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内需

搜索文档
固定收益深度报告:关税缓和,经济动能增强,转债稳中求进
联储证券· 2025-07-04 19: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转债价格整体稳步修复,指数表现优于权益指数,估值分化且转股溢价率下降;发行节奏放缓,净融资额低位,不同行业预发行规模和未转余额差异大;关税扰动渐消,对转债市场不利冲击将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频出,相关转债涨势有望延续;正股行业盈利能力改善,个债净利润提高,转债内在价值提升;建议关注扩内需、银行等红利、正股成长性高的转债 [3][10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可转债:价格稳步修复,个债估值波动分化 - 转债与权益指数先降后升,债券收益率震荡下行:受特朗普关税影响,二季度权益市场下跌后回升,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4月7日降幅达7.6%,6月5日基本收复;债券收益率一季度高位,4月7日降至1.63%,后多在1.65%-1.70%震荡;转债市场指数跌幅小于权益市场,中证转债指数4月7日降幅4.4%,5月中旬修复 [10][11][13] - 转债与权益指数相关性较高,涨势优于权益指数:2025年中证转债与上证综合指数走势一致且收益率更高,相关性达0.93和0.92;与债券收益率也有一定相关性,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中证转债和上证转债指数相关性为0.4654和0.3926 [15][16] - 多个转债行业上涨,涨跌方向与正股较为一致:多数转债行业上涨,24个行业涨、5个行业跌,涨幅大的有国防军工等,跌幅大的有社会服务等;正股行业涨跌幅度分化更大,20个行业涨、9个行业跌 [22] - 多数个债价格上涨,多行业上涨比例超一半:多数转债个债价格较上季度上涨,不同行业上涨个数多,国防军工等行业所有个债均涨;个别转债涨跌幅度大,中旗转债涨幅112%,东时转债等降幅15% [25] - 转债估值分化,整体转股溢价率在下降:多数个债转股溢价率下降,占比56%;与债券余额无显著相关性;不同分位数转股溢价率均下降,如第90分位数从109元降至95.6元 [29] 转债净融资处于低位,供给节奏趋缓 - 转债发行放缓,净融资处于同期低位:2025年可转债发行规模低,3月110亿元,二季度4-6月分别为34亿、88亿、43亿元;到期规模平稳;净融资额处于近五年同期低位,二季度累计约128亿元 [35] - 不同行业预发行分化,高端制造业规模较大:可转债预发行规模储备足,不同行业差别大,房地产业涉及规模最高85亿元,高端制造业相关领域预发行规模较高 [37] - 转债未转余额比例较高,行业差异较大:大部分可转债余额占初始发行额比例高,80%以上规模远高于80%以下;不同行业比例分化,邮政业等为100%,教育行业最低为23% [38] 关税扰动渐近尾声,转债外部不利冲击消退 - 特朗普乱施关税,涉及多国多领域贸易商品:2025年特朗普对多国商品加征关税,如2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关税,4月推出“对等关税”,对我国商品关税多次提高;中美进行经贸磋商,5月12日美国对我国商品关税降至30%,我国降至10% [43][46] - 关税冲击权益与转债指数下行,后逐渐稳步回升:特朗普加征关税使美国股指2-4月下降,纳斯达克指数4月8日降幅13.2%,美债收益率下降;关税缓和后,美股和收益率逐步修复;国内权益和转债市场指数受冲击下降,后基本修复,债券收益率维持低位 [48][52][53] - 出口逆势而增,投资消费受关税影响暂未显现:贸易端出口增速提升,2-5月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2.2%、5.7%、6.4%、6%,进口增速负增但改善;生产端工业增加值增速受影响不明显,PMI受影响显著;投资端固定资产投资及分项增速受影响未显现;消费增速边际提高,物价指数边际下降 [56][60][62] - 关税不可持续,转债市场外部冲击趋于消退:特朗普反复加征和暂停关税,真实意图是以关税谈判;美国面临通胀压力,加关税不利通胀目标;美国与多国磋商,预计关税冲击后续消退 [76][77] 消费利好政策持续推进,相关转债涨势有望延续 - 促消费利好政策频出,必选消费修复进度加快: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振消费,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安排3000亿元国债支持以旧换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等明确促消费举措;必选消费类增速修复,5月粮油等消费累计同比10.4%,日用品类7.2%;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家电和通讯器材类消费增速提升,5月分别为30.2%和27.1% [78][81][86] - 转债消费板块整体上涨,个债涨跌幅分化:消费相关转债价格整体上行,食品饮料行业8只转债均涨,新乳转债涨幅11%;通信类转债涨跌差异大,奥飞转债涨幅63%;家电类转债普遍上行,亿田转债涨幅超72% [90] -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推进,新型消费须防范过热风险:2025年安排3000亿元国债支持以旧换新,前两批累计下达1620亿元,下半年近半资金将下达,利好相关转债;关注新型消费业态,但注意短期过热风险,如奥飞转债正股涉及动漫等业务 [94][95] 正股业绩改善,转债内在价值或进一步提升 - 正股行业净利润实现正增,个债正股净利润整体改善:大部分正股行业净利润环比增速中位数正向增长,28个行业正增;过半行业同比增速中位数正增,20个行业正增;大部分正股净利润分位数值为正,较上季度全面改善 [96][99] - 多数正股净利润正增,与同行业上市公司比表现适中:与同行业未发行转债公司比,转债正股净利润增速表现适中;部分行业正股净利润同比和环比增速多数正增,从分位数看表现适中 [101] 转债策略:建议关注扩内需高红利高成长性转债 - 关注扩内需方向,尤其是提振消费相关领域:关税扰动消退,内部促消费政策效果显现,相关领域或有进一步表现 [6] - 关注银行等红利方向: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银行间资金充裕,银行业转债正股净利润表现优,提升转债内在价值 [6] - 关注正股成长性高的个债:同一行业转债表现分化,正股盈利能力差异大,建议关注成长性高的正股与转债 [6]
前5月家电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0.2%
人民日报· 2025-07-03 08:31
轻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 1至5月份规模以上轻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27万亿元,同比增长4.7% [1] - 1至5月份规模以上轻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314.5亿元,同比增长2.8% [1] - 轻工业经济运行延续稳中有进态势 [1] 国内市场规模 - 1至5月份轻工11类商品零售额35136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比1至4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 [1]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0.2%,自上年9月份以来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家用电器行业增加值增长6.9%,洗衣机、饮水机、空调产品产量分别增长9.3%、7.9%、5.9% [1] - 家用电器制造行业营业收入增长6.0% [1] 轻工外贸出口 - 1至5月份轻工商品出口3732.1亿美元,同比增长0.5% [1] - 轻工21个大类行业中,10个行业出口额同比增长 [1] 行业展望 - 轻工业经济运行仍呈现恢复态势,韧性好、发展稳、潜力大的优势将持续显现 [2]
如何构建促消费长效机制:从补贴驱动到制度创新(申万宏观 · 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7-02 20:29
促消费政策历史与现状 - 我国促消费政策工具箱包括直接财政补贴(如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消费券)和间接优惠支持(如汽车购置税减免、高速公路通行费减免)[3] - 全国层面促消费政策侧重大宗商品(汽车、家电),地方层面则以多元化消费券为主,覆盖商品和服务消费[3] - 家电下乡政策从2007年试点到2009年全国推广,补贴产品从3类扩至9类,补贴比例13%[4][5] - 2024年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覆盖8类产品,2025年扩至12类,补贴比例15%-20%,上限2000元/台,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担比例9:1[5] 政策效果分析 - 首轮家电及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2007-2012)累计投入补贴765亿元,实现销售额6597.6亿元,财政乘数达8.6[6] - 2009-2010年政策高峰期,汽车和家电销售同比增速分别达62%和53%,2010年全年累计同比24.8%和27.7%[6] - 农村家电保有量显著提升,2011年底冰箱和空调保有量达61.5台/百户和22.6台/百户,较2006年年均复合增速22%和25%[6] -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家电销售同比增速达39%,2025年首批810亿元财政资金已前置下达[9] 基础设施与制度配套 - 1998-2004年农村电网改造投入2100多亿元,2006年"户户通电"工程为家电下乡奠定基础[7] - 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全国农民年减负1250亿元,人均减负140元,叠加四万亿计划提升农村收入[8] - 2025年假日增加2天,优化休假制度有助于释放服务消费潜力[10] 服务消费潜力与方向 - 2023年人均服务性消费较趋势线缺口达1700元,商品消费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10] - 服务消费政策可聚焦文旅、餐饮等领域,通过专项转移支付或消费券刺激[10] - "一老一小"定向支持政策或带动中西部地区食品、医疗保健消费,如西藏食品烟酒消费占比43.8%,陕西医疗保健支出占比10.6%[12] 长效机制构建 - 短期政策需与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完善等深层次制度协同,如提高养老金(职工/居民分别年增1700亿/2100亿元)和生育补贴(全国推广需1076亿元)[11] - 未来政策需实现商品与服务消费协同、财政与制度改革配合、"一老一小"精准支持三维突破[13] - 长期需通过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创新,推动消费从政策驱动转向内生增长[13]
