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
搜索文档
超达装备三季报揭示质变:盈利能力实现历史跨越 利润飞增背后的战略升维
经济观察网· 2025-10-30 13:3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66亿元,同比增长8.50%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10亿元,同比增长44.17%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2.12亿元,同比上升7.3%,归母净利润为4934万元,同比上升93.5% [1] - 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速是营收增速的12倍,显示增长动力从“收入驱动”转向“利润驱动” [1][3] -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毛利率从去年同期34.32%提升至36.52%,净利率从14.94%跃升至19.72% [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净利率高达23.52%,创历史新高,同比提升超过10个百分点 [3] - 净利润增长呈现加速态势,一季度同比增长5.48%,二季度提升至31.55%,三季度飙升至93.45% [4] 核心竞争力与业务模式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汽车内外饰模具供应商,在汽车软饰件与发泡件模具领域处于行业第一方阵 [2] - 核心竞争力源于独特的“全流程制造”能力,能独立完成从研发设计到试模修改的全部环节 [2] - 全流程垂直整合模式在质量控制上优势显著,试模成功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3]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模式,目前在手订单充足,数控加工中心产能利用率基本达到满产状态 [8]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公司积极进行全球化布局,在德国和美国设立子公司,实现本土化运营 [2][6] - 2024年度外销收入占比已达43.46%,产品成功进入欧洲、北美、亚洲等主要汽车市场 [6] - 前瞻性布局东南亚,在泰国设立生产基地以服务日系车企和中国出海企业 [6] - 国际化合作带来技术溢出效应,有助于吸收先进设计理念和制造工艺 [6]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3620.93万元,同比增长10.04%,处于同行业第一梯队 [7] - 公司拥有151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9项,体现了深厚的技术积累 [8] - 技术优势使其成功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应用于特斯拉、蔚来、小鹏等主流新能源车型 [8] - 电池箱体业务已拓展至国轩高科、江淮华霆等重要客户 [8] 行业趋势与发展机遇 - 汽车产业轻量化、智能化变革为模具龙头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9] - 新能源汽车普及对车身结构提出新要求,公司全流程制造能力在轻量化趋势中占据有利位置 [9] - 汽车智能化发展对内外饰模具精度和复杂性要求提高,技术门槛提升有利于头部企业扩大份额 [9] - 公司在新材料、新工艺方面的技术积累以及一体化压铸等新赛道布局将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9][10] 公司战略与资本市场 - 公司正从传统模具制造商向汽车制造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 [1] - 近期推出回购计划,拟以2500万-5000万元资金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彰显管理层信心 [8] - 随着战略持续推进,这家制造业冠军有望在资本市场展现更大的价值重估空间 [1][10]
龙磁科技涨2.07%,成交额1.2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22.5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0 13:1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30日盘中股价上涨2.07%至61.15元/股,成交额1.28亿元,换手率2.58%,总市值72.92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22.52万元,特大单净买入76.9万元,大单净买入145.62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大幅上涨99.02%,近60日上涨6.72%,但近20日下跌2.16%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9.37亿元,同比增长11.43%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为1.33亿元,同比增长34.10%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磁性材料占比85.54%,换向器及其他占比9.93%,微型逆变器及配件占比4.37%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1.62万户,较上期减少11.41%,人均流通股增至5072股,较上期增加13.36% [2] - 华安策略优选混合A(040008)新进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00.30万股,而华商新趋势优选混合(166301)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7034.26万元 [3] 公司概况与行业属性 - 公司成立于1998年1月19日,于2020年5月25日上市,主营永磁铁氧体新型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金属新材料-磁性材料,概念板块包括新材料、光伏玻璃、专精特新、汽车零部件、稀土永磁等 [1]
柏楚电子跌2.04%,成交额1.6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23.38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30 13:10
股价与市场表现 - 10月30日盘中股价下跌2.04%至140.06元/股,成交额1.63亿元,换手率0.40%,总市值404.4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23.38万元,其中特大单净流出637.90万元,大单净流入114.53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58%,近5个交易日微涨0.08%,近20日下跌8.85%,近60日上涨4.50%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6.20亿元,同比增长24.51%;归母净利润9.04亿元,同比增长24.61%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平面解决61.36%,管材解决21.43%,其他14.09%,三维解决3.11% [1] - 公司自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1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3.18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24万户,较上期大幅增加56.82%;人均流通股23232股,较上期减少36.1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1904.95万股,较上期增加12.46万股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和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分别为第八和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分别减少60.73万股和227.00万股 [3] 公司背景与行业属性 - 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11日,于2019年8月8日上市,主营激光切割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计算机设备-其他计算机设备,概念板块包括中盘、专精特新、机器人概念等 [1]
