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

搜索文档
固收对话策略:如何理解A股进入牛市II阶段
2025-07-21 08:32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涉及 A 股市场、港股市场、债市等金融市场,以及沪深 300 非金融建筑公司、银行股等具体板块或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A股市场周期与牛市阶段** - **五年周期特征**:A股市场有五年周期,与中国政治周期相关,逢 4 逢 9 年份常为底部,逢 1 逢 7 年份常见顶部[1][4][5] - **牛市三阶段论** - **第一阶段**:政策转折点,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宽松,风险偏好改善和流动性增加,引发短促有力反弹[5] - **第二阶段**:需盈利增速加速改善或极强流动性推动,M1 增速提升是重要因素;市场经过换手,投资者浮盈后进入正反馈机制,突破扭亏阻力位[8][18] - **第三阶段**:监管降温后出现,指数创新高但成交量萎缩,呈背驰式上涨,结束标志是政府采取降温措施[9] 2. **当前市场情况与进入牛市条件** - **市场现状**:2025 年上半年 A 股市场整体横向震荡,6 月底突破 3450 点进入牛市第二阶段;当前指数横向震荡反映对盈利增速回升的担忧[3][8] - **进入牛市条件**:经历漫长换手,资本面加速改善,M1 增速提升,有大的产业趋势配合更好,但此次难以期待盈利增速加速改善[10] 3. **市场变化原因及特征** - **自由现金流与价值投资**:2025 年中国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资本开支下降,自由现金流加速改善,分红和回购比例攀升,价值投资理念兴起[1][11][12] - **股市与债市跷跷板效应**:沪深 300 非金融建筑公司自由现金流收益率达 5%,类似永续增长股息债,吸引资金流入,导致股市与债市出现跷跷板效应[1][13] 4. **各板块表现与投资策略** - **银行股**:曾经因高收益率吸引投资,如今股息回报率降至 4.1%,吸引力减弱[14][15] - **沪深 300 指数股票**:非金融建筑类股票自由现金流稳定,预期回报率高,成为新投资热点[16] - **投资策略**:牛市第二阶段,投资者倾向“左手高质量,右手新赛道”,即选择高质量股票和新兴赛道股[20][21] 5. **增量资金与正反馈机制** - **融资余额**:自 4 月以来,融资余额持续攀升,每天增加约六七十亿人民币,形成正反馈机制[22] - **ETF**:今年以来行业及主题 ETF 规模稳步扩张,总体扩张约 500 亿人民币,形成一定正反馈[22] - **私募基金**:今年 3、4 月后,私募基金备案数量不断创新高,量化私募得到广泛认可[22] - **北向资金**:第二季度净流入 591 亿人民币,表明外资对 A 股偏好提升[22] 6. **港股市场** - **近期表现**:今年表现亮眼,创新药、新消费等板块涨幅显著[23] - **优势**:活跃交易标的少,资金流入弹性大;待开发市场,南下资金和境外增量资金流入;产业结构好;估值便宜,高股息率吸引投资者[24] 7. **债市情况** - **总体看法**:处于震荡阶段,价格水平偏低使实际利率上升,聪明资金选择其他券种,信用利差达负两倍标准差,市场脆弱,不适合激进做多[25][26] - **与股市关系**:股票市场牛市可能引发金融资产价格通胀,导致债市调整风险[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扭亏阻力位**:市场反弹到特定点位,投资者扭亏为盈倾向抛售,形成卖压阻碍市场突破,如上证指数在 3450 点附近震荡[1][6] - **信用利差位置意义**:当前信用利差达负两倍标准差,表明信用风险被低估,市场极端脆弱,不适合激进做多,需观察其他影响因素[26][28] - **操作建议**:不建议激进追涨,可在调整时交易,密切关注股票市场动向,扩大视野关注相关市场变化[29]
经济日报:优化考核指挥棒引导长钱长投
快讯· 2025-07-21 08:13
近日,财政部印发通知,进一步提高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益类指标的长周期考核权重,引导保险资 金长期稳健投资。长周期考核创造了适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制度环境,让保险公司可以更加放心、大 胆地进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增加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供给。 ...
