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
搜索文档
内部风向有变,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上演“过山车”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5 13:33
2025.11.15 本文字数:2393,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樊志菁 本月以来,有关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的走势图上演"过山车",从一度接近板上钉钉的95%回落到50%上 下。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让美联储的经济现状评估陷入困境,在暂时没有更多迹象证明就业市场风险和经 济降温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背后的通胀隐忧使得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前景越发不明朗,并 已经引发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 "鹰王"施密德重申反对降息 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周五表示,通胀仍居高不下,警告额外的降息可能会加剧物价压力。 美国劳工统计局上月末报告显示,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升至3%,远高于美联储2%的通 胀目标。施密德在演讲稿中称:"在我看来,鉴于通胀仍处于过高水平,货币政策应抑制需求增长,为 供给扩张创造空间,从而缓解经济中的物价压力。" 施密德认为,(降息)可能会对通胀产生更持久的影响,因为人们会越来越质疑我们对2%通胀目标的 承诺。这正是其在上次会议上反对降息的理由,也将继续影响12月会议做准备时的思路。 政策前景如何 距离今年12月议息会议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美联储内部的分歧立场似乎比当时更加明显 ...
内部风向有变,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上演“过山车”
第一财经· 2025-11-15 13:28
2025.11. 15 本文字数:2393,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 财经 樊志菁 本月以来,有关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的走势图上演"过山车",从一度接近板上钉钉的95%回落到 50%上下。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让美联储的经济现状评估陷入困境,在暂时没有更多迹象证明就业市 场风险和经济降温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背后的通胀隐忧使得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前景越 发不明朗,并已经引发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 "鹰王"施密德重申反对降息 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周五表示,通胀仍居高不下,警告额外的降息可能会加剧物价压力。 美国劳工统计局上月末报告显示,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升至3%,远高于美联储2% 的通胀目标。施密德在演讲稿中称:"在我看来,鉴于通胀仍处于过高水平,货币政策应抑制需求增 长,为供给扩张创造空间,从而缓解经济中的物价压力。" 施密德认为,(降息)可能会对通胀产生更持久的影响,因为人们会越来越质疑我们对2%通胀目标 的承诺。这正是其在上次会议上反对降息的理由,也将继续影响12月会议做准备时的思路。 政策前景如何 距离今年12月议息会议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美联储内部的分歧立场似乎比当时更 ...
华泰研究 | 本周精选:电网设备、全球算力、策略、美国政府、货币政策
搜狐财经· 2025-11-15 13:17
长线资金持仓配置 - 25Q3险资和汇金等机构加仓银行、航空等低位高股息资产[1] - 长线资金在科技端配置策略分化,险资加仓消费电子类电子行业,对通信和传媒等AI方向关注度较低[1] - 社保基金对AI产业链关注度更高,对硬件及软件侧均有配置[1] A股市场策略与行业表现 - 上周A股震荡上涨,制造和周期板块领涨,科技股延续调整[3] - 市场行情或从资金面主导转向基本面主导,上行行情第三阶段主要由盈利驱动[3] - 三季报后市场盈利视角向明年切换,主动补库的先进制造、内需消费和顺周期板块获投资者提前布局[3] - 中观高频数据显示景气改善线索集中在AI链深化、涨价链、资本品和大众消费品等领域[3] - 短期维持哑铃型配置,科技股拥挤度压力消化后或有修复,红利资产仍有配置机会,同时关注电新、化工等具备景气逻辑的相对低位品种[3] 宏观经济与政策 - 美国政府已关门40天创历史纪录[3] - 央行在3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将保持宽松并疏通政策传导机制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4][5] - 预计明年年底前央行可能不会进一步降息,将继续通过结构性政策工具支持重点领域[4][5]
央行加量续做8000亿逆回购,流动性护航稳增长
环球网· 2025-11-15 11:11
