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破千万大关 中国摩托车市场上半年亮出“双高”答卷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摩托车行业产销双双突破千万辆 分别达到1061.41万辆和1061.46万辆 同比增长11.83%和11.54% [1] 国内市场结构 - 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250ml以上)产销表现亮眼 分别达51.05万辆和50.2万辆 同比激增44.74%和41.21% 其中6月单月产销突破10万辆 [2] - 燃油摩托车销量达904.01万辆 同比增长14.67% 占据85%市场份额 [2] - 电动摩托车产销承压 分别完成160.13万辆和157.45万辆 产量微增0.39% 销量下降3.57% [2] - 跨骑车销售561.61万辆 同比增长21.89% 占二轮车总销量60% [3] - 弯梁车销售105.55万辆 同比增长28.71% [3] - 踏板车销量270.01万辆 同比下降7.44% [3] 出口表现 - 摩托车生产企业产品出口总额52.99亿美元 同比增长26.71% [4] - 整车出口量666.11万辆 同比增长25.44% 出口金额42.72亿美元 同比增长29.06% [4] - 125系列出口207.78万辆 增长30.86% 200系列出口63.42万辆 增长41.31% [4] - 三轮车出口32.88万辆 同比飙升52.92% [4] - 出口前十企业合计出口量达396.29万辆 占总出口量的61.33% [5] 经济效益 - 1-5月行业营业收入635.54亿元 同比增长18.41% [7] - 利润总额49.24亿元 大幅增长40.79% 利税总额66.85亿元 增长40.85% [7] - 前10家企业营业收入405.42亿元 同比增长24.99% 占总营收63.79% [7] - 1-5月研发费用17.85亿元 同比增长9.12% [7] 未来发展趋势 - 大排量休闲摩托渗透率有望突破5% [8] - 春风动力计划推出集成智能导航与电控悬挂的700ml ADV车型 [8] - 隆鑫高端子品牌"VOGE"将发布大排量巡航新车 [8] - 宗申等企业已在东南亚布局KD工厂 [8] - 雅迪计划推出续航200公里并支持快充的旗舰电摩 新日聚焦智能网联功能开发 [8] - 预计2026年触发电动两轮车替代拐点 [8]
英敏特:2025年中国消费者报告-深耕价值
搜狐财经· 2025-07-30 19:52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消费者正以更挑剔方式定义"值得买" 产品情绪共鸣和品牌温度成为关键购买驱动因素而非仅功能本身 [1][4][15] - 2025年消费支出预计达50.5万亿元 增速放缓至3.6% 但结构持续升级 服务型与品质型消费成为长期增长关键 [1][20][21] - 体验 悦己 健康成为核心消费趋势 不同年龄段和城市线级消费者呈现显著差异化的消费倾向 [1][23][27] 消费支出规模与结构 - 2024年消费总支出48.7万亿元 人均年消费34,621元 同比增长4.5% [27] - 2025年支出预计达50.5万亿元 增速放缓至3.6% 近60%支出集中于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 [1][20][27] - 2024-2029年消费总支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3.4% 2029年将达57.7万亿元 [1][21] - 金融及住房占比最高达25.7% 家用食品占17.8% 科技通讯占4.9% 美容个护仅占1.8% [33][34] 品类发展态势 - 家用食品和餐饮服务等刚需品类保持韧性 非酒精饮料中无糖茶 运动饮料 植物饮料增长显著 [2] - 酒类消费向低度 无醇产品转移 美容个护市场经历周期性调整 医药保健中保健品增长韧性较强 [2] - 家居护理受香氛趋势推动 服装配饰 科技通讯 家居用品 旅游度假等品类各有发展特点 [2][11] - 2024年消费增长最高品类为旅游度假 家居用品和娱乐休闲 2025年食品饮料 出行和休闲娱乐将引领增长 [27][28]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消费者更认可有温度的品牌形象 对"关怀者""亲密爱人"等角色好感度上升 重视品牌同理心与陪伴感 [1][24] - 18-24岁倾向食品"小投入"获小确幸 25-29岁注重美容保养与居家品质 25-49岁家居消费意愿强 50-59岁更愿为旅游度假支出 [1] - 三线及以下城市消费者在多数品类消费意愿强于二线城市 [1] 宏观经济背景 - 2024年中国GDP达135万亿元 相当于美国GDP的65% 社零总额48.8万亿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 [38] -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5% 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 成为经济稳定主引擎 [37][40] - 2024年CPI同比增长0.2% 就业压力短期仍有波动 老龄化持续推进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2亿 [41][44] - X世代(45-60岁)人口基数最大达3.3亿 千禧世代(30-44岁)达3.2亿 成为重要消费群体 [46][47]
南方基金“彩虹之旅·智富汇”半年度投资策略会圆满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7-30 19:51
嘉宾分享环节,南方基金史博带来《莫畏浮云遮望眼》主题演讲。深度剖析AI技术与消费升级双轮驱动下港股市场科技、新消费、创新药等优质板块"小而 美"的投资价值,与客户一道把握经济发展新动能。 随后南方基金李程胤以《新范式下的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为主题,结合黑白键框架,从政策周期、经济转型与资产性价比三个维度出发,分享资产配置和 财富管理实战策略,助力个人投资者实现长期稳健收益。 (原标题:紫禁城畔,再续华章——南方基金"彩虹之旅·智富汇"半年度投资策略会圆满举办) 好友聚南方,携手谱华章 7月19日下午,南方基金在北京举办"彩虹之旅·智富汇"半年度投资策略会。时值金融行业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南方基金投研嘉宾与八十 余位投资者展开深度对话,共探政策机遇与市场趋势,为金融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新时代财富管理注入南方动能。 区别于传统策略会的单向信息传递,本次活动更注重构建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的深度联结。现场特别设置账户诊断和服务需求调研专区,理财顾问面对面倾 听参会客户的投资困惑与服务期待,结合客户风险偏好、资产配置现状及持仓基金表现,提供个性化优化思路。以"顾"的优质服务彰显"以投资者为本"的精 神内核, ...
同比增长5.1%!深圳上半年GDP1.83万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7-30 18:44
宏观经济表现 - 深圳市2025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18322.26亿元 同比增长5.1% [2] - 第一产业增加值10.33亿元增长2.8% 第二产业增加值6505.56亿元增长3.3% 第三产业增加值11806.37亿元增长6.1% [2] 工业生产与服务行业 - 服务业增加值11806.37亿元同比增长6.1% 增速较一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 [3][4] - 金融业增长10.9%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长9.0% 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8.1% [3][4] - 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4%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长12.3% 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9.4% 租赁商务服务业增长7.5% [3][4] - 