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原生

搜索文档
给OpenAI做销售,能值30亿美元?
虎嗅APP· 2025-08-07 21:29
AGI接口与AI财富风暴 - AI销售领域产品Clay实现快速增长,成为硅谷增长最快的公司之一,最新融资1亿美元,估值达31亿美元,超过AI编码赛道代表企业Lovable的15亿美元估值[4] - Clay通过AI Agent自动化销售流程中的客户名单查找、公司背景调查、冷启动邮件撰写和CRM更新等环节,显著提升效率[4] - 公司创造AI原生职业GTM工程师,整合销售、市场与AI工具,构建盈利引擎[18] Clay的增长与转型 - 公司成立于2017年,早期产品为连接API的电子表格,但因目标客户模糊导致效率低下,2020年转型为垂直GTM Agent产品后开启高速增长[9][11] - 2024年6月完成B轮融资4600万美元,2025年1月B+轮融资4000万美元,2025年8月C轮融资由CapitalG领投,估值达31亿美元[13] - 收入从2022年前几乎0增长实现10倍提升,客户覆盖AI、SAAS、金融科技等行业,包括OpenAI、Google等头部企业[4][28] 产品与商业模式 - GTM工程师角色将传统销售流程自动化,效率提升10倍,整合SDR、AE等职能,实现个性化出站规模化[19] - 采用"反向试用"策略,提供两周免费试用专业功能,后按需付费,定价分5档(免费版至企业版),月费0-800美元[24][26][27] - 积分制系统整合75家数据提供商,用户通过Clay积分支付,降低中小企业接入成本[24][26] 竞争与挑战 - 赛道竞争者包括ZoomInfo、Apolloio等平台及Unify等初创公司,竞争同质化下精准度成为关键[29] - 数据源依赖公开信息整合,缺乏独家数据壁垒,LinkedIn等平台API价格波动直接影响毛利率(2024年LinkedIn API涨价300%导致毛利率从62%降至41%)[31] - 用户粘性不足,ToB客户以利润为导向易切换竞品,且未形成数据反馈飞轮效应[31][32] 品牌与冷启动策略 - 官网通过漫画和日志清晰展示商业模式迭代路径,降低用户理解门槛[21][23] - 早期通过WhatsApp群组和Slack社区高频互动建立存在感,邀请社群领袖加入团队提升信誉[24] - 内容营销强调场景渗透,如OpenAI案例显示其已成为客户技术栈核心组件[28]
给OpenAI做销售,能值30亿美元?
虎嗅· 2025-08-07 19:39
对于希望在AI销售领域创业的初创公司来说,Clay的启示在于,首先,聚焦PMF(产品市场契合度),目标客户可以不用多,但行业要够垂,做透场景; 其次,重视品牌和营销,讲好自己的品牌故事,让大家都听懂;第三,搞定例如OpenAI、谷歌这样的大客户。 不过,在AI找销售线索这个赛道,已经挤满了竞争者,甚至还有一些大平台公司。Clay的优势能维持多久,是否能保持用户粘性,还不好说,毕竟在Agent 领域,公司的起起伏伏是常态。 嘉和资本CEO袁子恒告诉虎嗅,Clay这类公司模式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很难形成飞轮效应,一方面Clay从互联网抓取很多数据进行整合,帮助客户有针对性 地联系他的客户,但这种方式的门槛其实并不高。在红海的AI售前场景下,拼的是精准度。 另一方面,Clay的模式,没有和用户形成有效的交互机制,并且Clay没有独家数据,而LinkedIn的数据正在收紧,这也极大影响了Clay的收入。 7年时间,转型与收敛 "AI 原生 100" 是虎嗅科技组推出针对 AI 原生创新栏目,这是本系列的第「 11 」篇文章。 作为在AI销售——找线索领域的产品,Clay找到了它的增长秘籍,成为硅谷在这个领域增长最快的公 ...
