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本控制
icon
搜索文档
拓新药业前三季度亏损超3000万元 业绩同比大幅下滑1036.53%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21:35
10月28日晚间拓新药业(301089)披露2025年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2亿元,同 比下滑16.64%;归母净利润亏损3016.11万元,同比下滑1036.53%。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965.38万元,同比下滑16.21%;归母净利润亏损1188.05万元,同比下滑1258.62%。 拓新药业2021年登陆资本市场,主营业务为核苷系列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 售。上市以来,该公司经营业绩整体呈现下滑态势,2024年起更是陷入连续亏损局面。 2025年半年报中拓新药业曾阐述,尽管医药制造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挑战,行业内部竞争日益 加剧,行业盈利能力正持续减弱。在国际医药产业的全球布局中,印度通过全产业链的整合,逐步形成 了原料药与制剂一体化发展的优势。在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印度正成为中国市场强有力的竞 争对手。 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影响,拓新药业部分产品价格出现下行波动,公司上半年计提的跌价准备较上年同 期有所增加,对当期利润产生一定影响。此外,拓新药业新建子公司处于产品储备与产能爬坡关键期, 人员团队有序扩充带动工资薪金等运营成本同比上升, ...
Carrier (CARR)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28 20:32
Carrier Global (NYSE:CARR) Q3 2025 Earnings Call October 28, 2025 07:30 A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Deane Dray - Managing DirectorMichael Rednor - VP of Investor RelationsNigel Coe - Managing DirectorJoe Ritchie - Managing DirectorPatrick Goris - CFOJeffrey Sprague - Founder and Managing PartnerScott Davis - Chairman and CEOSteve Tusa - Managing DirectorAmit Mehrotra - Managing Director and Industrial Sector HeadAndrew Kaplowitz - Managing DirectorChris Snyder - Equity Research of US IndustrialsDavid Gitlin - ...
Carrier (CARR)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28 20: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报告销售额为56亿美元,调整后营业利润为8.23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67美元 [16] - 与去年同期相比,调整后营业利润下降21%,调整后每股收益下降13%,主要由于CSA住宅业务销量大幅下降 [16] - 公司有机增长下降4%,退出商用制冷业务带来4%的逆风,货币因素带来1%的顺风 [16] - 自由现金流约为2.25亿美元,反映营业利润下降以及因销售突然减少导致的营运资本水平上升 [16] - 更新后的2025年全年指引预计销售额约为220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约为2.65美元,自由现金流约为20亿美元 [21][2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CSA业务板块有机销售额下降8%,其中商用业务销售额增长30%,住宅业务销售额下降30%,轻型商用业务销售额下降4% [17] - CSA业务板块营业利润率为19.7%,下降560个基点,反映住宅销量大幅下降的影响 [17] - CSE业务板块住宅和轻型商用销售额下降低个位数,商用业务销售额下降中个位数 [18] - CSE业务板块营业利润率下降110个基点,主要由于有机销售额下降和产品组合影响 [18] - CSAME业务板块有机销售额下降2%,中国住宅和轻型商用业务下降中双位数,印度和中东地区实现双位数增长 [18] - CSD业务板块有机销售额增长6%,集装箱业务增长强劲,全球卡车和拖车业务下降中个位数 [19] - 售后服务业务在第三季度增长12%,已连续五年实现双位数增长 [6] - 数据中心业务保持强劲势头,预计销售额将从去年的5亿美元增长至今年的10亿美元 [1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北美住宅市场出现意外疲软,对销售额造成约5亿美元的挑战,对调整后每股收益造成20%-25%的逆风 [4] - 欧洲市场方面,德国供暖市场单位销量处于15年低点,但热泵销售增长强劲,欧洲整体热泵销售增长约15%,德国热泵销售增长约45% [9][10] - 印度和中东市场实现双位数增长 [4][18] - 中国市场住宅和轻型商用业务持续疲软,下降中双位数 [1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增长三大方向为产品、售后服务和系统,均进展良好 [5] - 通过差异化产品获得市场份额,例如赢得关键超大规模客户的最大订单,并在欧洲凭借Viessmann热泵产品获得市场认可 [5][6] - 在数字化方面,联网冷水机组增长30%,数字平台Linx的付费订阅用户增长40%至约21万 [6] - 正采取积极的成本削减行动,包括削减约3000个间接岗位,以降低管理费用 [5] - 董事会批准了新的50亿美元股票回购授权 [5] - 公司专注于控制可控因素,包括通过差异化获得份额、维持双位数售后服务增长以及投资系统 [1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北美住宅市场的疲软程度与9月中旬的预期一致 [4] - 欧洲电气化进程正在加速,热泵采用带来产品组合提升的好处,但过去几年热泵单位增长的强劲势头被锅炉导致的整体市场单位销量下降所抵消 [8][10] - 数据中心被视为进一步加速份额增长的机会,与超大规模和托管客户的关系非常牢固 [11][12] - 对于2026年,公司预计将受益于约0.20美元的调整后每股收益顺风,来自重组节省、税收和股票回购,并为内部规划假设低个位数的有机增长 [23][47] - 预计2025年底CSA住宅渠道去库存将完成,但2026年上半年将面临困难的同比比较 [2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正与渠道合作伙伴共同努力,计划在2025年底将现场库存水平较去年降低30%,达到201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8][29] - 截至第三季度末,现场库存较去年下降12%,自月初以来又下降10个百分点,较去年下降约20% [8] - 公司正在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后台办公效率,例如部署2万个Copilot许可证 [39] - 欧盟对ETS2投下信任票,该体系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旨在提高供暖和运输的碳价格,支持向电气化转型 [10]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合并库存增加和渠道去库存进展的细节 [25] - 合并库存增加约5亿美元,其中4亿美元在CSA板块,住宅部分占3.5亿美元,反映住宅销量突然下降以及为满足部件更换业务需求而有意增加库存 [26][27] - 现场库存水平预计在年底较去年下降30%,为2018年以来最低,去库存不应成为2026年的进一步逆风 [29][30] - 10月份产品流动量下降约30%,预计11月和12月下降中双位数 [29] 问题: 关于维修与更换动态以及消费者健康状况 [25][31] - 零部件销售增长显著,部分源于公司主动提高钱包份额的举措,但渠道合作伙伴并未发现离散零部件销售出现超常增长,这表明维修替代更换的现象并不突出 [31] - 难以量化,但相信系统内存在更多消费者选择维修而非更换的情况,尽管程度难以精确衡量 [31] 问题: 去库存重置是否影响2026年定价能力 [35][37] - 计划在未来几周宣布中个位数的价格上调,预计可实现低个位数的净提价 [37] - 2025年价格和产品组合提升各贡献约10%,其中第三季度价格贡献约3%,组合贡献约8% [37][58] - 2026年定价预计更接近低个位数,而非2025年的中个位数 [37] 问题: 成本削减是结构性的还是暂时性的 [35][38] - 成本削减100%专注于结构性成本削减,目标是通过减少约3000个间接岗位、利用CBS组织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后台效率来实现持久节省 [38][39] 问题: 对2026年CSA住宅业务的展望,特别是销售动态 [45][46][47] - 预计2026年将受益于0.20美元的调整后每股收益顺风,这不包括任何有机增长 [47] - 为内部规划假设低个位数有机增长,其中超过40%的业务(售后服务和全球商用HVAC)持续双位数增长可贡献约4%的有机增长 [47] - CSA住宅业务量可能持平或略有增长,欧洲市场(如德国)已处于历史低点,预计持平或可能好转 [47][48] - 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CSA住宅业务量将同比下降 [118] 问题: CSA商用HVAC业务中非数据中心需求情况 [49][50] - 第三季度商用HVAC业务总销售额增长30%,其中非数据中心部分增长低双位数,数据中心部分增长250% [50] - 