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物互联
icon
搜索文档
华为,重磅预告!5月19日见
证券时报· 2025-05-13 12:53
华为鸿蒙电脑新品发布会 - 华为将于5月19日14:30举办nova14系列及鸿蒙电脑新品发布会 [2] - 华为首款鸿蒙电脑将在5月19日正式发布 [3] 鸿蒙电脑战略 - 华为终端全面进入"鸿蒙时代",智慧办公升级为鸿蒙办公 [3] - 此后华为所有发布的电脑新品都将预装鸿蒙操作系统 [3] - 原华为电脑用户不受鸿蒙电脑战略影响,可继续使用Windows系统并获取更新 [3] 行业背景与市场影响 - 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对华为的供货许可到期,华为PC将采用全国产化方案 [4] - 鸿蒙PC将填补30多年来主流国产电脑操作系统的空白 [4] - 鸿蒙PC版有望在政府、金融、教育等行业获得广泛应用 [4] 市场份额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852万台 [4] - 华为以34.5%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4]
华为,重磅预告!5月19日见
证券时报· 2025-05-13 12:24
华为鸿蒙电脑新品发布会 - 华为将于5月19日14:30举办nova14系列及鸿蒙电脑新品发布会 [2] - 华为首款鸿蒙电脑将在5月19日正式发布 [4] - 此后华为所有发布的电脑新品都将预装鸿蒙操作系统 [4] 鸿蒙电脑战略影响 - 原有华为电脑用户不受鸿蒙电脑战略影响 可继续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并正常更新 [4] - 微软有义务持续为原有华为电脑用户提供Windows更新服务 [4] - 华为官方确认原用户只需按微软要求正常更新即可 [4] 鸿蒙PC的行业意义 - 鸿蒙PC填补30多年来主流国产电脑操作系统的空白 [5] - 因美国商务部许可证到期 华为PC将采用全国产化方案(国产芯片+国产操作系统) [5] - 鸿蒙PC版在安全性和自主可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有望在政府、金融、教育等行业广泛应用 [6] 华为平板市场份额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852万台 [6] - 华为以34.5%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6] - Apple、小米、荣耀、联想分列二至五位 [6]
鸿蒙电脑“破晓”:华为鸿蒙化重要拼图带来行业新机遇
第一财经· 2025-05-12 19:39
5月8日,在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上,备受期待的鸿蒙电脑正式亮相。这是鸿蒙操作系统首次 登陆电脑端,也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迈向自主生态的历史性跨越。 与过往基于Linux内核二次开发的国产系统不同,鸿蒙电脑从内核层全栈自研,彻底实现"从根到 叶"的自主可控。它诞生于华为十年磨一剑的操作系统研发体系,内核代码自主率达100%。在移动端 验证成熟的分布式技术、软硬芯云协同、系统级AI、星盾安全架构首次全面落地电脑端,让中国用 户第一次拥有了"从芯片到应用"完全可控的桌面计算平台。 更重要的是,这款产品的出现,将曾经割裂的手机、平板、电脑三大终端真正纳入统一的鸿蒙生态, 让跨设备无缝协同从概念变为日常办公的真实体验。手机拍摄的素材可一键拖拽至电脑编辑,平板能 化身电脑的扩展屏幕,所有设备在鸿蒙的分布式软总线技术下形成"超级终端"。 然而,这场操作系统的突围战从来不是单打独斗。正如华为在技术与生态沟通会上反复强调的,鸿蒙 电脑的诞生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集体成果"。从底层芯片的深度适配,到WPS、飞书等头部应用 的定制化开发,再到数百万开发者的代码贡献,一个属于中国的操作系统生态正在从涓涓细流汇聚成 江海。 当全球科 ...
