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反内卷
搜索文档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2025-09-19)
金十数据· 2025-09-19 20:16
美联储降息预期 - 美联储基准情景下到2026年第一季度有望进一步降息75个基点[1] - 下行情景下若劳动力市场疲软更严重或更持久可能降息200-300个基点使利率低至1.0-1.5%[1] - 美联储政策焦点在于疲软的劳动力市场今年还将有两次25个基点的降息[2] 美联储政策分歧 - 美联储主席潜在继任者沃勒对降息25个基点感到满意打消政治动机担忧[2] - 政策制定者在进一步宽松政策利弊上存在强烈分歧为今年最后两次会议激烈投票奠定基础[2] - 美联储决议整体对美元构成利空美元融资成本下降将推动美元贬值[2] 美联储降息依据 - 美国就业市场面临的下行风险是美联储决定降息的主要依据[3] - 美联储上调经济增长与通胀预期同时下调失业率预期表明未来需要迅速有力行动[3] - 美联储最终的降息幅度将超过当前暗示的水平[3] 英国央行降息预期 - 英国央行预计将在11月降息25个基点[4] - 英国央行决定将英国国债年抛售规模从1000亿英镑下调至700亿英镑[4] - 英国央行重申采取渐进且谨慎的降息方式后续决策取决于经济数据[4] 英镑汇率影响 - 英国央行维持利率不变后英镑出现小幅下跌[4] - 秋季预算案公布前英镑兑欧元可能会出现下跌[4] - 由于美联储重启降息英镑对美元下行空间较难显现[4] 英国央行政策立场 - 英国央行表态毫无鹰派色彩未排除11月降息可能性[6] - 英国央行以7:2投票结果维持利率不变两位委员支持降息25个基点[6] - 预计将在11月首次降息随后在明年2月再次降息此后维持利率不变[6] 英国央行降息预测 - 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内部存在分歧今年仍有可能再次降息[6] - 英国央行重申采取渐进式降息策略货币政策未设定预设路径[6] - 预计英国央行将在12月实施一次降息2026年再进行两次降息[6] 光伏行业政策 - 多晶硅综合能耗指标从5/6/7.5kgce/kg降低至5/5.5/6.4kgce/kg降幅30%-40%[7] - 能耗指标趋严叠加不低于成本价销售产能收购与整合等多举措并行[7] - 光伏行业反内卷政策有望逐步落地产业链盈利能力料将回暖[7] 黄金价格走势 - 短期由于美联储降息利好已被充分定价黄金可能面临卖事实的回调压力[8] - 本次降息属于预防式降息金价可能在降息后一定时间形成阶段性顶部[8] - 中长期黄金配置价值不变因联储延续降息路径及去美元化趋势地缘政治风险等[8] 华为昇腾发展 - 华为计划26Q1/26Q4/27Q4/28Q4分别推出950PR、950DT、960、970产品[9] - 开发Atlas 950 SuperCluster、Atlas 960 SuperCluster等超节点新品分别支持8192/15488卡[9] - 华为昇腾作为国产算力代表加速突围首推先进制程[9] 港股业绩展望 - 港股25H1业绩筑底企稳实现正增长净利润率及ROE维持阶段高位[10] - 25H2港股业绩增速将迎来拐点原材料医疗保健与科技板块继续维持高景气[10] - 能源必选消费等上半年景气度低迷板块将在下半年迎来业绩反转[10]
交银国际:多晶硅能耗新国标大幅收紧 行业产能或关停超30%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15:37
多晶硅能耗新国标收紧 -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征求意见稿 棒状硅1/2/3级综合能耗标准为5/5.5/6.4 kgce/kg 颗粒硅为3.6/4.0/5.0 kgce/kg [1] - 新标准相比7月24日行业会议透露的5/6/7.5 kgce/kg版本大幅收紧 现有企业需符合3级标准 新建或改扩建企业需符合2级标准 [1] 行业产能影响 - 新国标实施后不符合3级标准企业将限期整改 逾期未改或整改未达标企业将被关停 [2] - 中国内地多晶硅有效产能将从350万吨降至240万吨 减少31.4% [2] - 产能仍超出2026年预计需求150万吨约60% 但产能过剩程度大幅缓解 [2] - 受影响产能目前绝大多数处于停产状态 标准有12个月过渡期 对短期供应影响较小 [2] 新增产能限制 - 预计仅协鑫科技和通威股份符合2级及以上标准可新增产能 未来行业新增产能将十分有限 [2] 行业政策导向 - 多晶硅能耗标准超预期收紧反映政府对光伏行业反内卷的坚定决心 以提高技术标准作为淘汰落后产能主要手段 [3] - 继续看好光伏行业反内卷推进 首选能耗最低的颗粒硅龙头协鑫科技 [3]
