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国产化

搜索文档
H20受限英伟达痛失20亿!下一步转战机器人?
搜狐财经· 2025-05-29 14:05
其实英伟达这次业绩蛮有意思的,虽然一、二季度营收都略超预期,但因为有25亿美金的H20无法发货,导致二季度英伟达直接痛失20亿美金。还特意提及 到排除掉H20费用计提的45 亿毛利率是71.3%,略好于预期。 那这后面的意思是算上H20的费用,英伟达这次的毛利率很可能在预期之下?意料之中的事,毕竟芯片受限影响的不止我们,对面也是。 要知道,去年中国大陆在购买用于半导体生产的晶圆厂设备上的支出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中最高的,这些年咱们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英伟达少 了这么大一客户,怎么可能还和之前一样? 或许是受英伟达业绩提振,今天的AI算力、芯片、机器人走的都蛮强势的。 | Region | 2024 | 2023 | (YoY) % | | --- | --- | --- | --- | | China | $49.55 | $36.60 | 35% | | Korea | $20.47 | $19.94 | 3% | | Taiwan | $16.56 | $19.62 | -16% | | North America | $13.69 | $12.05 | 14% | | Japan | $7.83 ...
早盘直击 | 今日行情关注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5-28 10:33
市场表现 - A股全天缩量窄幅震荡,振幅仅19点,交易量较周一出现萎缩 [1][4] - 上证指数在60日均线处得到支撑,显示内在趋势正在变强 [1] - 31个一级行业涨跌互现,领涨板块包括纺织服饰、医药生物、美容护理、环保、房地产 [4] - 下跌板块中跌幅靠前的是有色金属、电子、汽车、机械设备、通信 [4] 后市展望 - 指数突破3月高点需要增量催化剂,如增量政策、新的贸易谈判进展、经济指标明显回升 [2] - 美国与欧盟关税谈判波折导致全球资本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后续谈判存在不确定性 [2] - 降准降息落地及贸易谈判第一阶段成果兑现,市场进入新行情阶段 [1][2] 热点板块 - 消费板块关注乳制品、IP消费、休闲旅游、医美等基本面景气度较高的细分领域 [3] - 机器人国产化趋势明确,关注传感器、控制器、灵巧手等配套产业链机会 [3] - 半导体国产化聚焦半导体设备、晶圆制造、半导体材料、IC设计等环节 [3] - 军工板块订单回升预期增强,地面装备、航空装备、军工电子等子板块一季报触底 [3] - 创新药连续三个季度净利润增速为正,2025年预计迎来基本面拐点 [3]
奉贤民企打破海外垄断 超高纯金属靶材全球份额占近两成出货量占四成 在纳米级精进 为“中国芯”打通链路
解放日报· 2025-05-25 10:05
在这座微观立体结构里,金属导线越精细,同一颗芯片上能放的晶体管就越多,芯片性能就越强 大。以3纳米芯片为例,它要求金属导线的粗细做到3纳米,相当于人类一根头发丝的万分之一。 业内把制作这类导线用的金属材料称作靶材。导线越精细,对靶材纯度的要求越高,通常需达到 99.999%或更高。 过去很多年里,全球半导体靶材制备技术高度集中于国外少数几家企业。但这两年,一家来自上海 奉贤的民营企业,凭借十多年自主研发,突破海外技术垄断,超高纯金属靶材产值迅速占据全球市场份 额近两成,使国产半导体参与国际博弈的底气大增。 这样一家细分赛道的"隐形冠军",是如何炼成的? 握住关键技术"主动权" 走进位于奉贤工业开发区内的同创普润(上海)机电高科技有限公司展厅,满墙的技术专利证书映 入眼帘,一块块由高纯度金属锭制成的靶材整齐排列,锅盖大小的铝、铜、锰、钽,彼此色泽不一,每 块的纯度都达到了5N(即99.999%,一个N代表一个9)及以上,视觉上质地均匀,光可鉴人。 "锅盖"们虽样貌普通,却是集成电路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在一定的真空环境下,利用荷 能粒子轰击靶材表面,粒子和靶材原子会发生动能交换,使靶材表面溅射出粒子并沉积 ...