荣耀跌出前五:手机江湖再无“替身红利”
创业邦· 2025-05-12 11:13
行业格局与竞争态势 - 2024年第一季度荣耀以17.1%市占率位居国内手机市场第一,但第四季度下滑至13.7%跌至第五名 [4] - 2025年第一季度荣耀已跌出前五成为others,Counterpoint数据显示其出货量同比下滑12.8% [5] - 2024年全球手机市场回暖,出货量同比增长5.6%,安卓市场增幅更大 [5] - 行业进入性能过剩阶段,增量小竞争大,厂商容错率低 [5] - 华为回归后与荣耀形成直接竞争,Mate 60系列发布对荣耀造成冲击 [15][16] 荣耀发展历程 - 最初作为华为子品牌定位年轻用户市场,主打性价比 [7] - 2020年因美国制裁与华为分家成为独立品牌 [8] - 分家后继承华为部分团队资源,包括研发、供应链等核心人才 [9] - 通过收购方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建立经销商利益共同体 [10][11] - 独立初期凭借"替身"红利抢占华为让出的市场份额 [12] 产品战略与市场表现 - 产品线覆盖全价位段但缺乏统治力机型,系列定位模糊导致消费者认知混乱 [18][22] - 采用机海战术分散研发资源,在存量市场竞争中效果不佳 [22] - 高端化路径依赖单点技术突破(如青海湖电池、卫星通信等),未形成系统性优势 [24] - Magic7系列质量问题(死机)和折叠屏产品缺陷(白屏、漏液)影响口碑 [24] - 2024年荣耀平板市场份额仅8%,远低于华为和苹果的20%+ [30] 资本运作与未来方向 - 2023年启动IPO,2024年完成股改,Pre-IPO轮估值2000亿元较分家时缩水23% [27] - AI战略聚焦人机交互创新,但Magic7系列AI功能后劲不足 [29] - 阿尔法战略规划"手机+生态+AGI"三层架构,当前生态建设仍较薄弱 [29] - 新任CEO李健具备丰富海外市场经验,可能推动出海战略 [31][32] - 海外市场增长迅速但面临存量竞争和供应链压力 [32] 品牌定位挑战 - 脱离华为后技术光环减弱,缺乏独特品牌故事线 [18] - 产品设计仍保留华为风格,引发Magic7与Mate50相似争议 [14] - 中低端市场面临性价比品牌竞争,高端市场难以突破 [23][25] - 管理层变动增加战略执行不确定性 [5][31]
鸿蒙PC产业趋势与鸿蒙生态
2025-05-12 09: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操作系统、智能终端、智慧出行、PC 等行业 - **公司**:华为、苹果、微软、长虹、创维、海尔、科大讯飞、同方泰德、润和软件、联想、惠普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鸿蒙操作系统相关 - **诞生背景与历程**:2012 年任正非提出开发自主操作系统,2019 年正式推出以应对“卡脖子”事件;操作系统历经小型机、移动 PC、移动端、万物互联四代,鸿蒙属第四代[2] - **技术特点**:面向万物互联的分布式操作系统,采用微内核架构提高安全性和性能,支持多种编程语言;有微内核架构、分布式软总线、方舟编译器三大主要技术特点[3][4][8] - **生态构建**:致力于打造开放、共享、共赢平台,与多方合作推动设备无缝连接;2021 年超 1000 家 IoT 合作伙伴接入,生态链完善、底层设备超 10 亿台时发展加快;“1 + 8 + N”战略推动其在智能硬件应用[1][4][10] - **发展情况**:2019 年发布 1.0 版本,2025 年纯血版 5.0 发布,多款设备搭载展示其在智能终端重要应用及未来创新场景[1][6] - **国产化目标**:目标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端操作系统,虽未完全实现但技术和生态构建进展显著[7] - **与其他系统差异**:是分布式操作系统,强调分布式架构实现多设备无缝连接与协同,与侧重单一设备体验优化的 Windows 和 macOS 不同;通过分布式总线技术实现分布式流转,与苹果 iOS 基于网络或 iCloud 及账号的跨设备切换方式不同[13][15] 华为生态布局相关 - **双生态线布局**:推出鲲鹏和鸿蒙两条生态线分别布局企业级和消费级市场,应对美国在芯片和软件领域领先地位,提升全球 