多晶硅能耗新国标大幅收紧,行业产能或关停超30%
交银国际· 2025-09-18 18:42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覆盖光伏及新能源行业 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评级 但推荐协鑫科技(3800 HK)为行业首选[2] 核心观点 - 多晶硅能耗新国标大幅收紧 棒状硅1/2/3级综合能耗标准调整为5/5.5/6.4 kgce/kg 颗粒硅为3.6/4.0/5.0 kgce/kg 较7月透露版本5/6/7.5 kgce/kg进一步收紧[2] - 新标准实施后行业产能或关停超30% 中国内地多晶硅有效产能将从350万吨降至240万吨 减少110万吨(降幅31.4%)[2] - 产能过剩程度将大幅缓解 240万吨产能仍超出2026年预计需求150万吨约60% 但较当前状况明显改善[2] - 反映政府对光伏行业"反内卷"的坚定决心 通过提高技术标准淘汰落后产能[2] - 新建产能仅协鑫和通威符合2级及以上标准 未来行业新增产能将十分有限[2] 覆盖公司分析 - 协鑫科技(3800 HK)被列为首选 评级买入 目标价1.59港元 潜在涨幅14.4% 作为能耗最低的颗粒硅龙头[2][3] - 光伏制造板块覆盖多家企业: 新特能源(1799 HK)买入评级目标价8.62港元 阳光电源(300274 CH)买入评级目标价119元 福莱特玻璃(6865 HK)买入评级目标价11.7港元[3] - 新能源运营商板块多数获买入评级: 大唐新能源(1798 HK)目标价2.75港元 京能清洁能源(579 HK)目标价3.12港元 中国电力(2380 HK)目标价3.75港元[3] - 部分公司评级中性: 固德威(688390 CH)目标价49元 爱旭股份(600732 CH)目标价16.5元 信义能源(3868 HK)目标价1.28港元[3] 行业影响分析 - 新标准有12个月过渡期 对短期供应影响较小 因不符合标准产能绝大多数已处于停产状态[2] - 行业格局将优化 落后产能淘汰后产能过剩程度大幅降低 有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2]
第一创业晨会纪要-20250917
第一创业· 2025-09-17 14:35
核心观点 - 美国8月零售销售和工业生产数据超预期 显示经济韧性 同时美联储9月会议降息25个基点概率极高 但内部意见分化加剧[3][4] - 协鑫科技获得中东主权基金背景战略投资 募资54.46亿港元 其中65%用于多晶硅产能结构调整 标志光伏行业反内卷政策开始落地[7] - 新能源牵引车8月销量1.40万辆 环比增11% 同比暴涨212% 市占率达78.89% 行业景气度持续高位[9] - 中国九部门联合推出服务消费刺激政策 覆盖教育、旅游、IP、体育、会展等多领域 通过开放试点、签证优化、假期调整等举措扩大内需[11][12] 宏观经济数据表现 - 美国8月零售销售环比增0.6% 超预期0.2% 核心零售销售环比增0.7% 超预期0.4%[3] - 进口物价指数环比升0.3% 超预期降0.1% 出口物价指数同比升3.4% 前值2.2%[3] - 工业产出环比增0.1% 超预期降0.1% 制造业产出环比增0.2% 超预期降0.2%[3] - 美联储9月会议降息25基点概率达96.1% 10月累计降息50基点概率76.8%[4] 光伏行业动态 - 协鑫科技通过定向增发募资54.46亿港元 约35.05亿港元用于多晶硅产能结构性调整和硅烷气产能提升[7] - 此次融资具有中东主权基金背景 直接推动光伏行业反内卷政策落地 改善产能过剩预期[7] 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 - 8月新能源牵引车销量达1.40万辆 环比增长11% 同比增长212% 增速较上月扩大17个百分点[9] - 新能源牵引车在重卡市场占比达78.89% 