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本位
icon
搜索文档
大类资产|从国际货币体系演进看黄金边际变化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08 08:20
黄金在当前宏观环境下的配置价值 - 在高利率、高通胀、低增长的宏观环境下,黄金对冲美元风险的价值正在加强 [1] - 美元风险来自两方面:美国国内的高通胀及特朗普政策风险(对应黄金抗通胀和避险属性),以及全球对美元信用体系的隐忧(对应黄金信用属性) [1][15] - 美联储货币政策虽仍是影响金价的重要因素,但抗通胀、避险和信用属性对金价的影响正逐步加强 [15] 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进 金本位体系 - 黄金因稀缺性和固定需求具备天然货币属性,金本位是其货币价值的体现 [2] - 一战期间的高赤字、高通胀及黄金兑换限制加速金本位崩溃,货币政策僵化是其长期难以维系的原因 [2] 布雷顿森林体系 - 美国通过战后重建输出美元,但欧洲日本经济复苏缩小与美国差距,暴露"特里芬难题" [6] - 美元超发和黄金储备不足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终结 [6] 牙买加体系 - 1976年《牙买加协议》确立浮动汇率制,货币与黄金脱钩,转向主权信用锚 [8] - 美国仍是体系核心,但形成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反的美元循环机制 [8] 当前全球货币体系的挑战 - 疫情后美国"高利率、高通胀、低增长"困境对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构成挑战 [12] - 全球央行对数字货币和黄金的需求增强,反映对现有体系的不确定性 [12]
跨越两千年,黄金还保值吗?
虎嗅APP· 2025-03-09 10:42
黄金投资价值分析 核心观点 - 黄金在28个月内(2022年11月-2025年2月)价格从1632美元/盎司涨至2956美元/盎司,涨幅达81.1%,成为全球关注的投资品 [2] - 从秦朝至现代,黄金相对于劳动力和基础商品的购买力长期稳定,且金本位解体后大幅跑赢通胀 [8][13][26] - 黄金相对于铜的升值趋势显著,从秦朝1:150的金铜比升至2025年1:8700,累计升值57倍 [16][18] 历史购买力变化 11世纪前 - 秦朝1克黄金≈2.4天劳动力收入,西汉升至3.8天(升值58%) [5] - 唐朝1克黄金≈4.2天劳动力收入,北宋≈3.75天,千年间购买力稳定 [6][7] 11-18世纪 - 以稻米为基准:1公斤黄金可兑换稻米3万公斤左右,12世纪前半期因社会动荡降至14978公斤 [11][12] 近现代 - 金本位时期(1920-1971年)黄金购买力稳定,美国CPI涨幅与金价涨幅一致 [23] - 1971-2024年黄金价格上涨58.5倍,远超美国CPI的7.7倍涨幅 [25][26] 金铜比演变 - 秦朝1:150 → 西晋1:500(升值233%) →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1:900(升值500%) [16] - 经济盛世(如咸平之治)黄金相对铜贬值70%,乱世(如南宋嘉定二年)金铜比达1:3600 [17] - 2025年金铜比1:8700,较秦朝升值57倍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