黄仁勋:科技、工艺与劳动力规模,三者叠加成就了中国的制造实力……
聪明投资者· 2025-07-19 23:05
英伟达动态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创始人黄仁勋近期密集开展商务活动,包括与特朗普会面及访问中国[1] - 公司宣布美国已批准H20芯片对华销售,并计划推出新款显卡,强化中国市场布局[1] - 黄仁勋在播客中强调AI竞争核心在于开发者生态,主张通过技术栈吸引全球开发者以维持行业领先地位[1] 投资人物访谈 - 潘兴广场创始人比尔·阿克曼深度对话内容上线,涉及价值投资方法论、关键战役复盘及个人低谷经历[1] - 传奇投资者帕伯莱指出伯克希尔当前策略趋近"标普500增强",并讨论对苹果等标的的投资逻辑[1] - 达利欧预警美国财政赤字控制成功率仅5%,建议关注美元贬值趋势及黄金配置价值[1] 市场策略观点 - 某私募机构年中交流聚焦新消费、家电、互联网赛道,分析量化交易对市场的结构性影响[1] - 针对港股高红利估值争议,研究提出筛选优质标的的具体框架[1] - 某基金经理借鉴桥水配置思路,提出避免追涨的5项实操建议[1]
投资江湖:我的三种赚钱之道
雪球· 2025-07-19 11:39
核心观点 - 投资应聚焦估值与业绩匹配、行业趋势和周期借势三大法则,同时注重商业模式和投资审美的长期价值 [2][3][4][5][6][7] 第一性原理:估值与业绩的匹配 - 投资本质是买企业,核心在于估值与未来利润增长的匹配,如思源电气从8元涨至80元(10倍)后估值仍稳定在22倍,股价增长与业绩同步 [3] - 华测导航、制冷剂企业巨化和三美同样遵循此逻辑,业绩兑现驱动股价与估值匹配 [3] 行业趋势大于静态估值 - 行业趋势爆发可迅速消化高估值,如2019年猪周期股票10倍行情,宁德时代2019-2021年200倍PE因业绩高增长预期支撑 [4] - 卫星互联网和高端军工装备等新兴赛道可能因产业趋势突破短期估值限制 [4] 借势周期 - 美元加息降息潮汐和A股牛熊周期(约68个月)是重要投资维度,如港股创新药板块2021年后跌90%受美国加息压制,未来降息周期或催生10倍股 [5] - A股牛熊转换中低估布局、高估离场可获取超额收益 [5] 商业模式与投资审美 - 商业模式决定企业长期韧性,如思源电气案例中投资者因商业模式确定性持有10倍收益 [6] - 投资需提升"审美",通过生活观察(如侗族工匠技艺)理解确定性,避免短期噪音干扰长期判断 [7]
朱岩梅力荐!投资你自己,才是最值得的高回报项目
搜狐财经· 2025-07-18 22:42
核心观点 - 最值得投资的不是金钱与资产 而是个人的知识 能力与人脉等核心资产 [2][4] - 个人成长是一项需要耐心 策略和原则的长期投资 可借鉴价值投资理念 [4][7] - 投资自己的内在价值 能力资产 支持性网络以及拥抱不确定性是核心策略 [6][7][8][9] 书籍内容 - 《投资你自己》融合亚马逊 谷歌等顶尖公司实践智慧 提供个人成长实战指南 [2][4] - 作者安·希亚特通过贝佐斯 施密特 梅耶尔等CEO的真实案例总结自我进阶方法 [4] - 书籍强调成为"人生CEO" 提供清晰方向 实用方法和精神动力 [10] 投资方法论 - 找导师是明智投资 比尔·坎贝尔曾指导乔布斯 施密特等科技领袖 [5] - 持续学习新技能 拓展认知边界 坚持长期主义如同持有优质股票 [7] - 构建优秀人际网络 包括向更优秀者学习及投入家庭关系 [8] - 敢于冒险并冷静应对不确定性 避免过早追求稳定 [9] 实践意义 - 适用于职场新人 转型从业者及寻求生活意义的普通人 [10] - 价格是付出的时间与精力 价值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2][10]
Is Vodafone Group (VOD) a Great Value Stock Right Now?