如何构建促消费长效机制:从补贴驱动到制度创新(申万宏观 · 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7-01 13:10
消费提振政策框架 - 政策需兼顾短期刺激与长效机制 短期工具包括精准补贴和服务消费支持 长期依赖收入分配改革和社会保障完善 [1] - 2025年中央财政"以旧换新"支持力度达3000亿元 较2024年明显加码 [2] - 针对"一老一小"的定向支持政策可弥补消费短板并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1] 历史政策工具分类 - 直接财政补贴包括下乡补贴、以旧换新补贴、消费券等 间接优惠包括购置税减免、高速通行费减免等 [3] - 全国层面侧重大宗消费(汽车、家电) 地方层面以消费券为主且领域更多元(含文旅、餐饮等) [3] - 家电补贴政策历经三轮演变 从普及型(2007-2012年13%补贴)到节能更新型(2025年15-20%补贴 上限2000元/台) [4][5] 政策效果分析 - 首轮家电下乡政策实现销售额6597.6亿元 财政乘数达8.6 2010年家电/汽车销售同比分别达27.7%、24.8% [6] - 农村电冰箱保有量从2006年到2011年CAGR达22% 空调CAGR达25% [6] -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后 家电销售同比增速达39% 2025年首批810亿元资金已前置下达 [9] 服务消费潜力 - 2023年人均服务消费较趋势线缺口达1700元 商品消费已基本恢复 [10] - 2025年春节文旅消费高涨 建议全国政策扩围至服务领域 如专项转移支付支持 [10] - 优化休假制度(2025年法定假日增加2天)和落实带薪休假可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10] 长效机制构建 - 收入端改革包括养老金提升(职工/居民养老分别需增支1700亿/2100亿元)和生育补贴(全国推广需1076亿元) [11] - 区域消费结构差异显著 西藏/海南/四川食品烟酒消费占比达35-44% 陕西/山西医疗保健支出占比超全国均值 [12] - 需实现商品与服务协同促进、财政与制度改革配合、"一老一小"精准支持的三维突破 [13]
PMI连续回升彰显经济韧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06:10
经济整体表现 - 上半年中国经济展现韧性 制造业PMI与综合PMI连续两个月回升 非制造业保持稳健扩张态势 [1] - 6月制造业PMI为49.7% 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 景气水平连续两个月回升 [1] - 生产端采购量指数显著上升2.6个百分点至50.2% 原材料库存回升0.6个百分点至48% 为今年以来最高水平 [1] - 需求端新订单指数回升0.4个百分点至50.2% 重回荣枯线以上 市场需求整体改善 [1] 重点行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PMI为51.4%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9% 消费品行业PMI为50.4% 均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2] - 装备制造业产需两端活跃 带动上下游相关行业协同发展 [2] - 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 为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2] - 消费品行业稳健扩张 反映消费者信心改善和市场需求恢复 [2] 建筑业与服务业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8% 环比上升1.8个百分点 景气度明显提升 [2]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 仍保持扩张水平 [3] - 电信服务、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及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稳居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3] 政策支持 - 财政政策方面 新增专项债发行速度加快 超长期特别国债迎来发行高峰期 重点聚焦"两重"领域 [4] - 货币政策方面 年内第一轮降息降准政策已全部落地 缓解银行体系资金压力 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4] - 提振消费方面 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聚焦消费重点领域加大金融支持 [4] 房地产领域 - 国常会明确要求"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对全国房地产已供土地和在建项目进行全面摸底 [5] - 下半年预计更多专项债资金将用于棚户区改造、土地储备、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 [5]