央行流动性操作 - 中国人民银行将于11月17日开展8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因本月有3000亿元同期逆回购到期,将实现净投放5000亿元 [1] - 这是央行连续第六个月加量续做买断式逆回购,结合月初对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的等量续做,11月份通过该工具已合计净投放5000亿元,规模较10月份增加1000亿元 [1] - 央行已基本形成每月5日前后开展3个月期、15日前后开展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以及25日开展MLF操作的中长期资金投放节奏 [3] 操作背景与目的 - 11月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上升、政策性金融工具带动配套贷款投放以及同业存单到期量增加等因素,共同构成了流动性收紧的压力 [1] - 11月份有9000亿元MLF到期,买断式逆回购的净投放增加,也可能是为了缓解MLF的续做压力 [1] - 一系列精准操作有效对冲了多重因素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为市场提供了及时的中长期流动性支持,凸显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实体经济的坚定决心 [1] 政策效果与市场预期 - 第三季度买断式逆回购和MLF合计净投放1.5万亿元,为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3] - 市场普遍预计,央行本月将对到期的9000亿元MLF进行小幅加量续作,并继续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和MLF等工具,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 [3] - 规律性操作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流动性预期,也为金融机构进行流动性管理创造了便利条件 [3] 未来政策展望 - 央行强调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持续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3] - 在年内稳增长诉求加大、财政政策发力的背景下,货币政策的协同性将进一步加强,资金面有望保持宽松状态 [4] - 央行的连续操作是服务于宏观经济大局、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前瞻性布局,预示着稳健且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将继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4]
央行预告:下周一,8000亿元
新华网财经· 2025-11-15 10:37
央行11月14日发布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11月17日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 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 目前,央行已经重启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这也是央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方式之一。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11月,央行或将视 市场情况适度加大国债买入规模,以平滑流动性压力。 "近年来,央行通过逆回购操作,适时调节短期流动性;通过买断式逆回购、MLF操作,加强中短期流动投放;通过降准等工具,向市场注 入长期流动性,进一步优化市场流动性的期限结构。"董希淼表示。 董希淼认为,在岁末年初之际,央行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进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是及时和必要的。 不排除央行在年底之前实施降准,在向市场释放长期流动性的同时,进一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促进银行保持息差基本稳定并降低社会综 合融资成本。 "年底前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王青认为,这主要是综合考虑外部环境波动、国内经济增长动能变化、物价走势以及更大力度推动 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需求等因素。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虽还有一定实施空间,但边际效率已经明显下降。过度放松货币金 ...
还差2票?美联储内部风向有变 四周后或重按暂停键
第一财经· 2025-11-15 08:55
本月以来,有关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的走势图上演"过山车",从一度接近板上钉钉的95%回落到50%上 下。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让美联储的经济现状评估陷入困境,在暂时没有更多迹象证明就业市场风险和经 济降温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背后的通胀隐忧使得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前景越发不明朗,并 已经引发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 "鹰王"施密德重申反对降息 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周五表示,通胀仍居高不下,警告额外的降息可能会加剧物价压力。 政策前景如何 距离今年12月议息会议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美联储内部的分歧立场似乎比当时更加明显,对进一步 宽松持反对、观望和赞成的各方观点让货币政策的走向变得扑朔迷离,但天平似乎正在朝着按兵不动的 方向倾斜。 本周多位美联储官员发表鹰派言论。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表示,在有 "明确证据"表明通胀正接 近美联储2%目标之前,美联储应维持货币政策稳定。博斯蒂克称,在评估美联储 "物价稳定"与 "强劲 就业市场"双重使命所面临的风险时,更清晰、更紧迫的风险仍在于物价稳定。"我认为劳动力市场释放 的信号模糊且难以解读。与持续通胀压力这一更为直接的风险相比,这些信号尚不足以证明有必要采取 激进的 ...
美联储鹰派系抢眼、反对12月降息,米兰再呼吁降息,分裂成新常态?