ZACKS· 2025-07-18 22:40
While the proven Zacks Rank places an emphasis on earnings estimates and estimate revisions to find strong stocks, we also know that investors tend to develop their own individual strategies. With this in mind, we are always looking at value, growth, and momentum trends to discover great companies.Of these, value investing is easily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ways to find great stocks in any market environment. Value investors use tried-and-true metrics and fundamental analysis to find companies that they beli ...
坚持产业趋势为先的投资逻辑
中国证券报· 2025-07-18 05:03
投资策略 - 投资核心逻辑是选择便宜的资产,同时关注产业趋势,偏好景气产业里的便宜资产[1] - 夕阳产业里的资产再便宜也不会投资,只有投身产业趋势走强的方向才有更大收益回报空间[1] - 新能源、半导体、人形机器人是下半年重点看好的产业投资机会[1][4] - 人形机器人产业未来有望诞生多家类似"贵州茅台"的优秀龙头企业[5] 产业趋势分析 - 新能源领域是朝阳产业,因其材料可回收重复利用,而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最终会趋于枯竭[2] - 从乘用车保有量指标看,新能源汽车仍有很大增长空间,保有量提升将刺激相关产业持续走强[2] - 半导体行业在中国工程师红利和全球AI发展浪潮加持下有望迎来新机遇[5] - 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所有智能电子产品的综合体,未来将改变人类生活方式[5] 银行板块分析 - 银行指数今年以来涨幅超过20%,2024年以来涨幅已超70%[3] - 银行股走强反映机构投资者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变化,险资从房地产转向银行等稳健权益资产[3] - 银行业在中国经济中具有战略资源地位,在周期变化中抗风险能力较强[3] - 低利率环境下银行的高分红属性符合险资配置需求[3] - 利率下行和逆差收窄可能导致银行经营利润下滑,投资价值可能下降[4] 投资风险与挑战 - 投资朝阳产业便宜资产不意味着马上获利,股价创新高前普遍经历不小调整[2] - 机构投资者面临资金期限和浮亏带来的赎回压力,需加强与投资人沟通[2] - 任何资产涨多后回调概率增加,普通投资者需关注银行股投资风险[4]
精彩抢先看| 价值与投资——科创板六周年:资本助新产业焕新
第一财经· 2025-07-17 16:57
节目背景与目标 - 《价值与投资》栏目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第一财经联合发起,旨在服务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强化投融两端同频共振 [1] - 2025年主题策划将坚持"三投资"理念(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强化央国企和科创板企业的示范效应 [1] - 通过访谈对话、线下沙龙等形式搭建上市公司、研究机构、投资机构的交流平台 [1] - 为投资者提供"听得懂、信得过"的投资逻辑 [1] 本期节目主题与嘉宾 - 第二期节目以"资本助新,产业焕新"为主题,聚焦科创板六周年 [1][2] - 邀请博瑞医药董事长兼总经理袁建栋、皓元医药董事长兼总经理郑保富分享科创企业发展历程 [2] - 特邀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金金、中证指数公司市场服务部副总经理胡威参与互动交流 [2] 科创板发展动态 - "科创板八条"、"1+6"政策陆续推出,配套制度持续落地 [1] - 政策将疏通优质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 [1] - 科创板将为我国经济转型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动能 [1] 活动信息 - 活动实况将于2025年7月18日15:00在第一财经官网/APP同步上线 [3] - 直播链接已公布 [4]
