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电动化
icon
搜索文档
将电动汽车占比从40%降至20%!这家车企“减速”表明了怎样的风向?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13 16:23
法拉利的这一战略转向,究竟意味着什么? 战略转向耐人寻味 外界有舆论认为,法拉利这一战略调整意味着法拉利从激进的电动化路线转向"燃油+混动+纯电"的均衡布局,其首款纯电跑车Elettrica虽将于2026年上 市,但仅作为多元化产品矩阵的补充而非主力。 资本市场对这一消息迅速反应,法拉利美股盘前股价出现下跌,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其电动化进程的担忧,电动汽车目标下调被解读为法拉利对高端电动 车市场需求的判断趋于保守,以及对自身技术落地节奏的信心不足,与全球车企主流激进的电动化战略形成鲜明反差。 正当全球汽车电动化风潮持续加速之际,也有车企在"减速"。 近日,法拉利表示,未来几年,燃油车型和混合动力车型仍将是其产品阵容的核心,到2030年,纯电动车型(EV)在其产品系列中的占比将为20%。 而此前法拉利计划2030年实现纯电动车型占40%、混合动力车型占40%、燃油车型占20%。 外界有评论指出,法拉利这一举动的背后,也不乏短期内难以攻克的技术壁垒与研发节奏的双重制约。尽管法拉利在燃油车领域拥有顶尖的空气动力学 和动力调校技术,但在电动车核心领域的电池管理、电机效率和充电架构上,尚不及特斯拉、保时捷等先行者。其首款纯 ...
开特股份20251010
2025-10-13 09:00
涉及的公司与行业 * 公司:开特股份(或称凯德股份)[1][17] * 行业:汽车热管理系统、汽车电子、人形机器人传感器[3][12][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表现与增长势头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亿元,同比增长44%,归母净利润8500万元,同比增长39.96%,扣非后净利润增长57%[4][11][30] * 2024年全年营收8.26亿元,同比增长26.5%,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21.24%[11][30] *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将突破10亿元,达到10.68亿元,利润在1.8亿至2亿元之间[2][4][31] * 综合毛利率稳定在32%左右[4][11] * 未来两到三年预计保持30%左右的复合增长率[4][6] 业务板块表现与战略转型 * 执行器业务是增长最快板块,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速达74%,占营收比重44.91%[2][5][7] * 公司战略转型,将原车用电机项目变更为市场需求更大的车用执行器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1300万个执行器[8][20] * 传感器业务毛利率接近5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掌握NTC芯片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2][3][14] * 控制器业务占比24%,毛利率约20%[7] 客户结构与市场地位 * 客户覆盖国内外主流整车厂和顶级供应商,包括比亚迪、大众、奥迪、蔚来、理想、小鹏等[3][9] * 比亚迪是公司第一大客户,2023年收入占比近30%,合作长达20年[2][9][30]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从2020年的39.3%提升至2024年的55.26%[9] * 积极拓展新客户,已实现与小米汽车、问界、极氪等品牌的直接或间接配套[10] * 在温度传感器市场占有率为14.01%,光传感器为10.11%,在新能源车领域市占率分别为6.52%和7.85%[17] 人形机器人新业务布局 * 公司与上海图灵机器人达成合作,六维力传感器已获小批量订单,并与其他团队进行定制化测试[2][4][10] * 2025年6月与西安旭彤电子合资成立公司,正式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研发六维力传感器、编码器等核心产品[8][20] * 人形机器人传感器是蓝海市场,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接近200亿元,2024年至2030年复合增速约100%[13] * 新业务潜力尚未完全反映在估值中,当前市值69亿元,对应2025年市盈率约35倍[4][6][31] 行业趋势与驱动因素 * 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趋势推动热管理系统市场发展[12][16] *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复杂程度高,单车价值量较燃油车提升两到三倍[12] * 高端新能源车微电机用量超过100个,普通燃油车约20个[12] * 全球执行器市场预计到2029年达到2759亿元,2023年至2029年复合增长率约9%~10%[12]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16][22] 其他重要内容 竞争优势与风险 * 竞争优势:掌握NTC芯片自主生产能力,具备成本和技术优势;客户资源深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通过合作抢占先发优势[3][6][14] * 主要风险:新产品、新领域拓展不及预期;主要客户存在降价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31] 公司基础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拥有34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4项,技术人员266人,占员工总数近21%[17] * 收入主要来自前装市场,占比超过90%,以内销为主,占比约90%,外销毛利率(38.83%)高于内销(32.08%)[28][29]
中国汽车产业凭啥换道超车?