应用业务设备增长60%,非数据中心应用设备增长低双位数 [50][60][61] - 不同垂直领域表现不一,医疗保健和大型项目强劲,高等教育和K-12教育疲弱,商业地产连续两个季度增长但并非趋势 [50] 问题: 数据中心订单积压和2026年增长前景 [66][67][69] - 2025年数据中心收入目标仍为10亿美元 [67][69] - 目标是在2025年底使用于下一年交付的订单积压接近9亿美元(目前略高于7亿美元),以便为2026年带来良好增长 [69] - 近期订单活动强劲,与超大规模和托管客户的合作进展良好 [69][70] 问题: 渠道去库存至2018年水平后,需求正常化时快速补货的风险 [103][104] - 承认业务具有短周期特性,可能出现突然波动, forecasting模型近期失效,正利用人工智能改进预测工具 [104] - 与分销商密切合作,确保年初库存水平均衡,但若春季出现季节性需求或天气因素,可能看到订单涌入 [105] - 目前内部和外部预测将偏向保守 [105] 问题: 商用HVAC(应用业务)各垂直领域需求情况 [106][107][108] - 数据中心是全球最强垂直领域,在美洲和全球均表现强劲 [108] - 医疗保健在全球大部分地区非常强劲(近期在中国转弱),工业生产和回流美国的巨型项目强劲,零售领域表现不一,K-12教育普遍疲弱 [108] - 政府停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轻型商用业务,因SBA贷款处理暂停导致信贷受限,预计第四季度该业务下降约15% [107] - 正加倍关注改造和升级市场,作为新的增长方向 [109] 问题: 磁悬浮轴承冷水机行业的产能状况及公司能力 [114][115][116] - 公司在北美新建了设施并扩建了现有设施,自2023年以来水冷式冷水机产能增加了4倍,总冷水机产能增加了3倍,为份额增长做出贡献 [115] - 目前产能充足,无需更多资本支出即可继续增长,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和技术组合投资正在取得回报 [115][116][117] 问题: 2026年美洲业务利润率前景 [121][122] - 2025年CSA利润率预计约为21%,除非住宅业务大幅下滑(目前未预期),否则预计2026年CSA利润率不会下降,反而会上升 [122] 问题: 2026年定价与成本通胀和潜在需求破坏的平衡 [123][124][126] - 预计2026年将实现低个位数价格提升,以覆盖上升的投入成本 [124] - 关注价格弹性曲线,谨慎采取行动以避免加剧维修替代更换的动态,但对实现一定程度的提价仍有信心,尽管会比2025年温和 [126] 问题: CST(运输解决方案)订单显著增长是否预示市场触底反弹 [132] - 集装箱业务表现优异,第三季度增长50%,全年预计增长30%,主要得益于新产品带来的份额增长 [132] - 北美卡车拖车业务趋势向好但反弹力度尚不确定,欧洲卡车拖车业务小幅下降,预计随着这些市场复苏将带来良好收益 [132][133] 问题: 欧洲商用业务表现和订单情况 [134][135] - 第三季度欧洲商用业务下降中个位数主要归因于时间安排问题而非需求问题,预计第四季度将实现双位数增长 [135] - 数据中心项目 pursuit 强劲,订单具有跳跃性,预计2026年该领域也将实现强劲增长 [135] 问题: 关税相关定价变动及住宅HVAC需求驱动因素 [137][138][140] - 为抵消关税影响,2025年需要约2亿美元的增量定价,基于当前关税,预计2026年关税、定价和成本的净影响为中性 [138][139] - 现有房屋销售中约20%-25%会更换HVAC系统,今年新屋建设和现有房屋销售低迷对需求造成双重打击 [140] - 2026年积极因素包括利率可能下降助力房市、被压抑的更换需求;需关注因素包括上半年困难的同比比较及消费者强度 [141]
突发!亚马逊将裁员 30,000 人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10-28 17:54
以下文章来源于伯乐在线 ,作者伯小乐 伯乐在线 . 伯乐在线分享IT互联网职场和精选干货文章(原域名已不再维护)。组织维护10万+star的开源技术资源 库,包括:Python, Java, C/C++, Go, JS, CSS, Node.js, PHP, .NET 等 10 月 28 日 多家外媒均报道,亚马逊计划裁撤 30,000 人。 裁员风暴再起:规模空前,波及广泛 据三位知情人士透露,科技巨头亚马逊计划从本周二开始裁减 高达 30,000 个企业职位 。这一数字虽然仅占 公司 155 万总员工数的很小一部分,但却占到其约 35 万企业员工的 近 10% ,堪称亚马逊自 2022 年底裁员 约 27,000 人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员精简。 此次裁员将影响多个核心部门,包括人力资源部门(内部称为 PXT)、运营/设备与服务部门,乃至利润核心 亚马逊云服务(AWS)。与过去两年在设备、通讯和播客部门进行的小规模调整不同,这次行动彰显了公司 层面更为坚决的成本控制决心。 亚马逊 CEO 安迪·贾西正在全面推进一项旨在 削减官僚主义 的改革计划。他在今年早些时候透露,公司已设 立匿名投诉热线,并据此推动了超 ...
