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

搜索文档
国家能源局负责人出席第十届金砖国家能源部长会
国家能源局· 2025-05-21 11:13
5月19日,第十届金砖国家能源部长会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会议由巴西矿业和能源部主持, 主要围绕能源安全、能源转型、能源可及等议题开展讨论。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出席会议 并发言。 中方指出, 中国高度重视在金砖国家框架下与各成员国的能源合作,致力于通过金砖能源合作平台 与相关国家加强政策对接、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近年来,中国与金砖国家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取得 了显著进展,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领域日益巩固,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碳市场等 新兴领域不断拓展。 当前全球能源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能源转型、能源安全等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方愿在金砖 国家能源合作机制下,与各成员国加强沟通交流,共同为构建公平公正清洁高效的国际能源治理体 系做出积极贡献。 会议通过了部长联合声明。 ...
氢能:从试点探索到有序破局
中国化工报· 2025-05-21 10:26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氢能产业正从试点探索逐步进入有序破局新阶段,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推进 [1] - 2024年中国氢气年产能超5000万吨,生产消费总规模超365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 [2] - 化石能源制氢仍占主导地位,其中煤制氢产量约2070万吨(占比56.7%),天然气制氢760万吨(20.8%),工业副产氢770万吨(21.1%),电解水制氢32万吨(0.9%) [2] 氢能生产与消费结构 - 主要生产消费区域集中在山东、内蒙古、陕西、宁夏、山西等传统重工业基地 [2] - 合成甲醇和合成氨是最大消费领域,分别消耗氢气995万吨(27%)和950万吨(26%) [2] - 炼化和煤化工领域氢气消费量分别为600万吨(16%)和405万吨(11%) [2] 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进展 - 2024年新建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35个,新增年产能4.8万吨,同比增长62% [3] - 截至2024年底累计建成项目超90个,华北和西北地区分别占全国产能的45%和44% [3] - 电解水制氢已应用于交通、炼化、合成氨、冶金、供热、发电、储能等多个领域 [3] 氢能价格趋势 - 2024年全国平均生产侧氢能价格降至30元/千克以下,消费侧降至52元/千克以下 [4] - 2024年12月生产侧价格28元/千克(同比下降15.6%),消费侧48.6元/千克(下降13.7%),创历史新低 [4] - 示范城市群价格优势明显,生产侧27.4元/千克,消费侧45.7元/千克,与非示范城市群价差逐步缩小 [4] 技术突破与装备创新 - 制取技术:实现单堆兆瓦级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商业运行,兆瓦级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下线,规模化风电离网制氢示范项目投运 [5] - 储运技术:完成70兆帕大容积W型储氢瓶安装,5吨/天氢液化系统投产,国内首条掺氢高压管道竣工 [5] - 6项技术装备入选国家能源局重大技术装备目录,覆盖制储输用全环节 [6] 工业应用与国际合作 - 工业应用:实现可再生氢耦合煤化工、风光制绿氢合成氨、高炉富氢冶炼、纯氢多稳态竖炉等示范项目 [6] - 国际合作:与德国、沙特、约旦、越南等国签署协议,探索在中东、东南亚布局可再生能源制氢氨醇项目 [6] 未来发展展望 - 2025年是推动氢能产业迈过经济性拐点、转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一年 [7] - 需强化政策顶层设计,推进核心技术突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国际合作 [7]
宁德时代:跳出传统制造业周期性逻辑,转向科技+能源复合赛道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21 09:39