经济日报· 2025-10-12 12:06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与渗透率 - 国庆中秋假期新能源汽车充电量创历史同期新高,显示市场占有率和使用率加速提升 [1]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较“十三五”末的492万辆增长5倍多 [1] - 2024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45.5%,预计年底突破50%,已提前超额完成2025年20%的规划目标 [1] 产品技术性能提升 - 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续驶里程接近500公里,动力电池单体成本降低30%但寿命提高40%,充电速率提升3倍多 [2] - 具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新车占比从2020年的16.2%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62.1% [2] - 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完善,截至2024年8月底电动汽车充电枪总数达1734.8万个,同比增长53.5%,大功率充电站达13379座 [2] 产业经济贡献与竞争力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整车消费超过2万亿元,重塑产业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生态体系 [3] - 新能源汽车产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快速发展,形成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3] - 2024年前8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达1264.2万辆,市场占有率接近70%,高端车型实现品牌溢价突破 [4] 全球化进展与供应链重塑 - 2024年前8个月中国汽车出口429.2万辆,同比增长13.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同比增长87.3% [4] - 中国新能源汽车驾驶体验和交互水平获国际认可,为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注入动能 [4] - 2025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中中国有15家企业上榜,宁德时代位居第五,中国电池与智能驾驶技术成为跨国车企优选 [5][6]
开源证券给予骏鼎达“买入”评级,高分子改性保护材料领先企业,打造机器人“腱绳+保护套管”一体化解决方案 最新快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21:06
快讯正文 下载和讯APP查看快讯,体验更佳>> (相关资料图) 开源证券给予骏鼎达"买入"评级,高分子改性保护材料领先企业,打造机器人"腱绳+保护套管"一体化 解决方案 每经AI快讯,开源证券10月7日发布研报称,给予骏鼎达(301538.SZ,最新价:93.8元)"买 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骏鼎达:国内高分子改性保护材料领先企业;2)汽车电动化和AI服 务器需求高增;3)聚焦机器人"腱绳一体化方案"和"功能性保护套管",打造第二成长曲线。风险提 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人形机器人产业化不及预期风险、供应链导入不及预期风险。每经头条 (nbdtoutiao)——上海一城中村试水房票安置,村民组团买房,有楼盘已预收约70张房票(记者张明 双)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每 日经济新闻 ...
投资者提问:董秘,您好! 比亚迪不仅卖纯电车,也卖插混车。上汽MG、特斯拉...
新浪财经· 2025-10-10 18:51
公司市场表现 - MG品牌在欧洲市场终端交付已超过22万辆 成为在西欧销量最高的中国品牌 [1] 公司技术平台 - 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珠峰"机电一体化整车架构 实现"油混""电混"产品全覆盖 [1] 公司产品规划 - 今年荣威、智己、尚界等自主品牌和大众通用等合资品牌均有多款插混及增程产品推出 [1]
华为DriveONE护航新能源车队挑战超高海拔
环球网· 2025-10-10 17:18
近日,《碳路有为》华为DriveONE直播特别节目收官。华为智能电动产品线总裁王超携手B站百大UP 主"保镖的车库",发起华为DriveONE挑战5000米高海拔直播。活动全方位展示了搭载华为DriveONE电 机的新能源汽车在超高海拔、连续攀升、山险弯急等多重场景的性能表现与可靠性。 华为DriveONE在产品研发中秉承"质量优先"的理念,以严苛的测试保障产品可靠性。王超提到,问界 用近千辆测试车经长距离道路验证,覆盖城市、高速、坡道等复杂工况,全面验证产品在复杂环境下的 性能稳定性。对质量的长期坚守,使华为DriveONE在安全性、可靠性及综合效率等关键指标上不断优 化与提升,为本次高原长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此次华为DriveONE直播展示了高质量电驱在高原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表现,也体现华为数字能源以科技 助力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与能力,增强消费者对新能源车高原驾乘的信心的同时,为绿色可持续出行提供 了新的样本。 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中,安全是用户核心关注点。王超在直播中提及,华为 DriveONE 将安全理 念融入产品研发,构建供电、动力、运动三重安全屏障。供电安全方面,其采用双路径冗余设计与智能 ...