IT 产业竞争力[1][5] - **1 + 8 + N 战略**:以智能手机为核心,连接八大终端及更多 IoT/AIoT 设备构建万物互联生态,2025 年鸿蒙 PC 发布补齐短板,未来还涉及智能家居等多领域[1][10][11] 鸿蒙 PC 相关 - **技术细节**:2025 年发布,搭载自主研发 X90 系列处理器,采用 10 核 20 线程架构,有企业级 930 版本和消费级 7090 版本,性能超苹果 M2 芯片,接近英特尔 I7 13 代处理器 13700 水平,AI 算力约 4 TOPS[1][12] - **竞争与发展**:需完善第三方生态扩展,适配国产办公和设计软件,两到三年内有望追赶 Windows 生态;多屏协同基于分布式软总线技术,未来可能成卖点;与 Windows 竞争,短期需兼容,长期不兼容可释放国产化替代市场机会[17][18][22] - **开放与合作**:在 PC 领域通过外包公司开发,润和软件获较多份额且技术储备充足;华为对与联想、惠普等主机厂合作持开放态度,但主机厂可能因立场问题谨慎切入[19][20][21] - **版本关系**:开源版与商业版可能存在竞争,开源版吸引厂商完善生态,商业版靠技术差异保持优势[21] - **定价策略**:以华为旗舰笔记本 MateBook X Pro 为基座打造,定价稍低但不便宜;企业级产品对标苹果 MacBook,价格不低且略低于 Windows 端以促进推广[23][24] - **使用体验**:X 系列芯片表现优,硬件创新多,屏幕色彩和外放效果好;Matebook 音质和触控板有创新优势,软件层面有 AI 会议记录和超级终端功能,但存在续航不足、游戏生态和专业软件支持待优化问题[25][26][27][28] 华为智慧出行布局相关 - 推出鸿蒙出行平台,包括问界、智界、享界和尊界系列;2025 年上半年与上汽合作推出“上界”车型,在电动自行车领域也有合作[14][1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欧拉操作系统在服务器领域应用推进慢,因开发人员技术投入和内部重视程度不足;鸿蒙面向消费级市场接受度高,投入人力资源多[18] - 鸿蒙系统开源版与商业版关系类似云端技术发展模式,效果需观察[21]
首款鸿蒙电脑正式亮相 国产操作系统再迎重大突破
证券日报· 2025-05-09 00:14
鸿蒙电脑技术突破 - 首款鸿蒙电脑亮相,代表国产操作系统在PC领域实现重要突破,采用HarmonyOS 5和鸿蒙内核,积累超2700项核心专利 [1] - 华为终端全面进入鸿蒙时代,智慧办公升级为鸿蒙办公,头部150个应用已启动开发,预计年底支持超2000个应用 [1] - 鸿蒙电脑从内核层全栈自主研发,在智能、互联、安全等方面实现技术创新,为国产电脑生态带来新机遇 [1][2] 鸿蒙生态与互联能力 - 鸿蒙电脑搭载HarmonyOS 5,由鸿蒙底座、生态和体验三大板块组成,研发集结10000多名工程师和20多家研究所 [2] - 首次实现移动端与桌面端深度融合,覆盖手机、电脑、手表等全场景终端设备,形成鸿蒙AI交互 [2] - AI能力与硬件、操作系统、软件深度融合,智能体小艺可应用于会议记录等智慧场景 [2] 国产软件生态发展 - 鸿蒙电脑加速国产软件生态正循环,超150个专属应用启动开发,300多个融合应用完成适配,超2000个在适配中 [4] - 覆盖通用办公、影音娱乐、教育学习等多场景,支持一次开发多端部署,降低开发成本和周期 [4][5] - 小红书、B站、飞书等移动应用已适配电脑端,实现"一应用,全场景"体验 [5] 产业链与合作伙伴 - 华勤技术为华为PC第一大ODM供应商,承接鸿蒙PC整机制造 [5] - 中科创达为鸿蒙OS核心组件开发商,魔方Rubik大模型应用于PC端多模态交互 [5] - 天融信科技为鸿蒙生态合作伙伴,发布基于鸿蒙的VPN客户端,适配终端安全产品 [5] 行业意义与前景 - 鸿蒙PC填补30多年主流国产电脑操作系统空白,从0到1构建国产系统 [2] - 华为有望利用移动和物联网终端先发优势,推动全国统一操作系统体系完善 [2][3] - 国产图像软件如悟空图像、美图秀秀借助鸿蒙技术优势加速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 [4][5]
借势万物互联与AI浪潮,鸿蒙电脑如何实现生态突围?