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10.9%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0.8% [3][4]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0.9%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5.1% [5]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7%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大幅增长47.1% [5] - 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47.7%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投资增长32.5% 科研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1.7% [5][6] 消费市场表现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8.68亿元同比增长3.5% 增速较一季度提升0.4个百分点 [7] - 商品零售增长3.6% 餐饮收入增长1.7% 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10.7% 粮油食品类增长9.1% [7] - 家用电器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大幅增长55.7%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2.9% 通讯器材类增长6.0% [7] - 线上零售额增长19.4% [7] 对外贸易 - 进出口总额21675.45亿元同比下降1.1% 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7个百分点 [8] - 出口13086.81亿元下降7.0% 进口8588.64亿元增长9.5%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8.0% [8] - 6月单月进出口总额3979.85亿元同比增长2.6% 出口2528.39亿元增长1.4% 进口1451.46亿元增长4.8% [8] 金融与价格数据 - 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1600.14亿元同比增长5.7% 贷款余额98469.91亿元增长3.5% [9] -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 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5% 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2% 其他用品服务价格上涨3.7% [10]
稳!深圳刚刚官宣:18322.26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7-30 18:26
深圳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18322.26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3亿元增长2.8% 第二产业增加值6505.56亿元增长3.3% 第三产业增加值11806.37亿元增长6.1% [2] 工业生产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 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其中采矿业增长0.5% 制造业增长4.2%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8% [3] - 主要行业大类中 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7.1% 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8.8%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2% [15] - 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民用无人机增长59.0% 工业机器人增长38.0% 3D打印设备增长35.8% [3] 服务业发展 - 全市服务业增加值11806.37亿元 同比增长6.1% 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4] - 金融业增长10.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9.0%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8.1% [16] - 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8.4%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2.3%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9.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7.5% [4] - 上半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10.9%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0.8% [5] 固定资产投资 -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0.9%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5.1%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7%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7.1% [6] - 分行业看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47.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32.5%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1.7% [6] 消费市场 -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8.68亿元 同比增长3.5% 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7]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55.7%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2.9% 通讯器材类增长6.0% [19] - 网上零售持续增长 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19.4% [19] 对外贸易 - 全市进出口总额21675.45亿元 同比下降1.1% 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7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13086.81亿元下降7.0% 进口8588.64亿元增长9.5% [8]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8.0% [8] - 6月进出口总额3979.85亿元 同比增长2.6% 其中出口2528.39亿元增长1.4% 进口1451.46亿元增长4.8% [20] 金融数据 - 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1600.14亿元 同比增长5.7% 贷款余额98469.91亿元 同比增长3.5% [9] 居民消费价格 - 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1% 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5% 衣着价格上涨1.3% 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2% 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7% [10]
国家育儿补贴落地,3600元能否破解“少育”难题?