搜狐财经· 2025-11-15 06:22
美联储内部政策分歧 - 美联储内部决策者对通胀进展可能放缓甚至停滞的警告力度加大,使12月再次降息前景蒙上阴影,暴露出内部日益加深的分歧 [1] - 美联储官员普遍认同劳动力市场已降温,但对放缓是否会进一步加剧看法不一,部分官员对物价压力持乐观,另一部分则警告当前利率对经济的抑制作用微弱,进一步降息可能让通胀回到目标的进程面临风险 [1] - 美联储官员的公开争论并不常见,反映出美国经济形势难以判断,凸显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凝聚货币政策共识方面面临的困境 [1] 鹰派官员观点与市场影响 - 反对降息的鹰派官员强调,美国就业增长放缓可能更多反映移民政策与技术变化,而非劳动力需求严重恶化,同时指出通胀风险包括关税和整体消费需求的韧性,并认为通胀多年高于目标削弱了美联储可信度 [2] - 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表示,进一步降息对缓解劳动力市场压力作用不大,但可能对通胀产生更持久影响,因市场会怀疑美联储对2%目标的承诺 [2] - 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明确将在12月反对降息,波士顿联储主席柯林斯警告进一步降息可能让通胀回到目标的进程放缓甚至停滞 [2] - 鹰派密集表态使投资者下调12月降息预期,根据联邦基金期货,降息概率已从10月会议前接近100%跌至约50% [2] 鸽派官员观点 - 鸽派阵营在美联储决策委员会中可能仍占多数,并未让步 [3] - 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认为利率目前远高于中性利率,呼吁快速、大幅度降息以避免对劳动力市场造成潜在损害,并称12月降息非常适宜 [3][4] - 米兰指出近期数据支持FOMC加大降息力度,根据滞后数据制定政策和让就业市场走弱是错误的,货币政策应当向前看,并重申房租通胀表明价格压力正在走弱,薪资增速已趋于温和 [4][6] - 其他官员如美联储理事沃勒和鲍曼依然更担心劳动力市场而非通胀,因此支持降息 [7] 政策前景与领导挑战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通胀态度总体上较放松,但承认官员们对于12月降息看法存在很大分歧,他通常将不同意见视为决策过程中的正常部分 [8] - 随着鲍威尔的主席任期将于明年5月结束,他可能会面临更多反对票,前美联储官员指出当前处境艰难,让鲍威尔的任务更困难 [8] - 有业内人士悲观认为,目前的政策辩论预演了2026年的局面:美联储官员在一位特朗普任命的主席主导下,对默认降息表现出强烈抵制,将导致极为分裂的投票局面 [8]
鹰派抢占舆论制高点反对12月降息 美联储内部分歧罕见暴露在聚光灯下
搜狐财经· 2025-11-15 05:18
美联储政策分歧 - 部分决策者加大警告力度 认为通胀进展可能放缓甚至停滞 令人怀疑12月是否会再次加息 [1] - 央行内部存在日益加深的分歧 公开争论实属不寻常 [1] - 官员们普遍认为劳动力市场已经降温 但在放缓是否会加剧的预测上存在分歧 [1] 经济形势与政策挑战 - 当前经济形势解读不易 反映出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就货币政策方向达成共识上面临困境 [1] - 一些人对价格压力持乐观态度 但也有人告诫目前利率水平几乎无法束缚经济 [1] - 进一步降息将危及在通胀上取得的成绩 [1]
特朗普最新任命的美联储理事:根据滞后数据来制定政策和让就业市场走弱都是错误的
搜狐财经· 2025-11-15 03:22
美联储理事米兰:数据支持FOMC(继续)降息。数据应当支持美联储加强鸽派立场,而不是降低。根 据滞后数据来制定政策是一个错误,货币政策应当向前看。让就业市场走弱是错误的做法。重申房租通 胀表明价格压力正在走弱。薪资增速已经趋于温和。美联储购买黄金与(国会山授予)它的职责范围不 符。(福克斯商业频道) ...
呵护流动性宽松 央行下周一进行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
上海证券报· 2025-11-15 02:39
央行流动性操作 - 央行于11月17日开展8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当月有3000亿元到期,实现净投放5000亿元 [1] - 11月央行还进行了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与到期量相等,当月两个期限逆回购合计加量续作5000亿元,加量规模较10月高1000亿元,为连续第二个月扩大 [1] - 央行已连续6个月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1] 操作规模与市场影响 - 预计11月买断式逆回购将累计净投放5000亿元,为2月以来单月最高净投放 [2] - 央行操作有助于保持资金面稳定充裕,隔夜、7天期利率在年内低位波动,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也维持在相对低位 [2] - 央行操作旨在更好助力政府债券发行,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 [1] 政策工具组合与信号 - 央行释放了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信号,显示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以稳增长、稳预期 [1] - 央行将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两项政策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2] - 央行已重启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作为注入流动性的方式之一,11月可能视情况适度加大国债买入规模 [2] 未来政策展望 - 临近年末,央行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是及时和必要的 [3] - 不排除央行在年底前实施降准,以向市场释放长期流动性,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和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3] - 年底前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主要考量外部环境波动、国内经济增长动能变化、物价走势及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因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