南方都市报· 2025-05-08 15:03
首先,鸿蒙电脑在系统能力方面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多端协同"。此前,华为在手机、平板等终端已实现 分布式能力的应用,此次延伸至PC端,进一步拓展了操作系统在多设备场景下的使用边界。 用户可通过鸿蒙电脑实现手机、平板与电脑之间的键鼠共享、应用接力、文件互传等功能,降低设备切 换的操作成本,提高使用效率。基于HarmonyOS的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多个终端可在同一系统架构下 协同运行,形成统一的操作体验。在万物互联时代,这种"丝滑"的用户体验实在是太重要了。 其次,在系统设计上,鸿蒙电脑采用微内核架构,具备高度模块化特征。相比传统操作系统,微内核体 积更小、运行更稳定,有助于减少安全风险和系统资源占用,提升整体稳定性。 2025年3月20日,华为在Pura先锋盛典暨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透露,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首款电脑产 品将于5月亮相。这款被称为"鸿蒙电脑"的产品,标志着华为正式将自研操作系统推进到PC端。 推动这一决策的背景有其现实考量。随着微软对华为Windows授权在3月底到期,华为面临PC操作系 统"断供"风险,转向自主操作系统成为必然选择。与此同时,国产软件和硬件的生态发展也正呼唤一个 更安全、自主的操作系统 ...
首款鸿蒙电脑正式亮相!
证券时报· 2025-05-08 11:35
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发展 - 华为正式推出"鸿蒙电脑",标志着国产操作系统在PC领域取得关键突破,华为终端全面进入"鸿蒙时代",智慧办公升级为鸿蒙办公 [1] - 鸿蒙电脑历经五年研发,投入一万名工程师,联合20多家研究所,积累超2700项核心专利 [1] - 操作系统采用HarmonyOS5,基于鸿蒙内核和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实现跨设备无缝互联,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三设备键鼠共享 [1] 鸿蒙生态建设现状 - 已有300多个融合生态应用完成适配,预计2024年底超2000个应用完成适配 [1] - 支持超1000款外部设备连接,包括800款标准外设(键盘/鼠标/显示器等20多品类)和250款非标准外设(打印机/手写板等) [1] - 鸿蒙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0亿台,注册开发者达720万,代码量超1.1亿行,实现从内核、文件系统到编程语言的全自研 [1] 市场份额与行业地位 - 鸿蒙系统在中国手机市场份额达19%(2024Q4),连续四季超越iOS(17%),稳居中国市场第二 [2] - 前华为高管王成录指出16%市占率为生态成功分水岭,鸿蒙已跨越"生死线" [2] - 因微软Windows供货许可到期,华为PC将全面转向国产化方案,鸿蒙PC填补国产主流电脑操作系统30余年空白 [2] 商业化应用前景 - 鸿蒙PC版凭借安全性和自主可控优势,有望在政府、金融、教育等高要求行业快速渗透 [3] - 数字化转型加速和万物互联趋势下,操作系统战略地位提升,市场对多元化系统需求旺盛 [3]
中润光学:5月7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5-07 22:12