雅图高新:技术驱动+环保转型 以“专精特新”硬实力冲刺北交所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1:56
资本市场进展 - 公司正加速冲刺北交所 拟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发行不超过3058.17万股(含超额配售)新股 [2] 技术研发实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拥有123项专利 其中发明专利81项 覆盖全产业链环节 [2] - 研发中心被认定为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及博士工作站 核心项目技术被认定达国际先进水平 [2] - 2022至2024年研发投入逐年递增 分别达1703.04万元、2309.95万元、2445.51万元 [2] - 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比连续三年超过80% [2] 环保产品布局 - 主力产品获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涂料产品证书 参与制定多项环保行业标准 [3] - 水性涂料已应用于汽车保险杠、轨道交通车辆等场景 2024年水性涂料销量达467.6吨 [3] - 当前产能利用率已达70.39% [3] 市场前景与战略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以技术创新和环保转型双轮驱动 [2] - 新能源商用车、轨交等增量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水性涂料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引擎 [3] - 未来有望在汽车修补涂料领域巩固领先地位 推动水性涂料等环保产品放量 [3]
国能日新涨2.01%,成交额7335.0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48.2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0 11:1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30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58.90元/股,成交额7335.08万元,换手率1.49%,总市值78.0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48.22万元,其中大单买入1109.11万元(占比15.12%),卖出1657.33万元(占比22.59%)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57.93%,近5个交易日上涨9.09%,近60日上涨14.19%,但近20日下跌1.64%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向新能源电力市场主体提供新能源信息化产品及服务,核心产品为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69.49% [1] - 其他业务构成包括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17.29%)、其他产品与服务(11.30%)和其他补充(1.93%) [1]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同比增长36.97%;归母净利润7543.24万元,同比增长41.75%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7073户,较上期增加7.39%;人均流通股12049股,较上期减少6.89% [2] - 在十大流通股东中,诺德价值优势混合基金(570001)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326.05万股,较上期增加86.91万股 [3]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9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61亿元 [3] 行业分类与市场定位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垂直应用软件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人工智能、养老金概念、专精特新、光伏玻璃、融资融券等 [2]
经济学家王德培:中国老百姓是不容易的,已进入急剧大洗牌阶段!
搜狐财经· 2025-10-30 11:16
宏观经济背景 - 中国经济处于急剧大洗牌阶段,各行业经历全面性结构调整 [1][5] - 多周期叠加带来转型阵痛,包括猪周期、产能周期、科技周期和房地产周期同时见顶 [3] -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已跟不上GDP增长,收入增长明显放缓 [5] 汽车行业现状 - 新能源汽车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全国400多家车企总设计产能超过3500万辆,远超国内需求 [7] - 比亚迪占据35%市场份额,尾部车企大量退出市场,2024年上半年注销的汽车相关企业数量同比增长两位数 [7] - 产能过剩导致裁员,波及研发、销售、物流等多个环节 [7][9] 制造业整体态势 - 制造业面临产能过剩、需求疲软、竞争激烈的三重压力 [9] - 部分企业为抢占市场采取亏本销售策略,但难以持续 [10] - 行业从拼资源转向拼效率,从拼规模转向拼质量 [17] 企业出海战略 - 企业出海加速,越南吸引中国制造业投资增速达38.6%,印尼高铁项目带动周边产业链 [11] - 成功案例如宁德时代德国工厂本土化率超80%,有效规避贸易壁垒并服务当地市场 [13] - 出海面临政治、法律、文化及成本上升等风险,需进行全球化布局和本地化运营 [13] 产业与就业新趋势 - 新职业需求快速增长,人工智能训练师、碳中和管理员等职位需求增长300% [15] - 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增速达12%,成为吸引就业的新高地 [15] - 政策支持加码,对"专精特新"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75% [17]
中国同辐:原子高科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智通财经· 2025-10-30 10:57
公司动态 - 中国同辐的子公司原子高科成功上榜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1] - 该荣誉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权威认定 [1] - 标志着原子高科正式跻身国家级重点培育梯队 [1]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原子高科在放射性同位素技术细分市场的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及创新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 - 公司主营业务专注度高,在细分领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1]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1] 行业地位与影响 - 原子高科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标杆典范 [1] - 公司是核技术应用领域的"排头兵"企业 [1] - 评选标准涵盖研发投入强度、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等多个核心维度 [1]
