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价值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A股“老登”持股曝光,敢不敢对号入座
第一财经· 2025-09-24 10:08
市场行情分化 - 年内A股市场呈现极端分化行情 科技成长板块大幅上涨而传统蓝筹板块逆势下跌 上证指数累计涨幅达14.02%[2] - SW通信板块年内涨幅高达103.44% SW电子板块涨幅达92.61% 而SW煤炭板块下跌1.82% SW食品饮料板块下跌0.78%[3] - 科技"小登股"成为市场核心驱动力 传统"老登股"跟跌不跟涨 被形容为"小登股狂欢 老登股落寞"[2][3] 科技板块表现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SH)9月23日收涨4.66%再创新高 芯片企业寒武纪年内涨幅达105.22%[4] - 光模块企业新易盛年内涨幅329% 中际旭创涨幅253% 天孚通信涨幅193% 被称为"易中天"组合[4] - 科创50指数成分股表现突出 芯原股份年内涨幅292.90% 生益电子涨幅131.45% 澜起科技涨幅86.96%[6] 传统板块表现 - 白酒板块21只个股中16只年内下跌 10只跌幅超10% 贵州茅台下跌3.16%[5] - "茅指数"成分股普遍下跌 海天味业跌幅12.68% 中国人寿跌幅8.44% 格力电器跌幅6.96%[6] - 部分传统企业如海天味业、长江电力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但股价仍下跌[6] 投资理念分歧 - "老登"代表价值投资流派 偏好消费、金融等成熟行业蓝筹股 注重现金流贴现与安全边际[9] - "小登"代表科技革命激进派 聚焦AI、半导体等前沿赛道 更关注技术颠覆性与增长弹性[9] - 本轮科技行情以AI、人形机器人等硬科技为核心 已产生实际应用场景 不同于以往概念炒作[10] 市场资金特征 - 本轮科技股行情受"算力建设"和"AI+"政策加持 部分科技股业绩超预期支撑估值扩张[10] - 量化资金与年轻投资者偏好短期趋势 传统价值投资策略失灵 加剧板块极端分化[10] - 科技股出现局部过热情况 需警惕短期回撤风险但中长期依旧被看好[10]
如何做出巴菲特式的简单决策?不简单,不最好
虎嗅· 2025-09-24 09:57
价值投资理论的演进 - 价值投资理论由格雷厄姆与多德在1934年提出,核心基石包括安全边际、市场先生和内在价值等概念 [1] - 巴菲特在定量分析基础上引入定性分析,创造了公司"护城河"概念,强调竞争壁垒、品牌势能等无形价值 [1] - 巴菲特对安全边际的理解有突破,不再过分强调极低价格,而是根据现金流折现模型动态估值,强调以合理价格投资卓越公司,例如1988年以17倍市盈率买入可口可乐 [1] - 价值投资理论并非僵化,而是在互联网时代持续迭代进化 [2] 互联网时代的公司护城河 - 互联网通过全球性、海量、快速的连接,当连接数量指数增长时会产生"涌现"现象,引发商业模式质变 [3] - 互联网公司护城河体现为三点:领先者获取大部分份额甚至垄断;商业边际成本大幅下降;失控性进化开拓新商业模式机会 [3] - 移动互联网传统巨头拥有大量独家数据,在AI时代的算力、算法、数据三大支柱中,数据优势加固了其护城河 [4] - 巴菲特2016年买入苹果股票,苹果市值最高时占其投资组合超40%,成为最成功投资之一 [4] 企业生命周期与熵增理论 - 美国标普500企业的平均留存时间从1958年的61年缩短至2012年的18年,企业由盛到衰周期大幅缩短 [5] - 熵增定律解释企业必然从有序走向混乱并最终消亡,时间是公司发展的敌人 [6][7] - 避免熵死需建立耗散结构,通过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实现熵减 [6] - 企业熵减需做到三点:促使公司远离平衡;促使公司更加开放;集中资源发力突变性机会 [7] - 华为公司将熵减作为管理核心原则,熵减能力决定公司活力与生死 [8] 简单决策投资方法论 - 简单决策是指当事物有一两个维度变化特别锐利足以决定成败时,据此做出的高成功率决策 [9] - 应用场景一:经营环境发生巨大变动创造买点,如2019年华为受限后买入苹果,2018年非洲猪瘟后买入牧原股份 [10] - 应用场景二:业务环境未变但价格已有足够安全边际时买入 [10] - 其他买入机会包括:股市全面下跌带来的个股机会;突发性丑闻或事故导致股价下跌但影响有限时;行业周期底部来临之际 [11][12][13] - 简单决策机会不多但确定性高,需要深度认知才能把握,即"唯有至繁,方可至简" [13] 价值投资的本源 - 价值投资之道再进化发展,始终要回归其在本源著作《证券分析》中阐述的重要原则 [15]
今日视点:从10.6万亿元“红包”看A股新生态
证券日报· 2025-09-24 07:14