早盘直击 | 今日行情关注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5-23 09:54
除了业绩落地之外,5 月科技方向可以期待的催化剂包括 AI 大模型版本的更新,以及机器人格斗 大赛等,预计科技成长将迎来反弹。关注:1)英伟达 GTC大会确认 AI 发展从模型训练进入推理阶 段,关注衍生的 AI 新方向,如云计算、AI+办公、AI+医药等。5 月关注 AI 大模型的版本更新。2)机 器人国产化和走进老百姓生活依然是 2025 年比较确定的趋势,机器人产品将从人形机器人向四足机器 人、功能型机器人扩展。以此带来的传感器、控制器、灵巧手等板块的阶段性机会将会反复出现。5-6 月关注机器人格斗大赛的进展。3)半导体国产化仍是大势所趋,关注其中的半导体设备、晶圆制造、 半导体材料、IC 设计等。4)低空经济自 24 年 11 月宣布六大试点城市后,建设加速的预期逐步发酵, 加之春季行情启动后表现相对落后,存在较强的补涨预期。关注地面起降场建设、低空飞行器整机等。 5)创新药经历了近 4 年的调整后逐步迎来收获期,自 2024 年三季度以来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净利润增速 为正,预计2025 年创新药将迎来基本面拐点。 盘面回顾:全天窄幅震荡,交易量略有萎缩,大盘风格相对强势。周四 A 股全天窄幅震荡,振幅 ...
美芯晟:光学传感卡位迎来业绩收获期 多维产品矩阵拓展应用蓝海
证券日报网· 2025-05-22 11:43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构建了涵盖环境光/接近检测、光学追踪传感、激光飞行时间测距(DToF)等光传感多元产品矩阵 [1] - 产品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 [1] - 已形成环境光/接近检测、光学追踪传感等完整的光传感产品布局 [2] - 产品矩阵加速向AIoT生态延伸,在AR/VR设备等消费电子领域保持领先优势 [2] - 积极布局运动相机、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居市场,前瞻性布局低空经济等新兴赛道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光学传感器业务营收同比大增527.8%至6914万元,营收占比快速提升至17% [1]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增加32.18% [2]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67.11万元,同比增加1693.5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2]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38%,同比增长约16个百分点 [2] 行业前景 - 2023年全球光学传感器市场规模为195.2亿美元,预计2032年市场规模约为512.1亿美元 [1] - 2024年至2032年该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5% [1] 技术优势与战略 - 自主研发的光学追踪传感器、激光测距芯片等代表产品关键性能指标比肩甚至超越国际巨头同类产品 [1] - 填补了国内高端光学传感芯片的技术空白 [1] - 加速改写由海外厂商主导的全球光学传感器产业格局 [1] - 深度受益半导体国产化战略红利,在光学传感器领域实现技术突围与产业升级 [1] - 多款新品进入市场推广和批量交付阶段,预计收入将快速增长 [2]
圣邦股份:Q1受淡季影响,不断推出新品强化竞争力-20250521
华安证券· 2025-05-21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受下游消费电子回归正常拉货节奏影响,收入环比下降,但公司不断推出新品强化竞争力,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0、8.64、11.3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1][4][5][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日期为2025年5月21日,收盘价96.49元,近12个月最高/最低为126.60/64.76元,总股本474百万股,流通股本454百万股,流通股比例95.89%,总市值457亿元,流通市值438亿元 [1] 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亿元,同比增加8%,环比减少12%;归母净利润5977万元,同比增加10%,环比减少72%;扣非净利3396万元,同比减少33%,环比减少83% [4]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同比增加28%;归母净利润5亿元,同比增加78%;扣非净利5亿元,同比增加113% [4]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35、52.23、61.84亿元,收入同比分别为26.5%、23.3%、18.