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期价值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三度蝉联“优秀资管示范机构”,财通资管以专业实力践行长期价值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19:48
公司荣誉与行业地位 - 财通资管在第九届中国券商英华示范案例评选中获得4项殊荣 包括连续第三年荣获优秀券商资管示范机构 [1] - 旗下两只资管产品分别入选五年期权益和三年期固收+券商资管优秀产品示范案例 [1] - 权益私募投资部负责人陈李获评券商资管优秀投资经理(五年期权益) [1] 资产管理规模与客户服务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近3000亿元 其中公募管理规模超过1100亿元 非货公募管理规模超1000亿元 [1] - 累计服务客户2032万户 旗下产品向客户分红超过686亿元 [1] 产品与投资能力 - 获奖产品涵盖权益和固收两种类型 彰显公司多元化资产管理能力 [2] - 权益类资管计划两度蝉联五年期权益优秀产品示范案例 展现持久业绩韧性 [2] - 固收+产品通过引入衍生品策略和布局海外优质资产等方式丰富固收多策略工具箱 [2] 投研体系建设 - 公司已组建超百人投研团队 覆盖权益 固收 指数量化 FOF 衍生品和海外投资等领域 [2] - 强调厚植长期价值投资土壤 持续强化投研一体化平台建设 [2] - 推动研究成果向投资实战能力高效转化 [2] 发展战略与行业参与 - 公司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以多元化投融资业务拓展能力边界 [1] - 参与2025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 论坛以洞见价值 智创未来为主题 近千位行业代表参与交流 [1] - 在新发展阶段将夯实一主两翼多元化发展格局 全面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2]
穿越周期的智慧:海外资管巨头的中国“长跑”样本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08:23
核心观点 - 摩根资产管理坚持主动管理策略 通过深度研究和长期投资文化实现卓越业绩 2024年主动管理资金流入量位居全球资管行业第一 [1] - 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投研团队 全球股票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约20年 研究分析师覆盖4700家公司并完成1.1万次实地考察 [2] - 中国团队践行"长跑型"投资文化 近20年年化股票投资主动管理收益率达13.03% 行业排名前10 [3] 投研团队实力 - 全球500名研究分析师中包含15-20年以上经验人才 [2] - 中国主动权益团队近70%基金经理由公司自主培养 从研究员晋升 [11] - 通过"职业研究分析师"项目保留优秀人才 提供专业发展通道 [11] 长期业绩表现 - 7只"双十"基金成立时间均超10年且年化收益率超10% [3] - 摩根新兴动力混合A成立14年年化收益率15.75% 总回报691.24% [5] - 摩根中国优势混合A成立21年年化收益率13.51% 总回报1325.14% [5] 代表产品策略 - 摩根新兴动力基金聚焦新兴产业 重点布局电动车和人工智能产业链 [7] - 摩根核心成长基金采用GARP策略 挖掘低估值成长股 [8] - 摩根科技前沿基金精选行业龙头 注重回撤控制 [9] 规模与行业地位 - 7只"双十"基金管理规模占公司十年以上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近2/3 [10] - 主动股票投资管理能力排名行业前10(前1/4) [3] - 依托全球研究平台 整合大中华区和亚太团队资源 [11] 行业发展趋势 - 证监会要求基金公司对基金经理考核以三年以上收益为主 权重不低于80% [12] - 主动管理策略在被动投资盛行背景下显现长期价值 [1] - 公募基金行业趋向长期主义投资文化 [12]
穿越周期的智慧:海外资管巨头的中国“长跑”样本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08:17