中国神华(601088):成本控制彰显龙头盈利韧性,稳健回报价值凸显
长江证券· 2025-10-28 17:16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8] 核心观点 - 公司成本控制能力彰显龙头盈利韧性,稳健回报价值凸显 [1][2][6] - 煤炭业务方面,销量提升和成本下降有效对冲了价格下跌的影响 [2][13] - 电力业务方面,成本下行幅度较电价下行更为明显,盈利改善 [2][13] - 龙头公司高股息特性突出,价值可期 [2][1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90.52亿元,同比下降10.0% [2][6]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44.11亿元,同比下降6.2%,环比上升13.5% [2][6] 煤炭业务分析 - **产销情况**:2025年第三季度商品煤产量/自产煤销量为8550/868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90/230万吨(+2.3%/+2.7%),环比分别增长260/340万吨(+3.1%/+4.1%) [13] - **价格情况**:2025年第三季度自产煤吨煤收入为455元/吨,同比下降68元/吨(-12.9%),环比下降17.5元/吨(-3.7%) [13] - **成本情况**:受益于安全生产费、维检费及人工成本下降,2025年第三季度自产煤吨煤成本为278元/吨,同比下降6.2元/吨(-2.2%),环比下降2元/吨(-0.7%) [13] - **盈利情况**:2025年第三季度自产煤吨煤毛利为177元/吨,同比下降61元/吨(-26%),环比下降16元/吨(-8%) [13] 电力业务分析 - **产销情况**:2025年第三季度售电量为602亿度,同比减少15亿度,环比增加147亿度 [13] - **价格情况**:2025年第三季度度电售价为0.409元/度,同比下降0.02元/度,环比下降0.02元/度 [13] - **成本情况**:2025年第三季度度电成本为0.31元/度,同比下降0.05元/度,环比下降0.05元/度 [13] - **盈利情况**:受益于成本下降,2025年第三季度度电毛利同比改善0.03元/度,环比改善0.03元/度 [1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业绩约为512/546/555亿元 [13] - 对应2025/2026/2027年PE估值分别为16.5倍/15.5倍/15.2倍 [13] - 基于2025年业绩及77%分红比例的预期股息率约为4.7% [13]
CHINA SHENHUA ENERGY(601088):3Q25 RESULTS BEAT EXPECTATIONS;POWER BUSINESS BOOSTS GROWTH
格隆汇· 2025-10-27 20:59
业绩概览 - 中国神华A股三季度股东应占净利润同比下降6%但环比增长14%至144亿元人民币,经常性净利润同比下降13%但环比增长14%至144亿元人民币 [1] - 中国神华H股三季度股东应占净利润同比下降12%但环比增长10%至147亿元人民币 [1] - 三季度业绩环比改善超预期,主要得益于电力业务利润相对快速增长 [2] 分业务表现 - 三季度煤炭业务毛利(合并抵消前)环比下降10.1亿元人民币至160亿元人民币 [2] - 三季度电力业务毛利(合并抵消前)环比大幅增加26.4亿元人民币至59.6亿元人民币 [2] - 三季度总毛利(A股基础)环比增加19.3亿元人民币至275亿元人民币 [2] 煤炭业务运营数据 - 三季度商品煤产量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3.1%至8550万吨 [2] - 三季度自产煤销量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4.1%至8680万吨 [2] - 三季度自产煤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3%环比下降3.7%至每吨455元人民币 [3] - 同期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同比下降21%但环比上升5.6% [4] 成本控制 - 三季度自产煤每吨生产成本同比下降5.3%但环比增长3.0%至每吨164.5元人民币 [4] - 三季度每吨销售成本同比下降2.2%环比下降0.7%至每吨278.3元人民币 [4] - 三季度电力业务实现更深成本削减,售电成本同比下降14%环比下降12%至每千瓦时0.298元人民币 [4] 电力业务运营数据 - 三季度售电价格同比下降4.9%环比下降2.6%至每千瓦时0.376元人民币 [4] - 三季度售电量同比下降2.5%但环比大幅增长32%至601.8亿千瓦时 [4] 财务与估值 - 基于成本假设调整,将A股2025年和2026年盈利预测分别上调6%和3%至534亿元人民币和542亿元人民币 [5] - 将H股2025年和2026年盈利预测分别上调5%和3%至565亿元人民币和573亿元人民币 [5] - A股现价对应2025年和2026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15.8倍和15.6倍 [5] - H股现价对应2025年和2026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13.3倍和12.9倍 [5] 目标价与评级 - A股和H股均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5] - A股目标价上调10%至46元人民币,对应2025年和2026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17.1倍和16.9倍,股息率均为4.5% [6] - H股目标价上调25%至45港元,对应2025年和2026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14.5倍和14.1倍,股息率分别为5.0%和5.1% [6] - A股和H股目标价隐含上行空间分别为8.2%和9.2% [6] 未来展望 - 鉴于10月以来煤价快速上涨,预计公司销售价格将在四季度改善 [4] - 随着煤价反弹,预计电力成本将在四季度小幅回升 [4] - 三季度A股基础有效税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4.2个百分点至19.4% [4]