15.98万元起!鸿蒙智行攻入主流大众车市!或将重塑行业竞争格局|人民智行
证券时报网· 2025-10-10 11:14
鸿蒙智行尚界H5发布与市场意义 - 鸿蒙智行与上汽集团合作的尚界H5正式发布并开启规模交付,起售价为15.98万元,标志着华为汽车首次进入20万元以下主流大众市场 [1] - 2024年国内20万元以下汽车市场份额占比超过七成,达到72.4% [2][3] - 尚界H5定价区间为15.98万元至19.98万元 [5] 华为汽车市场策略与竞争格局 - 华为采取“高端降维”与“主流上探”的双线策略,通过问界、尊界等品牌冲击中高端市场,并通过尚界、智界渗透主流市场 [4] - 过去四年间,华为已在中高端市场“蚕食”了传统豪华汽车市场93万辆车的份额 [2] - 2025年上半年,鸿蒙智行在中国市场交付约26.87万辆,成为新势力品牌领头羊,而BBA(宝马、奔驰、奥迪)上半年销量同比跌幅均超过10% [3] 对行业竞争与市场格局的影响 - 尚界H5的发布预计将在中低价位智能汽车市场引发新一轮竞争,受冲击最大的可能是同价位的自主品牌及部分合资品牌车型 [2][6] - 此举将推动智能汽车价格下探,加速行业智能化普及,并可能改变消费者对性价比智能汽车的预期 [2][5][6] - 在15万-20万元市场,比亚迪和大众稳居前二,该市场新能源渗透率约40%,低于乘用车整体市场的50% [5] 竞争对手应对策略 - 竞争对手需加速自身产品的智能化升级,特别是在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投入上 [7] - 建议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硬件成本,并将高阶智驾功能覆盖至更低价位车型 [7] - 可深化与科技公司合作或自建生态体系以提升用户黏性,并通过旅行车、越野车等细分市场规避直接竞争 [8]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华为等科技公司的入局推动汽车产业从“机械制造”向“智能终端”转型,技术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9] - 未来智能汽车盈利将依赖软件服务与生态分成,车企需构建“硬件+软件+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盈利体系 [9]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603万辆,同比增长24.4%,而以传统燃油车为主的车企销量普遍下降 [7]
莱宝高科:车载触摸屏业务今年销售收入能否同比增长存不确定性
巨潮资讯· 2025-10-09 10:21
公司业务表现与展望 - 2025年上半年车载触摸屏产品生产销售情况较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增长 [3] - 2025年车载触摸屏业务板块的产品销量有望继续同比保持增长 [4] - 2025年车载触摸屏业务板块的整体销售收入能否最终实现同比增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2] 公司面临的挑战 - 2025年面临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的压力 [2] - 面临已占据主流市场地位的InCell结构触控显示一体化带来日益增加的替代竞争压力 [2] - 上述挑战对车载触摸屏业务板块的盈利能力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2] 行业发展趋势与需求 - 汽车日益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方向发展 [2][3] - 全球新能源汽车出货量有望继续保持同比增长 [3] - 全球车载触摸屏日益向大屏化、多屏化方向深入发展,市场需求有望相应增长 [3] 产品与技术演进 - 车载盖板玻璃从原来的以单屏(中控台)为主,逐步拓展向双联屏、三联屏方向发展,产品尺寸不断扩大 [2] - 车载盖板玻璃对3D、曲面、异形等不同形状的定制化设计和生产需求逐步增加 [2] - 汽车传统的仪器仪表盘、中控台、副驾驶位等逐步向一体化集成制作方向发展 [2] 公司战略与机遇 - 2024年加大对海外汽车总成一级厂商(Tier 1)客户的开发并取得积极进展 [3] - 2025年及后续年份公司有望在海外Tier 1客户逐步新增产品项目,带动带有触控传感器面板(Sensor)的车载触摸屏需求增长,提升产品附加值 [3] - 公司将根据客户需求增长适时适度扩充车载触摸屏(含车载盖板玻璃)的产能,并规划逐步开发和拓展更多附加值的产品市场 [3]