核心观点 - 摩根资产管理坚持主动管理策略 在全球资管行业2024年主动管理资金流入量位居第一 [2] - 公司通过深度研究、稳定团队和系统化流程创造持续稳健的长期业绩 旗下多只基金实现十年以上年化收益率超10% [2][5][6] - 依托全球研究平台和本土化投资智慧 形成独特的"长跑型"投资文化 [3][14] 团队与投研实力 - 全球股票基金经理团队平均从业年限约20年 500名研究分析师中多人具备15-20年研究经验 [3] - 研究团队过去一年覆盖约4700家公司 完成近1.1万次公司实地考察与交流 [3] - 中国主动权益团队近70%基金经理由内部培养 从研究员擢升 [14] - 通过"职业研究分析师"项目保留优秀人才 并与全球团队保持定期交流 [14] 长期业绩表现 - 近20年年化股票投资主动管理收益率达13.03% 主动股票投资管理能力排名行业前10(7/29) [5][17] - 7只"双十"基金成立时间均超10年 年化收益率均超10% [6][18] - 摩根新兴动力混合A(377240)成立14年年化收益15.75% 累计回报691.24% [7][9] - 摩根中国优势混合A(375010)成立21年年化收益13.51% 累计回报1325.14% [7] - 摩根核心成长股票A(000457)成立11年年化收益11.61% 累计回报255.77% [7][11] - "双十"基金管理规模占公司十年以上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近2/3 [12] 代表产品策略 - 摩根新兴动力基金:聚焦新兴产业 基金经理杜猛连续管理同一基金超14年 早期布局电动车产业链和人工智能 [9] - 摩根核心成长基金:采用GARP策略挖掘低估值成长股 基金经理李博拥有16年投研经验 [11] - 摩根科技前沿基金:注重回撤控制 在成长行业中精选龙头公司 基金经理李德辉拥有12年投研经验 [12] 全球平台优势 - 中国团队可触达全球宏观经济数据、行业报告和企业调研信息 [14] - 整合大中华股票团队和亚太团队的研究资源 使A股投资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土实际 [14]
ETF市场突破5万亿元,实现跨越式增长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7 14:05
ETF市场规模增长 - 全市场ETF规模于8月25日突破5万亿元大关 截至9月4日达到5.02万亿元 [1] - 从4万亿元到5万亿元规模仅用四个多月时间 而突破首万亿元历时16年 [4] - 产品数量超过1200只 覆盖宽基、行业、主题等多元领域 [3] 市场生态与投资理念转变 - ETF扩容反映资本市场生态深刻变革 投资工具箱持续完善 [3] - 投资理念从短线题材炒作转向稳健资产配置与长期价值投资 [6] - 指数化投资成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分享国家发展红利的工具 [8] 外资配置中国资产动向 - 外资通过ETF加速增配中国资产 海外中国相关ETF规模持续上升 [9] - 巴克莱银行持有ETF数量从135只跃升至200只 瑞银集团从57只增至141只 [10] - 5只主要海外中国股票ETF合计规模达266亿美元 较7月底增幅超10% [12] 外资投资偏好与影响 - 外资重点关注AI、机器人、新消费、创新药等行业 [10] - 通过境内ETF和海外中国主题ETF双重渠道配置 资金最终投向中国上市公司 [12] - 外资流入体现对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认可 提升人民币资产国际认可度 [14] 市场宏观意义 - ETF增长吸引耐心资本和长期资金进场 促进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8] - 形成"长钱长投"良性循环 增强市场稳定性并匹配实体经济长期需求 [8] - 海外ETF资金代表中长期配置方向 持续流入体现对中国资产价值的认可 [12]
友邦保险集团管理层详解下阶段投资与策略
证券日报网· 2025-09-05 16:1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增长14%至28.38亿美元 [1] - 18个市场中有13个实现新业务价值增长 [1] - 新业务价值利润率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至57.7% [1] 中国市场战略布局 - 中国内地被定位为最重要市场且潜力巨大 [1] - 自2019年以来新增9个地区 目前共在14个地区运营 [2] - 计划每年新增1-2个省级机构以扩大市场覆盖 [2] - 2022年投资120.33亿元人民币入股中邮保险成为第二大股东 [2] - 2024年6月参与中邮保险增资 使其注册资本达326.43亿元跃居寿险行业第四 [2] - 获得监管部门批复筹建友邦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3] 产品与投资策略 - 负债端将长期储蓄业务重心转向分红型及多元化产品 [4] - 推动长期储蓄 健康险 重疾险 税优保险均衡发展 [4] - 资产端秉持"耐心资本"理念坚持长期价值投资 [4] - 强调资产配置与负债端高度联动 [4] - 低利率环境下分红险可实现保险公司 客户 资本市场三赢 [4] 渠道发展战略 - 坚持差异化银保合作模式 选择理念契合的银行深度合作 [5] - 专注深耕高收入及高净值客群市场 [5] - 利用专业服务能力帮助银行实现差异化竞争 [5] - "报行合一"政策使银保市场更规范健康 与公司布局战略吻合 [6] - 看重银行渠道的高端客户资源基础与未来发展潜力 [6]
持仓2688亿元,险资重仓ETF变阵!