“国补”下半场:1380亿分批下达,苹果直营渠道首次参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4 21:04
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情况 - 淘宝平台已开通"国补"领取通道,电子品类最高补贴500元,苹果中国直营渠道首次参与活动,指定产品最高省2000元[1][4] - 中央财政分四批下达3000亿元补贴资金,1-4月已下达1620亿元,三四季度将追加1380亿元[8][9] - 补贴资金分配向2024年执行效果好的地区倾斜,地方可额外配套资金,广东省按中央85%地方15%比例配套[9][10] 政策执行效果 - 全国前5月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补贴1.75亿份,其中汽车412万份/家电7761万台/数码5662万件/电动自行车650万辆/家装5762万单[11] - 广东电动自行车换新量达17.4万辆(全国前三),为去年3倍,拉动消费超4亿元,家电/家具零售额同比增52.5%/67.7%[11][12] - 2024年政策带动社零增速提升超1个百分点,2025年资金规模同比翻倍[12] 地方政策动态 - 重庆第一阶段补贴即将用完,正起草第二阶段政策,四川部分品类进入"限额管理"阶段[8] - 广东明确政策不会提前结束,6月印发方案要求加快资金清算并拟向服务消费扩围[8][12] 行业参与案例 - 苹果中国官网首次参与以旧换新补贴,限北京/上海直营渠道[1] - 淘宝平台雅兰床垫直播价1954元,享15%国家补贴,成交超1万单[4]
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围绕“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大会发言
快讯· 2025-06-24 18:56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1] 民营经济与技术攻关 - 完善长效机制 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技术攻关 [1]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1] 民生领域与内需扩大 - 聚焦解决民生领域急难愁盼问题扩内需 通过"投资于人"推动高质量发展 [1] 财税体制改革 -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加快形成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1]
暴跌超80%,年内第三惨!强研发+高成长中小盘股揭秘
证券时报· 2025-06-24 18:53
市场表现 - A股主要指数集体走强,沪指涨1.15%收报3420.57点,深证成指涨1.68%收报10217.63点,创业板指涨2.30%收报2064.13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4146亿,较昨日放量2920亿 [1] - 电力设备指数涨2.85%,非银金融指数涨2.68%,锂电池、机器人等题材股表现亮眼,固态电池相关概念指数涨超4%,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涨逾5% [1][6] - 锂电负极指数涨6.99%,宇树机器人指数涨5.39%,锂电电解液指数涨5.15%,锂电正极指数涨5.11% [7] 退市公司 - *ST九有因2023年度净资产为负且审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进入退市整理期,证券简称变更为"退市九有",首日暴跌逾80%,市值仅剩1.2亿元 [2][4] - 年内被终止上市公司在退市整理期首日普遍跌幅超70%,工智退、人乐退跌幅均超84%,*ST九有跌幅排在年内第三 [4] 成长风格 - 固态电池和人形机器人成为市场热点,京东"618"数据显示智能机器人自营销售额同比增长3倍,具身智能机器人销售额同比增长17倍 [6] - 平安证券建议关注以国产科技和高端制造为代表的成长风格,如国防军工、半导体等,以及受益于扩内需政策的消费优质资产 [7] 高成长中小盘股 - 36只中小盘股符合高研发投入(2023~2024年研发占比超20%)和高成长性(2025~2027年净利增速预测超40%)条件,年内平均涨幅19% [8][9] - 泰恩康年内涨幅近135%,研发占比21.96%,机构预测净利增速53.70%;艾迪药业涨幅73.41%,研发占比25.73%,机构预测净利增速95.35% [9] - 必易微、致远互联、当虹科技等个股市值不足50亿元,专注于芯片研发、企业服务、医疗信息化等领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