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多元化
搜索文档
百果园预计上半年净亏损3.3亿元至3.8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8-16 12:31
百果园2025年中期盈利预警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不超过25% [2] - 归母净利润为负,净亏损3 3亿元至3 8亿元 [2] 公司应对措施 - 丰富产品种类及市场渠道,包括水果零食化、水果礼品化 [2] - 优化门店高毛利品和引流品结构,提升门店服务标准 [2] - 探索新门店类型以适配不同商圈和消费偏好 [2] - 结合消费环境与门店经营实际,完善门店扩张计划 [2]
卤味不好卖 煌上煌盯上冻干食品
北京商报· 2025-08-15 10:57
收购交易 - 公司拟斥资4.95亿元收购立兴食品51%股份,后者将成为控股子公司[1] - 立兴食品拥有37条冻干生产线,8000平方米冻干炉设备,年产冻干产品近6000吨、植物萃取粉及浓缩液近10000吨[2] - 立兴食品净资产2.77亿元,评估价值9.78亿元,增值率252.58%,协商确定100%股权估值9.7亿元[2] - 立兴食品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4.15亿元、2.5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221.75万元、4188.3万元[2] - 立兴食品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00万元、8900万元和1亿元,累计不低于2.64亿元[2] 战略动机 - 公司坚持产品多元化战略,立兴食品产品与消费场景具有互补性[3] - 冻干食品应用于航天、军事、户外探险、医疗等领域,可帮助公司接触更广泛消费群体[3] - 此前2021年公司曾通过子公司真真老老与立兴食品合作研发冻干锁鲜粽子[3] - 行业专家认为此次并购更倾向于"各取所需",立兴食品体量较小预期贡献有限[3] 主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9.84亿元同比下降7.19%[4] - 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23.39亿元、19.54亿元、19.21亿元、17.3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01%、16.46%、1.7%、9.44%[4] - 2021-2024年肉制品销量由3.67万吨降至2.28万吨,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5.69%至1.02万吨[5] - 米制品销量2021年3.4万吨,2024年降至2.6万吨,2025年上半年1.6万吨同比下降12.2%[5]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门店数量分别净减少837家和762家,其中加盟店减少816家和715家[5] 行业背景 - 2024年卤制品市场规模3332亿元同比增加4.8%,2018-202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6.4%,行业增速明显放缓[6] - 专家认为跨界并购可短期缓解业绩压力,但需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有效整合管理[6]
洁美科技发布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
证券日报网· 2025-08-14 21:45
员工持股计划 - 公司发布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 参与对象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员工 总人数不超过81人 [1] - 股票来源为回购股份 合计不超过366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85% 认购价格13.1元/股 自筹资金总额不超过4794.6万元 [1] - 考核分为公司层面业绩指标(营业收入增长率或扣非净利润增长率)和个人层面绩效考核 个人考核包括传统业务竞争力提升、离型膜产品放量及基膜成品率等关键指标 [1][2] 利润分配与财务表现 -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 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元(含税) 共计派发现金4259.8万元 [2] - 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62亿元 同比增长14.6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49.41万元 [2] - 第二季度营收5.48亿元 环比增长32.41% 归母净利润0.65亿元 环比增长92.03% [2] 业务发展与战略布局 - 实现纸质载带、塑料载带、离型膜等核心产品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布局电子封装材料、电子级薄膜材料及新能源材料(CPP流延膜、复合铝箔、复合铜箔)等多领域 [3] - 电子元器件封装载带产品上半年营业收入8.08亿元 同比增长9.97% 电子级薄膜材料营业收入1.16亿元 同比增长61.29% [3] - 离型膜产品在国巨电子、华新科技、风华高科、潮州三环等主要客户端稳定批量供货 完成韩日系大客户验证和批量供货 韩系客户海外基地正在逐步放量 [3] 新能源领域拓展 - 公司向新能源电池复合集流体领域延伸 上半年完成对控股子公司柔震科技的收购整合 按增资前6亿元估值增资3000万元 持股比例由58.4333%增至60.4127% [4] - 电子材料与新能源材料领域迎来发展机遇 公司依托薄膜技术积累切入新能源赛道 形成"电子+新能源"协同布局 [4]