政策生态演变 - 政策框架从零散鼓励升级为全链条制度框架 构建"激励+约束"组合 推动分红回购从"可做可不做"转向常态化机制 [2] - 新"国九条"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和实施风险警示 [2] - 《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鼓励中长期分红规划与频次优化 配合央行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 形成"鼓励做+方便做"的政策合力 [2] - 监管层鼓励一年多次分红 推动中期分红成为新常态 实现从"要求回报"到"培育回报文化"的演进 [2] 上市公司行为变化 - 上市公司分红理念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回馈" 2024年有9家公司分红超500亿元 33家超100亿元 [3] - 在上市满五年的沪深A股公司中 2024年度近五年连续现金分红的公司数量较2023年度增长6% [3] - 回购行为从多用于股权激励转向"回购注销"占比显著提升 通过直接减少股份流通量增厚每股收益 [3] - 分红主体从金融消费等传统行业向多元领域延伸 高科技上市公司分红增速尤为亮眼 [3] 投资者结构及市场影响 - 投资者生态从"短期博弈"转向"长期价值" 高股息资产成为资金青睐标的 [4] - 市场偏好形成正向激励 推动更多上市公司发布中长期股东回报规划 主动设定高于历史均值的分红率 [4] - 上市公司通过"闪电式回购"传递信心 形成"企业回报—投资者认同—市场稳定"的正向反馈 [4] - "十四五"期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10.6万亿元 比"十三五"增长超八成 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1]
中方连抛3820亿美债,准备动真格,巴菲特清空中企股票,信号特殊
搜狐财经· 2025-09-24 06:55
中国减持美债 - 7月份中国大幅减持美债257亿美元 创年内最高减持记录[6] - 4个月内累计减持573亿美元美债 约合人民币3820亿元 持有规模创新低[2][6][8] - 6月份曾小幅增持1亿美元美债 但7月份减持力度远超4月份82亿美元的减持规模[5][6] 全球去美元化趋势 - 全球多国加速去美元化进程 争相购买黄金规避风险[8] - 英国和日本选择增持美债 与中国减持形成鲜明对比[8] - 特朗普征收对等关税政策破坏美国信誉 引发对美债前景悲观预期[8] 美联储政策独立性受质疑 - 特朗普施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要求降息和实施紧缩政策[11] - 通过"美联储大楼案"调查施压鲍威尔 最终迫使美联储妥协[13] - 美联储独立性受质疑导致多国开始抛售美债[14] 巴菲特投资策略转变 - 巴菲特清仓持有17年的比亚迪股票 累计增幅超600%[15] - 伯克希尔投资策略转向防御性 增持西方石油和日本商社等传统能源及高股息标的[20] - 减持台积电和比亚迪均体现规避地缘政治风险的投资逻辑[22] 新能源汽车行业转折 - 全球电动车渗透率接近30%关键拐点 行业从高速增长期进入平稳发展期[17] - 特朗普维持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限制 并与马斯克在新能源政策上产生分歧[19] - 欧盟反补贴调查持续一年未果 影响中国车企海外市场拓展节奏[20] 美国政策不确定性 - 特朗普政府开源节流计划未能落实 效率部门停摆且推出扩大支出法案[11] - 关税收入不足以支付美债利息零头 盈利计划面临破产[11] - 特朗普贸易政策给美股带来冲击 伯克希尔今年出现较大亏损[20]
Lanxess' Unsurprising Envalior Surprise Sale
Seeking Alpha· 2025-09-24 05:36
Having always been a learning machine, I speak five languages, have worked as a sales agent, project manager, translator, computer consultant, software engineer, built a house with my own hands, published books and essays on literature, philosophy and art, have written for magazines of various kind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fter retiring early in 2004, little by little, I have become a fund manager for some friends and myself, following the principles of value investing laid out by Benjamin Graham, Phil Fis ...