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00、8.64、11.38亿元,净利润同比分别为19.9%、44.0%、31.8% [7][9] 业绩影响因素 - Q1收入环比下降主要因下游消费电子去年经历多季度拉货后,今年回归Q1传统淡季,TI一季度消费电子下游环比下滑约15%可验证 [5] 公司发展优势 - 半导体国产化是长期确定趋势,模拟公司成长靠品类扩张,产品覆盖广度很重要,公司正沿此路径前行,去年推出700 + 款新品,累计形成34大类5900款可供销售产品,正加快推新强化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6] 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0、8.64、11.38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1.27、1.82、2.40元,最新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76x、53x、40x,维持“买入”评级 [7]
圣邦股份(300661):Q1受淡季影响,不断推出新品强化竞争力
华安证券· 2025-05-21 17: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受淡季影响,公司营收和利润环比下降,但不断推出新品强化竞争力 [1][4][6] - 下游消费电子回归正常拉货节奏致Q1收入环比下降,TI一季度消费电子下游环比下滑约15%验证了淡季影响 [5] - 半导体国产化是长期趋势,公司沿着模拟公司成长路径前行,去年推出700 + 款新品,累计形成34大类5900款可销售产品,正加快推新扩大市场份额 [6]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0、8.64、11.3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27、1.82、2.40元,最新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76x、53x、40x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圣邦股份收盘价96.49元,近12个月最高/最低为126.60/64.76元,总股本474百万股,流通股本454百万股,流通股比例95.89%,总市值457亿元,流通市值438亿元 [1] 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亿元,同比增加8%,环比减少12%;归母净利润5977万元,同比增加10%,环比减少72%;扣非净利3396万元,同比减少33%,环比减少83% [4]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同比增加28%;归母净利润5亿元,同比增加78%;扣非净利5亿元,同比增加113% [4] 财务指标预测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347|4235|5223|6184| |收入同比(%)|28.0%|26.5%|23.3%|18.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500|600|864|1138| |净利润同比(%)|78.2%|19.9%|44.0%|31.8%| |毛利率(%)|51.5%|50.3%|50.9%|51.5%| |ROE(%)|10.9%|11.7%|14.5%|16.0%| |每股收益(元)|1.06|1.27|1.82|2.40| |P/E|77.01|76.22|52.93|40.17| |P/B|8.40|8.95|7.66|6.43| |EV/EBITDA|66.08|59.15|42.53|32.89| [9] 财务报表预测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对2024A - 2027E各年度的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等多项指标进行了预测 [11] 分析师简介 - 陈耀波是华安证券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北京大学金融管理双硕士,有工科交叉学科背景,曾就职于广发资管、博时基金投资部等,有8年买方投研经验 [13] - 李美贤是中国人民大学硕士,2024年1月加入华安证券,曾任职于东兴证券,有4年电子及通信行业研究经验,擅长海外对标复盘,重点覆盖模拟芯片及SOC,FPGA、GPU等Al芯片相关领域 [13]
早盘直击 | 今日行情关注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5-21 10:21