36氪· 2025-07-30 15:40
国家育儿补贴政策核心内容 - 2025年7月28日全国性育儿补贴制度正式实施 每孩每年补贴3,600元直至3周岁 覆盖2025年1月1日起出生的合法生育婴幼儿[1][2] - 政策预计每年惠及超2,000万幼儿家庭 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且不计入家庭收入[2] - 地方政府先行试点 如呼和浩特为首胎提供一次性1万元 二胎每年1万元至5岁 三胎每年1万元至10岁 总额最高达10万元[3][4] 乳制品行业企业响应措施 - 头部乳企提前布局补贴计划 飞鹤投入12亿元 伊利投入16亿元 君乐宝投入16亿元 蒙牛等企业总投入超60亿元[5][7] - 企业补贴形式包含孕产妇奶粉+婴幼儿奶粉组合(如飞鹤赠送5罐星飞卓睿 终端价318元/罐)及孕产服务 通过锁定孕产入口制造消费惯性[11][16] - 补贴申请需提供B超单或出生证明 渠道覆盖线上旗舰店及线下母婴店[7] 婴幼儿奶粉行业市场现状 - 2023年中国新生儿数量跌破900万 较2016年1,786万腰斩 0-3岁核心消费群体规模年均缩减7%[8] - 婴幼儿奶粉市场规模从2021年超1,700亿元降至2025年约1,500亿元 预计2028年缩至不足1,200亿元[8] - 行业获客成本从2019年20元/人飙升至2025年500-1,000元/人 市场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争夺[11]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头部企业高额补贴覆盖超300万家庭 中小品牌无力跟进 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 预计2025年婴配粉行业CR5达65%[16] - 补贴策略通过婴幼儿生理依赖形成"被动忠诚" 超3个月转换成本升高 确保后续复购[11] 政策带来的行业机遇 - 参照呼和浩特试点经验 约15%-20%补贴资金流入乳制品消费 每孩年补贴3,600元创造540-720元婴配粉增量需求[17] - 2024年超高端婴配粉产品逆势增长4.2% 市场占比攀升至37% 消费主力90后/00后父母占比超60% 对功能性成分关注度达85%[19][21] - 政策与消费升级趋势叠加 推动企业加速产品革新 高端产品线(如飞鹤星飞卓睿、伊利金领冠珍护铂萃)成为补贴核心选择[21] 育儿成本与补贴效果分析 - 城镇0-17岁一孩平均养育成本约66.67万元 教育、住房、医疗支出占比超60%[22][23] - 36.5%家庭抚养孩子费用占家庭总收入25-50% 22.1%家庭占比达50%以上[22] - 韩国累计投入约2.1万亿元补贴生育 但2023年生育率仍低至0.72 房价每上涨1%总和生育率下降0.00203[25]
田野股份:原料果汁加工企业的发展实践
中国食品网· 2025-07-30 15:30
作为中国领先的热带原料果汁加工企业,田野股份在广西北海、海南定安、四川攀枝花、湖北荆门拥有 四个现代化工厂。其中,海南达川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田野股份、田野农谷为农业产业化 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攀枝花田野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产能布局和规模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 位。 依托四大产区工厂的战略布局,田野股份占据了中国热带果蔬主产区的地理优势:广西北海作为西部唯 一沿海区域和 "一带一路" 西南出海口,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产业政策与税收优惠;海南达川作为海南 最大的热带原料果汁加工企业,承担《海南省芒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方案》中的 "精深加工中心" 职能,深度受益于 "乡村振兴"" 一带一路 "及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国家战略红利。这种" 产地建厂 + 政策 赋能 " 的模式,既降低了原料运输成本,又保障了供应链的稳定性与响应速度。 在技术研发层面,田野股份深度参与行业标准建设,主导编制了国家农业行业标准《非浓缩还原果蔬汁 用原料》,掌握芒果、菠萝、荔枝等四十多种热带果蔬的加工配方与核心工艺。企业精准卡位 "非标准 农产品转化为标准化原料制品" 的关键环节,针对热带果蔬原料的产量波动与品种特性,开发出具有弹 ...