宁德时代港股IPO表现 - 公司完成H股IPO发行117,894,500股,发行价263港元/股,开盘价296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2.55% [1] - 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KIA)等长线机构参与认购,反映传统能源巨头对新能源转型的押注 [1] - 韩国Mirae投资者申购行为体现全球动力电池产业格局变化,公司技术实力与市场地位已成龙头 [1] 全球新能源行业趋势 - 欧盟"REPowerEU"计划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提至42.5%-45%,明确储能关键作用 [2] - 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从2020年3.2百万辆增至2024年17.7百万辆,渗透率预计从19.8%升至2030年55.7% [2] - 锂电池在新兴领域(工程机械/船舶/航空)需求预计2050年突破13TWh [2] -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CAGR达82.7%,从2020年27GWh增至2024年301GWh,预计2030年达1,400GWh [3] - 2020-2050年全球实现净零目标需投资超275万亿美元 [3] 公司战略定位与估值逻辑 - 公司被基石投资者重新定义为零碳科技公司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估值逻辑转向科技+能源复合赛道 [3] - 行业从产品供应向综合解决方案演进,构建智能互联的新型能源系统 [3] 核心竞争力与技术布局 - 技术壁垒包括CTP/CTC结构创新、钠离子电池、凝聚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储备 [4] - 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700亿元,拥有专利43,000+项,连续五年新增专利数行业第一 [4] - 全球锂电领域唯一入选科睿唯安"全球百强创新机构",MSCI ESG评级AA级 [4] - 建立"资源-生产-回收"闭环生态系统,2025年发起全球能源循环计划 [4]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储能业务爆发式增长形成"动力+储能"双轮驱动格局 [4] - 产业链话语权优势显著,衍生充换电、储能运维、V2G等服务体系 [3][4]
能源“国家队”布局甲醇与氢燃料加注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1 09:22
甲醇燃料行业发展 - 中国石油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介绍甲醇加注站最新布局及绿色甲醇燃料发展前景 [1] - 甲醇在能源转型中具备诸多优势,成为汽车领域应用的重要选择 [1] -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探索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甲醇等行业的应用 [1] - 绿色甲醇产业迎来发展机遇,电力、交通、化工及新能源等多领域企业竞相布局 [1] 中国石油甲醇业务进展 - 2024年9月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生物质天然气制绿色甲醇项目投产,产出国内首滴符合国际标准的绿色甲醇 [2] - 2024年10月该项目通过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ISCC),获得国内首张发酵工艺ISCC证书 [2] - 2024年3月中国石油内蒙古阿拉善赛汉桃来甲醇加注站投入运营,首日销售甲醇2.6吨 [2] - 中国石油"黑龙江销售"改造两座加油站为甲醇加注站,每日提枪约260次,2024年共加注甲醇2055吨 [2] - 中国石油"贵州销售"贵阳分公司黄山冲加油站配备M100高比例甲醇燃料设备,日均销量24吨,单日峰值突破30吨 [2] - 中国石油山西晋中开发区北六堡加油站投运两年累计加注M100甲醇燃料270余吨,服务车辆超1.4万车次 [2] 其他能源公司甲醇布局 - 2024年3月中石化湘潭石油分公司与湖南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签署甲醇加注站点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3] - 2024年10月中石化沧州分公司1万吨/年生物质制绿色甲醇示范项目获得备案 [3] - 中石化与吉利、中集安瑞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绿色甲醇全产业链等领域开展合作 [3] - 2024年6月中海油化学与巴斯夫签署谅解备忘录,合作开发绿色甲醇与绿氨制备技术 [3] - 中海油推进广西北海生物质气化制绿色甲醇项目 [3] 氢能产业布局 - 2024年4月中石化宣布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贯通,全长1150公里,设4座加氢站 [4] - 中石化已建成11座供氢中心、129座加氢站,覆盖"3+2"氢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 [4] - 中石化建成成渝万、京津唐、沪嘉甬三大氢能交通走廊,并在重庆、天津、长三角布局加氢站网络 [4] - "三桶油"利用加油站网络优势推进加氢站建设,打造综合能源服务站 [4]
全球铂金市场将维持结构性短缺状态
期货日报网· 2025-05-21 08:30