9月第4周乘用车环比+26.7%,继续看好汽车板块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0-09 09:08
行业周度表现 - 九月第四周交强险数据为64.4万辆,环比上周增长26.7%,环比上月周度增长25.0% [2] - 本周细分板块涨跌幅排序为:SW商用载货车(+3.8%) > SW乘用车(+2.8%) > SW汽车(+1.7%) = SW汽车零部件(+1.7%) > SW商用载客车(-1.7%) [1][2] - 本周已覆盖标的中,松原安全、经纬恒润-W、赛力斯、新泉股份、雅迪控股涨幅居前五 [2] 新能源车企交付数据 - 国内主流15家新能源车企9月合计交付87.7万辆,同比增长15% [1][4] - 小鹏汽车、小米汽车、长城新能源9月交付量均首次突破4万辆 [1][4] - 鸿蒙智行9月交付再次突破5万辆,其国庆假期7天内累计大定突破4万台 [1][4] - 理想汽车9月交付重回3万辆以上,达到3.4万辆,但同比减少37%,环比增长19% [3][4] - 蔚来汽车9月交付量再创新高,达到3.47万辆 [1][4] 核心公司动态与行业事件 - 特斯拉第三季度全球交付49.7万辆,同比增长29.4% [4] - 特斯拉发布FSD V14版本,模型规模扩大10倍,模型上下文长度扩大3倍,并强化文字识别能力 [3][4] - 特斯拉在美国市场发布简版Model 3和Model Y,通过降配降价应对补贴下降,价格便宜5000美元 [3][4] - 小鹏汽车业务覆盖北非沿海经济地带,9月交付4.2万辆,同比增长95%,环比增长10% [3] - 文远知行进入阿联酋哈伊马角,Robotaxi与Robobus开启试运营 [3] - 700辆宇通客车交付土库曼斯坦 [3] - 新泉股份提前赎回"新23转债" [3] 行业趋势与投资主线 - 汽车行业进入新旧逻辑切换阶段,汽车电动化红利进入尾声,汽车智能化处于"黎明前黑暗",机器人创新处于产业0-1阶段 [5] - 投资机会主要存在于三类主线:AI智能车主线、AI机器人主线、红利及好格局主线 [6] - AI智能车主线包括下游应用(如Robotaxi、Robovan、C端卖车)和上游供应链(如整车代工、核心零部件) [6] - AI机器人主线建议关注零部件优选标的,如拓普集团、均胜电子等 [6] - 红利及好格局主线包括客车、重卡、两轮车等细分领域 [6]
骏鼎达(301538):高分子改性保护材料领先企业 打造机器人“腱绳+保护套管”一体化解决方案
新浪财经· 2025-10-07 18:27
公司概况与财务预测 - 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国内高分子改性保护材料领先企业,产品包括功能性保护套管和功能性单丝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通讯电子等多元领域,具备良好的耐温性、抗UV性、阻燃性、耐化学腐蚀性等性能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6亿元、2.90亿元、3.64亿元,当前市值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2.3倍、25.2倍、20.1倍 [1] 核心业务与市场机遇 - 汽车电动化趋势为功能性保护套管需求带来新增长空间,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市场规模达49.32亿元 [1] - AI数据中心发展增加对铜连接和光纤的需求,进而推动功能性保护套管需求加速增加 [1] - 高端保护套管市场被海外品牌垄断,公司产品性能比肩海外,正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1] 新兴领域与增长曲线 - 公司聚焦机器人领域,提供“腱绳一体化方案”和“功能性保护套管”,有望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2] - 在机器人领域,公司以功能性保护套管和腱绳及保护组件为核心产品 [2] - 公司腱绳保护套对标人体腱鞘结构,能解决润滑、阻燃隔热、耐磨及寿命等关键问题,有望应用于灵巧手指关节传动系统 [2] - 公司线束系统保护套管适用于机器人关节、手臂等运动部件的线束保护,确保长期高负载运行下的可靠性 [2]