券商建言财富管理转型: 加大供给、做优投顾、拒绝低质竞争
证券时报· 2025-09-24 02:19
行业制度与产品供给建议 - 建议加大制度和产品供给以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2] - 建议针对长期投资行为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以引导价值投资理念 [2] - 建议进一步优化制度环境,鼓励长期投资和配置型服务,例如扩大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探索投顾服务费抵扣机制 [2] - 建议完善与买方投顾模式相适应的监管框架和评价体系,推动行业从“卖产品”向“管账户”转型 [2] - 建议进一步增加REITs、养老目标基金、ESG产品、ETF等产品供给以匹配居民财富配置需求 [3] - 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放宽创新金融产品的审批流程,丰富投资标的种类 [3] 投顾业务发展与优化 - 建议鼓励投顾机构积极探索与客户收益挂钩的浮动费率机制等收费模式创新 [2] - 建议推动建立行业统一的专业认证与持续培训制度,明确执业标准和职业路径 [5] - 建议投顾业务在收费标准、服务边界、责任认定等方面需要更明确的监管指引,特别是在数字化投顾、AI辅助决策等新兴模式上 [4] - 建议丰富基金投顾业务的底层可投资产,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快将ETF等工具纳入投顾组合投资范围 [4] - 建议将场内ETF纳入基金投顾配置范围,以支持投顾更灵活地使用行业轮动、风格轮动等策略 [4] - 建议尽快推动券商证券投顾业务转型、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转常规、建立顾问人才统一执业标准及培训体系、投顾业务与养老相结合 [5] 行业生态与竞争格局 - 呼吁共建行业生态,避免低水平价格竞争,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投教、投研和客户服务中 [1][7] - 建议强化行业自律意识,摒弃恶性竞争,共同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7] - 呼吁同业机构共同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长期陪伴,提升整体服务品质与行业形象 [7] - 建议同业机构在财富管理转型过程中通过差异化定位、特色化服务来建立各自的竞争优势 [7] - 建议稳步推动券商取得银行理财、保险产品销售牌照,丰富买方投顾业务投资品种和服务范围 [6]
回报更实、结构更优、创新更强、投资更稳 十大维度解码A股新生态
证券时报· 2025-09-24 02:17
2024年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推出一揽子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改 革举措,为低迷的A股注入强心剂。一年后的今天,上证指数已悄然逼近3900点关口,市场活力持续迸 发。记者梳理出十组核心数据,全方位解析A股一年间发生的系统性、结构性变迁。 上证指数震荡攀升 特征凸显 过去一年间,上证指数震荡攀升,市场逐渐摆脱短期投机思维,向价值投资转变,呈现出市场内在的稳 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一年间,上证指数累计涨幅超33%,最高触及3899.96点,创下10年多以来新 高。从其间表现来看,上证指数在"9·24"快速反弹后,呈现放量攀升格局,尤其是今年4月7日以来,上 证指数单日最大涨跌幅均维持在2%以内。市场结构方面,科技板块活力迸发,北证50指数累计大涨 150%,科创50、创业板指分别大涨111%、93%,市场整体呈现"硬科技领涨、蓝筹托底"的特征。 成交活跃度明显提升 市场交投活跃是行情发展的直观体现,也反映出投资者对A股市场信心的增强。数据显示,"9·24"一揽 子金融政策落地前,A股日均成交额维持在5000亿元左右水平,近期已连续30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 ...