市场走势分析 - 周二A股在10日均线附近得到支撑展开反弹,上证指数站稳60/120日均线,显示内在趋势正在变强 [1] - 市场已完全回补"对等关税"宣布前的跳空缺口,进入新的行情阶段 [1] - 4月7日的极端下跌是对"对等关税"事件的一次性反映,4月反弹属于悲观情绪修复,5月进入实质性修复新阶段 [2] 政策与宏观环境 - 降准降息落地以及贸易谈判达成第一阶段成果,预示着新一轮增量政策正在逐步兑现 [1] - 美国对全球加征"对等关税"的后续变化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市场预期存在反复 [2] 行业表现与机会 - 周二31个一级行业大部分上涨,领涨板块包括美容护理、传媒、家电、医药、轻工等成长型行业 [4] - 下跌板块仅军工、煤炭、房地产、钢铁等周期性板块 [4] - 内需消费和科技自主创新主线确定性较高,预计受益于未来对冲政策 [2] 科技成长板块机会 - 5月市场风格可能切换回科技成长,催化剂包括AI大模型版本更新和机器人格斗大赛 [3] - 英伟达GTC大会确认AI发展进入推理阶段,关注云计算、AI+办公、AI+医药等衍生方向 [3] - 机器人国产化趋势明确,关注传感器、控制器、灵巧手等板块机会 [3] - 半导体国产化大势所趋,关注半导体设备、晶圆制造、材料、IC设计等 [3] - 低空经济存在补涨预期,关注地面起降场建设、低空飞行器整机等 [3] 创新药板块 - 创新药经历近4年调整后逐步迎来收获期,2024年三季度以来连续三个季度净利润增速为正 [3] - 预计2025年创新药将迎来基本面拐点 [3] 海外业务影响 - 对海外业务依赖性较高的行业如消费电子、CXO等受"对等关税"影响程度仍存争议 [2]
SMC净利润预增7%,中国EV投资成东风
日经中文网· 2025-05-19 11:30
公司业绩展望 - 预计2025财年合并净利润同比增长7%至1670亿日元 时隔2年实现利润增长 [1] - 2025财年销售额预计增长7%至8500亿日元 营业利润增长13%至2150亿日元 [2] - 2024财年销售额同比增加2%至7921亿日元 净利润减少12%至1563亿日元 [3] 区域市场表现 - 大中华区市场复苏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贡献营业利润增加480亿日元 [2] - 北美地区2024财年订单增长8% 2025年4月保持正增长 [3] - 大中华区2024财年订单增长12% 日本增长9% [3] 业务驱动因素 - 中国EV设备投资复苏带动空气增压设备需求 工厂开工率明显提高 [1] - 半导体国产化推动设备投资 汽车/家电/智能手机需求坚挺 [1] - 产量增加带来79亿日元利润增长 库存消化减少298亿日元盘存资产 [2] 成本与汇率影响 - 日元升值(141日元/美元)拉低利润196亿日元 [2]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直接利润下降62亿日元 间接影响38亿日元 [2] - 售价上涨仅贡献20亿日元 中国市场面临价格竞争压力 [2] 资本市场反应 - 财报公布后股价单日最高上涨9%至54880日元 [3] - 宣布300亿日元股票回购计划 上限75万股(1.1%已发行股) [1][3] - 实际净利润低于市场预期1761亿日元但仍获市场认可 [3]
闻泰科技将成为纯半导体公司
是说芯语· 2025-05-18 09:47
公司战略转型 - 闻泰科技以43.89亿元出售产品集成业务资产给立讯精密,未来将转型为纯半导体公司[2] - 公司原为全球最大手机ODM企业,2021年527亿营收中73%来自手机代工,但该业务仅贡献1.8亿利润,半导体业务贡献主要利润[2] - 2024年产品集成业务净亏损12亿,成为公司发展负担,剥离该业务可优化财务结构[3][5] 半导体业务优势 - 2019年以268亿美元收购荷兰安世半导体后,公司半导体业务全球排名从第11名升至第3名,连续多年保持中国功率分立器件公司第1名[3][9] - 安世半导体为IDM龙头企业,聚焦汽车电子市场全球占比第二,年产超千亿件分离器件功率MOSFET等产品[3] - 半导体业务已覆盖全球TOP10车企中的7家,车规级芯片出货量年增45%,单颗芯片售价可达50美元[5] 行业市场前景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突破6000亿美元,汽车电子和AI芯片需求激增,中国车企年销量突破3000万辆,全球AI芯片需求年增30%[5][7] - 一辆问界M9使用超1000颗芯片,显示车规级芯片市场空间巨大[5] - 半导体行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是ODM业务的5倍以上,属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6] 财务影响 - 资产出售后公司总资产预计从749.78亿元降至664亿元,负债从401.37亿元降至315.91亿元,下降约85亿元[5] - 交易回笼43.89亿元资金将用于半导体研发创新与产能升级[6] - 剥离低毛利业务可提升资本市场信用评级,降低融资成本[5] 竞争挑战 - 国际巨头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在高端车规芯片领域占据60%以上份额[6] - 需在80V-1200V功率MOSFET等细分市场突破技术壁垒[6] - 消费电子芯片周期波动和产能扩张后的客户认证周期可能影响短期业绩[6] 长期发展潜力 - 公司计划在未来3-5年内在12英寸晶圆制造、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等关键环节建立壁垒[7] - 半导体国产化进程推进及全球市场需求增长为公司提供发展机遇[7] - 作为国内半导体行业领军企业,有机会在全球产业格局中占据更有利地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