战略价值与供应端分析 - 铂金在能源转型和科技革命中战略价值凸显,被美国、日本、欧盟及俄罗斯纳入稀有金属战略储备体系 [1] - 2024年全球铂金总供应量729.3万盎司,同比增长3%,低于预期,其中矿山供应580.7万盎司(+3%),回收供应148.6万盎司(-1%),为2013年以来最低水平 [7] - 全球铂矿储量7.1万吨,南非占比88.73%(6.3万吨),俄罗斯7.75%(5500吨),美国1.15%(820吨),加拿大0.44%(310吨) [10][11] - 2024年全球铂矿产量576.6万盎司,南非占比71%(413万盎司),前四大生产国合计占比超96% [11] - 行业集中度极高,前五大生产商占供给量83%,CR10超99%,主要企业包括英美铂业、斯班-静水、羚羊铂业等 [12] 供应链与回收市场 - 铂金供应链呈金字塔结构,上游矿产商寡头垄断,下游终端用户分散 [9] - 2024年再生铂供应量148.6万盎司(46.7吨),较2019年峰值下降26.4%,2016-2019年CAGR为2.8%,2020年后CAGR降至-8% [12] - 汽车催化剂回收量增长5%,首饰回收量下降13%(减少1.1万盎司),电子废料回收量增长10% [13][14] - 全球回收量集中在欧美日,西欧与北美合计占58%,中国为重点目标市场,贺利氏南京工厂年回收能力3000吨,庄信万丰张家港项目年产铂金1.8吨 [15] 需求端分析 - 2024年全球铂金总需求828.8万盎司(+5%),其中汽车需求313万盎司(-2%),首饰需求193.3万盎司(+8%),工业需求下降1%,投资需求70.2万盎司(+77%) [16] - 汽车催化剂需求占比40%,2016-2020年CAGR为-7.67%,2020-2024年进入复苏阶段,中国"国六"标准推动需求增长24.6% [18][19] - 2024年轻型车辆产量9040万辆(-1%),含催化剂车辆7880万辆(-2%),欧洲需求下降11%(13.3万盎司),北美增长8%(48.3万盎司) [19][20] - 预计2027年汽车催化用铂需求或达442万盎司,占2023年总需求量的61% [20] 市场展望 - 2024年铂金市场短缺99.5万盎司(缺口扩大31.3万盎司),主要因投资需求增加30.9万盎司 [21] - 2025年预计供应量700.2万盎司(-4%),需求量收缩5%(-43.7万盎司),但结构性短缺持续,缺口84.8万盎司 [21]
练好内功明年光伏行业有望迎来拐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5-21 05:47
● 本报记者 康曦 当前,光伏行业出现阶段性显著的供需失衡,产业链价格持续低迷,行业主要公司均出现不同程度亏 损。在这一背景下,光伏龙头通威股份5月20日召开的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备受瞩目。会上,公司对市 场关注的重点问题均进行了回应。通威股份董事长、CEO刘舒琪表示:"2025年光伏行业还会处于调整 期,公司的重点是练好内功。" 行业将加速洗牌 "光伏行业这两年的优胜劣汰,对行业也是有好处的,它让产业链上的企业变得更优秀,即技术更超 前、研发速度更快、产品成本更低。我们相信,在我国'双碳'目标和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光伏行业 的发展前景仍然巨大。"刘舒琪表示。 严虎称,从全球范围来看,光伏发电作为最具经济性、普适性的能源解决方案,始终是能源转型的最优 选择。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530GW,同比增长35.9%。公司预计海外装机规模仍然将保持良好增长。 海外市场的拓展也是股东关心的重点。刘舒琪表示:"通威股份从2022年底涉足组件领域,前两年主要 是聚焦国内市场。从去年开始向海外市场发力,但目前海外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相对较小。我们希 望今年在海外市场继续突破,从未来中长期规划看,公司希望海外市场 ...
21新能说丨2025世界燃气大会开幕首日,能源大佬都说了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0 21:51
行业动态 - 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在北京召开 主题为"赋能可持续未来" 吸引70个国家及地区的3000余名代表参会 3万余名专业人士参与讨论 [1] - 世界燃气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 对中国燃气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 全球天然气消费量过去三年保持3%的年均增速 中国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1] 天然气行业地位 - 天然气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比24% 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选择 [1] - 天然气作为能源转型关键支柱 支撑经济发展并提升民生质量 同时构建弹性能源系统 [1] - 可再生气体协同发展加速推进能源结构转型 行业通过技术创新持续降低碳排放 [1] 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近十年天然气年消费量从不足2000亿立方米跃升至超过4000亿立方米 年均增速达9% [1] - 中国将天然气行业置于能源转型发展整体布局中 产业链各环节取得历史性成就 [2] 技术发展趋势 - 需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 推动天然气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2] - 构建智慧高效能源体系 提升产业链上下游协调运行效率 [2] 企业战略 - 中国石油在深层油气勘探取得重要突破 将坚定推进绿色转型 [2] - 加快推动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 构建多能互补、协同高效的能源体系 [2] - 持续加大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 夯实资源基础并提高供给能力 [2]