全面转向空间智能 高德发布首个基于地图的AI原生智能体
证券日报网· 2025-08-04 17:44
核心产品发布 - 公司推出全球首个AI原生地图应用高德地图2025 旨在通过融合AI技术将导航服务升级为具备深度时空理解和自主推理决策能力的出行生活智能体 [1] - 该产品基于超二十年的数据、技术和场景研发经验积累 致力于推动空间智能在现实场景中的普及 [1] 技术战略定位 - 公司提出空间智能系统核心定位 强调在三维空间和时间中感知、推理和行动的能力 实现从"连接真实世界"到"理解真实世界"的使命跃迁 [1] - 基于超二十年物理世界数据生产和技术积累 为三维虚拟世界一体化理解和生成提供动能 实现从被动感知到主动预判的跨越 [2] - 通过"AMAP-AI Inside"开放战略 将空间智能能力输出至智能汽车、智能眼镜、具身智能和低空飞行等领域 已有多家合作伙伴接入 [2] 智能体架构 - 产品包含业内首个专精出行生活的智能体"小高老师" 通过主动搜索对话和被动推荐引导构建统一智能体框架 [2] - 智能体架构由多模态空间感知、行为认知、时空意图理解、总结输出交互和反馈观测评估等多个专业模型构成 基于高德和通义共建大模型簇 [2] 功能应用场景 - 重塑用户行前、行中、行后与物理世界的交互方式 例如通过语音输入复杂需求(如"带老人孩子三天杭州旅行计划") 智能体可解析需求并调用子智能体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3] - 整合基于时空信息推荐目的地的生活服务智能体功能:AI即刻结合实时位置推荐周边服务(如傍晚推荐特色餐饮) AI探索在更广时空范围内推荐潜在目的地(如周末城郊亲子民宿) [3] 发展愿景 - 公司将继续推动空间智能服务演进 成为用户与真实世界交互的核心触点 通过深度理解实现"让出行和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3]
马斯克Grok的AI男友还在取名,开源版AI女友已经火了,还是3D的
机器之心· 2025-07-17 17:31
Grok新功能与用户反馈 - Grok推出新功能「智能伴侣」,提供动漫形象Ani、卡通小熊猫Rudy和待上线角色Chad [2] - 由于女性形象Ani引起热烈反响,马斯克在线征集男性Grok伴侣命名,网友提议Draven等名字 [2][7] - 马斯克设想的男性Grok伴侣气质类似《暮光之城》爱德华和《五十度灰》克里斯蒂安 [3] 用户创作与开源项目 - 网友Jackywine受Grok的Ani启发,开发开源3D动画版数字伴侣「Bella」,保留形象但去掉大语言模型功能 [9] - 「Bella」项目使用豆包、即梦、Trae等工具,已开源并详细介绍工作流程 [9][10] - 「Bella」定位为数字伴侣种子,目标是成为持久的个性化存在,陪伴用户并共同进化 [12][13] 「Bella」技术架构与愿景 - 采用「AI原生」演进路径,AI作为心智构建蓝图而非工具,核心原则是「AI即架构师」 [16] - 第一阶段建立多模态数据处理管线,采用「感知器-总线-处理器」模式实现解耦和扩展性 [17][18][19][20] - 第二阶段构建「状态-情境-人格」引擎,实现动态人格模型和生成式行为,支持模块化升级 [21][22][23][24][25][26][27][28][29][30] - 第三阶段引入预测服务和反馈循环,实现主动陪伴和持续进化,形成「成长」闭环 [31][32][33][34][35][36]
繁荣之下,全是代价:硅谷顶级VC深入300家公司战壕,揭秘成本、路线、人才、产品四大天坑
AI科技大本营· 2025-07-07 16:54
产品战略 - AI原生公司与AI赋能公司存在显著差异,47%的AI原生公司已进入规模化阶段,而AI赋能公司仅13% [6] - AI赋能公司面临技术债、旧架构和用户习惯等阻力,11%仍处于预发布阶段,而AI原生公司99%已推向市场 [6][7] - 构建AI产品需从底层重构架构,打补丁式升级可能被原生对手击败 [7] 模型选择 - 80%公司依赖第三方API,但高增长公司更倾向微调现有模型(77%)或自研专有模型(54%) [11][12] - 模型选择的核心考量:准确性(74%)和成本(57%)形成"成本-性能-定制化"不可能三角 [15][16] - 模型商品化加速,公司平均使用2.8个不同模型供应商,采用多模型架构成为趋势 [20][23] 市场策略 - 40%AI赋能公司将AI功能打包进高阶套餐,33%选择免费提供,形成防御性策略 [31][34] - 重度用户导致负利润,订阅模式受挑战,基于使用量的定价模式正在兴起 [37][38] - 72%规模化公司提供AI可解释性,透明度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39][43] 组织人才 - 营收超1亿美元的公司中50%设立专门AI领导者,10亿美元以上公司达61% [47][51] - AI/ML工程师需求率达88%,招聘周期长达70天,合格候选人短缺是主因 [54][55] - 高增长公司工程团队37%专注AI,远超行业平均28%,AI成为研发体系重心 [57][60] 成本结构 - 预发布阶段人才成本占57%,规模化阶段降至36%,基础设施与推理成本占比升至47% [66][67] - 规模化公司月均推理成本达230万美元,是其他公司两倍,API使用费成最大负担 [68][71][72] - 开源模型采用率41%,推理效率优化成为降本关键手段 [73] 内部生产力 - 企业AI工具接触率70%但持续使用率仅50%,大企业更降至44% [76][79] - 编程助手普及率77%,生产力提升15-30%,33%代码由AI辅助完成 [81][82][83] - 工程团队是AI落地最佳切入点,实际效果优于宣传推广 [84][85]