1-8月累计占比74.91% 较去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9] 服务消费政策细则 - 教育领域扩大开放试点 支持非学科培训机构依法申请行政许可 利好K12教培和职业教育[11] - 旅游领域扩大单方面免签范围 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缩短寒暑假 增加旅游消费时间[11] - IP领域挖掘传统文化价值 支持演艺、动漫、游戏等线上流量带动线下场景创新[12] - 体育领域鼓励引进国外赛事 支持地方举办大众赛事 打造精品赛事品牌[12] - 会展领域培育国际医疗会展市场 加强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领域人才培养[12]
Infini Capital 7亿美元加注协鑫科技(03800) 助力光伏行业“反内卷”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14:19
核心观点 - 国际长线资本无极资本通过定向增发向协鑫科技战略投资约7亿美元 推动光伏行业反内卷和技术升级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标杆样本 [1] - 合作聚焦供给侧改革资金储备 多晶硅产能结构性调整 硅烷气第二曲线打造 以及钙钛矿技术商业化应用 [1] - 国际资本注入推动公司从硅料供应商向全球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符合国家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导向 [2] 战略投资与合作 - 无极资本通过定向增发向协鑫科技投资约7亿美元 [1] - 无极资本双总部位于阿联酋阿布扎比和中国香港 近期为中国高科技公司提供超过100亿港币资金支持 [1] - 双方将联合发起设立专项产业基金 通过市场化收购 专业化重组及创新性升级推动资源向高质量产能集中 [3] 技术布局与产业影响 - 投资部分用于支持钙钛矿技术投入和商业化落地 [2] - 国海证券预测2025年至少有3条GW级钙钛矿生产线投产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30年钙钛矿电池产能达161GW [2] - 协鑫颗粒硅技术的低碳优势受欧盟碳税机制推动 在欧美市场获得溢价能力 需求缺口持续扩大 [2]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亚洲贡献2024年全球72%可再生能源新增容量 [2] - 中国在太阳能产业的投入推动全球技术快速发展 为协鑫科技全球化布局奠定产业基础 [2] - 光伏行业在双碳目标下继续发挥技术与资本双轮驱动作用 抢占全球价值链高端 [3] 企业发展与转型 - 协鑫科技加速布局钙钛矿技术 通过技术迭代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2] - 公司从硅料供应商向全球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2] - 合作推动市场化兼并重组 政策强制约束和技术淘汰机制协同实践 终结行业低价无序竞争 [1][3]
光伏股普涨 协鑫科技涨超3% 光伏产业链多环节产品价格明显上涨
格隆汇· 2025-09-16 10:41
港股光伏股表现 - 协鑫科技上涨3.17%至1.300港元 福莱特玻璃上涨2.63%至12.100港元 信义玻璃上涨2.06%至8.920港元 [1][2] - 凯盛新能上涨1.59%至4.460港元 福耀玻璃上涨1.47%至75.800港元 协合新能源上涨1.25%至0.405港元 [1][2] - 信义光能上涨1.17%至3.450港元 协鑫新能源上涨1.15%至0.880港元 新特能源上涨0.77%至7.900港元 卡姆丹克太阳能上涨0.66%至0.152港元 [1][2] 光伏产业链价格走势 - 云南市场P型M10硅片9月12日报1.2元/片 较9月10日1.03元/片上涨16.5% [1] - 内蒙古市场P型致密料多晶硅9月12日报36元/千克 较9月10日31元/千克上涨16.1% [1] - 行业分析显示光伏中上游多个领域价格明显上涨 反内卷初见成效 后续有望维持上涨态势 [1]