002223,股价一度大跌超5%
第一财经· 2025-10-27 17:59
作者 |第一财经李隽 家用呼吸机龙头鱼跃医疗(002223.SZ)近日发布三季报。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86亿元,同比增长9.63%,净利润为2.63亿元,同比下降近 36%。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5.45亿元,同比增长8.58%;净利润为14.66亿元,同比下降4.28%。 公布三季报后,10月27日鱼跃医疗一度大跌超过5%;收盘报35.8元/股,逆势跌3.53%。 鱼跃医疗的主要产品是呼吸机、"安耐糖"持续血糖监测系列、电子血压计等。 2025.10.27 本文字数:1248,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该负责人还称,全球化是公司三大战略之一,公司坚定不移的推动全球销售网络建设和人才招聘,加速推动属地化,为构建全球化品牌而加大费用投入。 在东南亚市场,泰国区域收入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公司将以泰国市场"从产品输出到生态共建"的本土化路径为模板,推广至印尼、越南等其他国家。公司 在欧美市场也继续拓展,将进一步挖掘中东、非洲、独联体等区域市场机会。 鱼跃医疗也表示,劳动力成本、材料成本等营业成本不断上涨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而新品的研发、海内外营销体系建设、医院临床拓展、品牌推广与强化 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撑。如何有效 ...
9月工业利润大增21.6%,营收利润率连续2个月提高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7 11:37
整体利润增速 -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2%,为去年8月以来各月累计最高增速,较1-8月份加快2.3个百分点 [1] - 9月份单月利润同比增长21.6%,较8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 [2] - 企业营业收入当月增速连续两个月加快,9月份营业收入增长2.7%,较8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 [4] 行业表现分化 - 前三季度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3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增长面超过五成,9月份有30个行业利润增长,增长面达73.2% [4] - 1-9月份有26个行业利润增速较1-8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回升面超过六成 [4] - 高技术制造业1-9月份利润同比增长8.7%,较1-8月份加快2.7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6个百分点,9月份增速达26.8%,拉动当月利润增长6.1个百分点 [4] - 装备制造业1-9月份利润同比增长9.4%,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拉动利润增长3.4个百分点,9月份增长25.6%,拉动当月利润增长10.5个百分点 [5] - 装备制造业8个行业利润全部实现增长,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电子、电气机械行业利润分别增长37.3%、12.0%、11.3% [5] 企业效益与类型 -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26%,同比提高0.04个百分点,9月份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49%,同比提高0.85个百分点,已连续两个月提高 [5] - 9月份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和费用继续环比减少,表明企业在成本控制和产品结构优化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6] - 1-9月份大型、中型、小型企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5%、5.3%、2.7%,较1-8月份回升2.6个、2.6个、1.2个百分点 [6] - 1-9月份私营企业、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利润分别增长5.1%、4.9%,较1-8月份加快1.8个、4.0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利润增长2.8%,加快1.7个百分点,国有控股企业利润降幅收窄1.4个百分点 [6] 发展动力与展望 - 制造业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回暖的双重推动下,经营状况持续改善,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2] - 高技术制造业成为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4] - 大中小型企业盈利能力均有改善,行业间分化有所缓解,结构性修复趋势明显 [6] - 随着内需持续释放、技术创新加快、政策支持精准显效,工业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有望延续稳中向好的态势 [6]