腾讯云「存储+智能」组合拳:AI时代的数据管理架构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7-01 22:14
场景分析 - 云原生时代云厂商发挥云标准化技术优势和生态优势,AI时代来临后腾讯云率先推出AI原生概念,将云原生技术标准优势、生态优势与AI大模型训练、智能体开发相结合,成为业内公认的AI原生云[3] - 存储场景分为四个阶段:初期解决数据云端备份问题,随后产生处理类需求如打水印、缩放裁剪,3.0时代叠加AI能力如压缩识别,4.0时代实现非结构化数据快速建库与检索[3] 存储底座 - 对象存储COS是无目录层次结构、无数据格式限制的分布式存储服务,支持多样化接入方式实现海量数据存储和管理[10] - COS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包括智能分层存储功能优化成本,以及精细化权限管理、数据防覆盖机制保障安全[11] - 针对AI场景推出数据加速器GooseFS,优化存储吞吐、访问时延和QPS,与COS配合带来性能飞跃[11] 处理管理双引擎 - 数据万象提供图片裁剪、加水印、转码、识别、审核等处理加工服务,节省流量成本且响应更快[14] - 管理引擎支持非结构化数据特征提取和建库,实现多模态检索如以文搜图、以图搜视频[16] - 盲水印功能可追溯侵权内容,以图搜图和阻断截流功能助力私域营销场景[16] 一站式软件搭建平台 - 智能媒资托管整合底层存储、上层处理、业务接入等能力,通过SDK或API简化SaaS应用搭建流程[17] - 文件去重功能降低存储成本并提升用户体验,边转边播功能优化视频资源处理效率[18] - 腾讯云企业网盘作为实践案例,与腾讯办公全家桶深度整合提升办公效率[19]
智能进化,价值重塑:应用现代化的“华为路径”
搜狐财经· 2025-06-24 00:40
华为云CodeArts Doer智能研发平台发布 - 华为云CTO张宇昕在HDC 2025发布CodeArts Doer智能研发平台,突破传统企业研发三大瓶颈,赋能企业实现"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的应用现代化[1] - 该平台通过全流程、多Agent协同,使企业研发端到端效率提升40%以上,并具备动机性遗忘机制、ArchRAG等先进算法,能理解项目上下文和学习团队惯例[2] - 实战中Agent代码采纳率已超过40%并快速提升,有效降低返工率缩短项目周期,例如两天内为三星堆博物馆开发游客数字应用[3] 应用现代化与AI原生转型 - 应用现代化已从"将旧系统搬上云"升级为自底至顶的能力重构和系统跃迁,企业需更新技术体系重塑应用架构[1] - 行业正从"云原生"黄金时代迈向"AI原生"新纪元,企业应用需用AI原生思路重塑,关注开发、运行、运维到集成与治理全生命周期变化[4][6] - AI原生应用由数据、模型、媒体和代码融合组成,开发复杂度大幅提高,华为云构建"智能应用平台"支撑转型,支持从AI辅助开发到全流程自动生成[6] ROMA MCP解决方案 - ROMA MCP是企业一站式MCP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支持传统API一键变身Agent可调用的MCP Server,已实现华为云240+云服务的MCP标准化改造[9] - 该方案核心价值为资产复用、安全降本、集约建设,将企业静态数据资产变为可随时调用的智能服务,是连接智能与传统的桥梁[10] - 随着应用向L4自主智能体和L5超级智能软件演进,ROMA MCP将成为智能体时代的坚实中枢[10] 产业协同与标杆案例 - 华为云2022年联合发起应用现代化产业联盟,汇聚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成为推动中国软件产业技术升级的关键平台[10][13] - 联盟发布《应用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白皮书》,为不同数字化基础企业厘清转型逻辑,探索最佳实践[13] - 标杆案例包括:与贵州习酒合作打造酒行应用现代化标杆场景,与东风汽车联合孵化一站式车载软件研发平台提升智驾、座舱、车控等软件研发效率[12]
华为KubeCon China 2025:驱动云原生向AI原生技术融合跃迁
环球网· 2025-06-19 14:59