卤味卖不动,煌上煌盯上冻干食品
北京商报· 2025-08-14 21:29
煌上煌跨界收购立兴食品 - 公司拟斥资4.95亿元收购立兴食品51%股权,成为控股子公司 [2] - 立兴食品拥有37条冻干生产线和8000平方米冻干炉设备,年产冻干产品近6000吨、植物萃取粉及浓缩液近10000吨 [3] - 立兴食品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收4.15亿元、2.51亿元,净利润4221.75万元、4188.30万元 [3] - 立兴食品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00万元、8900万元和1亿元,累计不低于2.64亿元 [3] 收购背景与战略意图 - 公司主营酱卤肉制品及佐餐凉菜,近年主业销量持续低迷,门店规模不断收缩 [2] - 2021年曾通过子公司真真老老与立兴食品合作研发冻干锁鲜粽子 [4] - 公司表示收购有助于产品多元化,借助立兴食品渠道进入航天、军事、户外探险、医疗等新兴市场 [4] - 此前2024年12月计划收购展翠食品未果,2015年、2023年合计斥资近1.9亿元控股真真老老进入米制品赛道 [5] 主业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收9.84亿元,同比下降7.19% [5] - 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23.39亿元、19.54亿元、19.21亿元、17.39亿元,同比持续下降 [5] - 2021-2024年肉制品销量由3.67万吨降至2.28万吨,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5.69%至1.02万吨 [6] - 米制品销量2021年3.4万吨,2024年降至2.6万吨,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2.20%至1.6万吨 [6]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门店数量分别净减少837家和762家,加盟店减少816家和715家 [6] 行业环境 - 2024年卤制品市场规模3332亿元,同比增4.8%,低于2018-2023年6.4%的复合年均增长率 [6] - 酱卤肉制品加工业老店单店收入持续同比下降 [6] 专家观点 - 此次并购更倾向于双方"各取所需",立兴食品体量较小预期贡献有限 [4] - 跨界并购可短期缓解业绩压力,但需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有效整合管理 [7]
花更多钱打广告,销售均价上涨,甘源食品上半年收入还是下滑
南方都市报· 2025-08-14 17:29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收9.45亿元,同比下滑9.34%,净利润7460.50万元,同比下滑55.20%,为2020年上市以来首次半年报或年报收入负增长,净利润自2021年后再次下降 [1] - 收入下滑主因包括春节低价礼盒直播收缩、传统商超收入下滑及春节时间影响,净利润下滑受收入规模下降、棕榈油等原材料成本上升及销售管理费用上涨影响 [1] 产品结构 - 综合果仁及豆果系列和青豌豆系列为两大核心产品,合计收入占比超50% [2] - 五大产品系列中仅蚕豆系列收入同比增长2.11%至1.25亿元,其余系列收入均下滑:综合果仁及豆果系列下滑19.92%至2.73亿元,青豌豆系列下滑1.56%至2.34亿元,瓜子仁系列下滑9.51%至1.25亿元,其他系列下滑11.50%至1.75亿元 [4] - 全系列产品销量下滑幅度超收入下滑幅度:综合果仁及豆果系列销量下滑24.34%至8167.49吨,青豌豆系列下滑11.11%至9901.06吨,蚕豆系列下滑4.62%至4927.88吨,瓜子仁系列下滑16.43%至5184.61吨,其他系列下滑19.60%至7530.37吨 [4][5] 价格与成本 - 五大系列产品销售均价均上涨,蚕豆系列通过均价提升抵消销量下滑影响 [6] - 整体毛利率下滑1.33个百分点至33.61%,主因原材料成本上涨,其中综合果仁及豆果系列毛利率下滑3.84个百分点至24.31%,青豌豆系列下滑2.33个百分点至42.78%,瓜子仁系列下滑4.57个百分点至40.31%,其他系列毛利率逆势上升2.25个百分点至24.75% [7] - 公司计划通过套期保值、逢低买入、价格锁定及成本管控应对原材料波动风险 [7] 市场策略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6.59%至1.75亿元,管理费用增长24.20%至4863.40万元,促销推广费用增长49.47%至7260.69万元,广告费用从0元增至793.64万元,会务费增长366.76%至577.25万元 [8][10] - 签约明星代言人以塑造年轻化品牌形象,但品牌建设投入短期未显著见效,新产品推广初期未形成规模 [10] - 推出多子品牌实现多元化转型,包括去年推出的"果果嘿巧""锅霸""馋也""谷维能""致每",以及今年新推的冻干水果坚果品牌"臻果" [11][13]
营收持续下跌门店收缩!煌上煌再跨界收购,这次盯上冻干企业
南方都市报· 2025-08-13 18:49