萨莉亚火爆!日媒:日本餐饮用“低价经验”走红中国
华尔街见闻· 2025-10-26 18:41
预制菜行业核心争议 -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反感并非源于“预制”本身,而是部分商家以预制菜冒充现炒并收取高昂费用,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2] - 萨莉亚通过极致的坦诚和“人均30元”的极致性价比,与消费者达成价值透明的契约,使预制菜成为实现目标的手段而非原罪[2] - 萨莉亚的成功被视为“价值透明化”对“价值模糊化”的胜利,为面临预制菜争议和规模化焦虑的中国餐饮企业提供了参考范本[9] 日本餐饮业在华扩张战略 - 日本餐饮企业正利用其通过高效烹饪加工及出餐来提供低价高质菜品的技术经验,迎合中国消费者的节约心理进行扩张[3] - 日本餐饮企业因品质与价格的良好平衡以及让消费者感到放心而在中国市场获得好评[4] - 具体扩张计划包括:萨莉亚计划每年在中国新开50家以上门店,目标在2035年前将门店总数翻倍至1000家,并投资约3000万美元建设广州新工厂[7];寿司郎计划在2026财年前将大中华区门店增至约190家,菜品起售价为每盘8元[7];物語集团计划5年内将客单价约77元的“肉肉大米”门店数翻倍至100家以上[7] 萨莉亚的商业模式与成本控制 - 萨莉亚的性价比源于创始人正垣泰彦的商业直觉,其核心理念是只要规模足够大,成本就能被无限摊薄[5][6] - 公司实行极致的垂直整合:在开到第18家店时签下专属蔬菜农场,在第100家店时转型为进口商直接从意大利采购,使部分进口食材价格甚至低于当地超市[11] - 公司采用“反向定价”模式,因供应链效率提升而主动降价,例如一瓶葡萄酒价格从124元降至63元,将效率红利返还给消费者[11] - 运营效率被压榨到秒级,规定无论点多少菜必须10分钟内上齐,并精确计算服务员用手端菜(18.2秒)比用托盘(26.8秒)更高效[11] - 公司具备战略性耐心,每家新店做好先亏损六年的准备,通过长期价值输出培养顾客忠诚度以实现长期稳定盈利[11] 餐饮工业化与效率红利 - 中央厨房能带来10%-12%的利润率提升,是连锁品牌突破地理限制的必然选择,工业化是现代商业发展的必由之路[9] - 行业的关键分野在于企业将工业化带来的效率红利用于何处:是作为降低成本、欺瞒消费者的工具,还是作为实现极致性价比、建立长期信任关系的武器[9]
温氏股份(300498)25年三季报点评:生猪价格低迷拖累利润表现 肉鸡板块经营小幅改善
新浪财经· 2025-10-26 16:33
公司财务业绩 - 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7.88亿元,同比微降0.03%,归母净利润52.56亿元,同比下降18.29% [1] - 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259.37亿元,同比下降9.76%,归母净利润17.8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5.02% [1] - 25年前三季度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79元 [1] 生猪业务表现 - 25年前三季度生猪出栏量2766.8万头,同比增长28.32%,第三季度出栏973.6万头,同比增长35.45% [1] - 25年前三季度生猪加权出栏均价14.57元/公斤,同比下降12.79%,第三季度均价13.86元/公斤,同比下降28.84% [1] - 25年7月、8月、9月生猪出栏价格分别为14.58元/公斤、13.90元/公斤、13.18元/公斤,呈逐月下滑趋势 [1] - 8月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维持在12.2至12.4元/公斤水平,显示经营效率提升 [1] - 尽管猪价低迷,公司生猪业务在第三季度仍实现盈利 [2] 肉鸡业务表现 - 25年前三季度肉鸡出栏量9.5亿只,同比增长8.90%,第三季度出栏3.5亿只,同比增长8.44% [2] - 25年前三季度肉鸡加权出栏均价11.22元/公斤,同比下降15.22%,第三季度均价11.91元/公斤,同比下降9.37% [2] - 25年7月、8月、9月肉鸡出栏价格分别为9.89元/公斤、12.15元/公斤、13.53元/公斤,呈逐月走高趋势 [2] - 8月毛鸡出栏完全成本为11.6元/斤,生产保持高水平稳定 [2] - 公司肉鸡业务在8月至9月已实现扭亏 [2] 盈利能力与费用 - 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2.82%,同比下降3.51个百分点,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1.00%,同比下降14.28个百分点 [2] - 毛利率下降主要原因为第三季度猪价同比下滑 [2] - 25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6.15%,同比下降1.28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19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27个百分点 [2] 未来展望 - 预计公司25年至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87亿元、116.22亿元、138.84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15.6%、+49.2%、+19.5% [3]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5.5倍、10.4倍、8.7倍 [3] - 公司养殖业龙头地位稳固,中长期成长性良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