睿远基金二季报:权益规模连续9季缩水
搜狐财经· 2025-07-17 16:28
睿远基金权益产品规模缩水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公司权益产品规模合计291.99亿份,环比缩水5.20亿份(降幅1.75%),连续9个季度缩水 [1] - 代表性产品睿远成长价值份额规模144.44亿份,环比下降6.45亿份(降幅4.27%),同比降幅达21.50%(2023年同期为183.99亿份)[1] - 睿远稳进配置份额连续7个季度缩水,从2023年三季度末108.29亿份降至45.85亿份 [2] - 唯一增长产品为睿远港股通核心价值,二季度份额19.50亿份,环比增长9.74亿份 [2] 业绩表现与规模关联性 - 睿远成长价值近三年收益率-18.07%,跑输基准26.7个百分点,但2025年以来收益率15.56%,跑赢基准10.15个百分点 [2] - 睿远均衡价值过去三年回报率1.95%,跑输基准6.19个百分点;睿远稳进配置回报率15.09%,跑赢基准1.97个百分点 [2] - 睿远港股通核心价值2025年回报率36.28%,跑赢基准19.43个百分点,与其规模增长形成正相关 [2] 基金经理与股权结构 - 傅鹏博持股12%,赵枫持股4.99%,饶刚与侯振新通过上海玮远间接持股4.75%(饶刚84.2%、侯振新6.3%)[3][4] - 朱璘通过上海盈远间接持股3.2%(个人持股21.9%),实控人陈光明直接持股49.9%并控制员工持股平台 [4][5] - 股东结构中,陈光明出资4991.98万元(49.92%),外资股东EX Red持股4.99% [5] 行业对比与产品布局 - 永赢基金主动权益规模468.61亿份,环比增长5.60%,产品覆盖机器人、AI等热门主题,结构优于睿远 [6] - 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份额一季度末3.74万亿份,环比增566亿份,结束下行趋势 [6] - 公司已获QDII资格及5000万美元外汇额度,但尚未布局ETF产品 [7]
麓湖 “神盘” 背后:一位非典型地产商的偏执、折腾、自虐
晚点LatePost· 2025-07-17 16:01
行业现状与公司表现 - 过去一年中国最大的100家地产公司拿地面积减少30%,85%的土地由国企购得(4年前为61%)[2] - 恒大、碧桂园和融创等头部房企陷入流动性危机,而成都万华开发的麓湖生态城新一期90套总价千万房源一天售罄[2] - 麓湖2023年以170亿总销售额位列全国单盘销售榜第三,二手房价格跌幅低于成都市场平均水平,湖区房价微涨[2] 开发模式与战略 - 采用PUD(规划单元开发)模式,将8300亩大盘切割为独立小单元开发,每个单元针对特定客群[7][30] - 负债率低于10%,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33] - 开发周期长达25年(已完成15年),住宅区域预计还需10年开发完成[3] - 对标国际新城样本如美国尔湾、里斯顿和英国莱切沃斯[15] 产品与市场定位 - 定位中高端改善型菁英客群,吸引高知、海归等具有艺术鉴赏力的客户[16][17] - 产品差异化明显,如"黑珍珠""黑鉐岛"等黑系列别墅配有私人码头[19] - 拒绝降价策略,高层项目80%客户选择一次性付款[35] 社区治理创新 - 建立社区基金会,25名成员来自5个渠道,开发商仅保留2个席位[48] - 采用罗伯特议事规则,曾发生中国首例社区议事员弹劾事件[52] - 7年共治实践形成自主运转体系,解决公私区域模糊的管理难题[45][56] 商业开发探索 - CPI零售项目月坪效表现突出:服装品牌9000元、餐饮4000元、快闪最高14000元[10][66] - "六觉迷岛"酒店项目计划打造20间房的特色小型酒店集群[70] - 与伊藤洋华堂合作13万平米商业综合体,自持6万平米[71] 管理特色 - 非开发系统采用"市场化经济"管理模式,内部机构需竞争预算资源[85] - 住宅开发系统成熟后转向"特战队"式直接管理商业创新项目[78] - 创始人式管理风格,高管可绕过层级直接干预一线业务[88][89] 历史机遇与挑战 - 2000年抓住汽车普及带来的城郊高端住宅机遇开发麓山项目[26] - 2012年面临资金链危机,现金流仅能维持1-2个月[35] - 因城市规划调整炸毁已建成的艺展中心,造成重大损失[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