云原生与AI融合技术大会 - KubeCon+CloudNativeCon China 2025在香港召开,聚焦云原生与AI融合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 [1] - 华为深度参与大会,带来3场主题演讲及10多个技术分会场分享,展示云原生与AI融合领域的突破性成果 [1] - 开源生态加速AI时代技术跃迁,汇聚全球智慧、缩短创新周期、催化创新应用落地 [1] 华为云原生AI技术实践 - 华为提出AI时代算力集群技术演进趋势,包括异构集群管理、超大规模集群调度、云边协同AI等领域的应用实践 [1] - 华为通过openEuler、Volcano、Karmada、KubeEdge、openFuyao五大项目实现全栈开源,帮助企业优化AI集群 [3] - 华为云原生开源解决方案支持PyTorch/TensorFlow/MindSpore等主流框架及大语言模型开发场景 [3] 企业AI应用案例 - B站构建以Volcano和Karmada为核心的调度框架,支持上亿月活用户的AI工作负载,提升资源利用率 [4][6] - 科大讯飞借助Volcano实现GPU利用率提升40%以上,故障恢复时间缩短70%,资源干扰率降低50% [7] - Bloomberg利用Karmada构建弹性数据分析平台,证明其在大规模数据平台中的可靠性 [12] 云原生技术创新 - Volcano是CNCF首个批量计算项目,新增HyperNode网络拓扑感知调度策略,提升AI训练和推理效率 [9] - Karmada支持应用跨集群滚动更新、有状态应用故障迁移等特性,解决多集群编排难题 [10] - KubeEdge作为CNCF首个云原生边缘计算毕业级项目,支持智慧物流、机器人编排等边缘场景 [12][14] 高性能技术解决方案 - Kmesh是内核级云原生流量治理引擎,采用eBPF技术实现高性能、低开销的Sidecarless方案 [14][16] - openGemini是高性能时序数据库,已在9大领域应用落地,支持数据多副本及流式计算新特性 [16][18] - openFuyao打造多样化算力互联的集群管理与调度体系,促进AI和大数据场景的高效算力释放 [18] 华为全栈生态布局 - 华为展示AI-Native云原生基础设施,包括UCS、CCI、CCE Autopilot等行业级产品 [20] - 华为构建覆盖底层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到AI框架的全栈能力,提供"算力+生态"一体化基础设施 [20] - 华为通过openEuler、openGauss、MindSpore等开源项目为世界提供第二选择 [20]
火山引擎多模态数据湖架构升级,驱动企业迈向AI原生时代
财富在线· 2025-06-17 16:15
火山引擎多模态数据湖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持续迭代。此前,该方案已实现海量结构化、半结构化及非 结构化数据的统一管理,为LLM(大语言模型)全生命周期训练提供数据支持。此次升级进一步强化了多 模态数据处理能力:新增模型数据处理蒸馏与多模态分析能力,优化与火山引擎各平台的联动机制,通 过MCP(多模态认知平台)简化数据开发流程,帮助企业高效识别与利用多模态数据资产。 在技术落地层面,火山引擎多模态数据湖聚焦三大核心场景: 2025年6月,火山引擎FORCE原动力大会在北京举办。火山引擎数智平台正式发布多模态数据湖全新产 品架构。该架构通过存储与计算能力的深度优化,构建兼容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元数据的处理 框架,为企业打造适应Agentic AI(智能体人工智能)时代的新一代AI Native数据基础设施,助力企业从 传统商业智能向AI驱动的决策模式转型。 随着全球数据规模爆发式增长,非结构化数据与多模态AI解决方案的占比正快速攀升。IDC预测,到 2028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393ZB,其中超80%为非结构化数据;Gartner则指出,到2027年,40%的生成 式AI解决方案将采用多模态技术,较2023年的1 ...
AGI Playground 2025,早鸟票优惠最后两天!
Founder Park· 2025-06-14 14:36
活动概览 - 活动名称为Founder Park/AGI Playground 2025 聚焦AI与创业领域 [1][3] - 活动时间为6月21-22日 地点为北京线下 [3][4] - 活动包含主题分享、深度对话、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 [1][12][13] 核心议程 - 6月20日特别单元为Founder Show 新锐与成熟创业者深度探讨 [1][11] - 6月21日主题包括AI硬件、垂直Agent、全球化等方向 [1][12][14] - 6月22日聚焦AI Cloud 100 China榜单发布及行业趋势 [20][21] 票务信息 - 单日票价格为¥199 限时发售 [9] - 早鸟票优惠截至6月16日晚 [7] - Founder Show特别活动票价为¥1299 含两张单日票兑换券 [9] 场地安排 - 活动使用5个场地 包括传导空间、751图书馆等 [11] - 各场地间步行约2-6分钟 [29] - 场地E为露天Social Playground 提供交流空间 [2][29] 演讲嘉宾 - 罗永浩、王登科等科技创业者参与讨论 [5][13] - Google Cloud、靖亚资本等机构高管分享行业见解 [12][22] - 星演图、语核科技等AI公司创始人参与专题研讨 [12][14] 特色活动 - 设置对话式AI Workshop 包含前沿篇和动手篇 [15][19] - 举办After Party 提供社交机会 [2][29] - 安排Vibe Coding等实操环节 需提前安装相关工具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