福斯达跌2.09%,成交额6926.8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1.2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0 10:51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30日盘中下跌2.09%,报42.11元/股,成交6926.87万元,换手率3.28%,总市值67.38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86.70%,但近期表现疲软,近5个交易日下跌8.50%,近20日下跌15.91% [1] - 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入11.28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5.75%和10.50%,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6.79%和11.88% [1] - 今年以来公司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4月22日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主营业务为深冷装备的设计、制造和销售,提供深冷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空分设备71.40%,天然气处理及液化装置23.13%,其他5.46%,租赁收入0.01% [1]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21.41亿元,同比增长29.45%;归母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66.1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1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1.28万,较上期增加34.71%;人均流通股3860股,较上期减少25.76%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发起式A持股106.44万股,相比上期减少20.01万股 [3] - 中欧景气精选混合A为新进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50.55万股 [3] - 华安旗下三只基金产品(华安精致生活混合A、华安聚嘉精选混合A、华安汇嘉精选混合A)持股数量相比上期均有所减少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专用设备-能源及重型设备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专精特新、价值成长、小盘、基金重仓、氢能源等 [2]
乖宝宠物跌2.04%,成交额1.0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31.3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0 10:4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30日盘中股价下跌2.04%至71.93元/股,成交金额1.08亿元,换手率0.83%,总市值288.0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831.35万元,其中特大单净卖出633.94万元(买入285.08万元,卖出919.02万元),大单净卖出197.4万元(买入1862.98万元,卖出2060.38万元)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下跌7.57%,近5个交易日下跌1.80%,近20日下跌22.22%,近60日下跌21.46%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47.37亿元,同比增长29.03%,归母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9.05%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主粮58.46%,零食40.17%,保健品及用品0.97%,其他0.40% [1] - 公司自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3.68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41万户,较上期增加31.89%,人均流通股12739股,较上期减少24.18%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1526.50万股,较上期增加336.33万股 [3] - 易方达创业板ETF(159915)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170.31万股,较上期减少29.30万股,富国天益价值混合A/B(100020)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23.51万股,与上期持平 [3] 行业与板块分类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农林牧渔-饲料-宠物食品,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宠物经济、中盘、专精特新、特色小镇、融资融券等 [1]
南京新增12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南京日报· 2025-10-30 10:23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体情况 - 第七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示,全省共808家企业新增入围,其中南京市有125家企业上榜,新增数量居全国第七 [1] - 南京市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到459家,总数位居全国第九,较此前进位3名 [1]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具有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良的特点 [1] 重点产业领域分布 - 新增的125家企业来自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多个优势产业 [1] - 低空经济新赛道成为“小巨人”企业聚集地,涌现出南京航天国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南京国睿防务系统有限公司、中航金城无人系统有限公司、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宏光空降装备有限公司等一批行业翘楚 [1] 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领域代表企业 - 南京航天国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全国无人直升机谱系最多、构型最全的头部企业之一,其GQ-580型无人直升机最大有效负载300公斤,已成熟应用于高原侦察、物资运输等场景 [2] - 南京国睿防务系统有限公司是无人机监视及反制设备领域的佼佼者,研发了国内首款用于低空反无人机的二维相控阵雷达 [2] - 凯睿星通信息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在卫星通信信道技术、卫星网管系统等领域拥有技术优势,产品覆盖星上载荷、终端设备等关键节点 [2] 人工智能领域发展 - 南京先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卧龙明理大模型具备语言、视觉、预测等多方面能力,已在交通、制造、电力、石化等多个行业落地实践 [3] 企业创新驱动力 - 南京市组织开展专精特新“千校万企”紫金行动系列活动,累计举办活动24场,加快高校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向专精特新企业转移转化 [3] - 超过85%的专精特新企业与在宁高校保持密切技术创新合作 [3] 产业发展环境优化 - 南京市依托“宁对接”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平台,打造“宁工品推”品牌,组织企业开展优质产品推介、产业链对接、促销等活动,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