世界燃气大会首次来京,新装备可代替工作人员在危险环境中作业
新京报· 2025-05-20 18:11
行业动态 - 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以"赋能可持续未来"为主题 举办8场主论坛和70余场平行论坛 吸引70多个国家的3000余名代表参与 [1] - 大会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 为历史之最 吸引约300家企业参展 [1][4] - 北京天然气年消费量占能源结构超35% 成为全球天然气消费量第二大城市 [7] 技术创新 - 北京燃气集团展出"巡检精灵"机器狗 配备高精度传感器 可精准检测微小燃气泄漏 提升社区巡检效率 [2] - "自驱式电磁超声内检测装备"可在管道不停输状态下检测管体变形和腐蚀损伤 [2] - 智能焊接机器人通过激光视觉系统识别焊缝 实现实时引导纠偏 提升焊接质量和效率 [3] 企业展示 - 北京燃气集团管网总里程超3.6万公里 年供气量超240亿立方米 覆盖天然气全产业链 [4] - 公司建立全球采购网络 合作伙伴超600家 配套年超12亿立方米应急调峰体系 [4] - 国家管网集团首次参展 展示全国一张网 LNG接收站业务和智能调控等成果 [4] - 中国石化展示页岩气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型 呈现4000米开采全过程 [4] 区域发展 - 房山区汇聚76家新能源企业 聚焦新型储能 氢能和光伏等赛道 [6] - 昌平区拥有60个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 是全国能源创新要素最富集区域之一 [6]
首次落地中国!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开幕
中国经济网· 2025-05-20 17:02
世界燃气大会(WGC2025)概况 - 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以"赋能可持续未来"为主题 首次在中国举办 吸引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名代表 [1] - 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 创历届世界燃气大会配套展览面积之最 [1] - 国际燃气联盟(IGU)三大旗舰活动之一 被誉为全球燃气行业"奥林匹克大会" 自1931年起已举办28届 [3] 大会组织与参与情况 - 由国际燃气联盟主办 北京燃气集团承办 首都会展集团独家运营 [3] - 参展中外企业200余家 包括埃克森美孚 壳牌 道达尔 BP 马石油 卡塔尔能源等国际巨头 国际企业展览面积占比超50% [5] - 中国石化 中国石油 中国海油"三桶油"集体亮相 展示页岩气勘探开发等核心技术 [8] 会议内容与行业趋势 - 举办80余场高规格论坛 覆盖LNG发展 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耦合 能源安全 数字化转型等领域 [4] - 400余位行业嘉宾探讨全球能源转型与天然气可持续发展路径 [4] - 国家管网集团展示全国油气基础设施开放服务平台 实现需求发布与智能路径匹配 服务量显著增长 [10] 会展运营与成果 - 首都会展集团自2014年参与申办筹备 2022年被正式指定为大会独家运营方 [10] - 预计吸引逾3万名中外观众参观交流 [5] - 国家管网交易平台推动管网下游用户达1300家 托运商客户增至882家 中小托运商服务量增长近10倍 一次入网量从1570亿立方米增至2400亿立方米 [10]
多项技术成果亮相世界燃气大会
中国经济网· 2025-05-20 13:56
行业动态 - 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在北京举行,展示国家管网集团的开放服务及交易平台 [1] - 全球能源转型与科技革命加速推进,油气管道行业面临安全绿色发展与智能化升级的双重任务 [2] 公司创新成果 - 国家管网集团推出覆盖全国油气基础设施的开放服务及交易平台,实现"需求发布——路径智能匹配"全流程快速响应 [1] - 开放服务及交易平台采用"一票式""一站式"服务,助力管网下游用户达1300家,托运商客户增至882家,中小托运商服务量增长近10倍 [1] - 一次入网量由1570亿立方米增至2400亿立方米 [1] - 大型长输天然气管网在线仿真系统填补国内管网仿真工业产品空白,保障能源数据安全与自主可控 [2] - LNG接收站一键启停技术使单船接卸时间减少2.5小时,接卸效率提升 [2]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国家管网集团作为深化能源体制改革的核心载体,推动市场化、区域化、专业化、数字化的油气领域改革 [1] - 公司从挂牌成立到并购重组,统一并网运行油气干线管道,全面提速"全国一张网"建设 [1] - 公司推进"X+1+X"油气市场体系变革,建成投用开放服务及交易平台,推出"管网通""峰谷通"等创新服务产品 [1] - 国家管网集团愿同全球合作伙伴共筑技术创新联盟、共建绿色发展生态、共拓全球市场蓝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