造技术进步(如高性能铝合金、自动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效率 [11] 行业发展制约因素 - 高强度铝合金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大,供应链中断风险影响生产成本和交付稳定性 [12] - 外壳需适配不同电池设计,标准化程度低导致研发和生产成本增加 [13] - 制造工艺复杂,超长薄壁结构易产生变形或微裂纹,良率偏低形成行业门槛 [13] 中国市场特点与前景 - 中国拥有完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本土企业实现关键设备和工艺国产化替代 [9] - 长三角、珠三角形成专业化制造企业集群,产品性能满足高端动力电池需求 [9] - 在“双碳”战略下,CTP电池技术等创新应用将推动高性能、轻量化外壳需求增长 [10] - 未来3-5年行业将向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优势扩大市场份额 [10] 报告研究范围 - 报告覆盖2020-2024年历史数据及2025-2031年预测,分析销量、收入、价格、毛利率等指标 [17] - 细分产品类型(长刀/短刀电池壳体)和应用领域(BEV/PHEV/其他)的市场表现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