煌上煌收购立兴食品 - 公司拟斥资4.95亿元收购立兴食品51%股份,后者将成为控股子公司 [1] - 立兴食品是国内冻干食品制造龙头企业,拥有37条生产线和8000平方米冻干炉设备,年产冻干产品近6000吨、植物萃取粉及浓缩液近10000吨 [8]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立兴食品分别实现营收4.15亿元和2.5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221.75万元和4188.30万元 [9] - 立兴食品净资产为2.77亿元,第三方评估股值为9.78亿元 [9] - 公司计划通过收购进入冻干食品赛道,拓展消费场景和群体 [10] 收购背景与战略考量 - 公司主业承压,2025年上半年营收9.84亿元同比下跌7.19%,但净利润同比增长26.90%至0.77亿元 [14] - 门店数量持续缩减,2025年6月底较2024年底净减少762家,18个月累计净减少1599家 [14] - 收购旨在实现产品多元化,借助立兴食品渠道进入航天、军事、户外探险、医疗等新兴市场 [10] - 此前2024年12月曾尝试收购展翠食品未果 [12] - 行业整体面临挑战,2024年三大卤制品上市公司均出现营收净利润双跌 [15] 立兴食品业务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6年,坚持OEM和自有品牌双轨发展 [2] - 产品涵盖水果、蔬菜、速食、咖啡、茶、饮品、乳制品、巧克力、婴童食品等多个系列 [2] - 产品畅销国内并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2025年上半年资产总额5.05亿元,负债2.28亿元,应收账款9730万元 [10] - 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00万元、8900万元和1.00亿元 [11] 行业竞争态势 - 卤制品行业面临营收下滑困境,各企业寻求跨界突破 [1] - 周黑鸭布局饮料和复合调味品,进驻山姆、开市客等渠道 [15] - 绝味食品尝试炸卤小吃和果酒业务 [15] - 冻干食品赛道已有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品牌入局 [17] - 分析师认为立兴食品B端优势明显但零售布局偏弱,煌上煌扭转颓势难度较大 [17]
拟4.95亿元收购立兴食品51%股权 煌上煌布局冻干食品赛道
经济观察网· 2025-08-12 18:36
交易概述 - 煌上煌拟以49470万元人民币收购立兴食品51%股权 实现控股[2] - 交易完成后立兴食品将成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3] - 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尚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3] 标的公司业务 - 立兴食品是专业食品制造企业 专注OEM/ODM贴牌代加工和自有品牌双轨发展[3] - 产品涵盖冻干水果蔬菜 速食方便食品 咖啡茶饮 乳制品 巧克力 婴童食品及植物萃取粉等全品类[3] - 拥有37条冻干生产线和8000平方米冻干炉设备 年产冻干产品近6000吨 植物萃取粉及浓缩液近10000吨[4] - 产能规模及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 被誉为全品类冻干大师[3][4] 财务数据 - 立兴食品2024年实现收入415亿元 净利润422175万元[4]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51亿元 净利润418830万元[4] - 标的公司100%股权估值为970亿元 51%股权对应作价49470万元[4] 战略动机 - 收购旨在拓宽新兴消费场景 丰富产品矩阵 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3] - 借助立兴食品渠道进入航天 军事 户外探险 医疗等新兴市场领域[4][5] - 突破原有传统美食消费群体局限 接触更广泛消费群体[4][5] - 符合公司产品多元化发展战略 提升综合竞争力[5] 业绩承诺 - 交易设置2025-2027年业绩承诺期 三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264亿元[5] - 年均扣非净利润承诺不低于8800万元[5] 交易安排 - 交易参考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和中铭国际资产评估报告[4] - 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 不影响正常经营活动[5]
煌上煌:拟4.947亿元收购立兴食品合计51%股权
财经网· 2025-08-12 12:06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4.947亿元收购立兴食品51%股权 实现控股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 交易已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 尚需股东大会批准 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1] 战略动机 - 收购基于消费市场多元化趋势 聚焦"健康+便捷+情绪价值"的新驱动逻辑 [1] - 立兴食品为冻干食品优质龙头企业 其产品与消费场景与公司形成互补 [2] - 公司现有消费群体集中于传统美食人群 冻干食品可拓展航天、军事、户外探险、医疗等新兴领域消费群体 [2] 协同效应 - 借助立兴食品销售渠道和市场资源进入新兴市场 接触更广泛消费群体 [2] - 通过拓宽消费场景和丰富产品矩阵提升核心竞争力 符合长远战略发展规划 [1][2] 财务安排 - 交易资金来源于自有或自筹资金 不影响正常经营活动 [2] - 交易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积极影响 [2]