Wind万得· 2025-09-04 06:49
保险资金在权益ETF市场的参与和配置变化 - 保险资金推动市场从短期投机向长期价值投资转型 其长期属性和专业配置能力是关键因素 [1] - 保险资金已成为权益ETF重要参与者 1572只保险资管产品或保险机构现身486只ETF的前10大持有人行列 [1]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 保险资金合计持有ETF份额2497亿份 持有规模2688亿元 较2024年底增长均超10% [1] 险资重仓ETF的指数布局和集中度 - 险资合计布局229只指数 前30只大指数合计规模2030亿元 占比超75% 是重仓方向 [1] - 中证A500指数成为第一大重仓指数 2025年中持有规模452.3亿元 持仓份额454.8亿份 [2][4] - 沪深300指数持仓份额从177.8亿份大幅下降至99.8亿份 规模从519.4亿元降至288.2亿元 [2][4] 险资持仓的结构性调整和新方向 - 恒生科技指数持仓份额增长28.5亿份 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持仓份额增长33.6亿份 显示险资在这些领域布局更加积极 [4] - 中证国防 国证芯片 中证全指房地产 机器人等指数首次现身险资重仓名单 显示开始涉足高端制造和芯片等领域 [5] - 300非银 港股通高息精选 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 红利指数等退出重仓行列 从传统金融与红利策略转向新质生产力方向 [5] 市场背景和险资信心 - 2025年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态势 政策面持续释放积极信号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货币政策稳健精准 [5] - 52.78%的保险资管机构和59.30%的保险公司预期2025年下半年A股市场走势将震荡上行 [5] - 险资有望紧密围绕市场趋势和政策指引 在权益市场积极布局 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稳定资金 [6]
社保基金四项税收优惠发布,释放长期红利
环球网· 2025-09-03 11:47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与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 明确支持划转充实社保基金的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管理的四项税收优惠政策 [1] - 四项税收优惠包括免征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不征税 免征印花税以及证券交易印花税先征后返 [3] - 税收优惠全面覆盖投资过程中的主要成本环节 包括贷款服务利息 金融商品转让收入及股权转让等 [3] 政策对社保基金的影响 - 税收优惠措施直接有效地提升承接主体的净收益空间 例如免征金融商品转让增值税直接降低交易成本 [3] - 政策将显著提高投资回报率 极大增强承接主体的投资动力 [3] - 税收优惠降低试错成本 鼓励承接主体从传统低风险资产如国债转向多元化配置 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提升收益 [3] 政策对资本市场的意义 - 专家认为此举将推动社保基金成为资本市场长期机构投资者的压舱石 引领市场向长期价值加速转型 [1] - 政策解决了划转后如何高效运作的关键问题 通过降低运营成本直接提升投资回报率 [4] - 社保基金作为理性长期的机构投资者 其压舱石作用将愈发凸显 有力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向长期价值迈进 [4]
财政部、税务总局重磅发布!4项免税政策释放社保基金红利
证券时报· 2025-09-02 21:55
核心政策内容 - 财政部与税务总局发布通知明确4项免税举措 包括免征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不征税 免征印花税及证券交易印花税先征后返 [1][2][3][4] - 政策自2024年4月1日起执行 此前已缴税款符合条件可退回 [1] - 承接主体包括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及省级政府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或专户管理机构 [4] 政策影响分析 - 免税措施直接提升承接主体净收益空间 例如免征增值税降低交易成本 印花税减免鼓励参与非上市股权市场 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提高投资收益留存比例 [4] - 税收优惠降低试错成本 推动承接主体从低风险资产转向权益类资产 REITs或跨境投资等多元化配置 [5] - 社保基金有望成为资本市场长期机构投资者的压舱石 推动市场从短期博弈向长期价值转型 [1][5] 