公司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41.1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9.61万元,同比下降7.14% [2] - 扣非净利润952.76万元,同比增长9.53% [2] - 整体毛利率保持稳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5.93% [2] - 负债率20.31%,财务费用-263.28万元,毛利率33.43% [11] 业务增长点 - 智慧监控及感知领域同比增长40.06%,主要来自安防球机、IPC等产品 [2] - 智能检测及识别领域同比增长67.41%,主要来自移动机器人产品 [2] - 视频通讯及交互领域同比增长32.06%,主要来自智能门铃、智能儿童手表等 [2] - 高清拍摄及显示领域增长101.84%,主要来自投影显示产品 [2] - 未来将重点发展玻塑混合光学镜头、超短焦投影镜头、车载镜头等新产品 [3][4] 技术研发与产能 - 高端光学镜头智能制造项目首期产线已投产,二期预计2025年投产 [4] - 高端光学镜头研发中心升级项目持续推进 [4] - 加强玻塑混合光学镜头设计、超高精度非球面镜片注塑成型等技术研发 [3] - 拥有精密光学镜头研发设计和制造的多项核心技术 [9] 客户与市场 - 前三大客户营收占比未披露,但将继续开发新客户和新产品 [4] - 重视海外业务发展 [4] - 产品应用于智慧安防、无人机、视讯交互、投影显示等多个领域 [4] - 戴斯光电产品应用于工业激光、光通讯、半导体设备等多个领域 [7] 行业前景 - 光学镜头是前沿科技发展的关键环节 [9] - "万物互联"和人工智能技术拓宽了光学镜头的使用场景 [9] - 政策支持推动数字安防、医疗检测、智能驾驶等行业需求增长 [9] - 下游行业发展为光学镜头产业注入新增长动力 [9] 分红情况 - 已完成2025年年度分红,派发现金红利3080万元 [5] - 将进一步完善利润分配策略,平衡股东利益与公司发展 [5]
日久光电(003015) - 003015日久光电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
2025-04-28 17:58
市场与业务拓展 - 公司未明确是否有并购或合作计划,若有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 调光导电膜所处行业无公开权威市场占有率数据 [2] - 公司 ITO 导电膜全球市场占有率预计达 52%,竞争对手有日本日东电工、尾池等 [5] - 调光导电膜已完成四大技术平台建设,在汽车相关场景应用良好,也在拓展智能穿戴、建筑等场景 [3] - 光学膜业务以车载显示为主,也在消费电子等领域进行样品认证并取得部分通过 [4] 产品结构与研发 - 围绕三项核心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形成全产业链产品矩阵,构建上下游垂直整合能力 [2][3][4] - 新型 ITO - free 材料未提及量产进度和市场推广情况 [2] - 公司产品未在 AI 眼镜领域有销售实绩,但积极探索可能性 [3] 盈利情况 - 2024 年净利润大幅增长,原因包括导电膜业务结构优化、2A/3A 光学膜产品获认证、OCA 光学胶出货量和份额提升 [2]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5.83 亿元,同比增长 22.0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6747.42 万元,同比增长 506.90% [3][4] - 2025 年一季度毛利率提高得益于导电膜业务结构优化和调光导电膜销售符合预期 [4] 产能与竞争优势 - 主要生产设备具通用性,产能利用率逐步提高 [4] - 护城河是围绕核心技术研发,形成多元化业务结构和技术创新体系,报告期内实现 86 项授权专利,目前有 147 项专利 [4][5] 其他情况 - 以消费电子为主要应用的 ITO 导电膜在智能穿戴触控显示方面有应用实绩 [5] - 2024 年度出口销售额 606.53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 1.04%,主要地区为台湾省,关税问题暂不构成直接影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