预定利率下调引发人身险产品批量停售
证券日报· 2025-08-12 00:48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 -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将全面下调 包括万能型保险产品的最低保证利率 近期市场上不少保险产品正陆续停售 [1] - 此次下调前"炒停售"现象较少见 多家公司提前切换产品 停售高预定利率产品 推出预定利率较低的产品 [1] - 预定利率下调有利于优化保险公司负债端成本 长期看有利于公司稳定经营 给险资投资预留空间 [1] 产品停售情况 - 出现"闪电"停售案例 某款保底利率2 0%的分红型增额寿险从通知到停售仅间隔两小时 [2] - 多家公司发布停售通知 调整新备案产品预定利率上限 普通型2 0% 分红型1 75% 万能型1 0% [2] - 预定利率下调呈非对称形态 普通型和万能型下调50个基点 分红型下调25个基点 [2]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最新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 99% [2] 停售原因分析 - 下架高预定利率产品主要为避免利差损风险 "闪电"停售是为防止"炒停售"和销售误导 [3] - 上半年寿险公司大多完成保费预定目标 负债端有降低刚性成本需求 促使尽快停售高预定利率产品 [3] - 此次预定利率下调前市场平静 因监管部门严控销售误导 消费者更理性 公司淡化刚性兑付预期 [3] 产品转型方向 - 保险公司大力推动分红型保险产品销售 采取非对称下调策略 分红险预定利率下调幅度低于其他类型 [4] - 在新预定利率环境下 分红险优势凸显 若投资收益超2 11% 客户实际收益即可超过传统险2%固定利率 [4] - 长期看分红保险投资收益率有望超2 5% 相较普通型产品优势更明显 [4] 分红险优势与多元化 - 分红险风险共担机制有利于压降险企刚性成本 缓解利差损压力 给投资端布局留下更大空间 [5] - 行业需避免产品单一化 防止单一赛道过度竞争 适度多元化很有必要 [5] - 产品多元化探索方向包括健康保障型保险 养老产业融合 联合开发特色险种等 [5]
煌上煌: 关于收购福建立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2 00:26
交易概述 - 煌上煌拟以人民币49,470.00万元收购立兴食品51%股权 实现控股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2] - 交易基于消费市场多元化趋势 旨在拓宽消费场景和产品矩阵 提升核心竞争力 [2] - 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尚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1][2] 交易对手方 - 对手方包括林解本、王永和等5名自然人及晟兴投资、众立投资2家合伙企业 [1][3] - 对手方非失信被执行人 与煌上煌前十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无利益关系 [3] - 晟兴投资出资额1,480.20万元 众立投资出资额1,179.60万元 [3] 标的公司业务与产能 - 立兴食品为冻干食品制造龙头企业 主营OEM/ODM代工及自有品牌业务 [5] - 拥有37条冻干生产线 年产冻干产品近6,000吨 植物萃取粉及浓缩液近10,000吨 [6] - 设立专业研发团队并与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合作 [6] 财务数据 - 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额5.05亿元 净资产2.77亿元 [6]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51亿元 净利润4,188.30万元 [6] - 2024年度营业收入4.15亿元 净利润4,221.75万元 [6] 交易定价与评估 - 立兴食品100%股权估值9.70亿元 较净资产账面价值增值217.89% [8] - 估值以收益法评估结果为依据 基准日为2025年6月30日 [8] - 51%股权对应交易对价4.95亿元 [1][8] 支付安排与业绩承诺 - 交易对价分期支付 40%款项与业绩承诺挂钩分三年支付 [9][10] - 业绩承诺方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00万元、8,900万元、10,000万元 [11] - 累计承诺净利润2.64亿元 未完成承诺将触发补偿机制 [11][12] 交易整合与协同效应 - 收购有助于煌上煌进入冻干食品新兴市场 接触航天、医疗等多元消费群体 [16] - 立兴食品产品与现有业务形成互补 有望实现销售渠道与市场资源整合 [16] - 交易资金来源于自有或自筹资金 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 [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