政策背景与框架 - 2017年国务院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 要求划转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 金融机构10%国有股权弥补养老保险基金缺口 [6] - 2023年三部门印发运作管理暂行办法 规定现金收益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及地方承接主体投资运营 地方需将不低于50%累计现金收益委托理事会运营 [6][7] - 此次税收政策与2017年方案 2024年办法形成闭环 构建从资本划转到资本增值的可持续政策框架 [7] 政策信号解读 - 通过税收支持强化社保基金长期稳定性 缓解人口老龄化下的养老金支付压力 [5] - 表明政府加速推进国企改革与社保体系联动 推动国有资本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 [5] - 间接鼓励承接主体加大资本市场配置力度 为A股等市场注入长期资金 [5]
1385只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取得正收益
证券日报· 2025-09-02 00:47
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收益率表现 - 前8个月1448只产品披露年化收益率 其中1385只实现正收益 占比95.6% 60只负收益 3只零收益 [1] - 产品平均收益率达11.12% 收益率中位数为3.88% 最高收益率达298.44% 最低为-57.36% [2] - 固收类产品平均收益率3.80% 同比上升0.88个百分点 权益类产品平均收益率35.96% 混合类产品平均收益率23.69% [2][3] 产品分类收益率详情 - 993只固收类产品中939只正收益 占比94.6% 收益率中位数2.67% [2] - 261只权益类产品中258只正收益 占比98.9% 收益率中位数31.23% [3] - 194只混合类产品中188只正收益 占比96.9% 收益率中位数19.80% [3] 收益率回暖驱动因素 - A股市场显著上涨叠加险资加大股票配置 推高权益类投资收益 [3] - 上半年国内利率持续下行 推动固收资产估值上升产生浮盈 [3] - 险资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提升整体投资组合表现 [1][3] 保险资金配置趋势 - 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股票配置资金运用余额在规模及比例上同比双升 [4] - 保险资管机构对债券市场和A股市场持较乐观态度 投资信心回升 [4] - 增配权益资产及采取高股息配置策略成为主流选择 [5] 行业投资策略方向 - 构建长期价值投资考核机制 避免短期业绩波动干扰 [4] - 加强投研体系建设 提升宏观和产业趋势研判能力 [4] - 坚持稳健投资风格 从长期资产负债匹配角度优化配置策略 [5]
美股一路上涨,很多人会问:既然大家都赚钱了,那输家到底是谁?
美股研究社· 2025-09-01 18:50
股市上涨的本质 - 股市并非严格的零和游戏,其核心是经济增长,生产力提升和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使资本市场能分享红利,形成长期共赢的基础 [4] - 股价持续上涨并不意味着所有参与者都能获利,赢家和输家的分化始终存在 [24] 股价上涨的驱动类型 - 公司盈利驱动型:企业盈利能力极强,业绩稳步增长并持续分红,股价上涨反映企业价值的真实提升,长期价值投资者基本不存在明显输家,如苹果股价在过去二十年上涨数百倍,源于其产品线和服务业务创造巨额现金流 [5][7] - 资金炒作驱动型:公司缺乏突出竞争力,由多头资金推动股价快速上涨后吸引追涨,主力出货后股价回落导致后来者亏损,如GameStop从不到20美元暴涨至400多美元后回落 [9][10][12] 行业与政策驱动 - 行业趋势推动:整个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扩张使占据有利位置的企业股价上涨,如奈飞在2007-2020年因流媒体行业爆发和用户量增长而上涨 [14][16] - 政策环境推动:政策法规或宏观趋势带来红利,改变市场预期并推高股价,如特斯拉因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和碳排放标准提高导致需求提升 [15][16] 创新与预期驱动 - 市场预期驱动:投资者看好公司未来潜力,股价提前反映未来增长,如亚马逊早期连续亏损但因电商和云计算长期预期而上涨 [17][20] - 技术创新驱动:公司通过战略调整或技术突破推动股价,如英伟达因AI和数据中心需求爆发随GPU技术创新而上涨 [18][20] 资本运作驱动 - 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或资产出售释放潜在价值,如迪士尼收购21世纪福克斯后扩展资产组合,增强内容版权和流媒体业务推动股价上涨 [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