醒醒!现在根本就不是牛市,只是钱太多没地方去而已
搜狐财经· 2025-09-24 00:52
不过,中泰证券的首席分析师李迅雷说的很直白:"这波热闹,主要是钱多少得,跟企业自己争不争气,关系不大。"这就意味着,这一轮资金推动型的牛市 行情不会走得太远。而导致这一轮A股市场牛市行情的启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银行存款利率实在太低,让人无法接受。现在各档存款利率都进入到"1时代"。这就迫使储户们把钱拿出来,投入A股市场。另一个是,楼市在经 历了3年的调整,早已经失去了赚钱效应,本来要投向房地产市场的钱,现在也都流向了A股市场。 近日,A股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牛市行情。股指在短期内从3200点涨到了3800点。对此,不少股民又看到了发财致富的希望。于是,大家都把多年积蓄从银行 里面拿出来,投入A股市场,生怕错过了这一轮千载难逢的牛市赚钱机会。 第二种,业绩持续上升,带领股市走牛 除了价值投资和资金推动这二种牛市行情之外,还有股市里的上市公司业绩要整体持续上升,这就能维持长期年市的存在。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 力增加了,投资者看好其未来的业绩增长。大量资金都来投资股市,从而推动股市进入到长期上涨的通道之中。 不过,A股新股上市的整体估值都偏高,早已经透支了未来的成长性。再加上现在实体经济都不景气 ...
A股越来越健康是多赢
北京商报· 2025-09-24 00:18
市场总体规模与生态 - A股市场总市值于今年8月首次突破100万亿元,由超2.4亿股民共同见证 [1] - 资本市场从严监管,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行为采取“零容忍”强监管态度,全链条追责以维护市场生态 [1] - A股市场波动率近年明显降低,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市场韧性提升 [2] 上市制度与结构优化 - A股已从试点迈入全面“注册制”新阶段,并通过“科创十六条”等举措在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方面进行优化 [1] - 制度包容性增强,为未盈利高科技企业提供多元化上市路径,科技创新型企业加速发展 [1] - 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市值龙头中的科技公司占比大幅提升 [2] - 并购重组浪潮下,上市公司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资本市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含“科”量更足 [2] 投资者结构与资金动向 - 中长线资金占比明显提升,投资者结构日益优化 [1] - 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压舱石”效应强化 [2] - 外资持有A股市值达3.4万亿元,显示资本市场“朋友圈”持续扩容和国际化程度提高 [3] - 融资端与投资端实现动态平衡,促使上市公司从“圈钱”转向创造价值 [2] 上市公司行为与回报 - 上市公司主动回报投资者意识加强,大手笔回购、分红频现,重要股东增持以提振市场信心 [2] - 在生物医药、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前沿科技领域,产业创新的资本通道彻底打通,硬科技企业成为资本市场新鲜血液 [2]
巴菲特清仓比亚迪,价值投资者的使命是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9-23 23:50
股市的初心与功能 - 美国股市早期价值在于为企业融资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例如19世纪初纽约州通过债券募集100万美元建设伊利运河[3] - 中国股市作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产物 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科技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募资实现高速发展 腾讯2004年香港上市募资15亿港币 百度2005年美国上市募资1.09亿美元 阿里巴巴2007年香港上市募资116亿港币 2014年美国上市募资250亿美元[4] - 制造业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实现转型升级 美的电器1993年深交所上市募资1.8亿元 通过多次配股融资开展并购 先后收购小天鹅洗衣机、德国库卡机器人、日本东芝电器 并入股万东医疗和科陆电子[7] 价值投资的核心逻辑 - 股市筛选优秀企业并助其迈向伟大 投资者通过陪伴企业成长获取收益 价值投资者的使命是找到能解决人类社会长期问题的企业[8] - 投资收益遵循20³法则 即0.8%的公司创造股市主要财富 1926-2016年仅4%的美国上市公司创造所有净收益 1990-2020年全球1.5%的上市公司创造所有净财富增值[27][29][30] - 长期主义投资享受前慢后快的复利曲线 投资收益取决于少数伟大公司股票[30] 巴菲特投资比亚迪的范式分析 - 危机中的价值发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伯克希尔以每股8港元购入比亚迪2.25亿股 耗资18亿港元 投资逻辑基于磷酸铁锂电池核心技术、近千项电池专利、垂直整合战略以及新能源转型趋势[11][13] - 长期陪伴与赋能:持股17年未减持 2012年股价跌至9港元接近成本价仍坚守 通过持股背书和宣传为比亚迪打开全球信任通道 2010年联合比尔·盖茨为经销商站台[14][16][19] - 超越投资的信任:未设置对赌协议或要求董事会席位 从不干预经营 仅通过定期沟通传递长期视角[20] - 投资回报:最终创造38倍收益[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