非公经济人士优秀建设者名单出炉 消费行业这些人受表彰
新京报· 2025-07-30 12:34
据新华社消息,7月29日,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在 京召开。会上,100人获得"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全国"优秀建设者"评选表彰始于2004年,第二届至第五届评选分别在2006年、2009年、2014年、2019 年。今年都有哪些人获得了这一称号?记者看到,来自科技、医药、消费、纺织等多个领域的人士入 选,既有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总裁,也有餐饮店经营者。特别是在中央提振消费的大背景下,受表彰 的建设者有的来自老字号等传统消费赛道,也有一些新兴的消费赛道备受关注。专家指出,把握年轻 化、新型消费趋势,也是进一步扩大内需、撬动消费增长的重要方向。 消费行业多人入选 其中,万事利集团有着4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今以丝绸文化创意为主业,体现了传统消费行业的转型升 级。作为新兴消费业态的代表,备受年轻人青睐的"量贩零食"行业也首次出现在了这一表彰名单中。从 具体人选方面看,除了一些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总裁,长沙市开福区佳尝便饭菜馆、厦门市集美区味 友人饮食店等餐馆经营人士也位列其中。 量贩零食代表"鸣鸣很忙"受到关注 随着消费者需求变化,以及年轻消费人群成为主力 ...
非公经济人士优秀建设者名单出炉,消费行业这些人受表彰
贝壳财经· 2025-07-30 12:31
表彰活动概况 - 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于7月29日召开 共100人获表彰称号[1] - 评选活动由中央统战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和全国工商联共同开展[3] - 民营企业数量占中国企业总数92%以上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超42万家 占比超92%[3] 科技行业代表 - 杭州宇树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入选表彰名单[4] - 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想入选表彰名单[4] - 中科寒武纪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天石入选表彰名单[4] 医药行业代表 - 扬子江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裁徐浩宇入选表彰名单[5] - 浙江华海药业总裁陈保华入选表彰名单[5] - 重庆华森制药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游洪涛入选表彰名单[5] 消费行业代表 - 消费行业涉及零食、纺织、粮油等多个赛道 代表企业包括北大仓、万事利、鸣鸣很忙、海南澳斯卡等[6] - 万事利集团以丝绸文化创意为主业 发展历史超40年 体现传统消费行业转型升级[6][7] - 量贩零食行业首次出现在表彰名单中 代表企业为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6][8] 消费行业趋势 - 年轻消费群体成为主力 推动量贩零食行业发展 消费特点呈现高频率、低单价、重体验[7] - 量贩零食店通过社区化门店布局和规模化采购压缩成本 终端价格比传统商超低[7]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30条举措 围绕增收减负、高质量供给和优化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7] 企业转型升级 - 万事利丝绸应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技术于制造、设计、管理等环节 自主研发多项核心技术[7] - 海南澳斯卡研发应用绿色化、智能化技术转型升级 开发营养健康产品[7] - 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双品牌通过高质价比策略满足年轻消费者对"零食自由"的追求[7][8]
需求所向皆蓝海——从新消费把脉经济活力与动能①
人民日报· 2025-07-29 17:11
最近和朋友聊购物,发现大家都有一个共性的消费需求:健体塑形。爱运动的,买了健身课程套餐;工 作中久坐的,则购置了游泳装备。从健身课到装备,大众健身的市场规模可见一斑。 相关机构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健身行业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1%;轻食市场更是呈 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3200亿元,年增速达41.7%。越来越多的人对健康生活方式和自身 形象更加重视,使得这一消费领域成为充满机遇的蓝海。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与年轻人消费习惯紧密相关的即时零售领域,同样展现出了惊人的发展速 度和潜力。从最初的餐饮外卖,到如今商场、超市销售的绝大部分商品,都已经可即点即送"当日达"甚 至"半小时达"。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为74295亿元,同比增长8.5%,网络即时零售 在其中贡献了不少增量。 从减重健身到即时零售,从商品消费到服务消费,消费领域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这既是亿万人民 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升级的体现,也是广大经营主体顺应趋势、把握机遇,以优质供给引领需求扩张的硕 果。细细把脉不难发现,新一轮消费向新而行、升级换代,在纵向和横向上呈现两大特征。 纵向上,消费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