港股异动丨光伏股普涨 协鑫科技涨超3% 光伏产业链多环节产品价格明显上涨
格隆汇· 2025-09-16 09:54
港股光伏板块表现 - 协鑫科技股价上涨3.17%至1.300港元 福莱特玻璃上涨2.63%至12.100港元 信义玻璃上涨2.06%至8.920港元[1] - 凯盛新能上涨1.59%至4.460港元 福耀玻璃上涨1.47%至75.800港元 协合新能源上涨1.25%至0.405港元[1] - 信义光能上涨1.17%至3.450港元 协鑫新能源上涨1.15%至0.880港元 新特能源与卡姆丹克太阳能分别上涨0.77%和0.66%[1] 光伏产业链价格动态 - 云南市场P型M10硅片价格9月12日报1.2元/片 较9月10日1.03元/片上涨16.5%[1] - 内蒙古市场P型致密料多晶硅价格9月12日报36元/千克 较9月10日31元/千克上涨16.1%[1] - 行业分析显示光伏中上游多个领域价格明显上涨 产业链"反内卷"初见成效[1]
因自身资金需求 晶科能源大股东拟询价转让4%股份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17:35
股东股份转让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通过询价转让4亿股 占总股本4% [1] - 转让方包括晶科能源投资(58.59%) 上饶润嘉(3.16%) 上饶卓领贰号(2.17%) 上饶凯泰贰号(0.87%) [1] - 转让比例分别为3% 0.51% 0.35% 0.14% 转让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 [1] - 转让价格不低于2025年9月12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70% 受让方为机构投资者 [2] 子公司股权出售 - 控股子公司浙江晶科出售晶科新材料80%股权给帝科股份 交易对价8000万元 [2] - 交易完成后帝科股份持股80% 浙江晶科持股20% 不再纳入合并报表 [2] - 已收到第一期交易对价款1600万元 公司称有利于提高资产运营效率 [2]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组件出货41.8GW 储能系统发货1.5GWh [3] - 实现营收318.31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29.09亿元 [3] - 行业中标价格稳中有升 三季度毛利率有望稳中有升 [3] - 预计2025年全球装机需求700GW左右 中国占40%-45% [3] 行业展望与战略规划 - 预计2026年需求相比2025年稳定范围内小幅增长 [3] - 中国市场受"十五五"规划影响增幅保守 但新兴市场保持健康增长 [3] - 储能业务在欧洲 亚太 拉美地区已有可观规模化订单 [4] - 2025年储能发货目标6GWh 预计每季度毛利率显著提升 [4]
多晶硅限产预期强化,工业硅低位反弹
铜冠金源期货· 2025-09-15 10: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工业硅低位反弹,主因美联储降息预期高涨、国内光伏行业反内卷情绪延续、市场传言多晶硅四季度将严格实现产量配额制 [2][6][10] - 供应端,新疆地区开工率升至66%,川滇地区丰水期开工率偏低,维持小幅收缩态势;需求侧,多晶硅企业减产不及预期甚至提产,硅片市场排产上调与电池市场形成紧平衡预期,光伏电池备货需求释放价格涨幅明显,组件端成交维持0.7元/瓦下游采买意愿弱,下游对中游价格上行消化需时间,工业硅社会库存回升至53.9万吨,现货市场因盘面震荡总体运行平稳 [2][6][10] - 中国8月PPI同比降幅收窄提振市场带动盘面低位回升,技术面盘面8300一线支撑强,但多晶硅冲高回落震荡打压情绪,预计期价短期区间震荡 [3][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合约|9月12日|9月5日|涨跌|涨跌幅|单位| | --- | --- | --- | --- | --- | --- | |工业硅主力|8745.00|8820.00|-75.00|-0.85%|元/吨| |通氧553现货|9200.00|9100.00|100.00|1.10%|元/吨| |不通氧553现货|9000.00|8950.00|50.00|0.56%|元/吨| |421现货|9500.00|9400.00|100.00|1.06%|元/吨| |3303现货|10300.00|10300.00|0.00|0.00%|元/吨| |有机硅DMC现货|10700.00|10650.00|50.00|0.47%|元/吨| |多晶硅致密料现货|50.00|48.00|2.00|4.17%|元/吨| |工业硅社会库存|53.9|53.7|0.2|0.37%|万吨| [4] 市场分析及展望 - 宏观方面,中国8月CPI同比 -0.4%,核心CPI同比 +0.9%,主因去年高基数和食品价格涨幅低;8月PPI同比 -2.9%为今年3月以来首次收窄,部分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使PPI下拉影响减少 [7] - 供需方面,截止9月12日工业硅周度产量9.55万吨,环比 +2.8%,同比 +1.1%,三大主产区开炉数308台,开炉率升至38.7%;需求端情况同核心观点 [8] - 库存方面,截止9月12日工业硅全国社会库存升至53.9万吨,环比增0.2万吨;截止9月5日广期所仓单库存升至49972手,合计24.9万吨,5系仓单注册入库增加,仓单库存近期维持5万吨上下 [9] 行业要闻 - 9月9日,广期所调整多晶硅期货PS2511合约交易手续费标准为成交金额万分之一点五,日内平今仓同;限制非期货公司会员或客户在工业硅期货SI2511和多晶硅期货PS2511合约单日开仓量不超1000手,套期保值和做市交易不受限,有实际控制关系账户按一个管理 [11] - 9月10日,上海市公布2025年度“风光同场”海上光伏项目竞争配置结果,申能股份等6个项目入选,申报总规模210.33万千瓦;明确项目股权方案、上网电价、开工和并网时间等要求,违规将依法处理,项目推进情况作为后续能源项目考核因素 [12] 相关图表 包含工业硅产量、出口量、社会库存、仓单库存,主产区周度产量,有机硅DMC产量,多晶硅产量,工业硅各牌号、多晶硅、有机硅现货价等图表 [13][15][18][19]
中经评论:光伏业反内卷向外延才能赢未来
经济日报· 2025-09-11 08:07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企业利润不断压缩,行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1] - 同质化产能集中释放、国际贸易保护政策是导致行业困境的主要因素 [1] - 低价无序竞争导致企业削减研发投入,创新动能枯竭,长期发展能力受到威胁 [2] - 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牺牲产品质量,损害用户利益并带来行业信誉危机 [2] - 优质企业在低价竞争冲击下市场份额被压缩,优质产能闲置,技术升级步伐放缓 [2] 政策规范与引导 -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旨在规范竞争秩序,推动行业从规模竞赛转向价值创造 [1][3] - 政策核心是建立“红绿灯”制度:对不达标的项目亮红灯,对符合先进产能导向的项目开绿灯 [3] - 通过提高技术门槛和完善产能预警,引导盲目投资的“热钱”变为理性布局的“长钱” [3] - 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规则,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3] - 支持行业自律,发挥行业协会在规范企业行为、监督市场秩序方面的作用 [3] 未来发展方向 - 企业需向技术创新延伸,通过异质结、钙钛矿、叠层电池等技术迭代重新定义成本曲线 [4] - 拓展应用场景至沙漠、屋顶、车棚、鱼塘等,创造新需求并摊薄系统成本 [4] - 从产品输出转向技术+标准输出,提升全球价值链,实现高附加值出海 [4] - 产业链上下游需协同合作,通过签订长单、联合开发方案等方式构建健康生态圈 [4] - 行业需摒弃零和博弈,拥抱价值竞合,从“内卷”转向“外延”以重塑竞争优势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